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病症,大部分头痛都会在几天之内自愈,因此很多人,不去看医生,在家休息,严重者服用止痛药。而一些头痛长期不愈,形成慢性头痛,痛苦一生。事实上,很多头痛都有治疗方法,诊断正确,适当治疗就能治愈。今天简单介绍一些自查方法,初步判断头痛性质,为医生的明确诊断和进一步检查提供一点线索。 1,按压风池穴。如果头痛为针刺样、烧灼样疼痛,并发生在一侧,按压风池穴处,头痛诱发或加重,并风池穴处压痛,应为枕大神经痛。 枕大神经痛,一般由炎症引起,用针扎后头,有头皮的迟钝或敏感。西医用局部封闭,针灸治疗效果好。 2,按压完骨穴。如果耳后或耳周有持续性针刺样疼痛,按压完骨穴可使头痛加重,可考虑枕小神经痛。 枕小神经也多有炎症引起,用针扎耳后有头皮的感觉迟钝或敏感。我一般用梅花针治疗。 3,按压下关穴。如果双侧头胀痛、钝痛,而按压下关穴处压痛严重,一般会考虑下颌关节紊乱引起的头痛。 下颌关节紊乱一般由紧张引起。针灸、正骨手法可以有效改善关节紊乱,头痛也随之消失。 4,按压四白穴。四白穴下为下颌窦,为鼻窦之一。如果有鼻窦炎,则下颌窦压痛明显。有些长期头痛而由鼻窦炎引起。 鼻窦炎还有流鼻涕,鼻塞等症状。西医主要用抗生素治疗,鼻窦内药液冲洗;而中医用中药调理,配合针灸治疗。 5,按压眼睛?。如果眼压升高,按压时眼睛发硬,按压眼睛疼痛,一般考虑青光眼。青光眼患者可以引起头痛。 青光眼解除,头痛也消失。青光眼的治疗一般采用手术与药物结合治疗。 6,按压颈部肌肉。按压颈部肌肉酸痛,并诱发头痛,或使头痛加重,可考虑颈椎病引起的头痛。一般是胀痛、钝痛。长期坐立诱发,活动后减轻。 除了按压疼痛,自查颈椎病,还有低头下颏抵胸骨,耳朵触肩膀等。如果是颈椎病引起的头痛,治疗颈椎病是最主要的。我用小针刀治疗颈椎病,可以说是手到病除。
> View articleCategory: 神经和肌肉问题
点击下面的链接,讲座视频。
> View article新西兰??羊?长城(朋友圈图片) 今天治疗了一位高中小男生,非常帅,是一位中-欧混血。头疼、颈肩痛、失眠、胸闷多时,去家医,检查血液,颈椎X-光检查,没有问题。妈妈是华人,介绍他针灸治疗。 看看帅哥,治疗后头疼全消,后背轻松。他明年高中毕业,立志成为一位医生。 临床上这种低龄患者越来越多,大都是玩手机(电脑)过多造成的。以前40岁以后的颈椎病,现在可见于十多岁的少年。因此,我发出这样的感慨,只要智能手机(电脑)不消失,针灸师就有饭吃。 看看这种景象是不是很熟悉。学生上学、放学的路上,看着手机走路,碰到树上,碰到行人了而不知;停车站,几个学生不是在说话,而是每个人低头看手机;去饭店,去麦当劳,去KFC看看,每个年轻人吃饭时,不是眼对着饭,而是手机;看看晚上,学生除了学习用电脑,就是玩游戏了,不是手机,就是电脑。学生看手机(电脑)的时间,每天5-6小时,因此,颈椎病、肩背痛早早和这些孩子攀上了关系。 在看看这些颈椎病、肩背痛治疗方法,西药就是止痛药,理疗、脊椎正骨就是缓解,按摩推拿暂时舒服,只有针灸能解决颈椎病、肩背筋膜炎问题,再配合适当运动。因此,这么多的潜在客户,想不吃香喝辣的都不行。 这些少女少男不想得颈椎病、肩背痛,唯一方法就是每天全身运动,如篮球、足球、游泳、跑步、跳舞等。我宁愿少吃点饭,也不愿这些孩子受罪,让他们动起来,少用电脑,少看手机。 谢谢阅读!
