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Uncategorized

60岁以后,身体渐渐出现或大或少的问题,我主张身体的自我康复,不主张过多的药物干预,特别是西药的过多,过早应用。近期的身体小问题,我记录一下,也说说我的认识和康复经过,供大家参考 1, 去年9月份,26/09/2023,在家偶尔量血压,180/100 mmHg,家人很害怕,我也有点不相信,晚上就去急诊室了。我主要还是消除家人的担忧,才去急诊,我自己认为一个是测的不准,一个是偶尔因素。 当晚,急诊护士测是180/100,医生看病时是160/95. 医生的建议,观察3个月,不然药物治疗。 医生又检查血,结果血脂稍高,其它无异常。 知道自己血压有时高,我就在生活中注意,按时睡觉,合理饮食,体育锻炼,主要是徒步,减少工作量。 08/04/2024.血压正常。128/82 mmHg 2,从上个月,左侧背部胸椎789少外,一个鸡蛋大地方,抽,不痛。 做了针灸,拔罐,好转。但是不是还有抽抽的感觉,有时痒。 现在10/04/2024,不是很抽,有点紧,像用手捶捶。 3,上星期六06/04/2024 晚上,突然上腹部疼痛,不恶心,不拉肚子。痛的不严重,但从来没有经历这种痛,勉强睡觉,夜里痛醒。 早晨还是少痛,腹部胀,不舒服。吃点东西就去上班了。 现在仍没有恢复到100%状态。 估计是吃东西,也可能胃肠感冒。

> View article

海外中医师成为高水平医生的几个条件 这几个条件不是缺一不可,而是越多越好。 1,意愿与决心。 2,高道德标准。 3,天分与努力。 4, 大学教育。 5,名师指点。海外很难找到,碰运气了。 6,实践平台。一人一个诊所,没有团队,没有学科带头人。 7,外部环境。海外的外部环境很好,能静下心来做医生。 8,较高悟性。 9,不耻下问。 10,胆大心细。 5,6,7 是外因,一个人改变不了,其它几个是内因,就靠自己了。 有空讲讲我的感受和体会! 大家还有补充的,请留言!谢谢!

> View article

上周治疗一例左手从背后够不到肩背,而与右手比较差了好远。手从背后上够这个动作是一个复杂关节运动,牵涉非常多的肌肉,我们在治疗时,一定知道是那块肌肉损伤,做到有的放矢。请看下面患者检查治疗视频。 上周治疗一例左手摸不到肩背患者的检查和治疗视频 今天治疗一例抖肩不能,手摸后背不高患者的检查视频 让我们从人体功能解剖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手在背后从下向上够的这个动作,它其实可以被简单的拆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步:肱骨在盂肱关节处做肩关节的后伸(即胳膊向后抬) 第二步:肱骨在盂肱关节处做肩关节内旋和内收(即胳膊整体做一个向内的旋转) 第三步:前臂在肘关节处做屈曲,且肩关节肱骨内旋的角度随着屈肘角度的不断增加而增加(即屈肘手向上够) 当你要完成一个手背后向上够的动作时,基本要进行以上几个步骤。 1,在进行肩关节后伸和极度内旋时,需要肩胛骨进行一些前倾和内旋来帮助完成肱骨在盂肱关节的动作。牵涉肌肉有胸小肌和上斜方肌。 2,肩关节内旋时,肱骨会产生向后的滑动以及向前的滚动,这是肱骨头在肩关节盂里完成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而肩袖肌群的肌腱在关节囊内包绕肱骨头,它们的紧张会限制肱骨头的活动。牵涉的肌肉尤其是冈下肌和小圆肌。 其实背手这个动作在临床上非常接近一个特殊实验检查,叫做抬离实验。抬离试验(lift off test)最初是Christian Gerber教授在1991年的英国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J Bone Joint Surg Br)上提出来的。抬离动作实际上是做的肩关节内旋的动作,而肩关节内旋部分功能是肩胛下肌在起作用。 3,屈肘手向上够这个动作,要进行肘关节屈曲。牵涉到肱二头肌和肱肌。 胸小肌,斜方肌,冈下肌和肱二头肌等是容易检查到,也容易治疗的肌肉损伤,而小圆肌,肩胛下肌和肱肌不容易被查到,也容易被忽略的肌肉损伤。上面第一个视频的患者就是主要肩胛下肌损伤的患者,第二个视频是斜方肌损伤。 小圆肌损伤的针灸治疗对策。(下面链接有小圆肌的松解) 【黄博士神经卡压医案】少见,有趣,长知识的一例肩痛,四边口综合征,腋神经卡压症 肩胛下肌损伤治疗对策。(下面链接有肩胛下肌松解) 【黄博士医学科普】肩膀酸痛久治不愈的“祸源”——不容忽视的肩胛下肌损伤 肱肌损伤治疗对策。(下面链接讲到肱肌松解) 【黄博士难治病案分享】肱肌损伤 | 一例上臂前面下端痛的治疗过程|治疗体会及思考|奥克兰新西兰中医诊所  

