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红书链接 阳气不足失眠三年一例 2, youtube 链接 阳气不足失眠三年一例 看看他的舌象和脖子上的疣疣 阳气在睡眠中的作用可概括为两个方面:其一,阳气的温养作用。“阳气者,精则养神”,明确指出阳气有温养神气的作用,得阳气温养,神清而安,方可司各项生命活动。阳气亦可温养卫气,卫气在阳气温煦作用下,昼行于阳,夜行于阴,构成睡眠活动的基础,形成了睡眠的基本周期。其二,阳气的运动。阳主动,气的升、降、出、入是维持各项生命活动的基础。

> View article

  YouTube链接 简单介绍一下手部的麻木、疼痛、无力的诊断思路及中医对策 想听的可以点上面的链接。 【手的神经支配】 今天呢,我想简单介绍一下手部的麻木、疼痛、无力的诊断思路及对策。 诊所里呀,可以遇到很多手麻疼痛无力的患者,他们担心害怕,说是中风了,高血压了,脑供血不足了,不知道得的什么病。其实引起手麻疼痛的疾病很多,原因很多哎,有全身性的,有大脑中枢性的,也有颈椎病,还有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今天呢,我简单一一介绍一下,大家知道,了解这个问题了,可能就不恐惧了。 【病案】固执的头麻手麻患者 【临证故事】固执的头麻手麻患者 【全身性疾病】 全身性引起的手麻疼痛,哎,顾名思义,它是由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像糖尿病啊,像癌症啊,癌性神经病,糖尿病神经病,还有尿毒症,酒精中毒性神经病,还有那个B12缺乏引起的周围神经炎,这些问题都是全身性引起的,因此它有几个特点。第一,它有全身疾病的病史,像糖尿病史啊,癌症病史,长期喝酒饮酒,吸毒的病史,第二个,他是全身性的,因此它的特点是一个双侧对称,它不可能是一个手麻木疼痛。检查可以发现双手对称性手套样的感觉过敏或者迟钝,腱反射消失或者减退。全身性手麻木疼痛的处理对策呀,主要是处理原发病,治疗糖尿病,治疗癌症,戒酒哎,维生素B2的补充,如果症状严重,手麻疼痛严重,我们可以配合针灸治疗。 【中风】 中枢性引起的手麻疼痛啊,主要有中风,像脑出血,脑梗塞,还有脑的占位性病变,癌症,脑瘤啊。单纯性的中枢性手麻疼痛,临床上很少见,一般都伴随有半身的麻木疼痛,半身的无力瘫痪。检查的时候可以发现,他的肌腱反射是增强的,是亢进的,腹壁反射是减弱的,还有病理反射存在,有这几个特点,我们诊断中枢性引起的手麻疼痛,不太困难。我们要做相应的检查,如MRI,诊断就明确了.我们的治疗对策就是治疗原发病, 有脑出血,脑梗塞,脑占位性病变,治疗原发病,如果有后遗症了,我们可以配合针灸治疗,治疗偏瘫麻木。 【颈椎神经根】 颈椎病引起的手麻疼痛哎,比较常见,因为我们的上肢是由颈椎神经的5,6,7,8,胸1支配的,因此,颈椎病,像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颈椎肿瘤等刺激了神经根就会出现手麻疼痛的症状。颈椎病引起的手的麻木、疼痛啊,它有几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呀,它这个神经根分布,它是有特点的,像小手指是八,大拇指是六,中指是第七神经根,就能分辨它是不是神经根压迫,刺激神经根引起的。第二个特点,手的麻木疼痛跟颈椎的活动有关系,如果歪向一侧或低头,仰头都可以引起手的麻木疼痛,那一定是颈椎病引起的啦。第三个特点呀,我们做检查的时候,如果压头部或牵引头部可以引起手的麻木,疼痛减轻或加重,我们也可以认为是由颈椎病引起的。临床上,也见到交感神经性手麻,患者感到手麻、手胀、手冷,但医生检查时务感觉的障碍,最常见於颈椎病和肩背筋膜炎等。颈椎病引起的手麻疼痛,主要还是治疗原发病,颈椎病有椎间盘突出,有骨质增生,有占位性病变,做相应的处理,可以手术就要手术治疗,如果不能手术,要保守治疗,也可以选择针灸缓解症状。 【病案1】上星期治疗一例华裔女性,颈肩背痛4-5年,一次治疗病痛减轻一般,手麻没有了,睡觉也好了。她是典型的肩胛背神经卡压症。 上星期治疗一例华裔女性,颈肩背痛4-5年,一次治疗病痛减轻一般,手麻没有了,睡觉也好了。她是典型的肩胛背神经卡压症。 【病案2】让我【不可理解】的一例上肢麻木患者 让我【不可理解】的一例上肢麻木患者 【病案3】每日一案(6)手麻无力案 中文) 每日一案(6)手麻无力案 【臂丛神经】 臂丛,是由颈的5,6,7,8和胸1神经根组成的,它主要有三个干,上干,中干、下干组成,然后从上干、中干、下干分出周围神经像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等,臂丛损伤可以引起手麻,疼痛无力。它的特点主要是。臂丛的上干或下干损伤比较常见,中干损伤少见。上干损伤主要是肩部的疼痛、麻木和无力,手部活动正常;下干的损伤主要是手部的疼痛麻木无力,而肩部活动正常。臂丛的损伤主要有外伤,像车祸呀,还有就是拄拐杖时间太长,还有臂冲神经炎。治疗以针灸康复为主。 【病案】针灸治疗一例臂丛神经炎 针灸治疗一例臂丛神经炎 【螺旋神经沟,蜜月手综合征】 【桡神经沟】 【前臂桡神经浅支,手铐腕】 桡神经啊,从臂丛发出,通过上臂的后侧、前臂的外侧,到达手部的桡侧。桡神经损伤的几个特点,第一个,它控制手腕的背屈,损伤后出现手下腕下垂;第二个,它控制手背桡侧的皮肤的感觉,它的损伤,引起手背桡侧虎口区的感觉迟钝,或敏感;一些长期手腕、手部疼痛,一部分是由桡神经皮支卡压引起的,我们应该引起注意。桡神经卡压的主要三个部位,第一个就是上臂的后侧螺旋勾引起的卡压,再一个前臂外侧桡神经勾引起的卡压,还有手腕上三寸,引起的桡神经皮支的卡压。桡神经的卡压,主要是小针刀松解,神经松解。 【病案1】one case of radial nerve entrapment with acupuncture [the honeymoon hand syndrome]针灸蜜月手一例 one case of radial nerve entrapment with acupuncture [the honeymoon hand syndrome]针灸蜜月手一例 […]

