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南岛初冬(盗图朋友圈) 介绍这个病例前先分享一下新西兰??的特大好消息,昨天(08/06/2020),新西兰全境新冠病毒病例清零,并且从今天零时开始,新西兰疫情等级降到一级。新西兰人基本恢复正常生活状态。 今天接诊一例肩关节韧带撕裂患者。欧裔,男,50岁。肩痛半年多。去年11月份,做花园时,举重物,拉伤了右肩。曾做理疗,越来越痛。去见骨科专家,做了超声波检查、核磁共振等检查,发现肩关节韧带撕裂,有4-5毫米的撕裂,专家建议手术。近一个月疼痛加重,靠服用止痛药度日,夜里痛醒数次。在朋友引荐下,找我治疗。 检查。右肩上举到140度,平抬110度,右手后背摸胸12,活动受限。被动活动时,疼痛严重,8/10;主动活动时,疼痛7/10。 按肩周炎针灸治疗。针刺合谷穴,让患者活动右肩关节十分钟,休息五分钟,再活动十分钟,反复三次。起针后,患者活动几乎无限制,疼痛指数3/10。 患者回家后刚刚发来短信。告诉我改善非常明显,非常感谢! 今天10/06/2020,患者发来的邮件。 患者四次治疗后,基本痊愈。 体会。以前我也治疗过肩关节韧带撕裂患者,一个是从马上摔下来,一个是玩单杠时拉伤。都是多处治疗后而不见好转,最后找到我。 前医,无论理疗师还是针灸师,乃还是患者,他们关注的都是撕裂的问题。一提到撕裂,大家都认为很严重,并且一提到撕裂,大家都认为静养,不让患者活动肩关节。最后,撕裂愈合了,肩关节更疼痛了,活动更受限了。最后患者的问题不是撕裂,而是真正的肩周炎了。 撕裂半年多了,撕裂的韧带早愈合了,就是不愈合,也与周围的软组织连接起来愈合。这个时候,医者的关注点就是伴发的肩周炎了,而不是韧带撕裂,因为二个问题的处理原则是截然相反,一个是动,一个是静。半年多,还在关注撕裂,也是为什么治疗无效的原因了。 这个阶段,专家还要给他做手术。把断裂的韧带缝合?把粘连到周围软组织的韧带剥离?或把炎症组织切掉?我问患者,治疗几次后,肩关节疼痛消失,活动无限制,你还手术吗?患者茫然。我慢慢给患者解释吧。 23/06/2020,四次治疗后,患者已经放弃手术的想法。 谢谢阅读!  

> View article

奥克兰初冬 踏入医学大门将近40年,学习过西医,也学习过中医;做过省级医院的专家,自己也在开中医诊所;中国从医二十年,海外做个体医生也将二十年。我的从医经历还算丰富多彩,对医者的目的,说一点自己的想法。 做一个医者,无论中国医生,还是外国医生;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无论大医院的专家,还是诊所的个体医生,目的就是一个,帮助患者恢复,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在做医者的过程中,当处理患者的治疗中,时不时就做了不恰当的处理,无意中就伤害了患者,有时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例如有一位冠状动脉狭窄性心脏病患者,56岁,反复阵发性胸闷胸痛。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二根冠状动脉血管80%狭窄,另一个也70%狭窄。他咨询我,我建议他冠状动脉支架手术。可他不相信支架,更关注放支架后的副作用,一直不敢做支架手术。他在网上找一个专治冠状动脉狭窄的中医“专家”,服用中医治疗,坚持半年。终于有一天,他在机场,赶飞机,走路稍快,心痛发作,晕倒在机场,被救护车拉到医院抢救,最后检查,一根血管基本堵死了,还是择期做了支架手术。这十多年过去了,他没在出现心脏问题。不是中医好,还是西医好,看什么病用什么方法最合适的问题。 有一位马来西亚患者,患震颤麻痹多年,一直服用抗震颤麻痹药物效果非常不错,走路基本经常。就是不能停药,又一次他下班时需要服药,可翻遍提包都没发现抗震颤麻痹药,原来他忘记带药了,最后震颤发作,同事打电话让家人送药后,才安全回家。病人找我针灸,想停止服药。我说服他继续服药,就一辈子服药了。针灸可能有点疗效,但要最终停止服用抗震颤麻痹药物,我看不可能。 我曾遇到一例臀部反复感染脓肿KIWI患者。曾做了多次清创手术,服药抗生素多时,最后还是出现臀部感染,医生做完清创后,他果断找我中医治疗。患者自己都知道,手术只解决目前感染问题,但解决不了再感染问题。我给他服药中医,调理体质,近一年再无臀部感染。还有一例肛瘘患者,反复手术多次,肛瘘就是不愈合。服用中医,调理体质,最后自行愈合。中医在调理体质方面有其独到之处,目前西医还没有深入到这个领域。 我曾治疗一例腰腿痛很严重的患者,做理疗、脊椎调理一年有余。我按骶髂关节脱位给予中医正骨,几次治愈。曾治疗一例肩背筋膜炎患者,头疼头晕,手麻胸闷,微针刀治疗,几次缓解。因此,中医正骨、针灸可以解决理疗、脊椎师解决不了的问题。 我有一位反复腰痛患者,我治疗后很快缓解,可一遇劳累、寒冷,腰疼就发作。我考虑他是腰肌劳损,肌肉的弹性不足,肌肉的抗疲劳能力下降。这种情况,针灸等中医疗法很难解决。我推荐他去见理疗运动专家,经过系统理疗训练,肌肉强壮了,在通过规律系统锻炼,腰疼问题完全解决。 遇到一个患者,医者应该必须知道,那种治疗方法是最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果想尝试主修专业,也要在短时间内进行,无明显变化就该放弃。那种让患者治疗几个月,甚至半年,无效,仍在坚持,这不是一个好医者的所作所为。医者的目的是帮助患者恢复,而不是展示主修专业的实力。医者给患者的建议,甚至放弃治疗,都是对患者的帮助。 谢谢阅读!  

