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跟大多数中医师一样,患者讲诉病情后,把脉,看舌像,进行中医辩证论治。但在我的临床中,多了一个步骤,就是西医诊断。有了我的初步西医诊断后,我就知道,这个患者下一步应该做什么,是做辅助检查, 或是去见家庭医生,还是我给予中医治疗。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患者得到明确的西医诊断,就知道当今最合适的治疗,也大体知道这个病的结局;我也就知道了这个病是否中医可以治疗,是针灸,是中药,是正骨;有选择的中医治疗,而不是来者不拒,可以大大提高了我的治愈率,不会耽误患者病情。 下面二个病例,一个我让她去看精神病医生,一个去看神经科医生,结果皆大欢喜,结局都非常满意,我得到了患者的尊敬!我讲讲给大家听。 例一,患者68岁女性,华人,患全身不舒服半年,特别是胃部不舒服。患者近半年,全身不舒服,心烦意乱,睡眠不佳,坐立不安。特别是胃腹部胀痛,吃不下饭,便秘。患者见她的医生,给予通便药,但全身难受,胃部胀痛不见好转。她老公是我的老患者,带老伴来诊所,要求中药治疗。 老年患者,面部呆板,走路缓慢,坐下后,患者一直叙说难受,胃部不适。我详细询问病史,得知患者常年服用抗精神病药。检查时,发现患者走路缓慢,双手腕有齿轮样震颤,我断定患者有类巴金森氏综合征,考虑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我诊断患者是抗精神病药副作用【类巴金森氏综合征】。建议去见精神科医生,给予抗精神病药副作用处理,服用像安坦类药物,症状就能缓解。 今天患者发来短信,看精神科医生后,认为是抗精神药副作用,并给予药物处理后,患者全身不适,胃部胀痛基本消失。 例二,以前接待了一位印度中年男性患者,说是来感谢我的。我曾领教了印度人的尖酸刻薄,这种登门感谢还是第一次。交谈后,感谢完,说要拔罐针灸,患者坚决要多付治疗费,真奇怪,印度人不讲价的太少了,他居然要多付费,说是对我【救命之恩】的感谢。 故事还要从三年前说起。三年前,患者左上肢麻木、发胀、怕冷来找我针灸治疗,在外一直按肩周炎治疗。以我的职业习惯,我给予常规神经系统检查,明确诊断后,再选择治疗。我检查后,告诉患者他患的是一种少见的“脊髓空洞症”。因此病少见、难治,我建议他见神经专家,并做MRI,明确诊断,然后决定治疗方法。 一年后他做了MRI,诊断为 Syringomyelia 脊髓空洞症,因空洞稍大,需手术治疗。他立即信息我,问我是否可以不手术,只做针灸治疗,我说不可以。以下是2019年他信息我的截图。 一个月前,经过反反复复的预约,终于做了脊髓空洞引流手术。用一个导管把空洞内的液体引流到脊髓外。这个手术不能治愈脊髓空洞症,但它可以不让脊髓内空洞增大,不让脊髓损伤再加重,其实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手术后,他妻子也催促他,一定快去诊所当面感谢我,是我发现了他患脊髓空洞症。确实,这是一个很少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别说中医大夫,就是一般西医医生都不了解这个病,他的家庭医生Google后,才知道这个怪病。下面截图是他在Google上给我的评语。 他写道:“黄博士的诊断很精准,没有MRI检查,他也能发现并告诉我的问题,他非常诚实,是业界翘楚。” 每个疾病都有它的特点,根据它的症状与体征就能诊断疾病。因此,我一直强调西医诊断对中医大夫的重要性,这二个病例就是最好说明。如果我不知道第一例是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让她去见精神科医生,我没有脊髓空洞症的知识,让第二例去见神经科医生,而我给予他们针灸,中药治疗,最后是病人花钱、花时间,而没有效果,耽误患者的病情,也就没有患者后来的感谢与尊重了。 与朋友分享!