> View article

1,枕大神经发自颈2神经后支,绕寰枢关节定位后向上行,在枕外隆突旁,项上线处,穿过半棘肌及斜方肌止点及其筋膜至枕颈部皮肤。 2,第三枕神经头痛(thirdoccipitalnerveheadache)为单侧枕部及枕骨下疼痛,是颈痛患者的主要症状,尤其是发生于挥鞭样损伤后的颈痛,发病率可达27%。Bogduk和Marsland(1986)认为,这种头痛是由C2-C3椎间关节退行性病变或外伤后关节病变压迫C3神经分支而引起的。 1.)神经走行:第三颈神经后支从C2-3椎间孔处发自第三颈神经,向后绕C2-3关节下方的骨纤维管至横突间肌后内侧,然后向后上方走行至头半棘肌,在枢椎棘突水平面穿过头半棘肌或斜方肌,在头半棘肌或斜方肌浅面竖直向上走行,并与枕大神经相交通,分布于枕部皮肤。 2.)易卡压部位:关节突关节,关节突关节炎症可以刺激枕神经而引起头痛。C2-3关节突关节的关节囊由第三枕神经发出细支支配,其外侧面存在枕大神经与第三枕神经的交通支,其下方骨纤维管固定第三颈神经后支,所以在关节突关节炎症时会刺激第三枕神经,引起第三枕神经痛。 3.)临床症状:起自枕部并向头顶放散至前额的单侧头痛,不向对侧转移,病程长,时轻时重,女性多见 3,枕下神经 1.)神经走行:第一颈神经后支。第一颈神经干自脊髓分出后,行于寰椎后弓的椎动脉沟中,且位于椎动脉的下方,在寰椎后弓上方与椎动脉之间穿行寰枕后膜,并于椎动脉沟的外侧分为颈神经前支和后支,后支即为枕下神经。其进入枕下三角。 2)易卡压部位:寰枕关节,发生轻微移位或椎枕肌、头半棘肌、斜方肌肌腱以及颈部筋膜发生炎症、局部软组织渗出、水肿、粘连、痉挛等各种病理改变时,挤压从中穿过的枕下神经。 3.)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枕部、枕下部疼痛,压痛,可伴有眩晕等。 ①疼痛:以枕部、枕下部疼痛,即在枕外隆突下与两侧的上项线附近疼痛,疼痛亦可出现在枕下凹处,呈经常性,但可有缓解,时轻时重。 ②感觉障碍:部分病人枕下部感觉过敏或有麻木感。伴有头晕与头脑不清。重者,眩晕明显。 ③枕下凹上缘处有压痛,枕外隆凸及上项线处固定性压痛,时轻时重,个别患者第二颈椎棘突处有压痛。 4,枕小神经: 1.神经走行:由第2颈神经前支通过颈浅丛分出,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升,至头部附近,穿出深筋膜,越过胸锁乳突肌止点的后部,继续上升,到头的侧面,分布于耳廓后面,支配耳廓后上部,乳突及枕部外侧区域的皮肤。 2.易卡压部位:上项线、胸锁乳突肌乳突肌后缘上段(翳明穴)。 3.临床症状:以枕小神经痛为主要症状。疼痛为阵发性,针刺样或刀割样,甚至可放射到额部及眼眶,头部活动、咳嗽用力均可诱发疼痛。间歇期为钝痛,颈肌痉挛,头呈僵直位。 5,耳大神经 耳大神经位颈丛皮支中最大的分支,由第3颈神经的后支组成。 自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向前上方斜越该肌表面,于胸锁乳突肌浅面向下颌角方向走行,分布于耳郭、腮腺表面及乳突表面的皮肤。 患者多为急性、亚急性起病,病程较短。患者一侧枕部疼痛,可向外耳部放射,疼痛可呈持续性钝痛而有阵发性加剧,也可呈间歇性发作。颈部活动、咳嗽、喷嚏时可加剧疼痛。 体征与检查 (1)枕外隆起处常有压痛。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压痛明显,疼痛可向颈部放射。 (2)耳大神经支配区域如耳郭、腮腺表面及乳突表面可出现过敏或感觉轻微减退。 (3)颈部活动可无明显受限。 6,耳小神经  几个概念 上颈椎:是指枕骨、第一颈椎(寰椎)、第二颈椎(枢椎),因其连接之间没有椎间盘结构,且活动方向会与3~7颈椎相反,因此认为它们是上颈椎。 枕下肌群非常重要,因为枕下肌群是全身唯一连接在脊髓被膜上的肌群,当枕下肌群紧张时,会导致脊髓被膜紧张,进而使全身肌肉紧张。 枕下三角区:由头后大直肌、头上斜肌、头下斜肌在枕下围成的三角区域,其内部充满脂肪纤维组织 。其上部由头半棘肌覆盖,也有椎骨动脉横穿此区域。若枕下三角区的脂肪纤维发生硬化会导致枕下肌群的问题。枕下三角区的疼痛的激痛点为斜方肌的第二激痛点。治疗时,需要把颈椎双侧同时治疗。 由于枕下肌群与附着于C1~C4的肩胛提肌,常常诱发肩颈部的紧绷感、疼痛感及僵硬等表现。 枕下肌群:枕骨下方,寰椎、枢椎的后方头半棘肌的深面,包括头后大直肌肉、头后小直肌、头上斜肌、头下斜肌四块肌肉 头后大直肌(呈三角形) 起点:枢椎棘突 止点:下项线的外侧部 头后小直肌肉(呈三角形,较小居内侧) 起点:寰椎后结节(其实就是棘突的位置,只是寰椎没有向外凸出,只是一个小结节) 止点:下项线的内侧部 主要功能:两块肌肉的功能是相同的,单侧收缩对侧旋转,双侧收缩时头部伸展(仰头) 头上斜肌 起点:寰椎横突 止点:枕骨下项线上方的骨面 主要功能:单侧收缩同侧屈对侧旋,双侧收缩仰头 头下斜肌 起点:枢椎棘突 止点:寰椎横突 主要功能:单侧收缩同侧屈同侧旋转,双侧收缩颈部后伸。

