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保持脊背健康开始 黄文川博士 健康永远是我们这个年代的主题,我们就从保持脊背健康开始。 脊背是我们身体的脊梁。从中医角度,脊背的正中线是经络督脉的通道,两旁是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循身之背,属阳,说明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率、督促的作用。故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的说法。又因督脉循行于脊里,入络于脑,与脑和脊髓有密切的联系。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脊椎两旁,经络上穴位是体内脏腑的反应点,中医称为背输穴,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的俞穴可影响脏腑的功能。从西医角度,脊髓从大脑延续贯穿整个脊椎,从脊髓发出的脊神经分布于全身,支配人体的运动和感觉。脊椎两旁的交感神经链支配内脏的运动、分泌和代谢功能。因此,健康的脊背是人体运动、感觉、脏腑功能的基础,也是人体精神风貌的体现。为什么我们总要说“挺直你的脊梁”,就是因为那里最展现我们人的精气神。 脊背出现问题,我们常感到各种不适和功能障碍。常见的有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减退,脾气暴躁,眼干咽干,咽部异物感、干咳,颈后部酸痛、颈部肌肉僵硬、手麻无力,上肢疼痛,脊背紧张酸痛,后背僵硬,胸闷心慌,胸胁胀痛,胃痛胃胀,消化不良,小便频繁,阳痿早泄,大便干燥,腹痛腹泻,腰痛腿痛,下肢疼痛麻木等;严重和不常见的有四肢瘫痪,严重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大小便失禁,无性功能,截瘫等。 临床上常见到的脊背毛病有,如颈椎病、后背劳损性筋膜炎、腰肌劳损、骶髂关节炎、椎间盘突出、椎体退化症、椎体小关节紊乱等。临床上不常见的脊背疾病有,如脊髓炎、脊髓空洞症、多发性硬化、运动神经元病、椎体滑脱、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肌肉筋膜炎、多发性脊神经炎等。以上的脊背疾病,有些是我们在生活中能预防的,如劳损性筋膜炎;有些是我们无法预料和预防的,如脊髓空洞症。能预防的疾病,我们就尽可能不让它发病;无法预料的脊背疾病,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控制的,只有祝愿疾病不要发生。根据我的临床经验,一些脊髓疾病和脊椎疾病是我们无法控制、预防和治疗的,如脊髓空洞症、运动神经元病,而一些肌肉、小关节问题是能控制和治疗的,如肌肉的劳损和骶髂关节半脱位等。 保持脊背健康首先要从坐姿开始。现在的社会,无论工作还是在家,坐的时间很长,长时间的坐立,就会引起脊背肌肉的劳损、肌肉紧张、和肌肉的炎症,早期只有简单的不适,后背的僵硬,休息后就会缓解。但是长期的劳损和炎症就会引起脊椎和小关节的改变,也可刺激交感神经链,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如疼痛、咽干、心慌。因此对于长期坐立工作和娱乐的人们,就应该坐姿正确,坐椅适当,不要半卧在床头,或半躺在沙发上做事。我一般要求长期坐立工作的人们,要40分钟到一个小时就站起来,活动放松一下脊背和全身,不要等待脊背疼痛不适才站起来。我观察,枕神经痛(后头痛)、颈椎病(头痛、头晕、失眠、眼干、咽干、手麻)、脊背筋膜炎(胸闷、心慌、后背疼)、臀筋膜炎(臀部疼痛、腿疼)、腰肌肉劳损(腰痛、小便频繁)等,一些都是坐立不当造成的。 脊背健康要从适当锻炼开始。一天的工作、学习,使我们心身疲惫,特别是长期站立、坐立工作的人们,脊背疲劳、紧张。怎样才能使紧张、疲劳的脊背得到放松,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锻炼运动。一般来说,一天的劳累后,适当的休息,如卧床,就可以缓解疲劳,这对于早期的疲劳很有用,但长期坐立工作的人们,这种单纯的休息已经不能起到作用,睡了一夜,第二天,还是脊背的疼痛和紧张。最好的放松方法就是全身活动的运动锻炼,并且坚持和规律,如游泳、跑步、健身操等。对于脊背劳损的人们,我不主张去健身房进行肌肉力量练习,已经疲劳的肌肉,再去做举重、拉伸,一定会肌肉损伤更大。 脊背的健康从脊背的调整开始。脊背已经有问题,已经出现症状,如疼痛、紧张等,单纯的锻炼也不能缓解这些症状和不适,就应该找专业人员帮助调整脊背,如简单的脊椎调整、后背的拔罐、刮痧等。有时简单的正骨调整后,症状很快缓解,再配合坐姿势和运动锻炼,脊背的问题永远会远离我们。我也教授我的朋友和患者练习我编排的脊背保健操。它是我把脊椎运动、经络、气功结合在一起编排的一种脊背保健操,经过很多人的练习,反馈效果非常满意。这种脊背保健操易学,易做,易于实施,老幼皆宜! (visit us on 1054 new north road mt albert auckland or phone09-8150518, email us at hwenchuan@sina.com)[:]
