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Uncategorized

雪落下的声音 居家隔离封国27天。新西兰今天确诊2例,疑似3例,新增病例5例。这5例都和以前聚集转染有关,新增病例清零在望。 冰箱里食物空了,今天必须购物去了。到New Market Countdown买了一周的食物,有牛奶、面包、香肠、奶酪、火腿、奶油等,数来数去,就是没有我吃的东西,如面条、馒头、水饺、馄饨。立即开车去华人超市,直奔我熟悉的地方,鲜面条就剩一包,水饺二包,馄饨没有了。找了好几遍,才在冰箱的后面,看到我喜欢的山东大馒头。 这种老面馒头,劲道、清香,特别对我的口味,跟我小时候老家做的没有大的区别。我也曾买过我诊所对面餐馆做的新鲜馒头,没有我要的感觉;我也买过超市没有冷冻的馒头,吃不了那个味道。唯独这个台湾产的冷冻老面山东大馒头,一顿能吃二、三个,天天吃都不腻,吃的那个香啊。 这就是我们胃的记忆。最初吃过的食物,最初刺激胃食物,在大脑里的记忆最强,也最长。无论长大以后走到哪里,无论吃再多的三珍海味,无论再天天吃西餐,但最初的食物记忆都抹不去。活到最后,陪伴三餐的食物一定是妈妈的大馒头。海外中餐馆遍地,也是要满足海外华人最初的胃。 人体对食物有记忆,也对穿衣有记忆,对睡觉的床有记忆,对气候有记忆,对运动有记忆,对工作有记忆。这种记忆深深烙在大脑里,人体已经适应这种状态,改变这种状态,就会出现人体不适,甚至出现疾病。有些人退而不休,身体倒没问题,那些退休享清福的,身体到处出问题。吸一辈子烟,到老了再去戒烟,身体一定出问题,也是这个道理。 最初吃的食物,人体对这种食物的消化、吸收,是有一系列的针对性,消化这种食物的酶最多,最强。如果最初没有吃过这种食物,偶尔吃一次,会有不消化现象,因为体内没有消化这种食物的酶。我体内就没有消化牛奶、奶油的酶吧。 一个人从南方搬去北方、搬到海外,长时间都不适应。因为人体已经适应了长期居住的地方,人体已经对这里的气候有记忆,人体各个系统都调到了最佳点。搬到一个新地方,人体需要很长时间抹去以前的记忆,各个系统需要从新调节,以建立新的平衡点。我不建议老年人勤换地方居住。冬天去南方住,夏天去北方住,听起来很合理,其实这对人体是不利的。 一些移民到海外的华人女性,特别是从北半球到南半球,很多出现月经不调,就是内分泌系统的平衡点打破了。我也见到很多女留学生月经不调、青春痘等这些与内分泌有关的疾病,当放暑假,回到原主地,月经就正常了,青春痘就消失了。 因此,人体是很神秘的,有时越想越感到了解它的太少、太浅。一些疾病不是怎么去治疗它,而是让人体怎么去适应它,怎么去调节人体的适应点,平衡点。 对已经形成的人体习惯,尽量不去改变,特别是老年人,一定要倾听身体的声音。 请阅读1–26居家隔离杂谈 居家隔离杂谈1—-9