> View article

奥克兰Mt Eden 山⛰️ 这星期遇到了二例误诊误治病例,一例按“肩周炎”治疗多时,一例按“胃病”做各种检查。我看诊后,认为是完完全全的误诊误治。与朋友分享! 例一,星期二(02/06/2020)接诊一例左上腹疼痛患者。男性,华人,40岁。这次犯“胃疼”一星期,隐痛,持续,按压疼痛加重,热敷稍减轻。“胃痛”有时窜到胁肋处,腋窝下有一压痛点。患者已经有“胃疼”多年,每年都有发作,每次吃点胃药慢慢好转。曾做胃镜检查,发现有浅表性胃炎。在他脑子里,一直按“胃疼”处理。这场发病,也曾服胃药,一点都没见好转,故寻求中医治疗。 根据患者的疼痛部位,再加上患者描述的腋下压痛点。我脑子里就否定了“胃痛”,想到了“肋间神经痛”。检查时发现肋8.9区间感觉敏感,痛觉增强;第8、9脊椎旁肌肉紧张,压痛明显;用拳头敲打左第8、9脊椎旁,左上腹有刺痛。以上检查验证了我先前的判断。患者为肋间神经痛。 给予针灸,背部滑罐,微针刀治疗。今天患者来第二次诊疗,左上腹疼痛明显减轻,他不去注意,基本没有痛感了。 左肋间神经痛引起左上腹疼痛,很多患者被误诊为“胃痛”;而右侧肋间神经痛引起的右上腹疼痛,容易被误诊误治为肝胆疾病。误诊误治,浪费时间和金钱。重要的是患者的痛苦得不到解决。 例二,这是星期三(03/06/2020)治疗的一例患者。右“肩周炎”二年。患者,华裔,女性,69岁。因右肩上举无力,曾服用消炎止痛药,曾做了二个疗程的理疗,二个疗程的针灸,一点没见好转。患者仍不能抬起右肩,无力拿起重物,用右上肢干活很不方便。在朋友的引荐下找到我。 她一进诊疗室,我就发现她走路的特殊姿势,特殊的面容。在检查上肢肌张力高,抵抗感明显,右上肢重于左侧。检查双侧手腕有齿轮样震颤,右侧重于左侧。右肩被动活动时,不痛,也无明显压痛。基本排除肩周炎,诊断为震颤麻痹。 我建议她去看家医,服用抗震颤麻痹药物,配合针灸治疗。服用抗震颤麻痹药物和针灸治疗后,回报结果。 18/06/2020 这例误诊“肩周炎”患者已经服用家医开的抗震颤麻痹药,右肩关节活动明显改善。能用右手上提裤子了,能用右手脱毛衣了,能用右手梳头了,能用右手刷牙了。患者非常高兴。他儿子在朋友圈给我宣传“身边的朋友和工地上的兄弟看过来:无论医品和人品都是可以值得推荐。有需要的找黄博士。” 她的“肩周炎”治疗效果不好,不是她患的难治疗的肩周炎,而是她患的根本就不是肩周炎。前医按肩周炎治疗当然治疗不好了。医者不要听前医的诊断,更不要听患者的说法,要自己亲自检查,详细问诊。医者不但有自己主修的特长专业知识,也具备其它各科的基本医学知识,遇到“疑难病例”能想到各种可能的诊断。不做人云亦云的庸医,要做有独立思考的医者。 谢谢阅读!

