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神经和肌肉问题

左后背肩胛骨内缘痛三年,拔罐针灸无效,说不出来的难受,够不着痛处。 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有空谈谈我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效果! 谢谢关注➕ 请浏览我整理的问诊、诊断和治疗视频。(25/12/2024) 1, 患者的病史 根据患者的病史,我们知道他的左后背痛是悠悠的痛,在深处,摸不到的痛,已经三年,拔罐、针灸无用。影响他的工作和睡眠。 肩背痛无非就是有肌肉引起,有肌腱引起,有韧带引起,有关节引起,有筋膜引起,有滑囊引起,有内脏引起,有神经和精神引起。他这种疼痛,一定不是局部的肌肉、筋膜、韧带、关节、滑囊等引起的疼痛,这些都是摸着到的;再说这种疼痛,拔罐针灸效果也不错,估计不是这些组织引起的后背疼;另外,已经患病三年,这些因素引起的也应该慢慢变好了。心脏引起的反射痛?没有心脏病史,患者年轻,做体力劳动,不应该考虑;肺炎、胸膜炎引起,没有咳嗽、咳血、胸闷等症状,也不应该考虑。剩下就要考虑神经和精神因素了。先考虑神经因素,看看我的检查。 2,检查 通过检查,我发现按压左后背无压痛,按压前斜角肌有放射痛,并且是放射到患者平时感觉的痛点。患者说,找到痛的位置了。再看看治疗后患者的治疗反应吧。 3,治疗和效果 这个患者在我这里治疗4次,后背痛已经好了七七八八了。说明我找到了肩背痛的原因,诊断斜角肌综合征(肩胛背神经卡压),斜角肌松解治疗也比较合适有效。   体会: 1,长期不愈,也就是患者在几年或几个月都没有好转,并且患者在外已经多方治疗仍不能解决问题,说明我们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不能解决它,或是说简单的,一般的治疗也不能解决它。我们就要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找到一种特异性治疗方法。 2,长期不愈的肩背痛,并且又经过其它治疗手段治疗后,肩背痛仍不改善,我们一定多思考一下,一定不要再顺着前医或患者的思路,前医治疗无效,一定有他们的原因。一是前医的识病有问题,也就是诊断不对,另一个就是前医的治疗方法不对,不是真对问题的本质,也就是说没有治到点子上。 如果前医的诊断和治疗都不是问题,那一定是这个肩背痛不是前医治疗手段的适应症,那就要换一种其它治疗方法;如果这种肩背痛是一种不能治愈的疾病,要让患者停止无用的治疗和检查,浪费时间和金钱。如果肩背痛有明确的诊断,做为医者我们一定知道,目前医疗条件下,那一种治疗方法是最佳治疗,精确诊断,精准治疗是一个医者的一生追求。 