> View article

(恩师,孙神田教授,中医大家) 今天是居家隔离封国24天。新西兰疫情继续稳定,8例确诊病例,5例疑似病例,病例总数1422例。迄今,新西兰已有11例死亡病例,867例已经康复。 今天收到针灸协会通知,在疫情警报3级的情况下,中医针灸诊所仍不能开门上班,我继续在家工作了。需要远程网络看诊请与我联系。 【远程网络看诊】中医博士,原大学教授,原省立医院专家为你远程服务 世上的每一个行业,从来就没有好走的路。唯一的捷径,就是踏踏实实地把自己变专业。只有在变专业的过程中,才有机会跟随、辨识有成就的人,最后自己也成为优秀的人。古人早就把人的职业进阶分成了七层:奴、徒、工、匠、家、师、圣。 奴:非自愿和靠人监督的人。 徒:能力不足,肯自愿学习的人。 工:老老实实,按规矩做事的人。 匠:精通一门技艺或手艺的人。 师:掌握了规律,又能将其传授给他人的人。 家:有固定的信念,让别人生活得更好的人。 圣:精通事理,通达万物的人。 按上面古人说法,医生这个职业也是从底层一点一点努力,而成为优秀的大家或圣医。奴,这些人是自己不喜欢医学,各种原因进入了医科大学,身在曹营,心在汉,不是中途退学,就是毕业后转行,勉勉强强到医院上班,一辈子也做不好医生这个职业;徒,在医科大学的学生,或在医院实习的大学生,或刚毕业在医院转科的医生。从书本里,从老师身上,吸取知识,为做一个优秀医生做准备;工,初级医生,辅助上级医生,做一些病例书写,执行医嘱,抄方等基本工作,无独立工作能力;匠,已经工作多年,成为固定科室医生,也曾到上级医院或国外进修学习,成为专科医生,独立上班,分管病人;师,临床经验丰富,在某一方面稍有成就,成为某科专家,成为研究生导师,在医院内或当地名医;家,在医学的某一方面有突出成绩,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著书立说,在整个学科或世界上都有名气;圣,某一方面,对人类有突出贡献,改变医学方向的人。 达到家、圣这个层次的医学家,世界上本来就不多,真是鹤立鸡群;就整个匠、师这个层次,也有高低之分,我看百分之95属于要继续努力的,只有百分之5称得上专家。无论民间、医院,还是国内、国外,基本就是这个状况,它是由人类的智商、情商和人类发展规律决定的。古人的这个职业分层适用于任何行业。 在医学领域,我还处于“匠、师”的层次,仍需要向优秀的人学习,积累经验,成为更高层次的专业医者。 谢谢阅读! 请阅读1–23居家隔离杂谈 居家隔离杂谈1—-9    

> View article

(这个舌像一看就是有问题,可做任何西医检查都正常。这就是睁眼说瞎话) 今天居家隔离封国23天。今日新西兰疫情继续看好,确诊2例,疑似6例,新增8例。今天康复46例,总共816例新冠肺炎康复。有2例老人死亡,总共死亡病例达11例。 今天收到一位患者信息,通过我的治疗,她完全摆脱了多年抗抑郁药。目前,睡眠改善,坚持锻炼,只是仍感疲倦。 很多人看到我治愈的这些病人,无论外国人还是华人,他们都怀疑我的治疗方法,更多的是说“心理作用、安慰剂、方法不科学、方法太土,不是中医”,完全不看治疗结果,也不管患者的体验。 很多人有一种误区,如果去见医生,不给他/她做检查,那就不叫看病,他们完全不知道,经验丰富的医生,根据病史、症状、医生的身体检查,就可以做出诊断。他们被高大上的MRI、PET、基因检测、气管镜、胃镜、膀胱镜等先进仪器所迷惑,除不知,这些每一个检查,都有针对性,不是任何病都需要这些检查的。 看完病,不给一粒药,医生就说“回家吧,不用做任何治疗”,病人都给你急,他们一定认为药物、手术、手法、理疗、针灸、拔罐等是治疗。医生看病时的交谈、解释、劝导、指导等,不是治疗;你让他们改变饮食、锻炼、调整睡眠、调整心态、改变工作姿势等,都不是治疗。 几十年前,研究生期间,我治愈一例四肢不能动单的患者,仍记忆犹新。女性,22岁,四肢无力,不能走路,上肢不能上举,曾去北京、上海大医院检查治疗,见过无数中西医专家,患者被家属用担架抬到病房。我没有在病房给她治疗,我在我的实验室单独给她治疗。我详细介绍了我自己,博士,专门研究她这个病;针灸后如果四肢发麻说明神经功能好,治疗后就能走路;还解释了整个治疗过程。我们交谈了一个多小时,才治疗。针灸合谷穴后,让她活动上肢,再针环跳穴,让她活动下肢。后让她站立,让她再实验室走动,最后走出实验室。门口的亲属看到这种情形都惊呆了,她爸妈高兴地给我磕头。你们说这个病人是怎么治好的,是西医还是中医,是针灸还是心理治疗。 前一段时间治疗一例小腿疼痛伴肿胀患者,洋人,男性,60多岁,得病一年多,在外检查治疗多时,无好转。在华人朋友的陪同下,一瘸一拐来到诊所。我怀疑糖尿病后遗症。给予三棱针浅刺放血。患者看着直摇头,一脸的不削。三次后,患者胀痛消失一多半。高兴地翘起大拇指。这种土掉渣的方法就管用。 有一位华人老大娘,全身酸痛来看病。见到我就讲她的伤心事,怎么把中国的房子卖掉,怎么帮孩子在奥克兰买的房子,从开始独立居住,到与孩子住一起,那个别扭,那个委屈,一把鼻子一把泪,我就是仔细听,最后我问她你来干什么了,她说看全身酸痛的。对老伴说,怎么不痛了呢?我笑着说,不痛了就不看了,回去吧。老两口有说有笑地回家了。是不是发泄也是一种治疗啊。患者一定认为我没给她治疗呢。 医者就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出正确判断,给出合理的处理方案。不管洋土,不管贵贱,最后就是看结果。 医学不分中医、西医,不分学院、民间,医学只有一个,就是认识身体规律,保持身体健康,处理身体毛病的一门学科。 谢谢阅读! 请浏览居家隔离1–22 居家隔离杂谈1—-9