> View article

城里的月光 奥克兰初冬 患者,女性,欧裔,42岁。阵发性游走性过电样疼痛三年。三年前,无原因出现右第二脚趾深处阵发性过电样疼痛,一天数次,一次数秒到数分钟。几个月后,左手中指也出现同样症状,阵发性过电样疼痛。近一年,病情越来越重,发作部位,越来越多,全身每个部位都会出现过电样疼痛,从头部到脚趾,甚至口唇、牙齿。去见家医无数次,换了无数个专家,做了该做的辅助检查,全身MRI、肌电图、脑电图、头部血管造影、脑脊液检查,就不用说血液、大小便等常规检查了。检查结果一切正常。神经专家排除多发性硬化症。有一位专家怀疑癫痫,给予抗癫痫治疗,有一点点改善,不明显。给予神经止痛药,无效。患者饮食、睡眠,大小便等无异常。在朋友的引荐下,找我中医治疗。 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患者精神状态良好。舌质暗,舌苔红,脉沉。按中医血瘀给予针灸治疗。 针灸时,大约20分钟,自己起来,从治疗室到诊室找我,说心慌,头晕。我看着她身上的针灸针,吓了一跳。赶快给她把针拔掉,让患者躺床上。看到她全身发抖,我一边安慰,一边给她喝点水。慢慢安定下来,她说以前也有同样情况发生。主要是心慌、发抖、头晕、口渴。 考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在结合患者阵发性游走性过电样疼痛,我怀疑患者是【急性焦虑症】发作。 继续针灸治疗。针灸如无效,再服用中药。 我一般不愿一边针灸又服用中药,一来如果患者病情好转,而不知道是那个起效,二来不愿患者花钱太多。花最少的钱,解决患者最痛苦的病痛。 09/06/20 患者发来信息。 Hi Dr win i feel good the pain it comez like electric shocks and goes but no muscle pain but my left eye upper lid keep shaking and my upper lip as well it comes and goes 从前一天20多次点击发作,现在十多次。从点击疼痛变成嘛酥酥的感觉。在好转。 12/06/2020 患者的信息。 Hi Dr Wen, i was […]

> View article

找找宝藏 【疑难病例介绍】目前我治疗的二例疑难病例 这是我上星期介绍的二例疑难病例,一例患者大见成效。发来邮件,她甚至说我,【他确实是隐藏在我们中间的一颗宝石】。 近几个月医生开的抗生素处方 患者,欧裔,女性,60岁。反复耳鼻“感染”多年,近一年加重。发作时头痛,头胀,面痛,耳痛等。家医给予抗生素治疗(上图),时好时坏,无明显改善。见耳鼻喉专家,给予外用药膏治疗,如无效,二个月后,建议做头部CT,主要观察鼻窦情况。患者不愿继续接受抗生素治疗,在朋友的引荐下,找到我。 星期一,25/05/2020给予第一次针灸治疗,今天28/05/2020回诊。患者感觉良好,效果明显,面痛,耳痛减轻,头胀减轻明显,仍头痛。今天做第二次治疗。等待患者的反馈。 今天02/06/2020,三次针灸后,患者发来邮件。她甚至说我,“He really is a hidden gem amongst us”【他确实是隐藏在我们中间的一颗宝石】。我有点不好意思了。 患者给我邮件截图。 Three visits to PhD Win, three treatments of acupuncture, and I have less pressure and pain, the horrible taste and smell of the prolonged infections due to a perforated ear drum and two perforated sinuses. Now gone. During March and […]