> View article奥克兰天空塔(朋友圈图片) 近期治疗一例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患者,她患病多年,站立、走路不稳,语言不清晰。因长期病痛的折磨,失眠多梦,心烦意乱,情绪低落,时不时的有轻生的念头。今天我与患者交流很多,重点讨论了我们都要学会【与疾病共存】这个话题,也与朋友们分享! 这个患者,患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多年,多处求医,检查无数,看遍中西医专家,共济失调几乎没有改善,并且稍有加重。说明这种遗传性疾病,目前无法治疗,这种疾病要与她终老了。因此,认清这钟疾病不能治愈的事实,学会与它共存,是她下半辈子好好处理的问题,不然这个共济失调没治好,又出现一系列精神症状,更加痛苦! 患者目前除了走路不稳等小脑共济失调症状,还有头疼头胀,失眠多梦,咽干口渴,小便频数,大便秘结,头热脚寒,心烦意乱,吃饭无味,胸闷气短。这些症状就是西医的抑郁焦虑症状,也就是中医的肝郁气滞症。无论是西医的抗抑郁焦虑药,还是中医的疏肝理气中药,都能起到暂时改善的作用。 如果患者学会了与疾病共存,并且把肝郁气滞调理好,患者一样生活的有滋有味。虽然走路不稳,患者的思维、记忆没有影响,一样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听歌、追剧,打牌、练功,喝咖啡、品美食,与老伴、好友聚会、赏风景。 每个人一生都会患慢性病,老年病,学会与疾病共存,就胜利了。那种明知无法治疗,还到处求医,最后人财两空,也是人间悲剧。 谢谢阅读!
> View article23-12-2020 MRI 患者,于先生,华裔,66岁。腰腿痛四个月。患者四个月前,做太极拳时,扭伤了腰,当时直不起腰,疼痛从左腰传到大腿后,直到大拇趾,随去做理疗和针灸。治疗后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重,到去年11月份,患者起床、走路非常困难,必须借助于双拐,才能慢慢走。靠吃止痛药减轻腰腿痛,但每夜还要痛醒几次。去年23/12/2019 做了腰MRI,报告L4L5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医生建议手术,他不愿意手术,故找我保守针灸治疗。 20/02/2020患者拄着双拐缓慢进入诊室,上床缓慢,不能平躺、俯卧,只能右侧卧。 检查。左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左小腿外侧感觉迟钝,肌腱反射二侧无差异。腰背部肌肉僵硬,左腰眼处压痛。MRI 报告,腰L4L5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 诊断,西医: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痹症(气郁) 治疗原则:行气活血。 治疗。L4L5旁开4寸,用75cm微针刀,直进到病处,然后做苍龟探穴手法。不留针。再在整个后背做滑罐,以出砂为度。并指导患者在家自己活动。一周三次,做了12次。 结果。三次后,疼痛减轻,夜里不用止痛药,可以在房间里慢慢走动,不再用拐杖。六次后,自己开车来诊所治疗,下上车顺利,上床利索。9次后,完全无止痛药,床上翻身活动方便,短距离走路,挺直腰板。12次后,上下楼梯方便自如。长距离走路,仍臀部肌肉发紧,少痛。 患者于先生的感谢留言。 治疗前后的录像。 体会。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因长期疼痛,致使腰背部肌肉,乃至全身肌肉紧张,造成全身气血流通受阻,并且腰局部气血流通严重不足,因此椎间盘突出引起的水肿、炎症恢复缓慢,形成慢性炎症。治疗要以全身整体治疗为主题思路,以行气活血为治疗原则。最后化难为易,水到渠成。
