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Uncategorized

中医靠什么在新西兰生存 黄文川中医师 新西兰是一高福利国家,免费医疗是其中之一。有病去看家庭医生,政府将支付大部分看诊费用。去医院急诊室、普通门诊、专科看诊、化验、检查一切免费,住院病人一切治疗和检查免费,并且医院负责住院病人的饮食和看护。需要在家服用的药物,一般一盒(一瓶)药物患者只支付3纽币。这样的医疗制度,怎么还能让新西兰的私立中医诊所生存下来,并且中医诊所越来越多。请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个秘密吧。 靠欺骗生存?新西兰没有好中医,这里的中医都是扯淡,一点不靠谱,全是骗人的,这种声音非常普遍,我在生活中,或在网络论坛里正常听到,中医真的是靠骗人生存下来的吗?说实在的,任何行业都有骗人的,中医行业也不例外,但骗人的一定不是主流。在新西兰,西医几乎是免费的,而中医诊所是私立诊所,看病、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一切自己付费,有免费的西医不去看,患者自己拿钱被中医骗,这样的中医能长久吗? 靠ACC生存?新西兰ACC承认针灸治疗,其实就是对针灸疗效的肯定。新西兰的中医单靠ACC生存,我不敢苟同。ACC的规章制度非常严格,一个ACC注册的针灸师每天只能治疗一定数量的ACC病人,这个数量限制了一个中医诊所每天的收入,单靠ACC一定生存很困难。我认识的很多中医同行,他们诊所的患者大部分都是自费患者,ACC患者占很少比例。就是单靠ACC生存下来的中医诊所,也说明针灸治疗对新西兰的贡献,为ACC节省了大量资金。 中医的普及性。在新西兰,一个人想学习西医是非常困难的,想成为西医医生将更加困难,而学习中医将容易的多。中医不需要西医掌握非常复杂的解剖、生理、病例基础理论,只要具备基本的中文基础就可以自己学习,并且一些治疗方法容易实践,如推拿、拔罐、刮痧等,其实就是中国老百姓在家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仲景之门人人可入”就是说中医人人可学。如果一些人把中医当饭碗,那一定是会熟练地使用中医治疗方法,并且更加有效,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医能在新西兰生存下来了。 中医的高效性。中医疗效是中医生存的根本。一个诊所的生存就是靠口碑,口碑就是来源于疗效。中医本身就是很普通的治疗方法,都是老百姓经常在家应用的方法,并且疗效是肯定的,如头痛按摩“风池”,背痛拔罐,感冒煮“生姜大枣汤”等。如果这些中医方法被训练有素,常年专研的中医师利用,疗效会更高。中医诊所是私人诊所,诊所要生存,就要提高中医的治疗效果,中医师就要认真对待治疗的每一位患者。每次中医治疗后都要认真思考患者的疗效,效果好要总结,效果不好要反思,争取下次治疗有好的治疗效果。这种读书、思考、感悟、专研、总结等是中医高效性的基础,新西兰中医师有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些。 中医的全科性。现代西医的分科越来越细,一个消化科现在分成消化内科、消化外科、肝胆外科、肝病科、胃溃疡病科、结肠科、庤瘘科、食道病科,有的把一个病就分为一个科,医生也就只会诊断治疗一个疾病,造成医生只专不全的状况。患者患病后在各个科室来回转诊,做很多不必要的检查,浪费患者的时间和国家的金钱,更重要的是没有处理好患者的病痛。而中医还没有像西医那样细分,特别是在新西兰的中医更是全科中医,能及早诊断和治疗患者,提高了中医的声誉。最近治疗一例胸胁痛患者,半年前撕裂性胸胁痛,去奥克兰医院急诊室,怀疑“肾结石”给予止痛药,并做肾脏B超,排除肾结石。回家后胸胁疼痛仍很严重,家庭医生推荐“骨科专家”,做整个椎体的X光片,做胸椎CT,做全身ECT,一切正常,排除骨科疾病。仍疼痛,家庭医生推荐“肝胆专家”,做肝胆B超,化验肝功,一切正常,排除肝胆疾病。最后患者被“专家”推到家庭医生,只好服用止痛药观察治疗。我检查后发现患者右胸10肋间神经分布区有感觉过敏,我考虑肋间神经痛,我有信心用中医方法治愈患者的病痛。从怀疑“肾结石”到怀疑“脊椎病”,再到怀疑“肝胆病”,做的各种检查都很盲目,一个医生应该有能力判断患者做什么检查。中医的全科性使中医师具备全科的中西医基础,对患者百利无一害。(黄博士中医诊所 1054 New North Rd Mt Albert Auckland www.drwin.co.nz 电话 09-5296185)