3,做为针灸师,我们好好利用好传统的针灸治疗,也就解决了很大一部分疾病。如果再寻找一些特殊的治疗方法,那我们针灸工具箱的工具就更多了,当你的工具箱的工具多了,那你治疗的疾病也就多了,就是扩展了我们的针灸治疗范围。我把针灸治疗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非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一种是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希望大家针灸工具箱力的特异性治疗方法越来越多。 4,临床上啊,这个肩胛背神经,它有两个最常见的卡压点,一个就是在肩胛骨内上角这个地方,也就是说肩胛提肌卡压点,第二个就是斜角肌卡压点。这个患者就是斜角肌卡压肩胛背神经,引起左后背痛。 5,估计很多人都会想到菱形肌痛,或肩背筋膜痛。这个患者没有局部压痛,可以排除! 6,后背痛,肩胛骨内缘与脊椎之间区域,也就是菱形肌区域疼痛,最多想到的是局部的病变。因为这个区域的疼痛,当检查时,有时也会呈现局部压痛,更加确定局部肌肉和筋膜的问题, 其实这种压痛不是疾病本身造成的,而是一种正常的压痛。有时我们可能再考虑一下脊椎问题,如脊椎小关节紊乱,脊椎错位,脊神经根皮支卡压等。但一个神经痛,临床上常见的肩胛背神经痛也是引起菱形肌区域疼痛的原因之一。问题是,我们怎么从问诊时,得到这些杂乱无章的信息中,抽出你所想要得信息,并且在下一步得检查中去验证,最后得出正确判断,才是最关键的,也是最难的。这是我们在临床上慢慢培养的一种能力。从一个细微枝节中,找出你需要的信息。 7,我们学习病案,其实不是学习作者呈现出的思考结果,而是学习呈现结果之前的思维方式,即他是怎么想到了这个问题,那一霎那的灵感。好多疑难病例,都是无序无章,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无从下手,因此要学习的就是作者怎么下手的,还能手到擒来。像这个病例,去检查前斜角肌,一按压,问题就明了了,谜底就解开了。 肩胛背神经卡压分享 1,【黄博士临证实录】右肩胛骨内缘痛, 右后背疼痛,夜里痛,腋下痛,前胸痛,止痛药无效,肩胛背神经合并胸长神经卡压 2,【黄博士病案分享】一例长期10年多的肩背痛,一直按肩周炎治疗 3,【黄博士神经卡压疑难病案分享】严重颈肩背痛4-5  4,【dorsal scapular nerve , long thoracic nerve entrapment】one case of pain from left up back to chest. 5,【黄博士病例讨论–右肩背痛反复发作一年,近三个月加重】黄博士的诊疗思路,黄博士的治疗方法,黄博士的治疗结果,黄博士的体会 谢谢浏览!

