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幸运地遇到了中医 分类:针灸故事 黄文川博士 Logan是一位著名职业橄榄球运动员。半年前,从英国比赛回国,在飞机上就感觉腰部酸痛,当下飞机时,腰简直就直不起来。第二天腰痛的站不直,走不了路,更不用说每天的例行训练了。见医生后,拍了一个腰椎片,没有发现异常,给一些消炎止痛药。在家休息了一个星期,腰痛明显减轻,硬着头皮坚持正常的训练与比赛。近几个月,他平时只感到右下腰部的一点酸疼,右大腿沉重,但如果大运动量训练或比赛后,右腰部非常疼痛,并放射到右下肢,比赛中感觉右腿用不上力。他的痛苦只能往自己肚子里咽,不然如果教练知道他的腰腿伤,一定会影响他的上场比赛机会。他私下找专家诊治,做CT显示椎间盘突出,专家建议他手术治疗。他打算明年转会到英国踢球,如果对方知道他有腰伤在身,转会也会泡汤。因此,腰腿疼成了他职业路上最大的心病,他用完了他知道的各种保守治疗方法,但都没有完全解除他的痛苦。手术治疗也只有他职业生涯的最后才考虑的事。 他的朋友的朋友是一个华人,知道他的求医经历和他的痛苦后,建议他尝试一下中医。他转了一个圈,最后选择了我的诊所。 首先我消除了他的最大心病,也就是他的椎间盘突出问题。其实他不太害怕他的腰腿疼,做为橄榄球运动员,身上没有一点疼痛,那才怪呢!他最害怕的是腰椎间盘突出,这个问题能影响他的运动寿命,这个还能影响他的市场价值。我给他进行了相关的神经系统检查,发现他没有神经损伤的体证,因此我认为他的腰腿疼不是椎间盘突出引起的。我告诉了我的意见和诊断,他非常的高兴,但他很不理解,为什么CT上显示椎间盘突出呢。我解释到,椎间盘突出只有在压迫或刺激腰神经根时,引起神经疼,也就是常说的坐骨神经疼,才是临床上的椎间盘突出症。我说他的腰腿疼不是神经痛,也就不是临床上的椎间盘突出症。根据我的检查他只是臀部的肌肉损伤。CT上有椎间盘突出,而腰腿疼不是它引起的,就不要在意椎间盘突出这个问题。假如让没有腰腿疼的成年人,也做一个CT或MIR,也一定能发现许多机器认为的椎间盘突出症,这种轻微的椎间盘突出一点不影响脊椎的稳固性,也就是说,不影响人们的运动功能。听了我的解释,他的一块心病落地了。 从这个病例,我有想到中医治疗中西医诊断的重要性。中医与西医具有不同的诊断标准和方法,到目前为止还没找到共同的切入点,只能相互补充、相互辅助,不能相互取代。西医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在诊断疾病方面的作用不可缺少,因此中西医双重诊断有其重要意义。特别在新西兰,我们面对的是西方社会,KIWI更不知道或者不理解气血、阴阳、寒湿等概念,因此给他们一个正确的西医诊断是必要的。针对这个橄榄球运动员,我只是按中医的经络不通,气血淤阻,腰痛痹证等辨证治疗,而不给他进行神经系统检查,给出一个明确的西医诊断,并且详细解释CT上的椎间盘突出与临床上的椎间盘突出症的区别,我就是把他的腰腿痛治疗痊愈,他的椎间盘突出的心病也落不下。临床中,我亲身感受到西医诊断,中医辨证这种思路的优势,很庆幸我具备西医方面的诊断基础。 其次,我用中医针灸治疗痊愈了他的腰腿疼。我首先用远端取穴方法,取头与颈交界处的天柱穴,针刺后让他尽量活动腰部和下肢,大约10 多分钟,并且不间断行针刺激穴位。然后,在臀部肌肉损伤处,用手大力按压,寻找敏感点,在敏感点上用“合谷刺”,即《内经》的“合谷刺”针法,在患者痛处下针,进针后,退出浅层又依次再向两旁斜刺,形成鸡爪的分叉,临床上多用此法治疗痹症。我给他针灸治疗几次后,腰腿疼基本消失,下肢无力也明显改善。我还用一些中药来配合治疗。