> View article

中医的生存之道 黄博士中医诊所 陈洋中医师 黄文川博士 在很多人眼中,传统中医能在靠先进理论、先进技术和先进医疗设备而大行其道的西方医学的当代社会生存下来,确实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事情。因此,有些人认为中医比西医先进,中医疗效优异,中医包治百病,也就是说有病看中医就可。我不反对中医的科学性,也不反对中医的在治疗某些疾病高疗效,我做为中医师,也是靠中医吃饭。我是想从另一个方面,思考中医的生存原因。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谈谈,在现今社会,现代西医做为主流医学,而中医还顽强的坚守着自己的阵地,中医的生存之道究竟是什么? 中医对整体性的把握。大家知道,中医的整体观是中医的特点之一,中医治病讲究“天人合一”,中医诊断疾病讲究“四诊合参“,也就是说中医在治疗、诊断疾病等要去综合的整体的考虑很多方面。而西医更讲究局部,从人体的细胞、分子水平考虑疾病。你比如像大病初愈以及素体体质虚弱的病人往往出现乏力、厌食、失眠、消化不良、盗汗等现象等,此时中医根据个人不同的体质去辨证调理。而这种病人看西医,通过先进仪器,化验等检查,没有发现问题,医生也不能做任何处理,只是让病人休息、锻炼等。例如口腔溃疡这个病,西医认为是口腔黏膜局部的溃破、糜烂、炎症,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而中医是从整体考虑口腔溃疡,通过全身调理,通过“泻火”来治愈溃疡。其实,现代西医已经认识到人体的整体性,人体与自然,人体与社会的关系,并且提出“社会—心理—生物—疾病”新的医学模式,也许是刚刚起步,当然我们希望西医会在这方面迎头赶上,但中医确实在当下在这点上是“先进”的。 西医对很多疾病的“不为”。西医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人体的各个系统,特别是对一些疾病的研究和治疗,不愧是当今社会的主流医学。由于西医的精力、资源和认识上的不足,限制了它在某些疾病上的研究,这也给了中医生存的土壤,说这句话不免有些无奈,但确是事实。在我们诊所里,经常会遇到一些在尝试西医无果的前提下才被迫来找中医的病例,这可能是因为西医的诊断大多是依靠医疗设备给出的客观数据说话,这往往会造成西医大夫无能为力的状况。例如像一个头晕的病人在做完检查之后,发现没有贫血,没有低血压,肿瘤的一系列检查之后,就会被打发回家,被要求多休息,少劳作而草草了事,但是病人的苦诉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治疗。例如一些腰腿痛的患者,做完CT、MRI等检查没有发现问题,西医给止痛药,或去理疗完事。还有西医认为的功能性疾病,也就是“神经症”,一系列的血液检查,先进仪器的考验,也不能确诊,医生头痛,患者痛苦。而这些是中医最拿手的地方。大概是人的本性驱使,人总是想试图找到困扰自己的问题。让人无奈的是现代医学发展到现在的阶段,还是有很多的疾病是没有得到治愈和充分认识。中医做为现代医学的补充,默默为人类做贡献,也是我们需要称赞的。 中医的生存之道最原始的驱动力还是它的强大气场。说的具体点就是它的口碑,它的好名声。几千年来,中医慢慢积累的好名声;历代中医大师治疗疑难疾病的案例;中医理论与中国文化的渗透,形成了中医在华人社会的强大气场,因此说到中医,就是神奇,就是治百病,就是高疗效。因为诸多原因,很多人在诋毁中医,除了跟中医本身的不足外,也还跟中医队伍需要改进相关。但这不能抹灭中医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大到术后康复,小到吃饭穿衣,中医文化已经深入人心,不管你察觉与否,它已在那里,融入你的血液。这就是中医的力量,这就是中医文化的力量。单单利用这种气场就能治疗疾病,长期治疗不愈的癌症,到一个偏远山区拜访老中医,服中药后,慢慢痊愈;长期治疗不愈的低烧,到省城看中医专家,几副中药,药到病除。这些中医治疗的神奇,不能排除中医气场的“安慰性”。现代医学在治疗疾病的某些方面还没有形成这么强大的气场,也没有能力代替中医这方面的功能。现在西医医学在强力发展心理治疗,大力发展心理治疗师,但目前还看不到心理治疗的强大效果,更替代不了中医的“安慰作用”。中医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里被保留和发展了起来,跟其自身的先进性和在老百姓心中的不可替代性才使其不被西方医学吞并。在大多数华人心中,现代西医还不能给自己在心理上提供一个“安心”的栖息之所。而中医在很大程度上,给了老百姓的一种“依赖感”和“安全感”。以上是个人观点,供大家讨论。(阅读更多医学科普文章,请浏览www.drwin.co.nz 黄博士中医诊所 1054 New North Rd Mt Albert 电话 09 8150518) 中医的生存之道 黄博士中医诊所 陈洋中医师 在很多人眼中,传统中医能在靠先进理论、先进技术和先进医疗设备而大行其道的西方医学的当代社会生存下来,确实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事情。因此,有些人认为中医比西医先进,中医疗效优异,中医包治百病,也就是说有病看中医就可。我不反对中医的科学性,也不反对中医的在治疗某些疾病高疗效,我做为中医师,也是靠中医饭。我是想从另一个方面,思考中医的生存原因。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谈谈,在现今社会,现代西医做为主流医学,而中医还顽强的坚守着自己的阵地,中医的生存之道究竟是什么? 中医对整体性的把握。大家知道,中医的整体观是中医的特点之一,中医治病讲究“天人合一”,中医诊断疾病讲究“四诊合参“,也就是说中医在治疗、诊断疾病等要去综合的整体的考虑很多方面。而西医更讲究局部,从人体的细胞、分子水平考虑疾病。你比如像大病初愈以及素体体质虚弱的病人往往出现乏力、厌食、失眠、消化不良、盗汗等现象等,此时中医根据个人不同的体质去辨证调理。而这种病人看西医,通过先进仪器,化验等检查,没有发现问题,医生也不能做任何处理,只是让病人休息、锻炼等。例如口腔溃疡这个病,西医认为是口腔黏膜局部的溃破、糜烂、炎症,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而中医是从整体考虑口腔溃疡,通过全身调理,通过“泻火”来治愈溃疡。其实,现代西医已经认识到人体的整体性,人体与自然,人体与社会的关系,并且提出“社会—心理—生物—疾病”新的医学模式,也许是刚刚起步,当然我们希望西医会在这方面迎头赶上,但中医确实在当下在这点上是“先进”的。 西医对很多疾病的“不为”。西医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人体的各个系统,特别是对一些疾病的研究和治疗,不愧是当今社会的主流医学。由于西医的精力、资源和认识上的不足,限制了它在某些疾病上的研究,这也给了中医生存的土壤,说这句话不免有些无奈,但确是事实。在我们诊所里,经常会遇到一些在尝试西医无果的前提下才被迫来找中医的病例,这可能是因为西医的诊断大多是依靠医疗设备给出的客观数据说话,这往往会造成西医大夫无能为力的状况。例如像一个头晕的病人在做完检查之后,发现没有贫血,没有低血压,肿瘤的一系列检查之后,就会被打发回家,被要求多休息,少劳作而草草了事,但是病人的苦诉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治疗。例如一些腰腿痛的患者,做完CT、MRI等检查没有发现问题,西医给止痛药,或去理疗完事。还有西医认为的功能性疾病,也就是“神经症”,一系列的血液检查,先进仪器的考验,也不能确诊,医生头痛,患者痛苦。而这些是中医最拿手的地方。大概是人的本性驱使,人总是想试图找到困扰自己的问题。让人无奈的是现代医学发展到现在的阶段,还是有很多的疾病是没有得到治愈和充分认识。中医做为现代医学的补充,默默为人类做贡献,也是我们需要称赞的。 中医的生存之道最原始的驱动力还是它的强大气场。说的具体点就是它的口碑,它的好名声。几千年来,中医慢慢积累的好名声;历代中医大师治疗疑难疾病的案例;中医理论与中国文化的渗透,形成了中医在华人社会的强大气场,因此说到中医,就是神奇,就是治百病,就是高疗效。因为诸多原因,很多人在诋毁中医,除了跟中医本身的不足外,也还跟中医队伍需要改进相关。但这不能抹灭中医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大到术后康复,小到吃饭穿衣,中医文化已经深入人心,不管你察觉与否,它已在那里,融入你的血液。这就是中医的力量,这就是中医文化的力量。单单利用这种气场就能治疗疾病,长期治疗不愈的癌症,到一个偏远山区拜访老中医,服中药后,慢慢痊愈;长期治疗不愈的低烧,到省城看中医专家,几副中药,药到病除。这些中医治疗的神奇,不能排除中医气场的“安慰性”。现代医学在治疗疾病的某些方面还没有形成这么强大的气场,也没有能力代替中医这方面的功能。现在西医医学在强力发展心理治疗,大力发展心理治疗师,但目前还看不到心理治疗的强大效果,更替代不了中医的“安慰作用”。中医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里被保留和发展了起来,跟其自身的先进性和在老百姓心中的不可替代性才使其不被西方医学吞并。在大多数华人心中,现代西医还不能给自己在心理上提供一个“安心”的栖息之所。而中医在很大程度上,给了老百姓的一种“依赖感”和“安全感”。以上是个人观点,供大家讨论。(阅读更多医学科普文章,请浏览www.drwin.co.nz 黄博士中医诊所 1054 New North Rd Mt Albert 电话 09 8150518)

