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神经和肌肉问题

我的诊治思路与体会 1,这个患者是我的老患者。她一进门就看她一瘸一拐,我马上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事啊。她说一个月前开始腰痛,近三天右腿外侧开始剧痛,蹲起、上床都困难。我当时脑子里就浮现出几个可能性:髂腰肌、臀中肌、臀小肌的问题,甚至还有臀上皮神经的可能。由于她的疼痛没有过膝,我并没有往坐骨神经痛方向想。 2,当她上床后,我详细问诊定位疼痛部位。她明确指出右大腿外侧,并画出了疼痛范围,我当时就想到股外侧皮神经痛。当我检查这个区域时,发现她的皮肤感觉明显迟钝,这与典型的股外侧皮神经分布区完全吻合,因此我初步诊断为股外侧皮神经痛。 3,关键来了,这股外侧皮神经痛,是单纯神经炎?还是神经卡压? 临床上多数人会直接认为是皮神经炎,尤其是中老年女性比较常见。但因为她有慢性腰痛病史,而且我怀疑髂腰肌的可能,就不能轻易下结论。我在判断时,始终抱着一个原则,“很多神经痛,其实源头在肌肉。” 其实,肌肉问题是我们能解决的,是我们大显身手的机会啊。 4,接下来我详细检查髂腰肌。 腹部髂腰肌压痛、小转子附着点压痛都非常明显,和健侧完全不同。同时她右侧腰部腰三区域也有压痛。这三点联动压痛,强烈提示髂腰肌有损伤或持续紧张。 髂腰肌紧张可压迫附近神经,特别是股外侧皮神经,它与髂腰肌关系密切。股外侧皮神经通常沿着髂骨前上棘内侧方向,从髂腰肌和腰大肌之间穿出,然后经过髂前上棘内侧,穿过腹股沟韧带进入大腿外侧皮下。 5,其实临床中髂腰肌造成神经卡压有两种机制: 第一,是肌肉本身的直接压迫或粘连; 第二,是髂腰肌牵拉腹股沟韧带,导致穿出点的狭窄,形成神经卡压。 本例中,髂腰肌压痛非常明显、伴随感觉迟钝、症状在松解治疗后改善迅速,提示主要是直接卡压型; 但也不能排除腹股沟韧带被牵拉后对神经形成压迫,两种机制可能同时存在。 6,治疗上我采取“先整体、后局部”的策略: 首先针刺【后溪】穴位,激发全身调节,并让她主动活动髋关节,放松髂腰肌; 然后重点按压髂腰肌压痛点——腹部和小转子附着点各1分钟,做松解处理。 7,治疗效果很快显现。当天疼痛缓解七成以上,活动基本恢复。第二天复诊时她说几乎不痛,是被她老公逼来的巩固治疗。 我再次检查,发现髂腰肌仍有轻度压痛,但大腿外侧的感觉迟钝已经完全恢复,神经功能改善非常明显。 8,这次病例让我再次体会到。 很多临床上诊断为“神经炎”的,其实背后是髂腰肌、腹股沟韧带与神经的关系被忽视了。 对于股外侧皮神经痛,尤其是伴有腰痛史、髂腰肌压痛明显的患者,一定要考虑髂腰肌卡压机制,不要草率归因于神经自身炎症。“不是所有神经痛都是神经的问题,很多时候,是肌肉在背后搞鬼。” 请关注黄博士频道,别错过下一期小灵感!

> View article

 奥克兰黄博士发布了一篇小红书笔记,快来看吧! 😆 cHlAsb2og2ARacX 😆 http://xhslink.com/a/9l7qG9Pyjc19 一点临床体会 1,痛风成因 把痛风的诱发因素做为我们针灸临床的重点,这是我们能处理的方面。 2,临床最容易误诊的是,患者第一次急性发作,大多理解为运动受伤了,走了崴脚了,鞋子不合脚。 3,急性痛风发作,当务之急是止痛 三棱针放血是针灸处理的最好方式。 4,诱发因素的处理 饮食,减肥,戒酒,换药,放松等是预防痛风发作的最好方法。 5,看准、识病是临床上的重中之重 患者痛风是基因因素,我们针灸师估计处理不了;是肾脏病引起,要有明确的西医诊断了,要配合中西药治疗;有生活中的诱发因素引起的,就处理诱发因素。 谢谢

