Please schedule an appointment by clicking the link below: online book 放一个短视频,为看不了油管的朋友。   我的诊断治疗分析 油管视频里有分析。 看不了油管的,我有空再写这里啊。 这个患者右手的酸麻已经三个月了,持续性的酸麻,有时小手指头会抽动。他也去尝试针灸,也自己在家艾灸,基本无效。他最难受的区域是右手背四-五掌骨那个位置。 我首先给与局部小关节、肌腱、肌肉的按压,排除了肌肉、关节、肌腱的损伤,然后看看是不是神经的问题。检查发现右手尺侧感觉迟钝,那一定是神经的问题。 神经的问题就会想到是颈椎病,神经根的问题,还是尺神经的问题呢?因为无名指尺侧感觉迟钝,桡侧感觉正常,那一定是尺神经的问题。因为,无名指尺侧是尺神经支配,桡侧是正中神经支配。 知道是尺神经问题,就要定位诊断。尺神经最容易受伤、卡压部位就是腕管尺侧和肘管尺神经沟。腕管尺侧按压无压痛,无其他阳性体征,而肘管处有压痛,并按压肘管部位酸麻向无名指放射。故,我认为他是肘管综合征。 治疗,选中医小海穴,点刺,拔罐。 ——————————————————————————————————————————————————————————————————————————- 关于肘管综合征 定义 肘管综合征又称迟发性神经炎,是指尺神经在肘部受卡压而引起,常继发于肘部慢性损伤,以进行性的手内在萎缩无力和手尺侧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状群。 Parnas 1878年首先报道 Hunt   1916年称之为迟发性尺神经麻痹, Feindel和Stratford  1958年称之为肘管综合征。 肘管的解剖 1.肘管是肱骨内上髁与尺骨鹰嘴之间窄而深的沟; 2.内侧为内上髁,外侧为鹰嘴,管底为尺神经沟,内上髁与鹰嘴之间由腱膜覆盖,形成骨性纤维鞘管; 3.尺神经、尺侧上副动脉或尺侧后返动脉由肘管中通过 尺神经及其分支,尺侧上副动、静脉及一些纤维结缔组织通过肘管到前臂 多发人群 常见于中年男性,慢性患者占大多数。可急性起病,多有职业病史,尤其是屈肘工作者。 发病原因   1.肘外翻  幼时肱骨髁上骨折或肱骨外髁骨骺损伤,均可发生肘外翻畸形,此时尺神经被推向内侧使张力增高   2.尺神经半脱位  先天性尺神经沟较浅或肘管顶部的筋膜、韧带结构松弛,在屈肘时尺神经易滑出尺神经沟外,这种反复滑移使尺神经受到摩擦和碰撞而损伤。 3、肱骨内上髁骨折  如骨折块向下移位,即可压迫尺神经。     4、创伤性骨化  肘关节是创伤性骨化性肌炎最易发生之处,如肘外伤后这种异位骨化发生在尺神经沟附近,也是一种压迫尺神经的原因。   5、其他  长期屈肘工作,医源性因素引起的卡压。枕肘睡眠引起的“睡眠瘫”。 […]

> View article

Please schedule an appointment by clicking the link below: online book 手紧,手指伸不直,握拳无力,攥拳不紧几个月,今天干活时,突然左手疼严重,不敢动,并且左上肢也疼痛,手发麻。他认为手指断了,或错位了,速来找我复位。 检查后发现,中指掌侧屈指肌腱压痛,屈指不能。 微针刀松解。 针出痛减,手指屈伸良好,握拳能力恢复,伸指也变好。 与朋友分享。 谢谢关注,欢迎讨论! 放一个短视频给看不了油管的朋友。 Medical Disclaimer The medical information on any/all of our content is provided as an information resource only, and is not to be used or relied on for any diagnostic or treatment purposes. This information does not create […]