> View article

我在奥克兰开中医诊所这十年(4) 黄文川博士 很多朋友不理解,黄博士中医诊所在NEW MARKET开的好好的,怎么说搬迁就搬迁,他们担心搬迁会影响诊所经营。请朋友放心,对我们来说,其实搬迁对诊所经营影响不大,并且搬迁后诊所经营会更好。 朋友的担心不无道理。一般中医诊所的患者大都来源于诊所周围区域,如诊所在MT ALBERT区,患者也都是在MT ALBERT 周围工作或居住的人。如果是这样,从NEW MARKET 搬迁到MT ALBERT ,那诊所的经营一定会受很大影响,患者从NEW MARKET 再到MT ALBERT 找我诊疗,一定要考虑很多。可我的诊所的患者大都是来自于大奥克兰地区的各个区域,甚至来自于新西兰其它城市。我在NEW MARKET 经营十年,我的患者来自周围的区域确实不多,第一,NEW MARKET 是奥克兰一个商业中心,居民很少,这里的人群大都是从其它地方来NEW MARKET的上班族,上班族大都年轻,患病率低,再说上班时间他们也没有时间看病,更没时间治疗;其二,NEW MARKET 居住的华人相对很少,学区内(Epsom,Greenlane ,Remuera,Pannell, Mt Eden)居住的华人,也都是为了孩子上学的中青年夫妇。以前我的诊所患者大都从奥克兰的北岸、南区、东区和西区到NEW MARKET就诊,他们克服了停车难,停车收费的困难,因此我搬迁到MT ALBERT 我的患者更容易找到我,停车更方便。对于从外城市来的患者,黄博士中医诊所搬迁到奥克兰的那个区域对他们都无所谓,都要长途驱车来诊。另一方面,我现在的患者都是我的老患者,有的患者最后都成为我的朋友,诊所搬迁后,他们仍是我的患者群;就是找我看病治疗的新患者,大多也是他们的朋友介绍过来,对我非常信任,不会因为诊所搬迁影响他们来黄博士中医诊所就诊。昨天还有一位月经不调的患者,从陶坡长途驱车赶到我的诊所,她也是她的朋友介绍过来的,西医治疗后不见好转,想尝试中医。这样的患者诊所搬迁不会影响到他们。 我们投资房地产讲究位置,开中医诊所也要讲究位置。刚来奥克兰对奥克兰的一切都不熟悉,我对开中医诊所更是一窍不通。来奥克兰后,一直居住在NEW MARKET 区,对其它地区也不了解,因此就选在NEW MARKET 开中医诊所,当时对周围居住人群,交通情况,停车情况,一点都不知道,现在看来,在NEW MARKET 开中医诊所是有点盲目,居住的华人少,自己的英语不好,吸引不了KIWI 患者,是早期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NEW MARKET停车不方面一直是我苦恼的问题,虽然以前有免费2个小时的停车场,但经常要等待进入,路旁收费停车位在高峰期也很难找到停车位。在NEW MARKET开中医诊所,最好的一点就是交通方便,无论从哪个区来NEW MARKET,从高速口下来就是诊所;南区、东区的公共汽车大都从NEW MARKET经过;西区、南区和东区的火车都从NEW MARKET下车。如果我们早期选择华人居住多,停车方便的区域开中医诊所一定比在NEW MARKET 经营的更好。其实我们早就发现NEW MARKET停车难的问题,一些患者因停车问题而不敢开车来NEW MARKET。上星期六,我在MT ALBERT黄博士中医诊所第一天接诊患者,患者停车极其方便,诊所院内可以停车,门口路旁可以停车,还有周围小路上大量免费无计时停车位。我现在对奥克兰的熟悉程度,一定好过刚来奥克兰时,因此我坚信这次我开诊所的位置选择不会有大错。 在奥克兰开中医诊所这么多年,对中医诊所的经营深有体会,决定中医诊所经营好坏的主要因素,一定是中医医师的医术和医德,中医诊所有医术精、医德好的医生,无论诊所开在哪,患者也一定能找到,“酒香不怕巷子深”千真万确。如果中医师“酒香”,诊所再开在一个好位置,交通方便,停车方便,诊所内外环境幽静舒适,那这样的中医诊所经营一定就很完美。(黄博士中医诊所已经搬迁之1054 New North Rd Mt Albert Auckland “955”商城正对面,新电话 […]