> View article居家隔离封国18天。上午网上看诊了一位皮肤病小患者,10个月的孩子,出生后就有皮疹,西医药物控制不明显,奇痒,影响患儿睡眠。对于皮肤病,网上看诊比较容易,发些皮疹照片,舌像照片,视频更直观。昨天我发了一篇网上对新冠肺炎的一些观点,而没有提及对中医新冠肺炎的看法。说实在的,中医在海外都不是医疗体系的一员,如果你提及中药能治疗或预防新冠肺炎,那是违法的,轻的被警告,重的罚款或坐牢的。新西兰一个中医诊所,在他们的网站上提及中药治疗和预防,已经被相关部门警告,后续处理还不知道。加拿大一个中医诊所,做广告说中药能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已经被吊销中医行医执照,并罚款。 今天新西兰疫情继续变好,卫生总干事通报称,新西兰今日新增14例确诊病例,4例潜在病例,病例数总计1330例。 有望封国到期解禁。 这几天与我网上联系的急性腰腿痛患者较多,大多是坐骨神经痛患者(腰腿痛),在目前居家隔离时期,不能去中医诊所看病治疗,但去医院急诊看病,大夫也是给予止痛药,因此居家自行康复,十分重要。 首先区分患的是根性坐骨神经痛还是干性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是从腰发出,支配下肢运动和感觉的一支很长的神经,无论神经走行路上某个部位受刺激,就出现坐骨神经痛。因此刺激神经根就叫根性,也就是脊椎旁;刺激下面走行路上,就叫干性。区分根性和干性非常重要,因为处理方式截然不同。 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特点:咳嗽,或用力时,疼痛加重,所谓的神经根刺激证;站立时脊柱向健侧凸;检查时病变部位的脊柱旁有压痛:止痛药一般效果不大。 干性坐骨神经痛的特点:咳嗽,用力时,疼痛改变不明显;站立时,脊柱凸向患侧;按压时,臀部疼痛明显:止痛药缓解明显。 因此,急性根性坐骨神经痛的居家康复原则,卧床,卧床,卧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除非你需要下床,就不要下床了。活动也局限于翻身,伸腿。卧床二个星期,疼痛减轻,再下床,进行慢性根性坐骨神经痛居家自行康复。 急性干性坐骨神经痛居家自行康复原则,活动,活动,活动,尽量适当活动,坐,卧,走,交替进行,每个姿势不超过30–50分钟。疼痛严重,服用止痛药。坚持一个星期,疼痛减轻,再进行慢性干性坐骨神经痛居家自行康复。 慢性坐骨神经痛(根性和干性)居家自行康复指导。 1,平卧位,屈膝,双手抱膝,2–5分钟。 2,侧卧位,下面腿屈膝,上面腿伸直,上肩向后背下压,上臀向腹部下压。也就是医生做的斜板。 3,坐床上,或地板,双腿伸直,双手尽量够到脚趾。坐沙发,双腿屈膝,弯腰,头尽量够双膝。 4,站位,弯腰,双腿直,手够地板。 5,适当活动,坐,卧,站都不要超过30–50分钟。 6,找一个网球,根性坐骨神经痛平躺,把网球放到腰椎旁,按压最疼痛的部位,自己用力,按压5–10分钟;干性坐骨神经痛,侧卧,把网球放到臀部,按压最痛的部位,自己用力,按压5–10分钟。 以上自行康复,每天二次或三次,根据自身情况决定。以上自行康复也适合慢性腰肌肉,关节疼痛。 欢迎有腰腿痛的朋友网上看诊。 居家隔离封国期间,不能外出,就不能坐针灸,正骨,理疗,以上自行康复,可能会帮到大家,仅供参考! 居家隔离杂谈1—-9
> View article上星期收到一女生的短信,她先生腰椎和颈椎突出,双手无力,询问是否治疗“椎间盘突出”,我回复她,“我一定先看看,不是你给我一个病名,我就知道能否治疗”。下图是她与我的对话。 患者是一瘸一拐进入诊所的,上楼很吃劲,三十岁男士,稍胖。患者一坐下,我就注意到他双眼皮有点抬不起,问诊中又知道他三个月前,因看物双影,而去看过眼科专家,我就知道他的双手无力,不是他老婆说的颈椎间盘突出的那么简单,这时我心里已经有数了。我又让他眨眼睛50次,患者到最后,眼皮都一点打不开了,其实这时我的诊断已经出来了。患者让我看他的颈腰椎的MRI,我说,”不用看,它对你目前这个病没有一点参考价值”。我让患者上床,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上下肢腱反射减弱,无感觉异常,无病理反射。左手肌力4级,右下肢肌力4级。根据症状和体征,我考虑重症肌无力的诊断。 我把这个病名告诉患者,他怎么也不相信, 他在北京看医生,医生让做MRI,颈椎和腰椎间盘能有突出,医生还要准备给他做手术呢;因看物双赢,看眼看医生,认为是糖尿病引起;在奥克兰做针灸,也是治疗他的间盘突出,他还准备去看脊椎师调理脊椎呢;就是这次来看我,他也是想让我针灸治疗他的间盘突出。他老婆在手机上立即Google搜索重症肌无力,对比网上说的一切,最后也认同我的诊断。 既然诊断重症肌无力,就要按重症肌无力处理。我给出他一些建议,首先再去看家医,让家医介绍去见神经专科,进一步确诊;第二,让家医介绍去做胸部CT,排除胸腺瘤引起的重症肌无力,特别是恶行胸腺瘤的可能性;第三,服用中药。根据他的舌像,脉象,结合他的症状,我给与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患者见家医,家医都没见过这个病,整个诊所的医生护士都跑过来,想见识一下这个病;家医紧急联系神经科专家,也紧急联系了CT。 