> View article

Please schedule an appointment by clicking the link below: online book 她有腰背痛4-5年,右侧背部一抽一抽的痛也有半年了。一天数次,一次几秒钟,像过电一样。 曾找二个同行治疗,一个认为是【小关节紊乱】,一个认为是【肌肉粘连】,针灸后,疼痛有所缓解。 我根据疼痛性质和检查,认为是【脊神经后支皮神经卡压】,给予滑罐,点刺放血治疗。 大家怎么看这种病案,欢迎讨论! 谢谢! 放一短视频,为不能看YouTube读者。   第一次治疗后的效果。02/05/2024 第二次治疗后,几乎没有疼痛,只是有点累,有点酸胀。(07/05/2024) Medical Disclaimer The medical information on any/all of our content is provided as an information resource only, and is not to be used or relied on for any diagnostic or treatment purposes. This information does […]

> View article

Please schedule an appointment by clicking the link below: online book 临床中,症状消失或好转是疾病恢复的一个临床指标,无论患者还是医生,见到症状消失,都是高兴的事。但是,不区分这几个概念,最后患者也是空喜一场,其实疾病可能还存在体内。这里我就这几个临床概念,与大家稍做解释,大家就明白了。对于医生来说,做一个明白医生是多么的不容易,对于患者来说,有时症状的改善只是假象,要看疾病的本质。 1,疾病的核心症状与次要症状。核心症状就是疾病的代表,也是疾病的特征症状。一说这个症状,就会想到这个病,这个症状是疾病最直接表现。如中风,核心症状就是半身偏瘫、失语、半身麻木,而头痛、失眠、食欲差、肩痛,脚肿等就是次要症状。判断疾病好转的指标就是核心症状的改善,而不是看次要症状的好转。 2,疾病的原发症状与继发症状。原发症状就是疾病直接引起的症状,它可以是核心症状,但比核心症状多。继发症状也称派生症状,它是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出现的症状。如颈椎病,刺激椎动脉引起的头晕,刺激神经根引起的手麻痛,刺激交感神经链引起的咽干,刺激脊髓引起的截瘫,这些都是原发症状;而头痛、头胀、双手冷、焦虑、胸闷等就是继发症状。再如一个骶髂关节错位引起的腰痛是原发症状,而骶髂关节错位引起臀部肌肉紧张,进而引起臀部疼痛,或臀部长期肌肉紧张而卡压臀上皮神经,引起臀部麻痛,也是继发症状。或臀部肌肉紧张卡压坐骨神经痛,也是继发症状。治疗后,坐骨神经痛减轻,或臀部麻痛减轻都是继发症状好转。治疗后腰痛消失,骶髂关节错位纠正是治疗的原发症状,也是治疗的原发病。 3,疾病的单病症状与合病症状。单病症状就是一个疾病的症状,是一个疾病引起的。合病症状就二个或二个以上疾病引起的症状。临床上合病症状易误诊单病症状。如前列腺肥大合并尿路感染,尿急、尿频、尿痛是尿路感染引起,尿淋漓不尽、尿不干净是前列腺肥大引起。臀上皮神经卡压合并踝关节炎,臀部疼痛以及大腿痛是臀上皮神经的症状,而脚痛是踝关节炎的症状,因此二个病加起来就是臀部到大腿,再到脚的疼痛,像坐骨神经痛症状,临床上容易误诊。 临症思考: 治疗时单看次要症状的缓解就报功。一些肿瘤患者,做手术后,或放疗化疗后,或癌症晚期,他们找我做中医调理,是一种不放弃,当做最后一棵稻草。有时治疗后,脚肿减轻,体力改善,饮食改善。患者欣喜若狂,其实这些都不是核心症状,只是疾病的次要症状或继发症状。 合病是一个非常普遍情况,有些是互不相干,有些可以互相影响。合病影响诊断,让医生误判,上面已经举例骶髂关节错位,就是最好说明。令一方面,合病可以相互影响。例如偏头痛是一个难治疾病,有些人可终生不愈。但我们可以让它少犯病,或每次发作时间缩短。偏头痛的一个加重因素很多,一个非常普遍可加重偏头痛的疾病就是颈椎病,颈椎病可使偏头痛发作频繁、严重或者延长发作时间。而治疗颈椎病后,颈椎病缓解,而偏头痛的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持续时间也缩短。 有些疾病是不可治愈,但我们可以治疗合病,也可以治疗继发症状。例如中风偏瘫后遗症就是难治疾病,偏瘫、失语这些就不能治愈,但是继发的肩关节痛,下肢水肿就可以改善。再例如多发性硬化引起的下肢无力、麻木,我们治疗起来很困难,但合并的胯关节炎就容易治疗,炎症改善,疼痛减轻,下肢走路就改善。 治病就抓核心症状,抓原发症状,也就是治疗原发病,也是治病治本,近日治疗一例房颤患者,他是一年前做小手术时心电监护时发现有房颤,然后心脏专科确诊,药物治疗没有控制住房颤。找我时,患者失眠,阵发性坐立不安,心烦意乱,胸闷,呼吸困难。其实这些症状都是继发症状,是房颤的发现让他焦虑,让他紧张,我通过疏导,心理安慰,针灸中药暗示,焦虑很快缓解,继发症状也消失。但房颤没有解决,原发病没有治愈。因此,我鼓励患者做消融手术,治疗原发病,专家正在安排中。