> View article

奥克兰开中医诊所的十年 (中文) 我在奥克兰开中医诊所这十年(之二) 我在奥克兰开中医诊所这十年(三) 黄文川博士 刚来新西兰,我才三十八岁。记得,在MT EDEN公园,当时与一帮年轻人打篮球,无论输赢,我都很不服气。现已近半百的我,在篮球场上,已经力不从心,与年轻人打球,没有开打,已甘拜下风。十年的光阴,消耗了我的体力,也消磨了我的心智。以前只要我治疗过的患者,大部分都能记住叫什么,患的什么病。治疗过的患者,打电话时,我都能辨别出患者的声音,他们都夸我记忆力好。而现在我的记忆力就大不如前。曾经治疗过的患者,再到我诊所看我,我有时要想半天,这个病人姓什么,以前治疗过什么病;以前治疗过的患者打电话,有时我就听不出老患者的声音。这种随年龄增大,体力和记忆将逐渐下降是人体的必然规律。对于中年移民,这种规律将是打击性的,特别是在英文上的学习,体现的非常明显。 我四岁的儿子,刚去幼儿园半年,在家与哥哥玩时,全说英文,自己玩时,自言自语也全是英文。要知道,他去幼儿园前,一个英语单词都不会说。我女儿十六岁来新西兰,三年高中后,在奥克兰大学学习法律。对于幼儿和年轻人来说,英语真的学的很快。而对于中年人来说,英语学习难于上青天,这种英语的缺陷,将影响未来的工作、学习,也影响社会交流,进一步影响在新西兰的生活。 我与很多在KIWI大公司的华人中年人交流,虽然他们一些都在新西兰读完大学,也在KIWI公司工作多年,他们的同事大多是KIWI,可他们仍感到英文的不足。这种不足不是体现在专业英语上,而是体现在日常生活英语上。我的一个华人中年移民朋友,他毕业于国内名牌大学,机械专业,他在一个KIWI造船厂工作,只要拿到图纸,什么活他都能干好,与同事和老板的专业交流也不成问题,但休息时,或下班后同事聚会,他就是与同事和老板交流不好,感到非常孤单。另一个华人中年朋友,移民新西兰将二十年,在一个KIWI大公司上班,老板非常赏识他的工作,公司开会他都是会议记录员,工作中英语一点没有障碍。可一到生活中,与KIWI交流就出问题,在公司聚会中与同事和老板没有谈话点,同事之间的交谈,他听起来像听天书。我的另一位中年华人朋友,在KIWI公司是部门经理,他曾告诉我,他与一位KIWI同事和一位KIWI老板开车出去办事,在车上,二个KIWI的谈话,他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我的中年华人朋友的处境,也是我的处境,并且我的英语缺陷更大,遭遇更尴尬。 我来到新西兰就在奥克兰开诊所,没有机会学习英文。在国内学习的英文,也只局限于读和写。记得移民前,雅思考试考听力,我是一句话也没有听懂,靠猜和瞎蒙听力考了四分,凭阅读和写作,移民雅思成绩才过了关。这样的英语状况,怎样能接诊KIWI患者,因此接诊中的尴尬和羞辱,只有自己知道。开诊所的头几年,一听电话是英语我就紧张,越紧张越听不明白,特别是患者再说几个医学名词,头脑更发蒙。碰到真心想找我看病的KIWI打电话,他们会降慢语速,我也会让他们把单词拼写出来,或让他们来我诊所,面对面交流;如果遇到性子急,不友好的KIWI,一听我这烂英文,直接挂电话,有时嘴里还带脏字。一次,有一个KIWI女患者约好下午一点来看诊,她准时到诊所,她一坐下,我还没有说完一句话,她起身就走,嘴里一个劲说,没信心。我这烂英文怎么才能让患者有信心呢?我曾参加过英文夜校,也找过一对一的英文老师;我努力去听英文广播,也尝试着每天阅读英文报纸,而英文提高确实很慢很慢。虽然诊所里每天的KIWI患者多起来,他们也是没有办法,也是有病乱投医,想治疗痛苦的疾病,相信了朋友的介绍,不然他们才不找我这种交流的不顺畅的中医大夫。 很多人说移民要融入新西兰主流社会,第一代中年移民这种英语状态,怎么让我们融入。这不是英语好坏的问题,这是文化、习俗、习惯的问题。十月份我一家与我的一位KIWI朋友去度假,一同去的还有他的家人和朋友,他们非常照顾我一家的感受,但我们仍有一种孤独和孤单。特注:黄博士中医诊所这个星期六(2012年12月1日)将在新诊所开诊,地址是1054 New North Rd Mt Albert 蔡林楠斜对面,新电话09 8150518,请相互转告,谢谢!