> View article

我治疗髂腰肌损伤疼痛,有时我选髀关穴、肾俞穴局部穴位,但有时我也选神庭穴、合谷穴、太冲穴、外关穴等远端穴位,治疗效果都很好,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呢。我用GPT查了一下,它给出解释,还比较在理。大家查考! 1,腰大肌损伤,合谷穴. 这是上周治疗的一例腰腿痛患者,特别是腹股沟区疼痛。 2,腰腿痛、髂腰肌损伤、髀关穴 3,腰大肌扶着点就是腰椎横突,选肾俞穴,直刺致骨,得气起针。起初这个患者我选神庭穴,疼痛也减轻一大半,视频里没记录。 4,【苍龟探穴】针刺法,即在腰3和小转子处行针 5, 髀关穴是胃经上穴位。它是处于腰大肌疼痛激发点上。直刺致骨,得气起针,立即起效。 5,腰大肌损伤,合谷穴 我治疗髂腰肌痛,有时我选髀关穴,有时选肾俞穴,但有时我选神庭穴,有时我选合谷穴,有时我选太冲穴,有时选外关穴,都治疗效果很好,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呢。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针灸治疗髂腰肌痛(或其他类型的肌肉疼痛)的机制涉及多个生理和病理过程。通过不同的穴位治疗,能够影响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以及血液循环等多个方面,进而达到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的效果。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现代医学解释: 1. 神经系统调节 现代医学认为,针灸治疗可以通过神经系统发挥作用,尤其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神经传导和神经递质的释放,进而改善肌肉疼痛。 神庭穴:该穴位位于头部,刺激后可以影响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特别是通过影响脑干和自主神经系统来调节中枢神经。针灸刺激神庭穴能够调节神经递质(如内啡肽)的释放,这些神经递质具有镇痛作用。 合谷穴: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刺激它可以通过反射作用激活脊髓和大脑皮层,进而缓解全身的肌肉紧张和疼痛。现代研究表明,刺激合谷穴可能通过调节大脑的痛觉中枢,增加内啡肽、血清素等镇痛物质的释放,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外关穴:外关穴位于前臂,刺激后能够通过神经反射作用影响大脑的痛觉区域,缓解由肌肉紧张引起的疼痛。通过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它也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放松和缓解疼痛。 2. 血液循环改善 针灸能够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局部血流量的增加,从而改善组织的氧供和营养供给,减少局部缺血、缺氧引起的疼痛。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激活血管扩张反射,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炎症介质的清除和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例如,太冲穴刺激后可能通过反射作用促进血管扩张,增强下肢的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由于缺血或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髂腰肌痛。 3. 内分泌和免疫系统调节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能够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尤其是通过刺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和自主神经系统,从而产生抗炎、镇痛等效果。 针灸治疗能够促进内啡肽和其他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这些物质具有镇痛作用,并能够改善情绪,减少因紧张、焦虑引起的肌肉疼痛。 同时,针灸还能够调节免疫系统,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因肌肉劳损或创伤引起的局部炎症,缓解疼痛。 4. 肌肉松弛作用 针灸通过刺激某些特定的穴位,可以直接或间接放松肌肉,减轻由肌肉过度紧张引起的疼痛。 刺激太冲穴可以通过调节肝气,缓解由肝气郁结引起的肌肉紧张,进而放松髂腰肌,减少由于肌肉痉挛或劳损引起的疼痛。 外关穴等通过调节经络和神经反射作用,能够帮助缓解肩颈、上肢等部位的肌肉紧张,同样对于髂腰肌的松弛也有间接的作用。 5. 疼痛门控理论 针灸的另一种现代医学解释来自疼痛门控理论(Gate Control Theory),该理论认为疼痛信号在进入大脑之前,会经过脊髓的“门控”机制。通过针灸刺激特定的穴位,能够影响脊髓中的神经信号传导,使疼痛信号受到抑制,减少大脑对疼痛的感知。 在这个过程中,刺激特定穴位(如合谷、外关等)产生的感觉信息会通过脊髓进入大脑,与疼痛信号产生竞争,从而“关闭”疼痛的传导通道,减轻疼痛的感知。 6. 情绪和心理因素 现代医学也认识到,情绪和心理状态对疼痛的感知有重要影响。压力、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常常会加剧疼痛的体验。通过针灸治疗,不仅能够改善局部的生理状况,还能够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减少情绪对疼痛的负面影响。 太冲穴调节肝气,缓解因情绪波动引起的肌肉紧张和疼痛。 神庭穴等能够通过调节神经系统,产生放松作用,从而减少因心理压力引起的疼痛加剧。 总结 现代医学可以通过神经系统调节、血液循环改善、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调节、疼痛门控机制等方面来解释针灸治疗髂腰肌痛的效果。不同穴位的治疗效果差异,可能与其作用的具体生理机制和患者的个体差异有关。通过这些多方面的生理和病理机制,针灸能够有效缓解因不同原因引起的肌肉疼痛。    