> View articleCategory: Uncategorized
【黄博士医学科普】小孩子颈椎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孩子的颈 椎问题症状?孩子颈 椎问题自测,孩子颈 椎问题预防?与朋友分享!请转发、评论!谢谢
> View articlehttps://m.qlchat.com/topic/details-live?topicId=2000017018588724 右下腹疼痛八年,三次治疗基本痊愈,病例分析及诊断治疗思路 病例介绍 听课者思考,可想到几个问题 我的检查(视频) 第一次治疗(视频) 第二次治疗(视频) 第三次治疗(视频) 为什么出现误诊误治 临床中的反向思维(大多数顺向思维) 成为高级医生就是看到别人看不到,想不到的东西 这个病就是西医诊断正确,也没有好的治疗方法 中医的治疗优势,思维优势 中医的劣势 最佳诊断治疗疾病的模式(中西医的融合) 医疗免责声明 我们任何/所有内容的医疗信息仅作为信息资源提供,不得用于或依赖于任何诊断或治疗目的。此信息不会建立任何医患关系,不应被用作专业诊断和治疗的工具。在做出任何医疗健康决定或获取有关特定医疗状况的指导之前,请咨询您的医疗健康提供者。
> View article治疗前 (图1) 第一次治疗后 (图2) 第二次治疗后 (图3 )患者朋友圈(图4)
> View article1,Muriwai Beach Sunset2 2,manukau habour WALKWAY 3,Upper Nihotupu 水库徒步01012022 4,wenderholm park and trail 6,Hunua Ranges Regional Park 8, Piha beach 05022022 10,Orakie Basin Walkway2 11,Lake wainamu 12,orakie basin Walkway 1 13,西区Mercer Bay Loop track 步道和Karekare沙滩 【周末时光视频】西区Mercer Bay Loop track 步道和Karekare沙滩 14,一树山北面二小时徒步 【周末时光】一树山北面二小时徒步
> View article奥克兰日落 则一,遇光头晕 患者女性,华裔,50多岁。半年前,开车时突然头晕、呕吐、畏光,立即送进医院,一切检查无异常,常规治疗后,头晕、呕吐减轻,随出院。但一直畏光,遇到光亮,就头晕,轻微恶心,眼睛疲劳,因此就是呆在室内也戴着墨镜,不敢外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在朋友介绍下,尝试中医治疗。 先说一下这个病的机理,就知道人体是多么的神秘,也就好理解这种有趣病例了。我们人体主要有四个器官负责身体的平衡,一个是小脑,一个是耳朵内的前庭神经,一个是身体的深感觉,最后一个就是眼睛了。这四种器官各负其责,互相协调,共同担负身体的平衡。如果这四个器官的某一个有问题,或协调障碍,就出现眩晕。 这个病例起初是前庭神经功能紊乱,出现急性头晕、呕吐。以后前庭功能恢复,但前庭功能仍很弱,而与眼睛的协同也不是很顺畅。从暗处到光亮,人体会自动调节身体平衡,而前庭功能弱的情况下,经常会发生错觉,反应过度,产生头晕。 因此畏光头晕,不是眼睛的问题,而是耳朵内的前庭功能的问题。这个病人一直去见眼科专家,检查眼睛,换多副眼镜,都是看病走的弯路。 我给予针灸治疗,四次治疗后,患者在室内已经敢摘掉墨镜了。我过几日,把病人的反馈放这里。 则二,吃饭眼跳,流泪案 患者男性,三十多岁,近三个月无原因的左眼周围肌肉跳动、流泪,特别是说话多、遇热、激动、吃饭等发作严重,因眼跳而致眼裂变小。曾去见家医,无特殊处理。在朋友的推荐下,找我治疗。 我给予针灸治疗,治疗一个多月后,平时基本没有眼跳、流泪,眼裂正常,只剩下吃一些刺激食物眼跳、流泪,如吃太辣、太酸的食物。继续治疗中,治疗痊愈给大家反馈。 面神经从脑干发出,经过面神经管,分布于面部,支配表情肌的活动。在面神经走行过程中,也有支配舌头?味觉的神经同性,因此这二个神经是有关联的。面神经支配表情肌,眼睛周围的肌肉就是表情肌,眼跳是面神经的问题,也称面肌痉挛。吃饭时,味觉受刺激,刺激信号也进入面神经,因为二个神经同行。这就是吃饭就眼跳的机理,也就理解这种怪病的原因了。 泪腺分泌眼泪,当刺激眼睛,或伤心,激动时也就流泪、这是正常的反应,如果吃饭就流泪,大家就不理解了,这是什么怪病呢!也是支配泪腺分泌的神经与支配味觉的神经,都于面神经同行,都在面神经管内汇合,因此二个神经就会互相影响,当神经受损,信号互相串联,就出现吃饭流泪症状。 有趣的医案,与朋友分享!
