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闭目 闭目能让视觉停止工作,屏蔽视觉自己,让大脑与外界隔断,只感受一个人的世界。 闭目注意事项,1)自然闭目,站立,不需加力。 2)关灯,拉上窗帘,有噪音要关窗。 3)练习时,一人一空间,告诉家人,室友,尽量不要打扰,但可以多人一起练习。 4)平衡功能差的病人,老年人,残疾人等可以坐下练习。 5)站立练习时头晕,呕心等不适,可以睁眼,坐下练习。 2,锚定 它是练习内视的最重要动作,也就是冥想,守一,都注意在脊骨上。 1)站立,闭目时,把大脑锚定后背的脊椎和四肢骨骼,想象我发过的一些脊骨影像,图片。 2) 练习起初,可能这些脊骨都是模糊,当练习时间长,练习多了,脊骨就会清晰,一个骨节,一个凹点,一个关节,一个指头,就跟着你的意念走。 3) 当你韵动脊骨时,韵动到哪里,大脑就锚定哪里。 3,韵动(第一个韵动练习) 我用韵动这个名称,而不要用运动,拉筋,伸展,体操,这些名字,主要一点,它是缓缓,有节律,安静,练习到一定程度,从单一韵动,到立体韵动,就是一个与世无争,只有人体在跳舞。 1) 闭目,锚定,从头,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骨盆,大腿,膝关节,小腿,踝关节,脚趾,从上到下扫描,再从下到上扫描,连续上下扫描3次。 2)闭目,站立,开始低头(锚定头,颈椎7节),含胸(锚定胸椎12节),弯腰(锚定腰椎5节),深下腰(锚定骶椎,尾椎和骨盆),再下腰(锚定大腿骨,膝关节,小腿,脚踝,最后脚趾)。最后,就像一个竹子弯到地面,准备起身。 3)开始起身,像竹子开始直立,并有一点反弓,(锚定脚踝,小腿,膝关节,大腿},再起身(锚定骨盆,尾椎,骶椎),挺腰(锚定腰椎5节),挺胸(锚定胸椎12), 抬头,后伸头(锚定颈椎7,头部)。 4,练习指导 黄博士每天早晨6点,练习30分钟,如果想一起练习,我可以在YouTube直播(参加人多的时候),大家一起练习。想咨询,指导,加我诊所微信 nzacupunctureclinic 黄博士的油管频道,请关注,点赞。 黄博士的YouTube频道

> View article

这是患者发给我孩子的目前情况,我他们的经历。 从以上他的叙述,就知道他孩子是经历##治疗,这二种药,已经口服了四个多月,有时好,有时坏。严重时,奇痒,孩子抓,流水。 第一次来诊时的照片,可以看出,皮肤红,有破皮。 用抗真菌药外用治疗后,红基本消失,皮疹减轻很多,无奇痒。

> View article

小红书链接 【小红书】胫后神经卡压,足内踝、足内侧痛 YouTube链接 足内踝刺痛一天。四月前发作一次,刺痛一周。 内踝上部有压痛,内踝上、下有痛觉敏感,痛处局部无压痛。考虑胫后神经卡压。他说是扭伤,其实他是长期站立引起的韧带劳损紧张,刺激卡压了神经。松解治疗,效果好。

> View article

1,【黄博士韵律脊骨内视练习】脊骨的一点基础知识 脊骨的一点基础知识 2,韵律脊骨内视练习(2)韵律脊骨内视灵感之一,竹子 韵律脊骨内视灵感之一,竹子 3,【黄博士韵律脊骨内视练习】韵律脊骨内视练习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韵律脊骨内视练习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4,韵律脊骨内视练习(4) 练习要领—-闭目,锚定,韵动 练习要领—-闭目,锚定,韵动 5,韵动脊骨内视练习示范 闭目锚定快慢扫描脊骨 闭目锚定快慢扫描脊骨 6,韵动脊骨内视练习 前后韵动示范 韵动脊骨内视练习 前后韵动示范 7,韵动脊骨内视侧面练习示范 韵动脊骨内视侧面练习示范 8,韵动脊骨内视练习的意义 韵动脊骨内视练习的意义 9,韵动脊骨内视斜面练习示范 韵动脊骨内视斜面练习示范 10, 韵动脊骨内视练习整套示范 韵动脊骨内视练习整套示范