> View article

1, 小红书链接 肩背痛不都是肩周炎 | 神经卡压引起肩背痛的几个特点 | 误诊误治肩背痛 | 新西兰奥克兰中医诊所 2, YouTube链接 肩背痛不都是肩周炎 | 神经卡压引起肩背痛的几个特点 | 误诊误治肩背痛 | 新西兰奥克兰中医诊所 如果患有肩背痛,医生常诊断【肩周炎】,也常听大家说,几个月或半年就好了。 长期肩痛,经久不愈,针灸,推拿,理疗等各种治疗,仍疼痛难忍,一定要想到【肩背痛的神经卡压】。最常见的就是颈椎性神经根肩痛,肩胛背神经卡压,四边口腋神经卡压。 记住神经痛的几个特点,可以建议医生改变诊断及治疗思路,做一些相应检查,并做合理治疗,一切将柳暗花明。 特点一,疼痛性质是刺痛,麻痛,窜痛,烧灼样痛;特点二,按压或敲打肩膀以外区域(如颈部,肩胛区,脊椎旁),可诱发肩背痛。特点三,用针检查肩部或上肢,可发现有痛觉的敏感或迟钝;特点四,夜里及休息时疼痛加重,而白天或工作时疼痛减轻;特点五,颈椎神经根卡压,做压颈试验可引发肩背痛,四边口也神经卡压,做投球动作可引发肩背痛,肩胛背神经卡压。做下垂下肢可诱发肩背痛;特点六,封闭卡压点(压痛点),或针灸神经松解,或手法卡压点松解,疼痛立即缓解。