> View article

  2, YouTube链接 咳嗽4个月, 阵咳,痰多,一次针灸滑罐,症状几乎消失   对于咳嗽,传统思维,无论患者还是医生,首先想到的都是【药】,抗生素,镇咳药,中药,止咳糖浆。这些对于一般咳嗽,是有用,有些不处理,二,三周咳嗽就消失了。 这种慢性咳嗽,患者按以上传统处理都无用,我还按传统治疗,给与【药】的处理,也一定无用,不是我无能,是咳嗽的性质决定的。 传统咳嗽,一般都是炎症引起,无论是病毒,细菌,还是受凉,这种炎症,人体都有自愈能力,如果再给与【药】的处理,恢复更快。 一些慢性咳嗽,或疑难咳嗽,只所以不恢复,一定有它的原因。一个是人体的原因,自愈能力低下,另一个这个引起炎症的因素没消除。 炎症的原因没解除,像过敏,像胃酸反流,像鼻窦炎反流等。 这个病人就是自愈能力差,她是寒体质,怕冷,累,都是阳气不足,这个是慢慢解决的问题,我与患者讨论了,通过调理和她努力,体质慢慢会好的。 她的另一个自愈能力差,是局部的自愈能力差,咽喉部的自愈能力差。她是寒体质,但咽部是红肿,说明咽喉部的炎症严重。我给与针灸,滑罐,引热外散,引血归咽喉。一次治疗,痰消,咳止。 患者信息说10点喝了【药】是我给她的中药,改善体质的,我不认为她的阵咳消失,是这个药的作用。我原本不给她开药的,三次针灸治疗后,再服用中药,但是患者摆脱不了传统思维,一定配合【药】的治疗,她不认为针灸滑罐能治疗咳嗽。 疑难病症,还按传统思维,一定还落入传统怪圈。一点思考,分享! 第二次, 复诊 28/06/2023   2,YouTube链接 咳嗽四个月,一次治疗后反馈,没有阵咳了。