> View article

蓝莲花 奥克兰的晚秋 患者在我们商业地图上的留言 患者,欧裔,女性,20岁。上腹痛,伴烧心、胸骨后疼痛一年余。曾做胃镜检查,有浅表性胃炎。家医按胃酸过多给予抗酸药治疗,服药后,症状明显缓解,但是停药后,症状加重。胃痛、胃胀,反酸、睡觉必须把上半身抬高,不然胸骨后烧灼感,不能入眠。本人是医学生,知道西医主要是抗酸药治疗,因此求助于中医。 根据患者症状,病史,舌象,给予针灸治疗。行气活血为治疗原则。以背腧穴为主,配合头针的胃区。针灸后背部滑罐治疗。 一次后,症状减轻大半。继续治疗中。 体会。正常生理状态下胃液分泌维持一定的量(20-100ml),如分泌过多(超过100ml),患者就会感到胃部不适,出现胃部灼烧感、吞酸、反胃、吐酸水等现象 胃酸过多主要是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引起,其实它是神经问题,治疗也是以降低迷走神经的过度兴奋为目标。因此取穴头针和背腧穴,就是顺应这个原则。治疗后,患者的症状缓解,也说明这个治疗方法非常准确。 谢谢阅读!  

> View article

今天与患者交流,谈到中医与西医的区别,我讲到了两者治疗思路的不同。中医是用针灸、推拿、拔罐、中药等方法激发人体潜能,调节人体各系统功能,抵抗外来入侵,或平衡人体功能,总结一点就是【内部激发】;西医就是用外来物理的、化学的东西消灭侵入人体的微生物,或用外来药物平衡人体内部的过多或过少,或用手术去掉人体的过多,弥补人体的过少,总结一点就是【外来干预】。 从这场新冠病毒疫情,西医的药物【外来干预】基本无望,到疫情结束,估计也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出现。对重症患者的ICU支持治疗,看到了现代科技的力量,呼吸机的应用,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中医的中药【内部激发】显示了中医的威力,对轻症、中度患者的治愈率,中国医院内是看得到的,并且轻、中患者转重度患者明显减少。 从新冠病毒,我又想到【超级细菌】。100多年前,青霉素的出现,细菌感染的治愈了大大提高,可是超级细菌的出现,让全世界每年70万的患者死于超级细菌感染。药学科学家认为,研究出新型抗生素,能把细菌、病毒杀得干干净净,但事与愿违,抗生素越来越多,而新型细菌、病毒不断出现,并且越来越毒。 超级细菌(superbug)不是特指某一种细菌,而是泛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它的准确称呼应该是“多重耐药性细菌”。这类细菌能对抗生素有强大的抵抗作用,能逃避被杀灭的危险。目前引起特别关注的超级细菌主要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多药肺炎链球菌(MDRSP)、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多重耐药性结核杆菌(MDR-TB)、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RAB)以及最新发现的携带有NDM-1基因的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等。由于大部分抗生素对其不起作用,超级细菌对人类健康已造成极大的危害。超级细菌没有传染性,主要在医院里发生。勤洗手是主要预防方法。 如果感染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傻瓜都知道,【内部激发】一定是最有用的方法;如果有特效药,用【外部干预】,一定很快见效,很快恢复,但用【外部干预】后也一定要用【内部激发】调理身体。 谢谢阅读!

> View article

从激流岛看奥克兰 近几个月医生开的抗生素处方 患者,欧裔,女性,60岁。反复耳鼻“感染”多年,近一年加重。发作时头痛,头胀,面痛,耳痛等。家医给予抗生素治疗(上图),时好时坏,无明显改善。见耳鼻喉专家,给予外用药膏治疗,如无效,二个月后,建议做头部CT,主要观察鼻窦情况。患者不愿接受抗生素治疗,在朋友的引荐下,找到我。 星期一,28/05/2020给予第一次针灸治疗,今天回诊。患者感觉良好,效果明显,面痛,耳痛减轻,头胀减轻明显,仍头痛。今天做第二次治疗。等待患者的反馈。 今天02/06/2020,三次针灸后,患者发来邮件。她甚至说【他确实是我们中间隐藏的一颗宝石】。有点不好意思。 下面是第二例患者。 患者发给我的信息 患者,欧裔,男性,42岁。从小有哮喘病,反复肺部感染,一直使用抗生素和激素治疗(上图患者的信息)。因为鼻息肉,做了五次手术。患者感觉病情越来越重,西药量越来越大。他夫人是马来西亚华人,要求配合中医治疗。星期一是第一次治疗,给予针灸、中药。明天是第二次,等待患者的反馈。在我诊所治疗二次。我联系他,他说住的离我诊所远,已经在他家附近针灸治疗。 这二例患者都是多年的病痛,长期西医西药治疗,病痛的折磨,无路可走,也是有病乱投医。根据我的经验,虽然是疑难病证,这二例都是可治疗的病例。特别是第一例,我的信心更大。 等待患者的好消息。患者或家属有了好消息,马上告诉大家。 谢谢阅读!  