> View article

上肢肌肉─肩部相關肌肉 艾氏解剖|肩部神经 一,中等水平以上医者的要求[基本条件】 工具箱里面的相对特异性的治疗方法较多,越多越高级。 疾病到底是怎么好的,听我分析,你会惊奇 1,我们老祖宗很早就说过。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 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汉书·艺文志》 2,人体有一套完整的防病(皮肤、扁桃体、淋巴结、呼吸道、免疫系统)、治病体系(人体有强大的自愈能力,人体有完整的自我修复能力),也有一套完整的自我调控机制。得病了,或身体出现偏差,最后痊愈了,都是人体的自愈,修复能力或自我调控起作用。中医治病,无论中药、针灸,还是拔罐、正骨,都是调节人体的自愈,修复能力,或刺激人体的自愈,修复能力,修正人体的调控系统,让人体处于阴阳平衡状态,人体不得病,或少得病,目前只有中医有这个高度,认识人体这么深刻。 3,打篮球的年轻人,脚踝扭伤了,百分之90以上的人都不去看医生,更不去针灸治疗,一、二个星期后又生龙活虎的出现在运动场,这就是人体自愈的能力。如果一位脚踝扭伤的人去找医生治疗,无论任何治疗(正骨,理疗,推拿,针灸,敷膏药,消炎药),二周后痊愈,就认为是治疗好的,说医生治疗好的,是不客观的评价。但是一个脚踝扭伤(跗骨窦综合征),几个月,甚至一年,二年还痛、肿,不能运动,通过几次治疗,不痛了,能打球了,这一定是治疗的效果。 4,治病的心理作用,治病的安慰作用,治疗方法的非特异效果(非主要治疗作用,潜在能力的激发,疾病延伸或伴随症状的缓解) 5,针灸治疗方法的特异效果(神经痛卡压,肌腱炎等)枕神经痛(后头痛,耳周痛,眼痛),过敏性鼻炎、咽炎(鼻、咽部痒,流鼻涕,打喷嚏,咳嗽),颈性颈椎病(头痛,头晕,颈痛,颈胀),肩背筋膜炎(肩背痛,紧张,胀痛,胸闷,手麻),肌腱炎,肩胛背神经卡压,腋神经卡压,胸长神经卡压,尺神经沟卡压,正中神经卡压,绕神经沟卡压,骨盆底部综合征(腰腿痛,尿急,尿频,尿痛,性交痛,下腹痛),,跗骨窦综合征(踝关节疼痛,肿胀,无力),狭窄性腱鞘炎(手腕痛,手指痛,弹响指)。 二,怎么样利用人体的自愈,修复,调控能力。 1,健康饮食, 2,充足睡眠, 3,适当运动, 4,情绪管理。 三,怎么样用好治病的心理作用,治病的安慰作用,非特异治疗方法 医疗取效的非治疗因素 1,患者尊敬,信任医生。 2,患者对看病的重视。 3,就医环境 4,医者的行为 四,肩部疼痛,无力的神经因素 防误诊误治的平时临床训练,1)反向思维;2)不要光听患者叙述;3)不要被前医诱导; 4)不要听专家的,他们也是人,他们也会犯错;5)不要完全相信辅助检查,MRI,B超,血尿常规;6)随时改变诊断,改变治疗方案。 临床学习的二个注意事项:1)学习思维方式;2)学习,积累非特异治疗方法。 1,全身性疾病。运动神经元病,巴金森氏病 有时因肌肉紧张而使肩关节活动受限,常见于巴金森氏病,易误诊肩周炎。检查时,手腕有齿轮样震颤。一手握住另一手,轻轻活动手腕,可感觉到齿轮一样的震颤,进行两病症的鉴别。我曾经介绍过一例患者,巴金森氏病误诊肩周炎。 有时肌肉无力,上肢抬举无力,认为肩关节活动受限,易误诊为肩周炎。我曾遇到一例运动神经元病误诊为肩周炎。肌无力抬举不能,与运动受限很好鉴别。用另一手,阻挡一下,就可以发现是无力还是受限了。 平山病(Hirayama disease)是1959年由日本学者平山惠造[1] (Keizo Hirayama)首次报道,累及脊髓前角细胞,主要影响C7-T1脊髓神经及其支配的肌肉,以上肢远端不对称肌萎缩为特征表现的一种少见疾病,且初步认为该病是良性自限性疾病 2,偏瘫性肩痛症。 针刺治疗偏瘫性肩痛症47例临床观察 3,神经卡压症。颈神经根卡压,肩胛背神经卡压,四边口综合征,胸长神经卡压,臂丛神经卡压, 4,放射性肩痛,心脏病,胃病,岗下肌综合征 冈下肌可以引发许多牵涉痛,虽然它位于肩部后方,但却常常引起肩部前方的疼痛,这种疼痛通常感觉像在关节中,还会传递到肱二头肌,容易让人误诊为肱二头肌肌腱炎。冈下肌的激痛点还会将疼痛传递到外侧,向下传递到前臂和手部拇指一侧。 五,神经因素引起肩背痛症的几个特点 特点一,疼痛性质是刺痛,麻痛,窜痛,烧灼样痛,放电样麻痛感或蚁走感;特点二,按压或敲打肩膀以外区域(如颈部,肩胛区,脊椎旁),可诱发肩背痛,Tinel征是指叩击神经损伤(仅指机械力损伤)或神经损害的部位或其远侧,而出现其支配皮区的放电样麻痛感或蚁走感,代表神经再生的水平或神经损害的部位。特点三,用针检查肩部或上肢,可发现有痛觉的敏感或迟钝;特点四,夜里及休息时疼痛加重,而白天或工作时疼痛减轻;特点五,颈椎神经根卡压,做压颈试验可引发肩背痛,四边口也神经卡压,做投球动作可引发肩背痛,肩胛背神经卡压。做下垂下肢可诱发肩背痛;特点六,封闭卡压点(压痛点),或针灸神经松解,或手法卡压点松解,疼痛立即缓解。 1,检查的工具 2, 疼痛特点 3,感觉的过敏或迟钝,深感觉 4,反射的减弱或亢进,病理反射 5,肌力的检查,肌张力检查 6,平衡检查 六,神经卡压 最容易忽视的神经卡压症 1,颈神经根卡压, 2,肩胛背神经卡压, 肩胛背神经卡压症(Dorsal scapular nerve entrapment […]