> View article

内容安排: 1️⃣ 解剖基础讲解: 髂腰肌、股神经、隐神经的关系,为什么髂腰肌紧张会影响隐神经。 2️⃣ 演示检查方法: 如何通过髂腰肌压痛点、Thomas test、深蹲诱发症状来评估隐神经痛。 3️⃣ 治疗过程: 针刺松解髂腰肌,观察即时效果。 4️⃣ 互动环节: 解答观众问题,探讨隐神经相关治疗及康复训练。

> View article

这次直播的体会 1,安排病人太多,三个就直播时间过长。一个病例就足够了。 2,就做直播一件事,别安排其它病人,这样就没有空播时间,利于当场参与者看直播。 3,下次用电脑直播,就可以看回放了。 4,直播就固定在办公室,不要换房间。 5,少一些废话,重复的话。提前列一下提纲。 直播的内容 1,髂腰肌的大致解剖。 2,髂腰肌损伤的症状。 3,髂腰肌的检查。 4,髂腰肌与神经的关系。 5,髂腰肌的治疗。 谢谢大家,共同进步!

> View article

我的临证诊治思路 她有手腕摔伤史,当时都摔肿了,她主述是手腕部疼痛,从她贴的膏药你也知道,她是来治疗什么的。我想她这种情况,大部分医者都会按手腕拉伤出来。 我能想到她不是摔伤引起的,基于一下原因。 第一,摔伤只是一个硬伤,一般几个星期自己就恢复了。7个月仍很痛,一定不只考虑肌肉、肌腱或关节的拉伤。 第二,她疼痛的部位范围稍大,且广泛,单纯从一个肌肉、肌腱损伤考虑,很难解释。 第三,她有手的不适,手无力的感觉。 因此我给予一些检查,果然右手虎口区感觉迟钝,缺盆处【天窗】穴压痛明显,并放射到右手虎口区。因此考虑臂丛神经痛,前斜角肌综合征。 我手法松解神经,立即感觉手部轻松,手撑床不再手腕疼。 如果按手腕拉伤出来,结果是什么? 与朋友分享 请关注并参与讨论! 新西兰奥克兰黄博士发布了一篇小红书笔记,快来看吧! 😆 RSLMsjanycX1Wwu 😆 http://xhslink.com/a/Z7JsJurcbYu6

> View article

完整YouTube视频 放一个短视频。 从他的病史叙述,我们发现几个问题 1,腹股沟区疼痛, 2,提腿无力 3,止痛药有效 4,家医说是胯关节问题 从这几个点,我们一般的医者就考虑局部的问题了。有家医的说法,就是不对,患者也能接受。 除了局部的关节、肌肉、肌腱问题,还要想到什么呢。我想到了腰大肌损伤,因为它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因为这个患者没有腰痛,单纯的腹股沟区疼痛,大家都不考虑了。 从检查中我们发现几个问题 1,小转子处压痛, 2,左下腹部压痛 3,左腰椎2、3处敲痛 4,大腿上提无力 这几个检查都是针对腰大肌,都证明腰大肌有问题。 治疗前我也排除了几个可以引起腹股沟区疼痛的疾病,髋关节损伤、阔筋膜张肌损伤,臀小肌和臀中肌损伤。 治疗过程 1,我首先按压左下腹,即肚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下三分之一处,按压一分钟。 2,针刺左合谷穴,得气后,让患者活动髋关节,屈伸,转动,一分钟。 治疗后,疼痛基本缓解,活动,按压都不痛了。 谢谢浏览! 欢迎关注并参与讨论!