给予秦艽、威灵仙等祛风湿;羌活、独活祛风止痛;桃仁、红花等活血化淤;当归、川芎等养血活血。 他从不了解中医,到接受中医,再到收益于中医,是一个聚变的过程。他不但认识到中医的疗效,也认识到中医医生的知识结构。我认为一个现代中医医生,不但拥有坚实的阴阳五行、气血经络和虚实寒湿等中医理论,也一定要掌握椎间盘、神经脊髓和CT等现代西医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病人。黄博士网页www.drwin.co.nz
> View articleCategory: 骨科疾病
膝关节疼痛的非局部因素 黄文川博士 非局部疾病顾名思义不是膝关节本身的疾病。我们知道膝关节内的交叉韧带、半月板、关节面和关节外的韧带、肌肉等的损伤和炎症会引起膝关节的疼痛,这些大家很好理解,而膝关节疼痛的非局部疾病大家就不太熟悉。上个星期我治疗一例膝关节内侧疼痛,患者认为是肌肉拉伤,服消炎止痛药不见好转,并且局部也没有压痛,活动后减轻,坐下时间太长和夜间睡觉时疼痛加重,因此我认为患者是臀部肌肉紧张引起的闭孔神经痛。我选择臀部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患者很不理解,他问我怎么不在膝关节上针灸,我解释说他的膝关节疼痛不是膝关节本身的毛病。针灸治疗三次后,膝关节就不疼痛了。因此我有必要谈谈膝关节疼痛的非局部疾病。 股外侧皮神经痛是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引起,最常见的就是股外侧皮神经的炎症,它最特征性的症状就是大腿外侧的疼痛、麻木。但是在临床上我们经常见到股外侧皮神经痛患者主诉膝关节疼痛,而不是大腿外侧的疼痛。检查时我们可发现大腿外侧的感觉迟钝或过敏,这是神经受损的结果。局部梅花针治疗效果明显。此病的膝关节疼痛常发生在膝关节的上端(中医的鹤顶穴附近),膝关节本身的检查如X光、CT、MRI等不能发现任何问题。 坐骨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的腰腿疼,它的主要疼痛部位是沿着坐骨神经的分布,即臀部、大腿的后侧、小腿的外侧、足背的外侧。但我们也常遇到只表现为膝关节部位疼痛的坐骨神经痛的特殊患者,常发生在膝关节的前外方,即中医的足三里穴附近。我也见过只有踝关节疼痛的坐骨神经痛。因此,坐骨神经痛引起的膝关节疼痛,就要检查和治疗坐骨神经痛。 闭孔神经痛的疼痛部位一般在大腿的内侧,但也见于只局限在膝关节内侧。闭孔神经由腰2–4神经根组成,主要分布在大腿内侧,支配大腿内侧的肌肉和皮肤感觉。如果腰椎的病变或闭孔神经走行路径上受到刺激就会发生闭孔神经痛。最常见的原因有椎间盘突出、骨盆出口综合症等。我近期治疗三例闭孔神经痛的患者,都表现在膝关节内侧的疼痛(相当于中医的阴包穴),患者都以膝关节疼痛来就诊,做各种膝关节的检查未发现任何异常,自己认为是疑难病例。但如果对闭孔神经痛这个病熟悉的话,就不是疑难了。一例诊断为腰二椎间盘突出,二例诊断为骨盆出口综合症,通过合理的治疗,膝关节疼痛解除。 股骨头无菌坏死是髋关节内股骨头的无菌性缺血性炎症,它的主要症状就是髋关节局部的疼痛和下肢的放射行疼痛。在临床上,我曾遇到以膝关节内侧疼痛为主的股骨头无菌坏死患者,按膝关节的局部疾病治疗没有一点效果,也延误了病人的治疗时机。我一般建议患者做髋关节的MRI,明确诊断后,选择合适的治疗。 髋关节半脱位是小儿的髋关节发育不良,关节不在正常位置。因患儿走路时身体的平衡紊乱,重心变化,膝关节的着力点也发生变化,因此膝关节就会有劳损,产生膝关节的疼痛;或髋关节的疼痛放射到膝关节。