> View article

  2,YouTube链接 容易误诊误治的一例肩痛患者 | 奥克兰黄博士中医诊所 | 易忽略的神经卡压 她自己认为有拉伤史,开始只是几秒的刺痛,过电样肩痛,慢慢发展到肩部活动受限,到梳不了头,只有一个姿势,像投球姿势,刺痛就发作,并持续时间达几十秒。##【患者的拉伤史是刺痛发作前一个星期,医者不能只听患者的叙述】 到抬不起上臂,肩部活动受限,这个阶段,医生一定考虑【肩周炎】,【五十肩】,【肩凝症】。 如果用拉伤引起的肩痛解释,最后发展到肩凝症,也能解释患者的病情。一过性刺痛,过电样肩痛,是活动时刺激了撕裂处;肩凝症,患者抬举受限,是肩部拉伤的反应。可是患者做理疗,按摩,针灸,服止痛药都不管用啊,并且越来越重。##【如果仔细询问患者的疼痛性质,并且给与检查,一般肌肉,韧带,关节的拉伤,是没有肩部的感觉改变】 我按【四边口综合征】,一次治疗患者就跟换了一个人一样,不是【肩周炎】最好的证据。 初诊,也是第一次治疗,我想到了是神经痛,我是根据患者疼痛性质考虑的,检查的时候,发现颈部第5颈神经,中斜角肌后缘有压痛点,非常疼痛。而四边口处无压痛,还说压这里舒服,因此我按胸长神经卡压治疗,无效果。##【医者也是在摸索,重新思考,改进中,完成诊疗过程的,第二诊不就走上正路了嘛】 第二次,我重新考虑我的判断,又进行仔细检查。引起肩部神经痛就几个卡压部位和神经,一个是神经根,一个是胸长神经卡压,第一次治疗无效,排除;一个是肩胛背神经卡压,还有一个就是四边口综合征。检查时,发现肩部及上臂外侧感觉迟钝,敲打四边口处有放射痛麻,投球姿势诱发肩部刺痛,因此我考虑是腋神经的问题。松解腋神经出口,四边口处,第三次来诊时,直呼【太神奇了】。刺痛,过电样疼痛几乎没有了,并且整个上肢轻松如常。##【大家思考一下,如果是撕裂的肌腱或韧带疼痛,一次治疗能缓解吗?一次治疗肩凝症能松开吗?】 ##【总结一下,诊疗正确,方法正确,这个患者应该慢慢就痊愈了。疼痛减轻或消失,患者就敢活动肩关节了,肩凝症也好治疗了。】 把我的诊疗思路及体会介绍给大家,供参考! 欢迎讨论,关注!