> View article

一提斜角肌综合征,就想到胸出口综合征,就想到上肢的麻木,疼痛和上肢颜色的改变,其实临床上,真正典型的胸出口综合征不多,而肩背痛比较常见。因没有神经受压的麻木和刺痛,以及血管受压的手和上肢颜色改变,想不到胸出口综合征,更不去检查斜角肌。医者很容易误诊为颈椎病,肩周炎,后背肌肉损伤,网球肘及筋膜炎等疾病。因误诊,势必误治,故造成长期不愈,形成慢性疼痛,成为疑难杂症。 近几个月就治疗几十例斜角肌综合征患者,大都是在外治疗无效,检查发现是斜角肌紧张、肥厚,压迫刺激臂丛,而引起一系列症状。我认为,只要按压斜角肌,引起放射痛,并且这个放射痛能放射到患者疼痛部位,就要怀疑是斜角肌综合征,就是不是主要原因,也是症状加重的因素。按斜角肌综合征治疗,松解臂丛,症状立即缓解,几次治疗后,大都能达到临床痊愈。 我先把近期治疗的几个有视频记录的患者放到这里,大家参考,有空我谈谈对这个病诊断和治疗体会。 1,颈部痛伴肌肉抽搐。此患者肩颈部疼痛2年多,一直理疗,整脊治疗。正在治疗中。 2,肘部痛伴后背疼。患者理疗多次,不见好转。一次后疼痛减轻了一般。 3,前胸痛伴后背疼。3-4个月了,她是我的老患者,总想着自己恢复,最好前胸痛害怕了,已经临床痊愈。 4,肩后痛伴肩上痛。曾按肩周炎治疗多时,做X光检查说有炎症。患者基本痊愈。 5,肘上,臂下痛。2-3年,总认为健身拉伤肘部,休息后仍痛,做理疗,无效。已经准备开始健身。 6,腋下痛。疼痛三天,她是在治疗头痛,今天她告诉我腋下痛。其实她腋下痛多年,只是偶尔加重,平时无太多不适。治疗一次,痛大减。 7,肩胛骨内缘痛。1年多,做过针灸、理疗、按摩,基本无效。现基本临床痊愈。 8,肩前痛伴肩后痛及后背疼。疼痛一年多,以前按肩周炎治疗,也有效。我治疗后后背疼立即消失,肩后痛也不再痛,目前,只有把手放后背,用力上抬时,肩前痛。 9,疼痛从颈部到前臂下,再到手腕。2年半,理疗、正骨、按摩和针灸都无效。靠强力止痛药止痛,专家准备激素注射。他驱车5小时,过来治疗,一次治疗后,痛消。现无反馈。 10,肩顶痛3-4年。他女儿为他买了一次针灸做为生日礼物。一次治疗后,疼痛基本消失。无反馈。 请关注我的YouTube频道,https://www.youtube.com/@phdwinnz  看完整视频。这些病例在YouTube都有完整视频。 我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有空再写啊,睡觉,晚安!)早期就写了这些不成熟的体会,望指教! 1,因臂丛在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之间穿行,臂丛神经支配肩背部和上肢的感觉和运动,因此臂丛受刺激或压迫就会引起肩背部,颈部,上肢的疼痛、麻木和无力。肩背部和上肢的疼痛一定要想到臂丛的损伤,脑子里一定要有这个弦。 2,臂丛有支配肩背和上肢的全部神经,如尺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腋神经、肩胛背神经,肩前皮神经、胸臂前皮神经,胸长神经等,刺激或压迫的神经不同,症状就各异,无固定症状。 3,臂丛神经损伤,有时刺激一个神经,有时刺激多个神经,因此有多个神经同时受损,一定想到臂丛神经损伤,想到斜角肌综合征或胸出口综合征。 4,颈丛神经从颈椎的前支发出后,在斜角肌间隙(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之间)穿行,并发出多个皮神经,包括耳大神经、颈部皮神经、枕小神经和锁骨上神经。因此,可引起头痛、颈部疼痛、下颌区疼痛麻木,颈部肌肉痉挛等症状。 5,患者大都无颈部不适,只有头痛、肩背疼痛和肘关节处疼痛,特别无神经痛的特点,很难想到臂丛和颈丛的问题,也就不去检查斜角肌。我的经验,长期不愈、疼痛严重、休息疼痛、夜间疼痛,都要想到神经痛。 6,按压斜角肌引起放射痛,并且放射痛到达患者的疼痛部位,就可以诊断斜角肌综合征。就是斜角肌不是引起肩背痛的主要原因,也是加重肩背痛的因素。 7,斜角肌在颈部深处,胸锁乳突肌后,斜方肌前,锁骨上这个三角区内。俗称【缺盆大筋】 8,斜角肌痉挛或增厚就变粗大,在颈部侧面很容易摸到。在锁骨下,往里按压斜角肌与第一肋骨连接处,往上按压斜角肌与颈椎横突连接处,这些都是刺激点,也是针刺点。 9,按压斜角肌放射痛,此点就是按压治疗点,也是针刺刺激点。 10,颈部大血管,神经密布,针刺一定要在斜角肌三角区针刺。针刺时一定手下留情,知道针刺深度和方向。没有把握千万不要乱刺。俗话说【胆大心细】,用在这里非常合适。 11,从我发的这些视频,就知道我治疗多少病例了。关注我的YouTube观看完整视频,也就知道治疗效果。这个是针灸的特异性治疗方法,可以复制。欢迎交流! 谢谢浏览!