> View article

居家隔离封国22天。今天新西兰总理宣布了解禁后疫情警报三级的措施细节,预示着四级警报的解除。也许下个星期四我就可以开门上班了。 居家隔离期间,我远程网络看诊了十几例患者,有新西兰境内,有中国患者,还有一例马来西亚患者。通过语音、视频、文字等工具,顺利完成看诊,效果真的不错,患者对我的服务很满意。这种远程网络看诊将是我看病的一种固定模式。每周抽出一定时间段,接诊外地,而不能到诊所的患者。具体介绍一下远程网络看诊的一些细节。 【远程网络看诊】中医博士,原大学教授,原省立医院专家为你远程服务 一,黄文川简介。 黄文川博士,获得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曾任山东省立医院付主任医师,曾聘山东医科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付教授、研究生导师。2001年移民新西兰,在奥克兰创办黄博士中医诊所。更多详情,请登陆 www.drwin.co.nz 查询 二,远程会诊程序。 1,填写【中医问诊单】 仔细填写《中医问诊单》,黄博士帮您辨体质 2,把问诊单,连同病史、其他医院的检查报告,治疗经过,舌头照片,面部照片(无化妆),发到诊所微信。请加微信。 3,预约看诊时间。新西兰时间 星期一、三、五,下午3点到5点,星期天下午1点到3点。每一个病人看诊半小时到一小时。电话,微信预约。黄博士中医诊所 1054 new north rd mt Albert Auckland 098150518 0211793736 4,付费。 看诊费$100,包括治疗方案和药方;邮寄中药费$160,包括看诊费和邮寄,五天的中药。网上付费(付费截图后,看诊) ACUPUNCTURE HEALING CENTRE LIMITED Account Number 12-3013-0207370-00 微信支付,看诊RMB500,包括治疗方案和处方;邮寄五天中药RMB800,包括看诊费和邮寄。付费后看诊。 三,看诊形式。预约时间内准时看诊,以微信语音、视频、文字的形式。 四,复诊。按我们的治疗方案完成后,再约。复诊诊费减半$50;中药邮寄费仍$160. 以上内容解释权归黄博士中医诊所。 欢迎预约! 居家隔离杂谈1—-9