> View article

今天接诊了一例严重头痛患者,她是我的老患者,也是我的小老乡。上星期,因工作劳累,颈肩背发紧,星期日想去做推拿,老板说她肩背太硬了,就给她做了一个小时的针灸。回到家,就出现颈背酸痛,没在意,早早睡觉了。半夜被严重头痛痛醒。第二天早晨,严重的颈背疼痛伴头痛,不能转头,更可怕的是,咽口水时,右后头针扎一样的痛。她认为休息一下,服用止痛药就好了,可二天了,还是一点改善都没有。故来找我治疗。 我检查后,考虑急性颈背肌筋膜炎,伴枕大神经痛。给予滑罐和微针刀治疗。 她有慢性筋膜炎多年,颈背疼痛,我给她治疗后缓解很多。但每年都会过来治疗几次,保持的还好。上星期开工后,她非常繁忙,一天坐着工作十几个小时,再加上天气转凉,颈背筋膜炎加重。星期天去做针灸,趴在治疗床上一个姿势一个多小时,治疗房间也很冷,没有加温设备。治疗后走路回家,风雨交加,更是透身凉。回家后,颈背疼痛,夜里出现严重头痛。她是典型的慢性筋膜炎急性发作伴枕大神经痛。 枕大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的头痛。它的特点,后头痛刺痛,放射到前头和颈部;头痛呈阵发性,活动头部诱发疼痛;服用止痛药几乎无用;特殊的枕大神经痛,只有单纯的眼痛;检查时,后头部感觉敏感,风池穴附近压痛明显。 目前,微针刀治疗是最好的治疗方法。这个患者,我明天告诉大家治疗效果。 今天(05/06/2020)是第六次针灸,完完全全好了。 谢谢阅读!

> View article

冬天里的一把火 故事的主角是二位年轻欧裔患者,讲讲与他们打交道的过程。在忙忙碌碌的诊所工作中,因为有太多这样的故事,让平淡的日子,添色不少,也因为有这样的故事,让自己也有【累忙并快乐着】的感觉。 T 在疫情三级警报防控时给我打电话,说朋友介绍要找我们治疗他的高尔夫球肘。我告诉他,我们也不开门,等开门了,就通知他。 诊所一开门,他就与我们约了下午三点。见面后,他说他是ACC患者,按他给出的acc号码在acc网站上一查,他的肘伤是四年前造成的。按acc规定,一年内的损伤才能直接治疗,一年以上的损伤,还要向acc申请,acc同意了,才能针灸治疗。他特别想治疗,就是囊中羞涩,我就免费给他治疗一次,并且给他申请了acc治疗。 上星期六,acc发邮件告诉我,他的扭伤,只需要自己回复,不需要针灸治疗。也就是否决了他的申请。我把acc这个决定告诉他,他非常失望。 他请求我给他治疗,他最大努力付钱。我没有犹豫答应了他的要求。约好明天四点为他做治疗。 第二位是一位坐骨神经痛患者。从上图我们的对话中看到,手机里没钱,不能给我打电话,手机里没有流量,不能发邮件,多次请求我,给他打电话,咨询针灸,预约治疗。 上星期约星期三4点,到四点半还没到诊所。我打电话一问,他仍在离诊所很远外面转悠,手机里没钱,没流量,就是找不到诊所。好歹找到诊所,治疗后到交钱就笑话了,刷了三张银行卡,把兜里的硬币算上也没凑够20纽币治疗费用。他是acc患者,只交我们诊所的额外费用。我说,兄弟把零钱、银行卡收好,回家吧,留着钱去喝杯啤酒?吧。 这种身强力壮KIWI年轻人,不工作,拿福利,花钱大手大脚,真的到正事上用钱,兜里空空如也。国家都发福利给他们,我们也就照顾点他们了。 累忙并快乐着!

>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