下面截图是患者在他的朋友圈宣传我额。 感悟。第一,医学影像学检查只是医生诊断疾病的参考,不能是诊断疾病的唯一。目前有些医生看病,就是做检查,各种化验,X 光,CT,MRI, 彩超等,做了一遍,没有发现问题,就一筹莫展了,发现有异常,也不结合临床,就下了结论。这完全不符合正常的诊断思维,辅助检查就是参考,医生的问诊,身体检查,医生的临床经验,才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这个患者上肢无力,医生做MRI, 报告有颈椎间盘突出,没有结合临床,患者也一直认为是突出压迫神经呢。 第二,专科不是只看单一科目的病,也不是治疗单一科目的患者。目前医院内,特别是有点规模的医院,分科越来越细,误诊患者,越来越多,不是它科的病,或相关疾病,都不会诊断了;有些治疗师,如理疗师,针灸师,脊椎师,只知道治疗,也不会再考虑诊断的问题。这个患者看东西双影,去看眼科专家,但医生只考虑糖尿病的问题,没有询问患者的其它症状,也没有全面检查患者的体征,因此就没有一个正确诊断。针灸,理疗师也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上肢无力,就针灸理疗了,效果怎么样,自己都不知道。 第三,做为一名海外中医师,一定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涉猎医学各科的知识,无论中医或是西医,要成为一名又专有广的全科医生;在新西兰行医,法律上不让中医师应用西医治疗方法,但一定要把中医的各种方法都熟练掌握,不要单单就针灸,中药,推拿,正骨等,还要精通目前流行的微针刀治疗,经方治疗等;也要了解应用一些理疗,脊椎调理等非创伤疗法的有效治疗方法。我用理疗的一些锻炼方法,治疗颈肩痛;用脊椎调理的一些调脊疗法治疗脊椎错位,都有不错的疗效。 第四,我有西医背景,我有神经内科临床阅历,我有跟诊名老中医六年的时间,我有在山东省立医院这个大综合医院工作的经历,在新西兰近20年,我尝试自学各科和各种非创伤性治疗方法等,这些都让我面对各种疑难病例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谢谢阅读。
> View article她的左第三脚趾和第四脚趾有刺针样疼痛, 持续了一年半。当她走路5到10分钟时就剧烈疼 痛,因此必须停止走路,然后休息,脚趾上的疼 痛就会消失。她去看了很多医生,并做了很多检查和 治疗,疼痛没有改变,每个医生都专注于她的局部 脚趾,从未想到过神经痛。我检查时发现左脚背 感觉敏感,小腿处有一压痛点,这种针刺感辐射 到脚趾,所以我认为它是腓浅神经痛,今天做了 小刀针,一次治疗后疼痛感好多了。 患者曾就诊于多位医生,有一般医生,有专家,也做过多种检查,为什么还会误诊呢?最主要就是医生没有动手检查。没有发现左侧足背的感觉敏感,用针扎一下不就知道了嘛!没有按压局部,局部都没有压痛,怎么诊断滑囊炎呢!第二,没有仔细分析患者的症状,患者是间歇性疼痛,走路五分钟后刺痛,停下来休息后疼痛消失,那有滑囊炎站立,按压不痛的;第三,过度依赖检查结果。MRI的报告,说是滑囊炎,但一定要结合临床,结合医生的经验,任何仪器检查都有假阳性。 谢谢。 www.drwin.co.nz
> View article针灸治疗中风在中国不是什么新鲜事。我的导师孙神田教授,是神经内科专家,针灸专家,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形成了孙氏头针治疗中风的完整体系。我在省立医院工作时,针灸病房的一多半住院病人是中风患者。来到新西兰后,我诊所的中风病人成了稀少病人,一个最大原因,是新西兰的医疗体系。中风病人在医院、康复中心和医院理疗的一切治疗费用,有新西兰政府承担。而针灸是自费,针灸治疗就是疗效好,也需要很长时间的治疗。因此,就一个字,钱。 这个病人的儿子,是个大 孝子,爸爸患中风后,生意买了,专心伺候老爸。 患者81岁,中风一个月。来时,两人架着才进入治疗室。一个星期针灸治疗后,我一个人扶着他,就能在诊室走动。继续治疗中。希望短期内看到他自己走路。到时一定报告给大家。谢谢浏览!
> View article【黄博医案】一欧裔女孩,十岁,夜夜尿床,有时一夜尿床二次。害的她不敢在外过夜,也不敢参加学习的野营。上个假期针灸三次后,一星期二、三次尿床。这个假期,针灸二次后,一星期了才有一夜尿湿了一点点。她家族有尿床史,表哥15岁仍尿床,她也把表哥带过来,一起针灸。与朋友分享!
>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