> View article

Please schedule an appointment by clicking the link below: online book 阵发性喉咽部卡压感一年余,有时一星期数次,有时一星期一次,每次1-2小时。发作时,咽喉部被顶住,卡住,掐住,不能下咽,冒泡、流清水,有点恶心,有时想吐,吐出泡沫和清水。曾按返流性食道炎治疗,无效。想针灸治疗。 请给予您的宝贵意见。谢谢 放一个短视频,为不能看YouTube的读者 食管痉挛症状 食管痉挛主要累及食管下段的平滑肌 (它属于不随意肌)。而痉挛的发作主要有两种形式: 弥漫性食管痉挛:食管肌肉同时收缩或者收缩不规律,从而延缓食物进入胃内。 胡桃夹食管:虽然食物可以顺利地进入胃内,但食管收缩引起剧烈疼痛。对于这种类型的食管痉挛,患者常不伴有吞咽困难,这一点与弥漫性痉挛不同。 上述两种形式的食管痉挛,食管收缩经常是间歇性的,可能的症状包括: 胸部挤压痛。 疼痛通常很剧烈,您可能误认为是心痛(心绞痛)。 难以吞咽固体和液体,有时与吞咽的特定物质有关。 红酒、极热或极冷的液体是较为常见的诱发原因。 有东西卡在喉咙里的感觉。 食物和液体回流到食管(反流) 由于食管痉挛的症状与其他疾病 (比如胃食管返流性疾病,即胃酸或者胆汁返流至食管) 类似,因此诊断有一定难度。 附一例我治疗的【食管失弛缓症】「食道弛缓不能症」 【少见病案分享】胸闷,吞咽困难,头针解救「食道弛缓不能症」食管失弛缓症  

> View article

Please schedule an appointment by clicking the link below: online book 一年前,在做一个小手术时,心电监护时,医生发现他有心房颤,手术以上把他介绍到心脏专科。心脏医生给予药物治疗,因服药期间出现阵发性坐立不安,心烦意乱,而换了另一中药物,但仍出现阵发性胸闷、呼吸困难等。特别是生气、劳累、紧张后容易出现。前天与老婆吵架后,即出现胸闷,非常难受,而去急诊室。 我考虑心房颤是原发病,基本无症状。心电监护发现房颤后,药物治疗中,即出现阵发性胸闷、呼吸困难,我认为是继发症状,可能是药物副作用,也可能是焦虑症引起。 我给病人几种心理放松,也配合针灸中药,下次复诊,报告治疗效果。 针灸治疗过程中,患者感到非常放松,没有心烦意乱的情况。患者说,像这样在床上静卧一个小时,以前是不可能的。 欢迎讨论!