> View article

术业有专攻 黄文川博士 海外中医人专版已经开办一年有余,四位主笔写了几十篇简单易懂的科普文章,受到读者的好评。从每期的文章中,细心的读者一定能判断出每位主笔的学业专长和兴趣点,就连我这个内行人都能从中收益。张医生几篇“风湿和免疫”让我也对“风湿病”敏感,诊断出“颞动脉炎”、“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性疾病;刘医生关于颈椎病和经方的论述,让我钻进经方中,经方治疗胸闷、经方治疗失眠、经方治疗腹胀等成了我写的文章的主旋律;郑医生的养生和中药,丰富了我的养生知识,也学着用中药煲汤。海外中医人举办的几次义诊和疑难病例会诊,在为海外华人服务的同时,我也感受到其他中医师的医术和医德,受益匪浅。 我是西医专科毕业,从事西医多年,进入中医大学攻读针灸研究生六年,以后一直从事针灸的临床与研究。移民新西兰十多年,让我涉猎的方面更广,特别是海外中医人给我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谢谢你们!(黄博士中医诊所 www.drwin.co.nz 1054 new north road mt albert, .09-8150518)

> View article

针灸治疗中的安慰作用 黄文川博士 上星期中华电视网采访了我,想了解针灸的作用是否主要就是安慰。《英文先驱报》有一篇关于针灸的报道,主要内容是说“针灸是以安慰为主,没有太大的治疗作用”。中华电视网作为新西兰的中文媒体,有义务和责任向新西兰大众说明“针灸有很强的治疗作用。作为一名新西兰的中医师,我也有义务配合中华电视网的工作,把关于针灸的新闻做好,用我三十年的中医从业经历,来解答针灸的安慰作用。 医学治疗的安慰作用,一是可以稳定病人的情绪。一般说来,病人有获得求治的愿望并想达到一定目的,这个愿望越强烈,效果越好。另一方面,施治者具有一定的威望和经验,威望越高,经验越丰富,效果越好。也就是说,无论西医中医,还是内科外科,医学上的一切治疗都有安慰作用,因此说针灸也有安慰作用是正确的。但把针灸的治疗作用都归结为安慰作用,说针灸只是一种安慰剂就不完全正确了。 完全有心理因素引起的疾病,针灸的安慰作用就很大,有些疾病可能针灸的治疗作用完全由安慰作用承担。十几年前,我曾针灸治疗一位四肢完全瘫痪的女孩,18岁,因与父母生气引起,医生诊断为“癔病性瘫痪”。走遍各大医院,寻访社会名医,接受各种治疗,瘫痪的肢体就是不见好转。每个医生也都知道患者是“癔病性瘫痪”,需要暗示治疗,但都没有成功。患者找到我,我首先把我的经历、治病经验讲给患者,什么针灸中医博士,曾是山东省立医院针灸科主任、专家,曾经从事神经内科,专门治疗瘫痪几十年,让她知道我是能治疗痊愈她的瘫痪;然后让她知道针灸的反应,告诉她针灸时,针感能传到手指和脚趾,说明神经有感觉,神经功能还存在,治疗效果好。针灸治疗一次后,四肢瘫痪完全消失,患者自己走到父母面前。这种安慰作用就是治疗作用,中医师要学会安慰,学会暗示,并熟练掌握。 有些躯体疾病,在针灸的治疗效果中,也有部分安慰作用。上星期治疗一例“中风偏瘫”患者,来诊所时,由家人扶持,针灸治疗一次后,自己走出诊所。患者偏瘫一个多月,家人认为他自己走不了路是事实,患者也认为自己走不了路。针灸作为一个安慰,给了他信心,我检查患者的瘫痪肢体已经恢复到自己能走路的功能。针灸的安慰作用,在加上治疗作用,患者针灸治疗一次后就能自己走路。上星期我还治疗一例“肩痛”半个月的患者,上肢上举不能。我检查时,我扶持患者上肢,做各种运动,肩关节不是很痛。我在患者手上扎一针,让患者自己活动上肢,10分钟后,起针,上肢上举基本正常。其实患者害怕肩痛,而不敢活动上肢,更不敢上举上肢,针灸的安慰作用起到很大的治疗效果。 有些疾病的针灸治疗效果完全没有安慰作用,或安慰作用很少。如交感神经性颈椎病,患者手麻、咽干、胸闷,针灸后症状改善,我认为这基本是针灸的治疗效果。因为颈椎病引起的交感神经症状是颈椎局部病变刺激交感神经引起,光靠安慰很难缓解这种刺激。枕大神经痛是我经常用针灸治疗的病例,它主要是由枕大神经的炎症引起,单纯针灸治疗效果就很好,这里面的针灸安慰作用就很少,安慰不可能缓解炎症的程度。在山东省立医院工作时,我对“延髓球麻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针灸可以缓解患者的吞咽困难、喝水呛咳和语音不清等症状。我们知道,延髓球麻痹是中枢神经或周围神经受损引起,针灸可以改善受损的神经,因而改善患者的症状。从我们的实验研究中可以看出,针灸可以改善中枢神经的诱发电位,可以改善周围神经的传到速度,也说明针灸在治疗“延髓球麻痹”的主要效果是由治疗作用引起,而不只是安慰。 针灸治疗的疾病不同,针灸的安慰作用就不一样。其实针灸的安慰作用就是很好的治疗作用,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是知道怎么利用针灸的安慰作用。安慰作用来自患者对中医师的信任,也来自患者对中医博大精深的崇拜,我们每一个中医师都无形中享受到中医前辈为中医创下的好名声。每一位中医师治疗成功的每一个病例,都会成为中医治疗的安慰剂,安慰剂越多,中医的好名声越大,中医治疗中的安慰作用就更强。(欲浏览中华电视网采访新闻,请登录一下链接:http://www.istars.co.nz/article-68302-1.html 黄博士中医诊所 1054 new north road mt albert auckland 09-8150518)