> View article

这是我的一位颈椎病患者的颈椎CT,颈椎的曲度消失,颈椎变直。目前很常见的一种颈椎病。 居家隔离封国20天。新西兰疫情继续变好,新增17例,确诊8例,疑似9例。痛心的是,又有4例死亡,二例90岁,一人80岁,一人70多岁。这些死者,都有一些基础病。 前天,我写了【坐骨神经痛居家康复指导】,反应强烈,反馈很好,很多咨询,说明我做的事还是有用的。今天再简单谈谈【颈椎病居家康复指导】,希望对肩背痛患者有所帮助。 颈椎病顾名思义就是颈椎有问题了,它包括颈椎和椎间盘、脊髓和神经根、颈椎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等出现毛病。因此,颈椎病不是一个单一疾病,它是一系列疾病的综合,也可叫做【颈椎综合征】。 这个综合征的症状包括头疼头晕、头胀目眩、眼痛眼胀、眼干咽干、口渴耳鸣、肩背酸痛、手凉手麻、颈背僵硬、胸闷气短、心慌出汗,严重的可以出现四肢无力,偏瘫截瘫、小便失禁等。 如果有以上症状的一项,合并颈肩酸痛、僵硬,就应该考虑颈椎病了。 除去脊髓性颈椎病(偏瘫截瘫、小便失禁),以下居家康复指导对任何颈椎病都可以尝试。 1,站立或端坐,双上肢微弯曲,前摇肩关节20次,后摇肩关节20次。 2,站立或端坐,右手摸左耳,左手放右上臂,向胸前用力拉;左手摸右耳,右手放左上臂,向胸前用力拉。交替进行,各20次。 3,站立或端坐,双手交叉后,放后头上,双肘向后展开,20次。 4,站立或端坐,低头,用下颏用力顶胸骨;后仰头,用后头强定后背。左右侧头,耳朵用力靠近肩膀。各20次。 5,拿一个网球,平卧,放到头与颈部交界处,头往后用力按压,从耳后到中心,依次按压,约十分钟。 6,平卧,把网球放到脊椎与肩胛骨之间,按压5分钟,左右交替。 7,侧卧,把网球放肩胛骨中心,按压5分钟,左右交替。 8,无论坐位做什么事,30-50分钟就要站立,走动,休息五分钟,再坐下做事。 9,注意事项,请尽量不要做剧烈摇头运动,会造成眩晕;尽量不要做家庭牵引,以免意外发生。 10,条件允许,立即找医生做MRI 或CT检查,明确诊断。 一天2–3次,根据自身情况决定。 以上居家康复指导,就是动起来,只是我的一点建议,仅供参考! 下面链接是以往的【居家隔离杂谈】,请浏览! 居家隔离杂谈1—-9

> View article

(想出去了,憋坏了) 居家隔离封国19天。日子过的好快啊,已经过去封国4星期的3分之2了。今天新西兰疫情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新增19例,痊愈75例。但让人痛心的是,又一例死亡,是一80岁的老人,和以前死亡的二例住在同一个养老院。因此对老人的防护是多么的重要,提醒家有老人的朋友,一定一定要小心。这个时期,全家人都离老人远点;进出家门,做好消毒;老人老老实实呆在家吧。 有一位患者,头上起大包,痛的他睡不着,吃止痛药也不管用。他认为是脓疖,让他老婆用缝衣针扎也不出脓。他朋友让他吃点去火的中药,故找我开点中药吃。我检查,脓包有一个小枣大,不红,因里面压力大,皮肤光亮,压痛十分明显,少硬。面色晦暗,舌质白,苔白腻。根据脓肿的颜色和质地,结合舌像,我判定寒疖,而不是火疖,给予助阳散寒中药,重用附子。三付中药后,脓疖破溃,脓出疖愈。 昨天网上看诊一例坐骨神经痛患者。腰痛不能动弹,并放射到右腿。右腿麻木,特别小腿外侧。他在网上搜索,像是椎间盘突出症,很多朋友也告诉他,卧床休息二个星期就好了。他都卧床一个多月,也没明显见好,还不能弯腰,腰挺不直。我详细了解他的病情,让他做几个动作,再让他看看我写的【坐骨神经痛居家自行康复指导】,对照一下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的特点。最后断定他是干性坐骨神经痛。干性坐骨神经痛的治疗原则就是动、动、动,因此他卧床休息就是不对症。 讲了以上二个例子,就是想说,身体的事还是听专业医生的。你朋友懂的再多也是业余的;网上搜索的东西只能做参考,那些知识都是对大多数人的,不是对单个病人的。 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别拿你的业余爱好,去挑战专业人人的饭碗】。无论业余朋友看多少医书,也是门外汉。不管专业医生水平再低,他们看专业书的深度,业余爱好者不可能抵及。西医的病理学、生理学、免疫学,就连专业医生读起来都很费劲;中医的四大经典,业余的能读懂字面意思都不容易。更不用说,医生看诊治疗过的千千万万患者,这些患者才是医生的最好教科书,最好的老师。 最后提醒朋友们,身体健康无小事,有问题就找专业医生,且找有多年临床经验的专业医生。 谢谢流览! 居家隔离杂谈1—-9