> View article

YouTube 完整视频。 他每天服用的止痛药。 患者评价翻译 【去黄博士那里(第一次),神经痛,脖子,肩膀,手臂,有时,如果不使用另一只手来解除巨大的疼痛,手就无法水平抬起 按压锁骨和针灸大约 20 分钟后,我的疼痛几乎全部减轻,颈部紧绷感消失了 非常专业,医生很好,接待员很有礼貌,双方都很友好,很干净,做得很好。 值得花 5 个小时的车程去看他,并且会在手术之外再次这样做,这是我接受过的最好的治疗 3小时后了,现在我通常会服用大量不同剂量的止痛药,到目前为止根本不需要 不用吃药就感觉不到疼痛真是太好了】 当天治疗完,他回家就写了这个反馈,感谢我们并分享了他的经历。 有些人打不开油管,我就分开视频,放几个短视频。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我的观点 1、我认为他颈部、肩部和手臂的严重疼痛并不是由 C7 神经引起的,如果是 C7 神经痛,我不可能仅通过按压一个穴位点就能立即缓解疼痛。C7神经根受压通常会引起放射性疼痛,涉及三角肌、肱三头肌、前臂外侧及中指。但如果单穴位点按压即可迅速缓解,这种情况通常不符合C7神经根受损的特征 2、他告诉我他曾发送过 C7 的核磁共振(MRI)报告,但我在我们的邮件中没有找到,倒是有一份腰椎的 MRI,显示有一个较大的囊肿,外科医生建议他进行手术。 3、根据他的疼痛类型以及我的检查,我仍确认这是神经性疼痛。当我按压颈部特定穴位点时,疼痛会放射到他的颈部、肩胛骨、手臂和他常感到剧烈疼痛的部位。 4、根据我的检查和按压的结果,我认为这是前斜角肌综合症(Scalene Syndrome)。斜角肌综合征属于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一部分,通常由斜角肌紧张或肥厚压迫臂丛神经引起。 5、为什么我认为这不是 C7 神经问题?因为疼痛涉及范围较大,无法用单一神经根的问题来解释。 6、感谢他的信任,他驱车 5 小时来看我,但治疗结果证明这 5 小时是值得的。 谢谢! 请订阅并点赞!