> View article

对待感冒的恰当处理方式 黄文川中医师 感冒人人都患,四季发病,也可以说感冒是与我们一生伴随。患感冒后恰当的处理是我们必须认清的一个问题。年轻人身强力壮,一般不患感冒,就是患感冒第二天好如常人,这种情况就不需要做任何医学处理;婴幼儿、老年人身体抵抗力弱,患感冒后尽量多饮水,注意休息,如果感冒症状不严重,也不需要医学处理;对于反复感冒,一年多次感冒的人,一定要检查是否有潜在隐性疾病,如糖尿病、贫血、风湿等。如果西医的一切检查正常,对于这种反复感冒患者,可用中药调理身体;对于感冒症状严重,如高热、严重咳嗽、严重全身疼痛、严重腹泻,可以用西药对症处理,也可以用中药治疗来缓解症状,切忌用抗菌素治疗感冒;对于患有慢性严重疾病的人患了感冒,如慢性肺心病、慢性心脏病、癌症晚期、哮喘等,一定去见家庭医生或去医院;感冒后,一些症状长期不消失,如咳嗽、腹泻、头痛等,中医治疗效果较好。(黄博士中医诊所 1054 new north road mt albert auckland 09-8150518)

> View article

中医靠什么在新西兰生存 黄文川博士 新西兰是一高福利国家,免费医疗是其中之一。有病去看家庭医生,政府将支付大部分看诊费用。去医院急诊室、普通门诊、专科看诊、化验、检查一切免费,住院病人一切治疗和检查免费,并且医院负责住院病人的饮食和看护。需要在家服用的药物,一般一盒(一瓶)药物患者只支付3纽币。这样的医疗制度,怎么还能让新西兰的私立中医诊所生存下来,并且中医诊所越来越多。请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个秘密吧。 靠欺骗生存?新西兰没有好中医,这里的中医都是扯淡,一点不靠谱,全是骗人的,这种声音非常普遍,我在生活中,或在网络论坛里正常听到,中医真的是靠骗人生存下来的吗?说实在的,任何行业都有骗人的,中医行业也不例外,但骗人的一定不是主流。在新西兰,西医几乎是免费的,而中医诊所是私立诊所,看病、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一切自己付费,有免费的西医不去看,患者自己拿钱被中医骗,这样的中医能长久吗? 靠ACC生存?新西兰ACC承认针灸治疗,其实就是对针灸疗效的肯定。新西兰的中医单靠ACC生存,我不敢苟同。ACC的规章制度非常严格,一个ACC注册的针灸师每天只能治疗一定数量的ACC病人,这个数量限制了一个中医诊所每天的收入,单靠ACC一定生存很困难。我认识的很多中医同行,他们诊所的患者大部分都是自费患者,ACC患者占很少比例。就是单靠ACC生存下来的中医诊所,也说明针灸治疗对新西兰的贡献,为ACC节省了大量资金。 中医的普及型。在新西兰,一个人想学习西医是非常困难的,想成为西医医生将更加困难,而学习中医将容易的多。中医不需要西医掌握非常复杂的解剖、生理、病例基础理论,只要具备基本的中文基础就可以自己学习,并且一些治疗方法容易实践,如推拿、拔罐、刮痧等,其实就是中国老百姓在家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仲景之门人人可入”就是说中医人人可学。如果一些人把中医当饭碗,那一定是会熟练地使用中医治疗方法,并且更加有效,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医能在新西兰生存下来了。 中医的高效性。中医疗效是中医生存的根本。一个诊所的生存就是靠口碑,口碑就是来源于疗效。中医本身就是很普通的治疗方法,都是老百姓经常在家应用的方法,并且疗效是肯定的,如头痛按摩“风池”,背痛拔罐,感冒煮“生姜大枣汤”等。如果这些中医方法被训练有素,常年专研的中医师利用,疗效会更高。中医诊所是私人诊所,诊所要生存,就要提高中医的治疗效果,中医师就要认真对待治疗的每一位患者。每次中医治疗后都要认真思考患者的疗效,效果好要总结,效果不好要反思,争取下次治疗有好的治疗效果。这种读书、思考、感悟、专研、总结等是中医高效性的基础,新西兰中医师有时间和精力去做。 中医的全科性。现代西医的分科越来越细,一个消化科现在分成消化内科、消化外科、肝胆外科、肝病科、胃溃疡病科、结肠科、庤瘘科、食道病科,有的把一个病就分为一个科,医生也就只会诊断治疗一个疾病,造成医生只专不全的状况。患者患病后在各个科室来回转诊,做很多不必要的检查,浪费患者的时间和国家的金钱,更重要的是没有处理好患者的病痛。而中医还没有像西医那样细分,特别是在新西兰的中医更是全科中医,能及早诊断和治疗患者,提高了中医的声誉。最近治疗一例胸胁痛患者,半年前撕裂性胸胁痛,去奥克兰医院急诊室,怀疑“肾结石”给予止痛药,并做肾脏B超,排除肾结石。回家后胸胁疼痛仍很严重,家庭医生推荐“骨科专家”,做整个椎体的X光片,做胸椎CT,做全身ECT,一切正常,排除骨科疾病。仍疼痛,家庭医生推荐“肝胆专家”,做肝胆B超,化验肝功,一切正常,排除肝胆疾病。最后患者被“专家”推到家庭医生,只好服用止痛药观察治疗。我检查后发现患者右胸10肋间神经分布区有感觉过敏,我考虑肋间神经痛,我有信心用中医方法治愈患者的病痛。从怀疑“肾结石”到怀疑“脊椎病”,再到怀疑“肝胆病”,做的各种检查都很盲目,一个医生应该有能力判断患者做什么检查。中医的全科型使中医师具备全科的中西医基础,对患者百利无一害。(阅读更多黄文川博士的医学科普文章,请浏览www.drwin.co.nz Shop5,13 Kent St,Newmarket 黄博士中医诊所 09-5296185)