总之,患者的病变在髋关节,而疼痛在膝关节。在山东省立医院工作时曾遇到一个9岁患儿,她膝关节疼痛四年,找我看病时,带来的各种膝关节检查厚厚一大堆。当我给她做体格检查时发现一条腿明显比另一条腿短,我就让她拍了一个髋关节的X光片,结果是髋关节半脱位。手术复位后,膝关节疼痛也消失。如果我也给她按膝关节局部的毛病针灸,结果可想而知。 臀肌肉筋膜炎是臀部肌肉长期劳损的结果,它常见于长期站立、坐立的人群。它的主要症状是臀部的疼痛,但我们也常见到没有臀部疼痛,只有膝关节疼痛的臀肌肉筋膜炎患者。它的膝关节疼痛表现在腘窝处(中医的委中穴)。当长期坐立或站立后膝关节疼痛发生或加重,当走动走动后疼痛消失或减轻。我现在就针灸治疗一例这样的患者,她是缝纫工,长期坐着工作。工作时膝关节疼痛严重,活动后疼痛消失。患者休息,不上班膝关节无疼痛。按臀筋膜炎治疗效果好。另外骶髂关节损伤的疼痛也可放射到膝关节,患者只感到膝关节周围疼痛,但病变部位在臀部。 对于膝关节疼痛的患者,如果经过各种检查不能发现膝关节局部的问题,并且按膝关节局部的疾病治疗不见好转,是否应该改变一下思路,想一想膝关节疼痛非局部疾病,也许治疗结果就会满意。以上只是我的一点体会,请大家参考。
> View article患者,男性,三十岁。右侧腰痛伴右侧臀部及大腿疼痛多年。劳累后加重,特别是坐久或提重物后腰痛严重。就连买菜都不敢买多。自己形容自己现在成了残疾人。检查,臀部肌肉紧张,压痛明显。右侧大拇趾比左侧长二公分。 治疗前双脚大拇趾长短的比较(02/06/2017) 治疗后双脚大拇趾长短比较。(20/06/2017)治疗3个星期,7次治疗。无明显腰疼和大腿疼,劳累后仍感轻微疼痛。继续治疗中。 体会,治疗疾病一定要找到病因。这个患者的腰腿疼就是长短腿引起。长短腿是骶髂关节轻微错位引起。治疗的关节就是调整他的骶髂关节。小针刀放松肌肉和韧带,手法调整脊椎和骶髂关节。最后达到身体左右双侧的平衡。双脚拇趾长短基本一样。
> View article每日一案(9) 跟腱炎案 黄博士中医诊所 患儿,Hollie, 女,9岁,体重48kg。因右下肢疼痛四个月来诊。患儿4个月前,上完体育课后,感右下肢小腿疼痛,体育课以跳绳为主,爸妈未加注意,第二天照样上学。到第二天晚上患儿小腿疼痛的不能走路,随去急诊。拍片,验血后无异常,按跟腱炎给予保护靴子制动,冰敷,止痛药处理。以后继续理疗,定期看医生,但恢复不理想,患儿仍需要双拐走路。经朋友引荐,尝试中医治疗。 患儿拄双拐在爸妈的搀扶下进入诊疗室,女孩胖,高大。检查发现右跟腱压痛,少肿,少硬,仍诊断跟腱炎。随给予针灸治疗,选太溪,三阴交,天柱等穴。并建议脱掉制动靴,尽量不用双拐。第二次来诊,患儿很自然地走进治疗室,未见到有腿疼的样子,爸妈高兴地告诉我,患儿的腿疼已经好了一多半,惊讶针灸的神奇。 体会:针灸的镇痛作用是非常明显,我也经常遇到一次针灸治疗后立竿见影的病例,但对这个患儿的恢复效果,我不完全归功于针灸,而归功于我给予患儿的建议。脱掉制动靴,可以让患处和踝关节正常运动,长期的制动使肌肉和关节僵硬,局部血液循环减少,不但不利于康复,反而使病情恢复缓慢;扔掉双拐,可以让患儿正常走路,用力均衡,有利于患肢恢复。在临床治疗中,其实医生的建议,语言,行为等无形方法比用药物,手术,针灸等方法更有效,只是患者更注重像药物,手术,针灸等有形的治疗方法罢了。 圣诞,新年假期已过,黄博士中医诊所也恢复到正常工作时间,我也开始一年忙忙碌碌的生活,希望2016是个好年头。也希望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关注我们。朋友们加油!