> View article

治疗二次后,患者在我们Google 地图上的好评! 中文翻译:我在 Phd Win 的诊所接受了两次治疗,第一次治疗后,我的腰痛得到了显着改善。以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都会引起剧烈疼痛,使我的背部难以挺直。即使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比如换床单,也会导致强烈的不适,迫使我立即躺下休息。然而,第一次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我可以站立、行走和做简单的家务,没有同样程度的不适,而且我不需要立即休息! 以前我在中国和新西兰都尝试过针灸、脊椎按摩等各种治疗方法,但这些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第二天又会疼痛。而黄医生的治疗,不仅有效,而且持久,没有反跳痛! 大家先思考几个问题。 1,为什么每个治疗师(针灸师,推拿师,整脊师,理疗师,冥想师等)都能治疗很多病人,都说治疗效果好? 我们人体有很强大的修复和再生能力,如果患者腰疼啊,大部分腰疼,在一段时间内,一星期或两星期都会完全恢复。对于这些病人,如果再给予一些调理,给予治疗,像针灸啊、推拿呀,拔罐儿啊,整脊理疗,那患者好的更快,好的更彻底,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很多治疗师都能治疗很多疾病,并且治疗效果都很好。 2,一些长期不愈的患者,为什么最后被有些治疗师治愈? 长期不愈,也就是患者在几年或几个月都没有好转,如果患者在外经多方治疗仍不能解决问题,说明我们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不能解决它,或是说简单的,一般的治疗不能解决它。有些治疗师是治愈了长期不愈的患者,第一个是说明他找到了问题的所在,用特殊的治疗方法把他治疗痊愈。像神经卡压,就要用针灸神经松解,关节错位,用正骨或整脊的方法,严重的椎间盘突出一定要用微创手术了。 3,一些世界医学难题,就是目前无好的治疗方法,是否真的有人能超越时代? 每一个时代都有某一个时代的医疗水平,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超越时代,如果超越时代,那他不是人,他就是神仙。 4,对于针灸师,我们用传统针灸治疗了那些疾病? 我们的传统针灸啊,还是一个提高人体自我修复能力的一种方法,就是说针灸给一种信号让人体来治愈自己。因此,我们传统针灸还是解决我们人体能自我修复好的一些疾病。 5,做为针灸师,你是否在寻找特异性针灸治疗方法 或在实施一些特异性治疗方法?你的体会呢? 我们好好利用好传统的针灸治疗,也就解决了很大一部分疾病。如果再寻找一些特殊的治疗方法,也就是能治疗长期不愈得针灸方法,那我们针灸工具箱的工具就更多了,当你的工具箱的工具多了,那你治疗的疾病也就多了,就是扩展了我们的针灸治疗范围。我把针灸治疗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非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一种是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希望大家针灸工具箱力的特异性治疗方法更多。 谢谢参与思考。

> View article

他右膝关节剧烈疼痛已持续两个月。疼痛位于右膝内侧,特别是从坐到站时感到剧烈刺痛,走路稍微能缓解疼痛。夜间侧躺时,疼痛加重,尤其严重,痛醒多次。他走路一瘸一拐。 检查发现右侧百虫窝穴位的压痛较为明显,疼痛向右膝内侧放射,内侧膝部感觉敏感。 根据这些症状,我怀疑是隐神经卡压。 治疗在百虫窝用针刺治疗、拔罐和放血。 一次治疗后,疼痛消失。 欢迎与朋友分享此内容,别忘了点赞并订阅我的频道! https://www.youtube.com/@phdwinnz

> View article

三次治疗后的反馈 1,临床上遇到很多辅助检查与临床诊断不相符的病例,为什么辅助检查报告都有一句【请结合临床】。但是现在的医生依赖辅助检查太强了,有辅助检查报告的证据,做对做错也就有护身符了。 2,这个患者做了手术,后果是什么啊。该疼还是疼,该举不起来还是举不起来。 3,一般的常规针灸治疗效果如何?有效,但不会这么彻底。 4,我的观点,正确诊断是中医精准治疗的前提。 第一次诊疗时的状态 欢迎讨论! 谢谢!