> View article

20、06、2023 1,小红书链接 肩痛,四边口综合征,腋神经卡压症 2,YouTube链接 肩痛,四边口综合征,腋神经卡压症 投球姿势开始肩痛,放射到下臂及手,放下这个姿势痛消;持续这个姿势,痛麻也持续,就是放下,痛麻会持续十秒消失;压迫肩背交界处,肩头就不舒服,再持续压,就会痛;敲打肩胛下,肩头会嘟嘟痛。检查没有感觉的敏感或迟钝。 患者反馈(27、6、2023) 1,小红书链接 患者反馈(27、6、2023) 2, YouTube链接 患者反馈(27、6、2023) 腋神经是臂丛后束的分支,含第5~6颈神经前支的纤维,自臂丛后束发起后,与旋肱后动脉伴行向后外穿过四边孔,绕肱骨外科颈行于三角肌深面。沿途分支布于三角肌和小圆肌和臂外侧皮肤。 四边口,上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大圆肌,内侧界:肱三头肌长头,外侧界:肱骨外科颈,空内有腋神经穿行。腋神经自臂丛后束发出,穿四边空,绕肱骨外科颈到三角肌深面,支配三角肌、小圆肌。 四边孔综合征主要的症状与体征有: 1. 肩部不舒服、肩外展无力:做外展对抗动作时无力。 2.肩后部疼痛:疼痛可放射至整个上肢,做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动作时疼痛加重。【投球姿势加重或不能】 3. 四边孔处固定压痛:肩胛骨靠近脊柱的一边有上下两个角,在上下两个角的中下1/3处,再水平往外2~3厘米,即对应四边孔所在位置有固定的压痛。 4. Tinel 证阳性。 4. 肩关节活动受限。 5. 肩外侧皮肤麻木或感觉消失。 6. 三角肌萎缩。 【操作点】 1,肩胛骨外缘点松解小圆肌,可定1~2 个点。【微探刺】 2, 肩胛骨下角点松解大圆肌,可定1 点。【微探刺】 3,大结节下分点 松解小圆肌大结节附着点。【直刺,微探刺】 4, 小结节嵴点松解大圆肌,可定1~2 点。【直刺,微探刺】 5,大圆肌,小圆肌松解。【捏起,平刺,来回三次探刺】

> View article

1,小红书链接 韵动脊骨内视练习整套示范 2, YouTube链接 韵动脊骨内视练习整套示范 一起练习,一起健康 每天练习,坚持数年后,再检视你的心身,你就知道这个练习的益处了。 【黄博士韵律脊骨内视练习总汇】跟黄博士一起练习,一起健康

> View article

  2, youtube 链接 一例常见但容易忽略的旋前圆肌综合征 旋前圆肌综合征和腕管综合症都是卡压正中神经。 腕管综合征大家比较熟悉,诊断也比较多 旋前圆肌综合征容易忽略 旋前圆肌卡压点在肘关节内侧面前下 二者都有手指的麻木疼痛无力,但腕管综合征没有手掌大鱼际的麻木,检查时无感觉的敏感或迟钝。 这个患者大鱼际区感觉敏感,故诊断旋前圆肌综合征。 与朋友分享!