> View article

韵律脊骨内视练习 参考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其法为:“存想思念,令见五藏如悬磬,五色了了分明,勿掇也。”,即目不外视,一意内观,若真有所见,实际上即是存想。 再借助了现代的冥想,正念,佛教的观想,内观,打坐,禅定, 以及道家的心斋,守一、导引等理念,初步形成了韵律脊骨内视练习。 韵律脊骨内视练习简单说,就是锚定脊骨,有节律的动起来。它不是什么宗教,也不是什么功法,只是参考了孙思邈的黄帝内视,借鉴了道教,佛教和现代冥想的思想。就是闭目,锚定,韵动,把它看成一种心身健康的练习。 下面简单解释几个基本概念 1,内视,目不外视,一意内观,若真有所见,实际上即是存想。 2,“打坐”最早同样来源于佛教中禅定的概念,是古代修行人静坐冥想时所采用的一种姿势。 3,“禅定”是佛教禅宗的术语。“禅”是印度梵语禅那的简称,意思为“定”,所以禅定这个词汇本身就有专注、安定的意思 4,冥想(meditation)这一概念起源于现代心理学,是西方文化结合东方文化而衍生出的产物.除却了宗教的元素,增添了科学的背景,针对性地改善具体症状,这些都是现代冥想的主要特点。 5,正念,英文是Mindfulness,意思就是全心全意地專注在當下發生的事,包括自己身體的感覺,到整個環境的變化。而在中文裡,「正」代表正在進行式,也有專注的意思。 6,观想略作想。集中心念观想某一对象,可以对治贪欲等妄念,或为进入正观而修的一种方便观。观想,是为了制服自心的妄动,能熟练控制自心专注在一个对象上。它是透过观察自身来净化身心的一个过程。 7,所谓守一,即指意守一处,是一种通过反观内省达到调和形神的内修功夫。守一指在身心安静的情况下,把意念集中到身体的某一部位。其源于老子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之句,即说守一于道。 8,心斋,“斋”即清心之义,心斋指内心清虚宁静等,而形成的一个练习方法。 9,导引包括“导气”和“引体”两个方面,所谓“导气令和,引体令柔”。 每天进行韵律脊骨内视练习的好处: 1,缓解腰背肌肉紧张 2,降低压力水平 3,促进自我保健 4,帮助你睡得更好 5,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 6,降低攻击性和敌意 7,减少身体和精神上的疲劳感

> View article

【黄博士神经卡压病案】会阴神经卡压症一例 会阴区麻木,疼痛一月余。 她是我的老病人,以前是左腰腿 痛,费很大功夫才治了个七七八八,这次又出现右侧会阴痛这个问题。 她一定是长期坐立,引起的骨盆底肌肉韧带痉挛引起。 这次,听话了,开始游泳了,很好! 临床上发生肛门会阴部疼痛的患者很多,主要表现为肛门会阴部的区域出现间断性或持续性针刺样、火烧灼样、肿胀样疼痛,大小便或者躺坐位会诱发剧烈疼痛,可伴随直肠肛门异物感、坠胀感,尿频尿急以及性功能障碍等。 阴部神经走行区域的盆底肌肉痉挛功能失调或者骶尾部韧带痉挛卡压所致。 Tinel征阳性,Tinel征是指叩击会阴神经卡压部位或其远侧,而出现其支配的会阴区的放电样麻痛感。 针刺神经松解治疗。 请关注youtube并点赞,与黄博士共进步!

> View article

小红书链接 韵律脊骨内视灵感之一,竹子。 油管链接 韵律脊骨内视灵感之一,竹子。竹子一节一节的,像脊椎的骨节;我们的脊椎也像竹子一样,韧性十足;院中的竹子,随风摇曳,像脊柱一样韵动。 今天是母亲节,祝福天下母亲,母亲节快乐! 一起练习,一起健康! 韵律脊骨内视练习(1) 关于脊骨的一点解剖图片 油管链接

> View article

PhD Win Huang YouTube频道 练习韵律脊骨内视,首先了解一点脊柱和四肢骨骼解剖,为以后练习内视提供想象的影像。一定记住脊柱和四肢骨骼的大体形状,能记住细节更好。 人体脊柱,四肢骨骼全貌 单个椎体,椎间盘,脊神经,韧带, 脊椎在人体上的投影 腰椎的大体状况 尾椎的位置和形状 骨盆 脊椎概貌 闭上眼睛,现在就想象脊椎,四肢骨骼的模样。 下次,讲一下,我每天练习这个韵律脊骨内视,希望我们一起练起来,一起健康。 请关注我的YouTube频道,我会一点一点的讲解,以后一起练习。 PhD Win Huang YouTube频道