> View article每日一案(6)手麻无力案 黄博士中医诊所 男,60岁,华裔。双手夜里麻木无力三个星期。患者无原因双手夜里麻木,只要侧身躺,手就麻木无力,平躺就不会手麻。手麻就会醒来,起床甩甩手,活动活动就不麻了。因麻木影响睡眠,一夜要醒来三四次。因不敢侧躺,平躺太多,全身不舒服,心烦意乱。白天很少手麻。去见医生,检查拍片没发现什么问题,建议去理疗。可患者还是相信中医,在朋友的引荐下,尝试针灸治疗。 检查后没发现颈椎有太大问题,压颈实验也没有引出手麻,发现颈背处肌肉紧张,压痛明显。先给予针灸治疗半小时,起针后在后背和肩部走罐,以走罐处皮下有瘀血出现为度,即所谓的出砂。一次治疗后当夜就没出现手麻,只是早晨醒来时有轻微手麻,活动后消失。又经过两次针灸,一次走罐,没再出现夜里手麻。 体会:一提及手麻,大家很容易想到中风和颈椎病,特别是老年人,一有手麻就会想到中风,想到偏瘫,非常恐惧害怕,其实临床上见到的很多手麻都与这两个病没有关系。中风手麻的特点是,一般单侧手麻;一般合并单侧的面部和下肢麻;一般合并语言和运动的障碍。 这个患者就是颈背部的肌肉紧张,影响上肢的血液流动,侧躺压住上肢更影响上肢的血液流通,以致上肢的神经缺血,而手麻木无力。而针灸,走罐后,肌肉松弛,血液循环改善,手麻消失。中医所说的气血瘀滞就是这个这个患者的病理机制,活气血,通经络就是针灸走罐的治疗原则。
> View article每日一案(3)—-口干口渴案 黄博士中医诊所 男性,34岁,华裔。无原因口干口渴四年。曾在中国找口腔科检查无异常,检查血糖无糖尿病,医生无药可治,他自己痛苦不堪,整天手里拿个水瓶子,不停的喝水,但仍感口干口渴。无计可施,在朋友的引荐下来我处,尝试针灸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口干口渴涉及肺、肾、脾胃等脏器,肺不布津、肾阴不足等都会引起口干口渴。因此,我选择背输穴,宣肺,补脾肾。用针刺法,加走罐。治疗一次后,患者告诉我,从治疗完到现在一直没有拿水瓶子,口干口渴症状消失了。又继续治疗几次,未见口渴口干,一直正常饮水。 体会:这是我治疗无数口渴口干病例之一,这种病例临床上非常普遍,针刺和走罐效果好。从我的医学知识,口干口渴一定会想到口腔疾病,糖尿病,肾病,失水过多,干燥综合征,服用药物,精神性口渴等。可我对这些病因都一一排除,患者的口干口渴仍不能从现有的医学知识中查找原因,我只好按我的经验给予治疗了。某一天,黄氏针法治疗黄氏综合征出现在医学杂志上,请不要见笑。谢谢分享!(098150518)
> View article每日一案(1)—坐骨神经痛案 黄博士中医诊所 女,80岁,华裔。腰腿痛多年。前几年每次发作,患者卧床休息,频谱治疗,有时去针灸按摩,一到二个星期就好转。这次从四月犯病,利用各种治疗,止痛药,理疗,推拿,脊椎调整等保守治疗,而不见好转,腰腿疼痛难忍,彻夜不眠,走路困难。朋友引荐,做针灸治疗。 头二次,未见好转,第三次腰腿疼基本消失,睡眠改善,今天是第四次,患者只感到下肢稍微麻感,腿发沉,无疼痛。 体会:坐骨神经的原因很多,在没有条件查清病因的情况,可以先作针灸,症状缓解了,也不耽误找病因;对于老年人的坐骨神经痛,保守治疗是第一选择;针灸时,学位的选择,力度的掌握是取效的根本。谢谢!