> View article

据调查,在美国手法医师的患者比例中,约有17%就是周围神经所造成的症状。在英国,在神经内科的门诊调查中, 光周围神经问题就占了11% (Stone et al. Brain 2009)。 这意味着,不管你是医师,治疗师或教练,平均每七到九个走入你诊间的患者就有一个会有此类问题。 一, 肘管综合征又称创伤性尺神经炎、迟发性尺神经炎、肘部尺神经卡压等,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尺神经卡压病变,也是最常见的上肢神经卡压症之一。 至1957年,Osborne确定了尺神经卡压的概念。Feindel和stratford将肘部尺神经区命名为“肘管”,将在此处发生的尺神经受压病变称为“肘管综合征” 1,症状 (1),肘部尺神经卡压常见于中年男性,以体力劳动者多见。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环小指的麻木和刺痛感。轻度患者可能只有症状的存在;中、重度患者可有感觉的减退和消失。 (2),患者在肘内侧可有酸痛不适感,并可向远侧或近侧放射。可有夜间因麻木而醒。患者还可有手部乏力、握力减退、肌肉萎缩、手部活动笨拙、不灵活、抓不紧东西等主诉。常常在用手工作时,特别是做屈肘活动时症状会加重。 2,检查 (1)尺神经支配区的感觉障碍 包括刺痛、过敏或感觉缺失。尺神经支配区一个半手指出现感觉障碍,手背尺侧出现感觉障碍。感觉功能检查对诊断肘管综合征具有重要意义。肘管综合征尺侧皮肤感觉变化的特点是:手部尺侧1个半手指、小鱼际及尺侧手背部感觉障碍。 (2)肌肉萎缩、肌力减退 病程不同,手部肌萎缩程度不同。早期可出现手部肌无力现象,晚期可出现爪形畸形。肌力减退最突出的表现是小指处于外展位。内收不能,握力、捏力减退。重度患者肌肉完全麻痹,有时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受累而肌力减退。 (3)肘部尺神经滑脱、增粗 尺神经随着肘关节的屈伸运动,在肱骨内上髁上方会出现异常滑动。有时可摸到肘部一端尺神经增粗或有梭性肿大,并有压痛。因为尺神经沟浅,约半数病人在屈肘时尺神经滑出尺神经沟而位于皮下,工作、学习等伏案时,人们多习惯将肘部平放在桌面,致使尺神经处于慢性受压状态。 (4)屈肘试验阳性 屈肘时可加剧尺侧一个半手指的麻木或异常感。屈肘试验对于肘管综合征的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检查方法:患者上肢自然下垂。屈肘120°,持续约3分钟,出现手部尺侧感觉异常者为阳性。 (5)肘部Tinel征阳性 二,腕尺管综合征 腕部尺管综合征腕部尺管综合征,又称Guyon 管神经卡压。   Guyon管的解剖:位于小鱼际区的近端、豌豆骨和钩骨钩之间,上方为腕掌侧韧带,尺侧为豌豆骨内侧,桡侧为钩状骨,深层为钩-豆骨关节面。 内有尺动脉、尺神经通过,动脉在桡侧,神经在尺侧,尺神经分在此为深、浅两支 临床症状 手尺侧一指半麻痛 手部肌肉萎缩 手部精细动作受到影响 三, 腕管综合征(CTS) 因正中神经在腕管处受压引起,是最常见的正中神经卡压症,也是最”受欢迎”的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之一。在发病率方面,女性大于男性. CTS以常发生在常用计算机的上班族或是需要用手工作的族群。如果患有腕管综合征,病人首先会感到大拇指、食指、中指以及无名指的一半的指端麻木或疼痛,持物无力,其中中指情况最为严重。在夜间或清晨,症状会加重,适当抖动手腕可减轻症状。 四,旋前圆肌综合征 让我们来看看正中神经的功能 运动支配: 桡侧腕屈肌、旋前圆肌、掌长肌、指浅屈肌和指深屈肌、拇长屈肌、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对掌肌和食指及中指的蚓状肌 感官支配: 手掌、大拇指、食指、中指以及无名指外半侧。 如之前所说,正中神经从臂丛降至肘窝后,穿旋前圆肌二头之间行于前臂。这使得若当旋前圆肌有许多机会可以卡压正中神经,例肌张力过高时。在临床上,旋前圆肌综合症不但常见也常发生在用手工作的族群中—例如治疗师。旋前圆肌综合症与腕管综合征常被临床医师所搞混。了解正确的解剖学是正确诊断的第一步。正中神经掌皮支并没有穿过腕管。也就是说,腕管综合征并不会卡压到正中神经掌皮支神经。“在临床上来说,旋前圆肌综合征与腕管综合征一样常见,而且常被搞混。它们最明显的诊断差异为旋前圆肌综合征会影响外侧3又1/2指包括手掌的知觉而真正的腕管综合征(CTS)通常只会影响外侧3又1/2指知觉” 1.病因正中神经走行至肘窝处,可受到附近结构的压迫而出现旋前圆肌综合征。压迫因素主要有:肱二头肌腱膜扩展部;旋前圆肌异常纤维带;指浅屈肌的弓状缘。 2.临床症状肘窝附近疼痛,活动后加重。正中神经支配区感觉减退,肌力广泛减弱,包括手外在肌及手内在肌。肘关节伸直时抗阻力旋前可加重症状。 五,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Anterior interosseous syndrome-A.I.N.S) 骨间前神经受压综合征并不少见,往往对其认识不足,常被误诊。 1.病因 是正中神经的骨间前神经支被指浅屈肌上缘的腱弓或纤维带卡压所致,多为间接因素造成,如旋前圆肌纤维带形成压迫、指浅屈肌腱弓的增厚及压迫、尺桡骨骨折后的移位、血肿及骨痂压迫等。 骨间前神经为纯运动支,无感觉神经纤维。   2.临床症状 前臂掌侧疼痛,拇、示指、中指屈曲对捏无力,突然或逐渐发生症状。手感觉正常,无手的内在肌瘫痪。 […]