> View articleCategory: 骨科疾病
[:en][:zh]肩膀疼未必就是“肩周炎” 黄文川博士 一提到肩痛,俗话说的肩膀疼,大家一定会想到“肩周炎”这个病,因为“肩周炎”是大家最熟悉的肩疼,也是在媒体上出现最普遍的一个病名。就是在临床上,肩痛患者去看医生,医生也是最先想到的这个病,并且在医生的诊断书上也是诊断率最高的一个病。根据以上的说法,是不是肩膀痛的大部分患者就是“肩周炎”呢?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在我们周围经常可以听到“肩周炎”这个词。但是,真的有那么多的“肩周炎”发生吗?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肩关节疼痛的病因研究已取得了长足进步,过去模糊的“肩周炎”概念越来越清晰。老百姓把肩关节周围的疼痛疾病就叫肩周炎,无可厚非,因为他们是外行,而医生不重视肩膀疼痛的诊断,而延误治疗,或误诊、误治,就会给患者造成损失。事实上,真正的“肩周炎”的发病率并不高,只占肩膀痛的10%左右,可以说,肩膀痛不全是肩周炎惹的“祸”。肩周炎是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的一种范围较广的慢性退行性病变。说肩周炎“范围较广”就是病的部位是肩部周围的很大一部分,而不是肩部一个点; “慢性”一定是慢慢发病,迁延日久;退行性病变就是“老化”,使用的时间过长,因此肩周炎一定要发生在中、老年人,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人群,而年轻人的肩痛很少是肩周炎。因感受风寒、劳累等而诱发本病,或使原有病情加重,故中医有“五十肩”、“漏肩风”、“肩痹”之称。肩周炎又俗叫“凝肩”、“冻结肩”。 认识到这个问题,我们就知道,临床上医生诊断为“肩周炎”的肩痛,大部分都是误诊,有时有些患者“肩周炎”的帽子,一戴就是一辈子。我今天提起这个话题,也是缘于我的一个患者。他是来找我治疗他的 “肩周炎”,我说他不是肩周炎,而是颈椎病引起的肩疼,他是一百个不乐意,我在他的手上扎了一针,他更是一百个不理解,“我肩疼怎么在手上扎针而不在肩膀上扎啊”。就是最后把他的肩疼治好了,他仍坚信他患的是肩周炎。他最后给我说的一句话,让我真的无语,“黄博士,你治疗肩周炎真的很绝,我一定告诉我的肩周炎朋友来找你。”你看,肩周炎这个病对他多么有吸引力! 我把能引起肩疼的疾病分成两类,一类就是肩膀局部的疾病引起的肩疼,就是在肩关节部位,如肩周炎等;另一类就是非肩膀局部疾病引起的肩疼,就是远离肩关节部位,如颈椎病、心脏病等。能引起肩膀疼痛的肩膀局部疾病有肩周炎、肱二头肌长腱炎、肱二头肌短腱炎、肩峰下滑囊炎、三角肌下滑囊炎、肩袖损伤、肩关节习惯性脱位、肩峰撞击综合征、肩袖撕裂、肩部的钙盐沉积症、肿瘤(如恶性骨肉瘤、纤维肉瘤,良性病变如骨纤维结构不良、骨囊肿、滑膜软骨瘤病等)、肩关节的扭伤等。 非肩关节局部疾病引起的肩疼有全身性疾病(如风湿、类风湿性肩关节炎、痛风、多发性肌炎、风湿病、骨质疏松症等)、内脏疾病(某些内脏疾病也可引起牵涉性的肩部疼痛,如胆囊炎、右膈下脓肿、肝炎、心脏病、肺炎等,此时肩部检查阴性。)、神经源性(如脑中风引起的肩关节痛、糖尿病性神经痛、臂丛神经上干炎、肩胛上神经嵌压综合症等)、颈椎病、后背肌肉筋膜炎等。以上几十种疾病都可以引起肩膀疼,而肩周炎占了肩膀疼的10%左右,确实是引起肩膀疼的常见原因。但做为医生,不能因为肩周炎常见,看到肩膀疼就诊断为肩周炎,延误患者的病情;而做为患者,更不能把一切肩膀疼都归为肩周炎,想当然的认为只是一简单的肩膀疼,自己会慢慢恢复,不去检查、治疗,后悔终生。 我的一位患者,刘先生,57 岁,三年前他的左肩部一直有沉重、累痛等不适感,但劳累后明显加重。一次跑步时,左肩疼痛无力,好象千斤重担压在肩上,坐在路边休息十分钟后好转。我听了他的叙述,检查肩的局部无压痛,肩关节活动无异常,当时我就排除了肩周炎的诊断,怀疑心脏有问题。建议他先不要针灸治疗,去见心脏专科。见心脏专家,心电图检查结果无异常,再做心脏负荷实验,边跑步,边做心电图。在跑步机上,严重的左肩疼痛就发作了,心电图报告,严重心肌缺血。心脏彩超,心脏动脉血管闭塞。立即心导管手术,心脏血管内放三个支架。手术后,他的左肩部沉重、累痛感觉消失,活动、劳累后也没有发作。如果我不考虑他是心脏问题,按“肩周炎”针灸治疗,一定会延误患者的病情,到某一天,心脏大面积梗塞,去急诊室抢救,再后悔,已经晚了。 今天只是简单说明一下肩膀疼未必就是肩周炎,引起大家的重视。遇到肩膀疼从多方面去考虑,想到肩膀局部的疾病,也要想到肩膀以外的疾病。下一次,我再讲一讲引起肩膀疼痛常见疾病的区别,及他们的特点。(阅读更多文章,请浏览 www.drwin.co.nz 黄博士中医诊所 09 8150518)[:]
>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