> View article

1,介绍一点咳嗽的医学知识,并解释患者对咳嗽认知的误区 介绍一点咳嗽的医学知识,并解释患者对咳嗽认知的误区 2,【黄博士咳嗽医案】咳嗽4个月, 阵咳,痰多,一次针灸滑罐,症状几乎消失 【黄博士咳嗽医案】咳嗽4个月, 阵咳,痰多,一次针灸滑罐,症状几乎消失 3,不停的咳嗽,咳嗽到痉挛,咳嗽到不能说一句完整的话【患者反馈】 不停的咳嗽,咳嗽到痉挛,咳嗽到不能说一句完整的话 4,【黄博士视角】 非呼吸系统疾病咳嗽的原因及处理 【黄博士视角】 非呼吸系统疾病咳嗽的原因及处理 5,【黄文川博士医案】长期干咳一例 韩国人 【黄文川博士医案】长期干咳一例 韩国人 6,针灸治疗一例顽固咳嗽 带状疱疹后遗症 针灸治疗一例顽固咳嗽 带状疱疹后遗症 7,一位顽固咳嗽患者的治病经历山东了老乡 一位顽固咳嗽患者的治病经历山东了老乡 8,用中医中药治疗一例胸闷病例的思考上海人 用中医中药治疗一例胸闷病例的思考 9,每日一案(8)喉部发声误诊咳嗽案 每日一案(8)喉部发声误诊咳嗽案 10, 近期治疗的咳嗽,不孕不育患者 近期治疗的咳嗽,不孕不育患者 11,中医古方 咳嗽 咳嗽患者的来信 新西兰 奥克兰 黄博士中医诊所 四逆散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中医古方 咳嗽 咳嗽患者的来信 新西兰 奥克兰 黄博士中医诊所 四逆散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12,【黄博士咳嗽医案分享】这种咳嗽很少见,很特殊,但一定存在,不要用你的思维考虑呃 13, 王大爷,朋友老爸,82岁,慢性咳嗽五年

> View article

20、06、2023 1,小红书链接 肩痛,四边口综合征,腋神经卡压症 2,YouTube链接 肩痛,四边口综合征,腋神经卡压症 投球姿势开始肩痛,放射到下臂及手,放下这个姿势痛消;持续这个姿势,痛麻也持续,就是放下,痛麻会持续十秒消失;压迫肩背交界处,肩头就不舒服,再持续压,就会痛;敲打肩胛下,肩头会嘟嘟痛。检查没有感觉的敏感或迟钝。 患者反馈(27、6、2023) 1,小红书链接 患者反馈(27、6、2023) 2, YouTube链接 患者反馈(27、6、2023) 腋神经是臂丛后束的分支,含第5~6颈神经前支的纤维,自臂丛后束发起后,与旋肱后动脉伴行向后外穿过四边孔,绕肱骨外科颈行于三角肌深面。沿途分支布于三角肌和小圆肌和臂外侧皮肤。 四边口,上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大圆肌,内侧界:肱三头肌长头,外侧界:肱骨外科颈,空内有腋神经穿行。腋神经自臂丛后束发出,穿四边空,绕肱骨外科颈到三角肌深面,支配三角肌、小圆肌。 四边孔综合征主要的症状与体征有: 1. 肩部不舒服、肩外展无力:做外展对抗动作时无力。 2.肩后部疼痛:疼痛可放射至整个上肢,做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动作时疼痛加重。【投球姿势加重或不能】 3. 四边孔处固定压痛:肩胛骨靠近脊柱的一边有上下两个角,在上下两个角的中下1/3处,再水平往外2~3厘米,即对应四边孔所在位置有固定的压痛。 4. Tinel 证阳性。 4. 肩关节活动受限。 5. 肩外侧皮肤麻木或感觉消失。 6. 三角肌萎缩。 【操作点】 1,肩胛骨外缘点松解小圆肌,可定1~2 个点。【微探刺】 2, 肩胛骨下角点松解大圆肌,可定1 点。【微探刺】 3,大结节下分点 松解小圆肌大结节附着点。【直刺,微探刺】 4, 小结节嵴点松解大圆肌,可定1~2 点。【直刺,微探刺】 5,大圆肌,小圆肌松解。【捏起,平刺,来回三次探刺】

> View article

1,小红书链接 韵动脊骨内视练习整套示范 2, YouTube链接 韵动脊骨内视练习整套示范 一起练习,一起健康 每天练习,坚持数年后,再检视你的心身,你就知道这个练习的益处了。 【黄博士韵律脊骨内视练习总汇】跟黄博士一起练习,一起健康

>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