> View article

影响针灸取效的患者因素 黄文川中医博士 选择针灸适应症,利用好中医其它治疗方法,发挥医者的智慧等是针灸取效的几个关键点。这些是从医者角度,分析了影响针灸取效的因素,我已经在上期阐述。今天我要从患者的角度谈谈影响针灸取效的几个因素,与大家分享。 患者对中医针灸师的挑选。新西兰中医针灸师成千上万,而针灸医术千差万别,造成目前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新西兰中医针灸是一民间医学,是一种保健治疗,政府没有监管,更没有中医针灸立法,任何人(包括一些中医针灸爱好者)都可以在新西兰进行中医针灸治疗,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非常低,或者说就没有门槛。因此当患者患病后想针灸治疗时,选择一个好的真正的针灸师是治愈病痛的重要一步。我认为网络搜索是选择好的针灸师的一个方法,一些“教授”、“专家”、“主任医师”、“博士”、“名医”,一定在网络上留下痕迹,哪个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哪个大医院的专家,哪个专业的主任医师,哪个学科的博士,用GOOGLE,或百度一搜索,一切一目了然。可能网络上没有发现这些“专家”、“名医”的丝足马迹,患者不好甄别,请咨询你中医界的朋友,他们一定会推荐你需要的中医针灸师。请不要太相信你患者朋友推荐的中医针灸师。 患者与医者的配合。俗话说“三分治病,七分养”,也就是说疾病的痊愈很大程度取决于患者的疗养和配合。有些疾病需要静养,而患者不配合,单纯凭针灸治疗可能没有效果。近期我治疗一例膝关节肿痛半年的患者,多种治疗不见好转,来到我的中医诊所想中医针灸治疗。我根据他的年龄、病情和X光片,诊断为“骨性膝关节炎”。骨性膝关节炎患者一定需要完全静养的一种疾病,而患者从前,在治疗的同时还继续打高尔夫球,还继续练习太极拳,他总认为活动能帮助关节炎的恢复,而前医也没有重点嘱咐他休息静养。按我的要求,在中药、针灸治疗的同时,除基本的生活需要走路外,停止一切锻炼和活动。一个星期后,膝关节肿痛消失,现继续在我处治疗。 有的患者在针灸治疗的同时需要锻炼。我以前曾遇到一例肩背疼痛,伴上肢麻木的患者,他是一位多年从事计算机工作人员,后背、颈部和肩部肌肉劳损严重,形成了“肩背筋膜炎”,到处针灸、推拿、拔罐、正骨等治疗,不见好转。我给他三点建议,第一,工作中,40分钟站起来活动身体5分钟;第二,坚持规律的全身放松的运动,如游泳、跑步、健身操等;第三,有规律的中医针灸治疗,一星期最少三次。患者埋怨没有时间,工作忙,以上三点建议,一点都做不到,我只好也放弃了给他继续治疗。 有些患者需要控制自己的嘴。减肥一定要节食;糖尿病患者一定控制面粉和糖的摄入;有些偏头痛患者禁止食用酸菜、味精、腊肠等;痛风患者严禁食用青口等海鲜;过敏患者禁用引起过敏的食物和药品。曾治疗一例左大拇指指掌关节肿痛患者。过去曾有多次肿痛发作史,每次发作针灸治疗几次就好转。这次来新西兰探亲,又发作,想针灸治疗。我检查并详细询问病史,发现他父亲也有同样的病史,我怀疑她是“痛风”。建议她血液检查,检查血液尿酸很高,确诊为痛风。针灸治疗的同时,建议她不吃海鲜,特别是贝克类;不吃动物内脏;不吃蘑菇,豆类食品;不吃菠菜;不喝啤酒等。近期遇到她女儿,告知她母亲的痛风二年没有发作。 患者对中医针灸师的信任。信任是中医针灸取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功能性疾病更加重要,如失眠等。信任一个中医针灸师,就可以连续治疗,一般针灸也要持续治疗一周,一般中药治疗也要连续服用二周,才能取效。如果对一个中医针灸师不信任,频繁更换中医针灸师,不但不能治疗取效,也打击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 患者选择一个医术好的中医针灸师,并配合针灸师的治疗,在对针灸师信任基础上连续治疗是取得满意针灸疗效的患者因素。(阅读更多黄文川中医博士的医学科普文章,请浏览 www.drwin.co.nz visit us on 1054 new north road mt albert auckland or phone09-8150518)