> View article

几种脚部神经痛的疼痛部位。   长期脚部疼痛,伴局部压痛,麻木,或Tinel征阳性(Tinel征是指叩击神经卡压部位或其远侧,而出现其支配皮区的放电样麻痛感或蚁走感),一般都是神经卡压引起,并且【针刺松解术】是神经卡压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有一种【一针定乾坤】的感觉。无论患者,或是医者,都要了解这些神经卡压症的基本知识,以免在求医路上走弯路。 1,腓浅神经卡压症 腓浅神经自腓总神经发出后穿行于腓骨长、短肌之间,后下行于腓骨长肌和趾长伸肌之间。有72.2%在小腿上3/4和下1/4交界处穿深筋膜浅出,分为足背内侧皮神经和足背中间皮神经。 (1)本病临床上较少见。患者主诉以小腿中、下段疼痛为主,疼痛可向踝前及足背放射,休息和晨起减轻。 (2)由于疼痛发作与站立及行走时间长短有关,停止站立及行走、抬高患肢,疼痛可减轻或缓解,故又称为“站立性”疼痛。 (3)极度足跖屈、内翻时可诱发或加重疼痛。 (4)体检可发现小腿外侧、踝前及足背皮肤感觉过敏或减退。 (5)小腿中、下段外侧有固定压痛点或Tinel征阳性,其压痛点及疼痛放散区。 2,腓深神经卡压症 在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间,后在胫骨前肌与拇长伸肌之间下行至足背。分布于小腿肌前群、足背肌及第1、2趾背面的相对缘皮肤 (1)卡压点位于伸肌支持带深面,多因踝部扭伤、跑跳训练后足背水肿、鞋袜过紧、足踝部骨折等造成卡压。 (2)多表现为足背不适感及第1、2趾蹼间麻木、疼痛,有时伴有踝关节至足趾间的放射痛,或仅为第1、2趾蹼间疼痛,常疑为第2跖骨头疲劳骨折。 (3)特征是持续疼痛,夜间疼痛更严重,通过移动受影响的脚趾和踝关节,症状会好转。 3,腓肠神经卡压症 多因行走时腓肠神经被反复牵拉造成损伤,亦可因不适当鞋的摩擦、挤压所损伤。 (1)卡压点位于外踝后缘上5cm处,按压此处疼痛,且有放射痛。 (2)表现为外踝部、足背和小趾外侧麻木,疼痛。 (3)小趾外侧皮肤感觉减退。 4,趾底总神经卡压综合征 本病又称Morton病、Morton跖痛征,可能为趾底神经在相邻两个跖骨头、跖间深韧带与跖腱膜之间受到卡压所致。 (1)跖骨头之间疼痛,以第3、4跖骨头之间疼痛最常见 (2)第3、4跖骨头之间压痛,有时可触及有明显触痛的小结节; (3)第3、4跖趾关节极度背伸时可诱发或加重疼痛。 5, 跗管综合征,也称胫后神经卡压综合征,或踝管综合征 是胫后神经通过屈肌支持带下面骨纤维管时,受到卡压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1)疼痛或感觉异常(如针刺感、烧灼感、麻木等)是跗管综合征患者的主要症状,一般存在内侧及足底,并可以向足趾区放射 (2)检查时叩击内踝后,胫神经可出现足底感觉异常,并放射至足趾等

> View article

腓浅神经自腓总神经发出后穿行于腓骨长、短肌之间,后下行于腓骨长肌和趾长伸肌之间。有16.7%在小腿中、下1/3处穿小腿深筋膜浅出,72.2%在小腿上3/4和下1/4交界处穿深筋膜浅出,11.1%在小腿上4/5和下1/5交界处穿由深筋膜增厚而成的伸肌上支持带浅出。浅出处的皮神经直径为(2.5±0.2)mm,分为足背内侧皮神经和足背中间皮神经。足背内侧皮神经行于踝关节前方,分为两支,一支至踇趾内侧半,另一支分布于2、3趾相邻缘。足背中间皮神经行于足背外侧,发出趾背支分布于3、4、5趾背。腓浅神经皮支司除小趾外侧半和第1、2趾相对缘以外的踝前和足、趾背大部分区域的皮肤感觉。 本病临床上较少见。患者主诉以小腿中、下段疼痛为主,疼痛可向踝前及足背放射,休息和晨起减轻。由于疼痛发作与站立及行走时间长短有关,停止站立及行走、抬高患肢,疼痛可减轻或缓解,故又称为“站立性”疼痛。患者可有怕走远路等主诉。初起时站立或行走数十分钟后疼痛才发作,随着病史的延长,无痛站立、行走的时间缩短,疼痛加剧。体检可发现小腿外侧、踝前及足背皮肤感觉过敏或减退,小腿中、下段外侧有固定压痛点或Tinel征阳性,其压痛点及疼痛放散区。 足跖屈、内翻可加重疼痛,X线摄片检查无异常,肌电图检查可有腓浅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延长。 治疗用微针刀卡压点松解。 superficial peroneal nerve entrapment syndrome 腓浅神经皮支卡压症一例

>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