> View article

视频里有黄博士的分析、思考和体会! 不经意间,一个念头的改变,奇迹或许就悄然降临。看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故事往往就在这样的瞬间发生!与朋友们分享,希望能带来启发。 我的诊疗思维过程如下: 1,患者因肩痛来找我求诊,之前已接受多种治疗,但均未见效。B超显示肩部有粘连。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中医师可能会选择按“肩痛”来治疗。若疼痛集中在肩前,通常取阳明经的【合谷】,并配合局部取穴。也可以依据个人经验,使用【肩三针】、【压痛点小针刀】等方法进行治疗。 2,然而,考虑到患者已经接受过多次治疗且无效,一个简单的“肩痛”或软组织粘连不应该如此难以治愈。再者,人体的自愈能力通常在半年内应使软组织炎症好转。但此患者的肩痛却在加重,这迫使我重新审视诊断,寻找不符合“粘连肩痛”的其他可能性。 3,在详细问诊中,我发现肩痛并非主要症状。患者右上肢的不适、酸麻和无力才是主症。患者通常会告知医生他们感受最为痛苦、最易描述的症状,而肩痛正符合这一特征。然而,右上肢的不对劲、不好使、不适则较难表述。如果将“右上肢不适”视为主症,那么诊断思路自然不同。 4,不对劲、不好使、不适、酸麻、无力等症状,不应仅停留在“粘连肩痛”的范畴,还应联想到可能存在的“神经循环问题”。结合患者某处肩前短暂的刺痛和偶发的上肢麻木,我开始考虑【神经痛】的可能性。 5,在按神经痛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思路下,我按压【天窗穴】时,患者的右上肢立即出现麻痛,尤其是右肩前的剧痛。 6,最终,我将诊断定为【斜角肌综合征】,并按照这一思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和我都感到非常满意。 欢呼讨论

> View article

肩痛7个月,B超报告有岗上肌肌腱撕裂,医生安排手术,她不愿手术,找到我,想做针灸治疗。 我纤细问诊和检查后,不认为她的肩痛是有肌腱撕裂引起。 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肩痛7个月,B超报告有岗上肌肌腱撕裂,医生安排手术,她不愿手术,找到我,想做针灸治疗。 我纤细问诊和检查后,不认为她的肩痛是有肌腱撕裂引起。 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1, 一般中医师的思路,肩痛,已经B超诊断【肌腱撕裂】,针灸缓解疼痛,保守治疗不见效,去做手术。中医已经完成任务。 2,临床上,只要发现一个症状和体征不符合【原发病】的诊断,我们就要思考这个诊断的正确性。像这个患者,【岗上肌肌腱撕裂】,也就是肩袖的问题,肌腱的问题。而患者无外伤史,这个撕裂怎么形成的?患者起初右颈部过电样疼痛,一星期后转到右肩痛,原发病是什么? 按压锁骨下,内1/3 处,患者右上肢麻木、疼痛、无力,是怎么回事? 3, B超显示10mm *15mm的撕裂,一定存在,但它是不是引起肩痛的原因,或主要原因。我临床遇到很多例辅助检查与临床不相符,按其它病诊断治疗,最后帮患者解决问题。 【https://youtu.be/UOKamgq4RIw https://youtu.be/RBNh9Hg2DNQ】 【https://youtu.be/htsFIe3p_Hs https://youtu.be/-ttoZwpBebI】 4,我一直强调西医精准诊断对中医师的重要性,可能有人说了,她肩痛,就中医辨证治疗吧。是的,像这个患者,肩痛不是肌腱撕裂,中医治疗可能效果好,或减轻,你一定想到,中医治疗了【肌腱撕裂】。当遇到真的肌腱撕裂引起的肩痛,也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估计中医治疗无效,最后患者选择手术解决。这样是很多中医师困惑的地方,也是不明确西医诊断的结果。 5,做为中医师,特别是在海外行医的中医师,挑战【辅助检查】和【西医】诊断都是很困难的事,并且是出力不讨好。给患者解释半天,她还是坚持【肌腱撕裂】。索性自己心里明白,把患者处理好,肩痛消失就完了,就是落了个治好了【肌腱撕裂】有无妨。做一个明医很难! 三次治疗后的反馈 1,临床上遇到很多辅助检查与临床诊断不相符的病例,为什么辅助检查报告都有一句【请结合临床】。但是现在的医生依赖辅助检查太强了,有辅助检查报告的证据,做对做错也就有护身符了。 2,这个患者做了手术,后果是什么啊。该疼还是疼,该举不起来还是举不起来。 3,一般的常规针灸治疗效果如何?有效,但不会这么彻底。 4,我的观点,西医的正确诊断是中医起效的根本。 欢迎讨论! 谢谢! 谢谢浏览、观看!