> View article

影响针灸临床取效的几个关键点 黄文川博士 经常有患者问我,“我已经针灸好多次,效果不明显,请问黄博士你用什么方法治疗?”。我一般回答,“中医就针灸、推拿、中药等治疗方法,你的病我也用针灸”。患者大惑不解,“我已经针灸了,没有明显效果,你还给我针灸”。这样的患者,就是对中医针灸临床取效的关键点不了解,总认为,针灸不就是往穴位上扎针吗。大家知道,针灸取穴、针刺手法是针灸取效的基本因素,是每个中医针灸师都必须掌握的技术。我把只会取穴,会扎针的针灸从业者叫“针灸匠”。下面我简单谈谈影响针灸临床取效的几个关键点,大家就知道真正的“针灸师“是什么样的状态。 第一,针灸适应症。在针灸教科书上,针灸能治疗几百种病症;世界卫生组织也发布了针灸的最佳适应症。也就是说,针灸不是包治百病,针灸不能治疗的疾病,就是针灸上几年,还是不能把这个病治疗痊愈。因此,针灸师选择针灸的适应症是针灸临床取效的一个关键点。仅凭前医医生的诊断,或患者自己说患什么病,就认为是针灸的适应症,那一定是“针灸匠“的做法。合格的针灸师一定熟悉中医和西医两套诊断系统,对一个前来就诊的患者,不管其他医生诊断什么病,或患者说他患的什么病,一定再仔细诊断,判断患者适合不适合针灸治疗。我曾经遇到一例腰痛患者,严重腰痛,晨起腰部僵硬,翻身困难,曾用多种方法治疗,而不见好转,找我继续针灸治疗。我详细询问了病史,并给与仔细的身体检查,我怀疑他患“强直性脊柱炎”,建议他做血液检查,最后确诊此病。腰痛是针灸的适应症,可强直性脊柱炎的腰痛可不是针灸的最佳适应症。 第二,其它医学治疗方法的辅助是针灸临床取效的另一个关键点。针灸只是其中一种中医治疗方式,确实用好这一种治疗方法,可以治愈许多疾病。对于相对复杂的疑难病例,单用针灸就很难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如果再配合中医的其它治疗方法,如整骨、推拿、拔罐、中药等,来辅助针灸治疗,一些疾病就迎刃而解。如腰腿痛是“骶髂关节半脱位”引起,单纯针灸可能会减轻腰痛,有时腰痛也会消失,但劳累、受凉后腰痛又反复发作,但用正骨手法把半脱位纠正,腰痛将不再发生;如腰痛是由“臀筋膜炎”引起,配合推拿手法可能把腰痛治疗的更彻底;如果腰痛患者的体质是“寒性体质”,伴有四肢不温、怕冷等症状,针灸的同时配合中药“四逆散”,腰痛治愈的也快。我曾治疗一位腰痛反复发作五年的女性患者,每年腰痛发作四到五次,常年都在到处治疗腰痛。来新西兰照顾生孩子的女儿,腰痛又发作。去奥克兰医院急诊室,X光检查无异常,给予止痛消炎药。躺在床上不能动弹,来我们诊所针灸治疗。针灸几次后,腰痛减轻。问诊时,患者明显怕风、怕冷,腰部冰冷,像似腰在冰水中泡着,典型的“体寒证”,我建议合并中药“甘姜苓术汤”治疗。针灸合并中药治疗后,腰痛消失,回国后继续中药调理,她女儿告知,近半年腰痛未再发作。 第三,医者的智慧。患者患的病不是按教科书上写的那样条理分明,有些患者的病证很考验医者的智慧。我曾遇到一例“左眼痛”的患者,家庭医生介绍他去看眼科专家。眼科专家给予仔细认真的眼科检查,并动用了最先进的眼科仪器,眼部没有发现问题。但患者就是眼痛,来我们诊所针灸治疗。我检查发现,患者左后头部感觉过敏,枕大神经出口压痛,我怀疑他是“枕大神经痛”。给予后头部“梅花针”叩刺治疗,三次后左眼痛消失。患者就是神经反射性眼痛。如果我按眼痛常规针灸取穴,一定没有大的效果。现在我治疗一例膝关节疼痛患者,家庭医生怀疑膝关节扭伤,建议针灸治疗。患者也认为是跑半程马拉松时,扭伤了膝关节。前医按膝关节扭伤治疗,疼痛不见缓解。我详细检查膝关节没有压痛和肿胀,但发现臀中有压痛,并有紧张肌肉块,因此我怀疑臀部肌肉损伤刺激坐骨神经,而引起的膝关节痛。我取环跳穴、臀中穴,二诊时患者告诉我,膝关节不痛了。如果我也按膝关节扭伤常规取穴治疗,我的治疗结果与前医不会有多大差别。临床上五花八门的疑难病症不是很随便用针灸就解决了的,确实需要医者的智慧。 选择好针灸适应症,用好中医的其它治疗方法,发挥医者的智慧,是取得理想针灸疗效的关键点。(阅读更多黄文川中医博士的文章,请登陆 www.drwin.co.nz 黄博士中医诊所 09-5296185)

>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