> View article

居家隔离封国17天。今天新增病例只29例,但增加二例死亡,一例70岁老人,一例90岁老人。四例死亡病例,都是老年人,确实这个病毒对老年人的还是影响挺大的,因此呼吁老年人尽量不要出门,有事就求助于社会和朋友。 今天上午在网上看诊了二个病人,一天就呆在书房写以前治疗的病历了。因此今天的杂谈就转发一篇关于新冠肺炎的文章,观点与我的看法一致,非常靠谱,请收藏!十点看法,请仔细阅读。 一线医生一枚,坐标美东离纽约不远,参与治了十几个旁观了几十个新冠病人,有点小心得小建议,给大家报告如下: 一,新冠的神药近期内是不可能有的。中国试药比美国宽松得多,试过了无数的药。之前中国呼声最高的是抗爱滋病药 (克立芝) ,但随后中国医生自己做的双盲实验证明了它没用,这结论3月18日发表后克立芝立刻打入冷宫。 氯喹的前景更不乐观。很多风湿性关节炎和红斑狼疮病人长期服用氯喹,但并没有报告说这类病人就不容易得新冠或者变成重症。因为氯喹没太大的副作用 (但也是有的),我所在医院给所有住院病人都用上了,但我没有感受到它有减少转成重症的作用。 人民的希望双盲实验已经做了很久,如果很有效的话肯定会提前揭盲结束 (早结束可以早卖早赚钱),所以估计也没多大的希望。 从流感的经验来看,传统的疫苗效果也不会很大。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搞的全新型mRNA疫苗,但效果也难以预计。 二,医院虽然没有神药,但是靠氧气和呼吸机这两样法宝,还是可以挽救一些生命的。轻症去医院的主要目的是吸氧,所以居家隔离恢复,在确认不缺氧的前提下,是安全可行的。确认不缺氧要靠指尖血氧计 (pulse oximeter) ,但很可惜这个神器远不如体温计普及,虽然它在正常价格的时候跟体温计一样便宜 (< $20),也一样好用。 因为没有普及 pulse ox,所以美国医生经常只能告诉病人有了呼吸急促 (shortness of breath) 再去医院,但是不同人对缺氧的耐受程度是不同的,有少数人血氧非常低了也不呼吸急促,等到去医院已经晚了。这应该是这次新冠得病有人"扑街"或者在家猝死的主要原因。 因为血氧计相当便宜,不少美国家庭尤其是本来就有慢性肺病的还是有它的,或者至少现在买个贵的也来得及 ($100以内在local药店还是能买得到的)。但是不少美国穷人家庭甚至连个$10称体重的秤都买不起,也就没有自己测血氧的能力。 三,不论如何造成的,今天新冠已经在全美广泛流传了,而且已知有很多无症状感染者,也就基本上不可能扑灭了。所以像流感一样,大部分人在接下来的有生之年,迟早都会得上一次新冠,而且得了一次也不保证过几年不再得一次。这是人类医疗水平决定的,也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中国虽然现在貌似扑灭了,但一旦打开国门还是会要面对。所以,你我将来多半都会得上新冠,但如下所述,对此完全不必恐慌。 四,如果你将来出现了类似流感的症状 (发烧干咳嗓子痛) ,可以就当作你得了新冠或流感。居家休息,和家人严格隔离,电话告知医生,加上自我密切测量血氧 (每4小时测一次,保证 >95%),就足够了。因为没有神药特效药,所以不必纠结于去测试。 去测试并不能改变什么,顶多满足一下你自己的好奇心。即使测出来是阴性,如果你症状很像,那测试也可能是假阴性,你还是该隔离和密切监测。如果发烧,只吃 Tylenol (acetaminophen) ,按瓶子上所写剂量吃。 如果吃了药烧退了,血氧也保持在95%以上,就不必看医生。 五,此外,我觉得中国人在家治疗一般会有两个误区: 一),狂喝水。这个病在医院治疗的时候是要尽量少给水的,以避免肺积水 (pulmonary edema),所以在家喝水喝到满足自己口渴的程度就够了,不要刻意多喝水,象国内那种动不动吊瓶水更是不可取的。喝水要保持盐分,所以chicken soup比白水更好。 二),长时间一个姿势卧床。这个病多睡觉多休息很有利康复,但是长期卧床可能出现血淤导致肺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在医院都是给注射化血淤的药避免这点,在家则可通过多运动来避免。建议至少每四个小时起床一次,在家慢走个一刻钟,而且卧床时也多动动腿,多变换变换姿势(时不时趴着睡也有疗效,即所谓proning)。 六,从长期来讲,新冠的确是象个大号的流感,它的总体致死率大概也就是流感的几倍。绝大多数得了新冠的都是无症状或者轻症就自愈了,也没什么后遗症。 我亲眼所见,即使需要住院的新冠病人大概四分之三都出院直接回家了。因为美国已知新冠是无法扑灭的,所以出院标准远比中国宽松,例如不发烧不需要吸氧48小时即可出院,不需要重复做核酸检测,医嘱在家继续隔离14天即可。 这不是因为没床位,事实上我院普通床位现在一点都不紧张,而是因为呆在医院里没必要了,毕竟医院没有家干净。 但是为什么近期内我们还是要严格停工隔离呢?因为新冠它是全新的,而不是像流感一直都在。在美国,流感每年死几万人 (这点绝无高估,每个医院里的医生每年都实际感受得到),但是新冠把这一年的病压缩到几个星期里发,造成单日发病数很高,医院爆棚。 Flatten the curve的意思只是把单日发病数压下去,对这个flattened curve做积分的总发病人数还是不会少的。但只要每天医院不爆,就能保证该给氧的给氧,该上呼吸机的上呼吸机,就能救回一些命。 […]