> View article截至11月16日中午,本轮疫情中,新西兰共有5973例社区病例,16日新增222例。目前共有91例病例住院(平均年龄为48岁,61%未接种疫苗或不符合接种条件),7人在重症监护/加护病房。 www.drwin.co.nz 目前16/11/2021,因新冠肺炎住院的病例为91例,平均年龄为48岁,有7例病例在重症监护室或加护病房。所有住院的病人中,23人在北岸医院,23人在Middlemore医院,38人在奥克兰医院,3人在Waitakere医院,还有3人在怀卡托医院。Whangarei医院有1例病例,目前病情稳定。 上面的信息,这是今天(16/11/2021)新西兰官方发布的疫情消息。 我从上面二条信息,得到这些证据,一是现在奥克兰的新冠肺炎患者的住院人数,和未打疫苗的新冠肺炎住院人数。 奥克兰新冠肺炎患者住院人数91-4=87例 奥克兰未施打疫苗的新冠肺炎住院人数87#61%=47.58例 奥克兰施打疫苗新冠肺炎住院人数87-47.58=39.42 目前奥克兰的总人口1463000 奥克兰施打二剂疫苗人数1463000#90%=1316700 奥克兰未施打疫苗的人口146300 奥克兰施打疫苗人口患新冠肺炎的住院率39.42*1316700=0.00002994 奥克兰未施打疫苗人口患新冠肺炎的住院率47.58*146300=0.00032522 结论:奥克兰施打疫苗人口的住院率2.994/10万 奥克兰未施打疫苗人口住院率32.522/10万 二者差别非常大,未接种疫苗的人去施打吧。
> View article今天看了一个小男孩,二岁,夜里哭闹。他一进诊室,我就知道他什么问题了,额头前突,形似方颅,就知道他是缺钙。 我们知道,婴儿身体中的矿物质约占体重的5%,钙约占体重的2%。这些钙大多分布在骨骼和牙齿中,而且这些成分约占总量的99%。因此,我们可以说,钙是婴儿的骨骼发育和牙齿生长的关键因素。婴儿如果缺钙,还可能会有以下症状: 1. 烦躁不安,常常不明原因哭泣,不容易入睡,就算入睡了也容易惊醒; 2. 出汗比较多,即使天气不是很热,也容易出汗; 3. 枕部脱发圈,后脑勺常会出现脱发的情况; 4. 比同龄孩子更晚出牙; 5. 囟门闭合迟,肌无力; 6. 神情呆滞、表情少,动作和语言都比同阶段的孩子落后; 7. 前额高突,形成方颅。或常有串珠肋,各个肋骨的软骨增生连起似串珠样,常压迫肺脏,使宝宝通气 不畅,容易患气管炎、肺炎; 8. 婴儿缺钙还可能造成宝宝偏食、湿疹等。 综上所述,看看你的小宝宝有缺钙吗?如果宝宝缺钙的话,是要补充钙质了。 谢谢浏览 www.drwin.co.nz
> View article今天(11月1日)生效的一个新法律,新西兰的中医从业者将被纳入专门的监管范畴,需接受适当的培训并完成注册。 周六,卫生部长Andrew Little宣布了这一消息。“政府已同意规范中医,包括针灸、中草药和推拿疗法,”他说,目前在新西兰中医还属于自律行业,有多达1200名从业者在独立地评估、治疗和转诊患者,并且通常是单独执业。” Little称,通过征求公众和行业意见,认为中医行业应该被纳入监管。“实施该法规将确保(中医)从业者具有适当的资格和能力进行执业。” 这份名为“2021年《健康从业者能力保证(指定中医药服务为健康专业)令》规定,从11月1日起,中医行业受2003年健康从业者能力保证(HPCA)法的监管。 “HPCA法案的目的是通过提供机制来保护民众,确保卫生从业人员有适当的能力。”Little说,“超过25种卫生专业受HPCA法案监管,包括护士、牙医、助产士、脊椎按摩师、整骨医生和足病医生。” 另外卫生部还将成立中医委员会(Chinese Medicine Council),将制定注册中医师所需的资格和能力标准。
> View article
中文微信:nzacupuncturecli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