> View article为什么针灸能治好颈椎病? 刘颖君中医师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也是针灸治疗中最常见的病种之一。许多人对针灸能治好颈椎病感到难以理解,心中有各种疑问。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叙述一下颈椎病相关的解剖及颈椎病的形成过程。人体的颈椎是由一节一节的骨骼组成,每一节骨骼我们称之为椎体,在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有一个盘状软组织,叫椎间盘,它使脊柱得以向各个方向弯曲,同时也能吸收传向脑部的震动。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内的水分逐渐减少,间盘的高度也逐渐降低,这也是我们看到老年人身高较他们年轻时明显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椎间盘高度的减小,导致椎体之间的稳定度降低,使人体活动时更容易出现椎间小关节错位以及由此引发的椎间软组织的损伤。这些损伤可以压迫周围的神经和血管,同时损伤产生局部炎症也会刺激周围的神经,从而产生颈部疼痛,以及颈椎神经支配区域的疼痛,具体表现为颈肩部,上背部疼痛,上肢的疼痛或麻木。影响到椎动脉向脑部的供血则会产生头痛,眩晕,耳鸣,视物模糊等复杂症状;影响到脊髓会产生下肢无力,酸痛和感觉异常。 颈椎病的主要症状为颈肩部疼痛,中医对疼痛机理的解释是经络不通,不通则痛。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疏通经络,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这种解释听起来不是很直观和具体,如果用现代西医学的语言来表述可能会更容易让人接受。其实在颈椎病的疼痛原理方面,我认为中西医的认识是不谋而合的。西医认为,颈椎病产生疼痛的主要原因是局部炎性物质刺激了附近的感觉神经末梢,使神经冲动传导到脑部,产生疼痛感觉。所谓炎症,指的是局部组织损伤后,出现渗出,充血,水肿及细胞变性坏死等改变,表现为局部肿胀,血液循环受到阻碍,这正相当于中医的经络不通或瘀血的概念。扭伤和颈部劳损常常是产生颈椎病的诱发因素,扭伤可以使椎间的小关节发生错位,同时伴有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出现局部出血,充血,渗出等炎性改变。炎性物质如组织胺,五羟色胺等刺激了附近的神经末梢,产生疼痛,并通过神经反射导致关节周围的肌肉痉挛。这是一种保护性痉挛,痉挛强烈时可使颈部僵硬,并歪向一侧,这样可以防止颈椎活动对颈椎造成进一步的损伤。但在另一方面,这种痉挛也会减低局部的血液循环,使炎性物质不能及时清除,反过来炎性物质继续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引起肌肉的持续紧张,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使一些颈椎病的自然康复过程延长。当在适当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时,针刺产生的神经冲动可以抑制原有传导疼痛的神经冲动向脑部传递,从而减低痛觉,提高痛域,这种理论被称为闸门学说,即针刺产生的冲动可控制疼痛向脑部传导的闸门。通过控制痛觉传导的闸门产生的止痛效果使颈部痉挛的肌肉放松,颈椎得以更多活动,这样能及时纠正小关节错位,关节复位后,疼痛随之减轻;肌肉痉挛的缓解,可使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炎症物质得以快速清除,最后炎症引起的各种症状随之消失。另外,从事针灸原理研究人员发现,针刺疗法可促进人体产生天然的镇痛物质,如内啡肽、腺苷等。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先将一组小白鼠进行针刺,产生镇痛效果后,取出其脑脊液,再将这些脑脊液注射到另一组未接受针刺的小白鼠脑脊髓腔内,结果在第二组小白鼠身上同样产生了镇痛效果。这说明针刺可使小白鼠脑内产生镇痛物质,也可以说明针刺镇痛是有物质基础的。 反复的颈椎软组织损伤,使靠近骨骼的部分在修复过程中出现钙质沉着,日积月累形成我们在X光片上看到的骨质增生,或称为骨刺。