> View article

  2, you tube 链接 一例长期10年多的肩背痛,一直按肩周炎治疗,山东老乡 肩背痛10年,干活不痛,休息和夜里痛;大面积的痛,不局限于一点;肩胛骨内缘和肩胛冈上部感觉迟钝;颈椎旁和肩胛骨内上角处压痛明显。 肩周炎是一个治愈性很高的疾病,遇到长期肩背痛患者,一定仔细检查,仔细问诊,明确诊断,不要人云亦云,对症治疗。 下次回诊,报告治疗结果。

> View article

  2,YouTube链接 假性偏头痛16年,五次针灸治疗,枕大神经卡压 枕大神经卡压 认清真性偏头痛和假性偏头痛 神经痛的几个特点,感觉敏感或迟钝;压痛;刺痛;医生的手动一动啊 感觉正常是治好的凭证。 医生要治好能治愈的病,不要在你的手下溜走。 与朋友分享!

> View article

  2, YouTube链接 膝关节内侧刺痛,少见隐神经髌下支卡压 隐神经髌下支卡压几个特点: 隐神经髌下支卡压症临床表现也不是很典型,比较少见,再加上对该病的普遍认识不足,不仔细查体,临床容易漏诊。 1、膝前部/下内侧阵痛,或为隐痛,或为阵发加剧,行动一般无妨碍,有时行走时膝部发软; 2、多数病例压痛点局限在膝关节内侧,尤其在胫骨内髁等骨突部和髌骨内缘,局部Tinel征阳性,叩之有麻木感; 3、局部触诊可扣及痛性筋节或条索状包块; 4、膝内侧感觉敏感或迟钝; 5,好发于中老年男性; 与朋友分享!

>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