> View article

  问诊时发现的几个问题 1,驾车时,手放到方向盘后背疼痛加剧,把手放到大腿上则疼痛缓解。上肢上举,手抓车顶壁的把手,疼痛也缓解。 2,睡觉时侧睡患侧,疼痛加剧,但平躺把患侧手放头后,疼痛缓解。 3,患者右后背疼痛十几年,是一个长期问题,是好是坏,不是十分严重疼痛。有时也做一些针灸、按摩。 4,严重疼痛二天,头不能后仰,后仰时颈部和后背疼痛加重,或不能忍受。 5,无头痛,无上肢麻木,无前胸疼痛。 检查时的发现几个问题 1,颈部右侧面压痛明显 2,右内测肩胛角处压痛,酸痛。 3,肩部无明显压痛。 4,肩部活动基本正常。 我的初步诊断 1,颈部急性肌纤维织炎(斜方肌为主) 2,肩胛背神经卡压(斜角肌卡压点为主) 补充的检查,斜角肌压迫试验再确定一下诊断。 我的诊断治疗思路 1,当问到患者后背疼已经十几年了,我已经怀疑他可能是一个【神经问题】,这样以后的问诊和检查就会注意这一点。 2,当问到他的疼痛什么时候加重或减轻,患者开车手放方向盘上疼痛加重,并且上举上肢减轻;睡觉时,手放头后疼痛减轻。这些就让我想到肩胛背神经卡压,并且是斜角肌卡压点。 3,当时检查颈部压痛明显,后背肩胛角也有明显压痛,但是没有检查斜角肌压痛点,今天患者过来,我会补充检查。 4,他颈部疼痛严重,后仰不能2天,这是急性炎症发作。后背肩胛内缘长期疼痛是肩胛背神经卡压的问题。长期的神经卡压,引起的肌肉疼痛和紧张,是互相影响,也是急性发作的基础。 5,治疗肩胛背神经斜角肌卡压点,患者后背疼立即减轻一半,也能验证肩胛背神经卡压的诊断。 6, 斜角肌点和肩胛提肌卡压点的神经松解手法,可以看看以往的病案,非常成熟的治疗,容易复制。 7,继续观察治疗,有什么关注点,再与大家讨论。谢谢! 8,斜角肌卡压 vs. 肩胛提肌卡压的区别 症状: 斜角肌卡压肩胛背神经 |肩胛提肌或菱形肌卡压肩胛背神经 疼痛位置: 颈部侧方、肩胛骨内侧缘 |主要是肩胛骨内上角或内侧缘 活动影响 低头、侧屈或旋转颈部会加重| 肩胛骨内收或下沉时加重 上举影响: 上举过头可能缓解 |上举可能无明显缓解或加重 伴随症状: 可能有手臂麻木、刺痛(类似胸廓出口综合征)| 手臂无明显麻木,但肩胛骨运动异常 如果你发现:  低头或侧屈时疼痛加重,抬高手臂时疼痛减轻,说明问题可能主要出在斜角肌!  如果手臂上举无效或反而加重疼痛,那问题可能还是肩胛提肌、菱形肌或肩胛骨稳定性不足。 谢谢大家参与讨论! 谢谢关注我们!

> View article

一个踝关节扭伤,拍了片,做了核磁共振,做了二个CT;看了骨专家、足病专家;做了十次针灸,做了九个月的理疗,仍不能走路。二年多了,没办法了,还是找黄博士吧。三次大针跗骨窦透刺,肿消了,走了4公里路,上下楼梯不用扶了。有视频,有真相!特殊病就要用特殊治疗! 治疗体会 1,踝关节扭伤2年多仍不见好,一定不是简单的扭伤。就是骨折、韧带撕裂也好了。 2,对于跗骨窦综合征,简单的针灸治疗,也就是一般的针灸治疗,起的作用非常少,为什么在外十次针灸几乎没什么作用,就是这个原因。 3,跗骨窦的慢性炎症,人体已经无能力自愈。西医的微创可以清理炎症,也可以造成新的创伤,重启自我修复能力。 4,大号针,或微针刀跗骨窦透刺,就是一个重新创伤,有一点西医微创的意思。重新启动自我修复能力。 5,从丘虚穴进针,慢慢透刺,到达申脉穴,能看到针尖的跳动。 6,跗骨窦是一骨间缝隙,针刺时容易刺到骨,不易进针,再加上针刺的疼痛,透刺很难进行下去。就要多训练,多实践。不要怕患者痛,跟患者讲明白。 7,针进去后,反复提插,让刺激量大点,让创伤大点。 8,透刺后,踝关节处疼痛1-2 天,第三天就感到了效果。一般一次后,患者感到减轻。一周一次,三次透刺患者基本感到踝关节不痛,不肿,能恢复到正常走路。开始加量锻炼。 9,我认为,跗骨窦透刺是跗骨窦综合征的特异性治疗。我们多一些针灸特异性治疗,我们针灸的声望就越大,针灸师的地位就越高。 我将针灸分为两类: 普通针灸 和 特殊针灸。 普通针灸 指的是所有针灸师都会使用的常规技术,它是最广泛应用和认可的针灸方式。 特殊针灸 是指针灸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独创的方法。这些技术可能无法在医学书籍中找到,但它们源自针灸师的个人经验和观察。 理解这一点,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这个病的治疗过程。 大家加油!

>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