一些人认为,骨刺已经形成,针灸不可能把它消除,所以针灸不能治疗颈椎病。这种结论是似是而非的。在多数情况下骨刺并不是产生症状的直接原因,骨刺的形成需数年或更长的时间,六十岁以上的人大多数都会有颈椎骨刺形成,而多数人并无明显症状,随着年龄的进一步增长,骨刺只能会越来越严重,而症状并未随之增多。实际上骨刺的形成很多情况下增强了椎间关节的稳定性,减少了症状的产生。它不是产生症状的主要原因,自然也不是我们要治疗的主要对象。我们要治疗的是局部的炎症,炎症消除了,症状得到缓解,治疗的目的就达到了。(西区天益堂 383 Great North Road, Henderson 09 8366869 ) “五花八门”的颈椎病 张伯昭中医师 颈部活动度大、负重多,但颈椎椎体构造薄弱,而且周围缺乏强健的韧带肌肉及其他骨性结构的保护,所以注定颈椎易受损伤;同时,颈部结构复杂,肌肉神经血管丛集,故出现病变后会累及不同组织,引发多种症状,这就是颈椎病有多种类型的根本原因。一般公认的颈椎病分型有:颈型(颈肌僵痛,最轻)、神经根型(神经根受压,肩颈臂放射性疼痛)、椎动脉型(椎动脉受压,脑部供血不足,导致眩晕、恶心、头痛及视力减退等)、交感型(交感神经受刺激,可出现血管活性失调、出汗、心律失常等)、脊髓型(颈髓受累,出现躯体感觉运动障碍,此型最重,往往需手术治疗),此外,还有较少见的食道型(增生的锥体刺激咽部和食道,会出现类似咽炎和食道炎的症状)。正因为颈椎病有“五花八门”的不同表现,患者就医时才需谨慎,医生要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全面考虑才能确诊;针灸推拿如应用得当,其效若神!(新希望中医诊所www.newhopeclinic.co.nz 地址:Shop2/9 Bute Rd, Browns Bay 09-4766088) 得了颈椎病怎么办? 郑信一中医师 得了颈椎病怎么办,有些人比较紧张,有些人特别不在意,我想对于一个得了颈椎病的病人来说,首先要正确对待这个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轻的和早期的病人,这个病不但能治好,而且没有明显的后遗症。第二,颈椎病进程是比较缓慢的,不是说一天两天能够得了,治疗上大家不要轻易的放弃治疗。第三,就是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很多,具体适合哪一种还是要听医生的。第四,就是得了颈椎病以后,要放松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情愉快,乐观的情绪对治疗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另外,还需提醒患者的是,注意用颈卫生、保养颈肌十分重要,甚至对疗效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具体做法是:少做低头屈颈或长时间头颈为同一位置的动作,工作1到2小时后,休息一下,做做颈椎操,舒展颈肌;还有就是根据自身情况,选用合适的枕头,枕头不可太高或太低、太软或太硬,建议用荞麦枕,槐花枕之类的软硬适度,且可适当变形的枕具,以此适应自己的颈椎曲度;并将颈椎垫实为原则,切忌只垫头枕部使颈椎悬空,否则将加重颈肌的疲劳,加重或诱发本病。(信益行中医门诊178 Queens Rd,Panmure 09-5705866) 经方也能治疗颈椎病 黄文川中医师 刘医生详细论述了针灸治疗颈椎病的原理和途径,让我受益匪浅。临床中,我也用经方治疗一些颈椎病,有时效果满意。单纯的颈部不适,颈项强硬,颈部疼痛的颈椎病,我常用葛根汤;颈部疼痛、强硬,伴手麻,上肢刺痛,上肢冰冷,我常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颈部不适、疼痛、强硬,伴头痛头晕,失眠多梦,口苦咽干,胸闷,我常用小柴胡汤加葛根;颈部疼痛,伴心慌,出汗,四肢怕冷,怕风,我常用桂枝汤加葛根;患者上肢冷痛,颈部强硬,伴眩晕,走路不稳,我曾尝试真武汤。 经方治疗强调方证对应,有是证用是方,如《伤寒论》“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项背几几而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项背强几几就是颈项强硬不适,就可以用葛根汤。真武汤证“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颈椎病头晕,站立不稳,走路倾倒就是此证,这种患者就可以用真武汤治疗。(黄博士中医诊所 www.drwin.co.nz Shop 5, 13 Kent St, Newmarket. 09-5296185)