> View article

昨天接诊了一例左手腕痛患者,欧裔,女,50 岁。 她是来看她的左手腕,已经酸痛3个星期了,手腕大拇指侧酸痛明显,也提到左大拇指大鱼际酸痛,患者也感到左手腕无力。这样一个主述,我们想到什么病,下一步检查重点是什么? 每一个医生,一般想到最基本的、最简单的疾病。像妈妈手,狭窄性腱鞘炎、伸拇长肌腱炎、外展拇长肌腱、手腕关节炎、手腕拉伤等局部疾患。因此我进行了局部检查,检查腕关节的活动度,局部压痛检查等。检查发现,外展拇指长肌腱压痛。这个时候,大部分医生就按外展拇指长肌腱炎(妈妈手)诊断治疗了。 问诊时,患者提到左大鱼际及虎口区酸痛,并且手腕的无力,我想到了是不是神经痛。我也做了神经检查。检查发现,虎口区感觉迟钝,这时我想到了桡浅神经痛、桡神经卡压 。检查时我还发现左手的尺侧感觉也迟钝。因此我排除了桡神经卡压。桡神经感觉支在前臂的卡压,是腕部疼痛、无力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病在临床上较多见。 手背的尺侧和桡侧都有感觉迟钝,一定是尺神经和桡神经都有损伤,上肢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损伤,要想到臂丛的损伤,并且患者左手明显凉,因此我想到胸出口综合征。一般来说,胸出口综合征容易卡压神经的点有3个点,分别是斜角肌点、锁骨上窝点、胸小肌点。当神经受到压迫时,主要会表现出患侧的颈肩、手、手臂、手腕等部位,出现疼痛、肿胀、无力,或出现针刺感、蚁走感、麻木等症状。压迫时间久了会出现肌肉萎缩、肌力下降、握拳无力等症状。 我按胸出口综合征检查,当按压胸小肌喙突点时,手腕处酸麻,并且无力感。因此我诊断她为胸出口综合征(胸小肌卡压点) 治疗也就是取云门、中府穴,也就是喙突周围,点刺出血,拔罐。 云门穴在胸前壁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胸大肌与三角肌之间)凹陷处。距前正中线(璇玑)6寸,当锁骨外1/3折点下方一横指,中府上1寸。 中府穴位于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穴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治疗完,患者立即感到手腕酸痛消失,无力感也消失。 体会: 1,诊病不要单听患者的述说,从问诊中听出疾病的蛛丝马迹,我就从患者虎口区酸痛,想到了神经痛。 2,不要因为是简单的问题,想当然地认为就是一个腕拉伤,肌腱炎。要做各种检查,肌肉检查,神经检查,关节检查等,从检查中发现问题。 3,我查出有尺神经和桡神经合并损伤,就想到臂丛的问题,理所当然就想到胸出口综合征。 4,想到胸出口综合征,也就要定位的问题。 5,诊断明确,治疗就好办了,效果也出来了。 6,按中医经络辨证,她的病变部位一定是阳明经病,取少阴经穴,有点勉强。治病为先,也不考虑合乎不合乎中医医理了。 一点体会,与朋友共勉。   下次患者来诊时,做个小视频,及时反馈! 谢谢阅读! 下面也是一例腕部疼痛病例,按胸出口综合征(胸小肌卡压点)治疗。效果非常好。有视频为证! [PhD Win medical case] wrist pain | thoracic outlet syndrome | radiating pain and tingling 我的YouTube 频道      