> View article

Please schedule an appointment by clicking the link below: online book 左耳不适一年多了,这个病例还是很有意思的。戴耳机,还是蓝牙耳机左耳不适,但不痛,就是胀胀的。因为这个问题他去看耳鼻喉科,测听力也正常。讲到这里,你往那个地方想,是什么问题啊? 但是,我检查完以后,你就清楚了,他是神经问题。因为有感觉的异常。如果是你,你去检查感觉吗? 你知道耳郭有三个神经支配,耳大神经,枕小神经,耳颞神经,因此检查耳廓的上下,就知道是那个神经受损。 耳大神经位颈丛皮支中最大的分支,由第3颈神经的后支组成。 自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向前上方斜越该肌表面,于胸锁乳突肌浅面向下颌角方向走行,分布于耳郭、腮腺表面及乳突表面的皮肤。 检查时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压痛明显,疼痛可向颈部放射,耳大神经支配区域如耳郭、腮腺表面及乳突表面可出现过敏或感觉轻微减退。 易卡压部位,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天窗穴) 天窗穴针刺神经松解是治疗耳大神经卡压的比较好的方法。

> View article

Please schedule an appointment by clicking the link below: online book 一例后背隐痛五天,突然后背全腹绞痛五小时。呈阵发性,躺着不痛,活动加剧。 患者说是五天前抬重物伤了后背,用acc要做针灸。我检查后排出了后背扭伤。 绞痛,剧痛,后背前腹的串痛,我想到了肋间神经痛,检查感觉无异常,排出神经痛, 肾区叩击痛,阵发性绞痛,怀疑肾结石? B超排除肾及其它内脏器官疾病。 欢迎讨论。谢谢(17/04/2024) 昨天患者去急诊,做B超,发现是肺炎(患者说的),我没见报告。患者无咳嗽,无呼吸困难,没有一点肺炎的症状,但患者大呼吸痛加重。我估计是胸膜炎,有B超报告再核实一下。不管是肺炎,还是胸膜炎,都是呼吸系统疾病,医生给与抗菌素治疗。今天疼痛已经缓解。(18/04/2024)

> View article

Please schedule an appointment by clicking the link below: online book 第一例,发病一周,来看她的“青春痘”,其实是三叉神经带状疱疹。 第二例,发病7天,来看他的大腿痛,说是搬重物拉伤。其实是股外侧皮神经带状疱疹。 第三例,是看他的后背疼,说是抬重物拉伤。其实是肋间神经带状疱疹。

> View article

Please schedule an appointment by clicking the link below: online book 估计有人看不了YouTube视频,我简单说一下这个病例。患者男性,50多岁,华人。6天前,发现左侧大腿内侧疼痛,回想估计是白天在工地干活,搬石膏板,下台阶,而搓上了大腿。2-3 天后,大腿疼痛厉害,痛的夜里睡不了觉,吃止痛片后,才能入睡。2天前,在我们诊所针灸一次,痛减,不用吃止痛药了。这里我不在讨论针灸效果的问题,想讨论一下,病人说的病因,怎么去参考。他第一次来诊时,我就发现大腿外侧有皮疹,检查大腿外侧有感觉敏感。今天又发现大腿内侧,靠腹股沟处也有丘疹。我诊断他是带状疱疹神经痛。 几个思考点 1,病人的叙述,病人提的原因,容易误导医者。 2,医者容易跟着病人的思路走。 3,医者不去做检查是误诊的主要原因。脑子里没有带状疱疹这个弦是次要原因。 4,患者恢复的效果与治疗的关系,是不是疼痛的恢复都是治疗的功劳。 5,带状疱疹的诊断,对疾病早期处理还是很中要的,少量抗炎药的应用,疫苗的注射等。中医调理身体。 6,把病“治”好了的医者与【明医】还是有天壤之别的。 7, 近期治疗另外二例带状疱疹。

>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