> View article我用中医古方治疗颈椎病 黄文川博士 颈椎病是一西医病名,其实它是一个以疾病发生部位命名的疾病。因此,疾病主要发生在颈部肌肉,主要症状就是颈项部酸痛,叫颈部肌肉型颈椎病;疾病发生在颈部神经根,主要症状就是手指麻木疼痛,叫神经根型颈椎病;疾病发生在颈部血管,主要症状就是头晕,就叫血管型颈椎病;疾病发生在颈部脊髓,主要症状就是截瘫,四肢麻木,叫脊髓型颈椎病;疾病发生在颈部交感神经,主要症状就是心慌,上肢不适,叫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中医没有颈椎病这个病名,中医把以上西医颈椎病的几种类型,包括在“眩晕”、“头痛”、“痹症”、“风湿”、“落枕”、“胸痹”、“痿证”等中医概念的范畴。 无论西医概念上的颈椎病,还是中医概念上“颈部病症”,其实都不是一个单纯疾病,都是一个综合症,都是有很多分型,因此都不能用一个单一方法治疗,也不能寻找到一个方法就能把所有的颈椎病治疗痊愈。西医是根据颈椎病的类型选择治疗方法,中医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医生的检查来辩证施治。一般来说,我首先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西医的检查(颈椎CT、MRI、X光)有一个正确的西医诊断,然后根据中医四诊,得出中医诊断,最后用中药、针灸等中医辩证治疗。上个月治疗一例患者,西医诊断颈椎病,我用中医古方治疗,效果很好,现简单介绍给大家。 患者张先生,35岁,颈肩疼痛多年。张先生做电脑工作多年,起初,只感觉颈部僵硬,活动或休息后消失。二年前,因一次车祸后,颈部酸痛加重,伴头痛、肩痛,去医院检查,颈椎变直。医生建议他多做一些运动,未做医学上的任何处理。近一年患者颈部酸痛加重,休息或活动不能减轻,并且伴手麻,头痛头晕。特别是坐到电脑前还没有做工作,颈肩酸痛得坐立不安,还没开始工作,就在想什么时候下班。他寻求多方治疗,都没有解决,使他更加不安,担心、害怕这个病让他失去工作。痛苦的疾病折磨,在加上颈部疼痛的加重,失眠多梦,白天无精打采,一天一天失去了往日的笑容。他辞去工作,专门回到中国治疗,但几个月下来,花去了它的金钱和耐心,而颈椎病没见好转。通过朋友的强力推荐,他抱着怀疑的态度来到我的诊所。 我询问了他的病史,看了他拿来的颈椎MRI,我告诉他,他是西医的颈椎病,但不是严重的类型,他只是“颈部肌肉型颈椎病”,MRI上颈椎变直,只是长期电脑工作,颈部肌肉紧张牵拉引起。听了我的解释,他的病已经好了一大半。要知道,在中国诊断治疗过程中,他曾去一个私立“颈椎病专科医院”,医生建议他手术治疗,不然他以后有可能瘫痪,吓得他好几天都吃不下饭。他在网上查找颈椎病方面的资料,越看越怕,什么瘫痪、脑供血不足、肌肉萎缩等,就是颈椎病的后果,但他不知道,颈椎病也分很多类型,也有轻重之分,最轻的一种,就是一个肌肉劳损,虽然也叫颈椎病。 我根据他的症状、体质、脉象、舌象等,考虑他属于中医寒湿加瘀,给予《伤寒论》张仲景的葛根汤加桂枝茯苓丸。处方葛根30克、桂枝15克、芍药20克、麻黄10克、甘草10克、生姜三片、大枣5个、茯苓20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牡丹皮15克。葛根汤主治“项背强几几”,正是患者的主证。久病多瘀,这个患者也不例外,我给予桂枝茯苓丸解瘀,此方是桂枝类方中的活血化瘀方。 五剂后,患者头痛头晕明显减轻,颈肩酸痛减轻,睡眠改善,精力稍旺。这给了他继续治疗的信心。继续上方,五付。 第二个五付后,无头痛头晕,无手麻,仍颈肩稍酸痛,精力旺,无疲劳感,舌象、脉象都好转。继续上方,去麻黄。十五付后,患者无颈肩酸痛,只有颈部和后背的肌肉紧张,继续中药调理,并嘱患者加强锻炼。 (visit us on 1054 new north road mt albert auckland or phone09-8150518)
>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