> View article

患者已经手术,最下面有患者发给我的MRI. 手术成功!   问诊发现的几个重点。 1,夜间痛。 2,大便用力痛。直直一条从腰到肩,一分钟,从弱到强。 3,疼痛从腋下开始,到肩背,有时到左肩。 4,手无力,拿筷子无力,打火机打不了。 5,吃饭用筷子,手经常抽筋。 这些都让我想到神经痛,神经损伤。 检查时发现的几个重点。 1,右手的肌肉无力,肌肉萎缩。 2,右桡骨膜反射、肱二头肌反射减弱。 3,有手部及下臂痛觉减退。 以上发现,让我想到他是周围神经的损伤。又因多个神经都有损伤,让我考虑臂丛神经下干损伤、胸出口综合征。下面检查的发现,最后排出了这些诊断。 4,右颈椎7旁压痛。 5,敲打颈椎678,前列腺有由里向外的震颤。 6,下肢的膝反射、跟腱反射正常,无踝震颤。 从敲打颈椎678处,前列腺有震颤,这是脊髓损伤的体征,再加上有特殊的大便痛,让我想到脊髓病变。 如果患者有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或脊髓肿瘤等情况,增加的腹压可能进一步压迫脊髓,引发从臀部到胸腹及肩背的放射性疼痛。 敲打颈椎引起会阴区疼痛或麻木,可能提示存在颈脊髓的受压或损伤。 患者疼痛从腋下开始,说明病变刺激了胸1;大便用力时,疼痛从腰往上到肩,说明腹压增高,影响了脊髓腔的压力,刺激了脊髓,从外向内的刺激,这些都说明脊髓的病变。到底是髓内还是髓外病变,我还是倾向与髓内。 因为,手部小肌肉的萎缩,是颈髓678脊髓前角损伤引起的,而神经根损伤的可能性较低,再加上患者脊髓刺激征,更倾向于脊髓内占位性病变。 看病时忽略的几个点。 1,没有检查上下肢的病理反射。 2,没有检查触觉和温度觉。 3,没有问诊小便的情况。 下次看诊时补上。 另外,看诊过程也就20-30分钟,匆匆忙忙,再顾着录像,整个看病过程不太完美,一定改正!就是我写这些体会,也是在看诊间隙写的。 看诊后我的处理。 他的病确实是一个【大病】了,不是简单的像肩周炎,我还是本着为患者着想的理念,先让患者做一个MRI, 明确诊断后再选择治疗,是手术,是保守治疗。 虽然我没有给患者进行任何治疗,患者一样很感激我,这是他看病几个月,第一次是我告诉他,这是一个【脊髓病变】,以前都是围绕着肩关节进行检查。他也非常同意我的分析。等待患者的检查结果。 谢谢参与讨论。 【黄博士奇怪病案分享】大便用力肩背痛、从臀腰上传到肩背、2秒的上冲疼痛 | 黄博士中医针灸诊所 患者今天信息我(03/12/2024),MRI 脊髓肿瘤,已经做了手术。

> View article

什么是静力性损伤呢?久站虽然强度不大,但是由于持续时间过长或姿势错误,使得臀部肌肉长期处于紧绷、过度牵拉状态,日积月累很容易产生劳损。这种长时间、小剂量的损伤就叫静力性损伤,也是臀深肌综合征的原因。 臀深区域的空间里,背侧是臀大肌,前方是髋关节骨头,下缘是腿部后侧肌群的起点,且这个区块有六条肌肉会通过,除了梨状肌之外,还有孖上肌,闭孔内肌,闭孔外肌,孖下肌和股方肌,腘蝇肌等。 因此,当坐骨神经进入这个狭小的空间,若肌肉紧张、肿胀、发炎,就可能导致神经受到压迫。而且,在髋关节活动之际,坐骨神经与其他组织的相对位置也会随之改变,还可能会更形压迫。根据特定病因位置的不同,臀深肌肉综合征包含了梨状肌综合征、坐骨股骨夹挤综合征(Ischiofemoral impingement)、大转子坐骨夹挤综合征(Greater trochanter ischial impingement)、坐骨隧道综合征(Ischial tunnel syndrome)、阴部神经卡压症(Pudendal nerve entrapment)等综合征。

>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