> View article

隔离期间,博宇每天的训练。 居家隔离封国第16天。今天新增44例,痊愈53例,死亡一例。死亡这例,是一位90岁的女性老人。希望大家再坚持坚持吧,上下齐心,其利断金! 我们经历这次疫情灾难,也许我们大多数就是居家隔离,没有经历重灾区大面积、密集发病,没有遇到整个家庭成员都被传染,失去亲人的切肤之痛,感觉与以前的生活没有太大区别,就是有点枯燥,寂寞,无聊等。疫情过后,再回头看看这次灾难,对世界的经济、教育、科技等都是毁灭性打击,估计我们的好日子再回不到从前。 但是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只要能坚持住,坚持到经济复苏,你就胜利了。现在就看谁的韧性强、能量储备足、耐得住寂寞,谁就能走到最后。 在这种灾难时期,需要坚持✊,就是在和平的生活、学习中也需要坚持,坚持是成功的基石。 我们每个孩子都有业余爱好训练,如篮球训练、钢琴学习。篮球训练从五岁开始,每星期几次,每次二个小时,孩子坚持几个月可以,坚持几年就很困难了,如果坚持十几年,二十年,一定是篮球的顶尖高手;钢琴也是每天几个小时的练习,坚持下来的孩子一定是业余十级,有进入职业学习的资本。这种业余爱好训练不但看孩子的耐力,更看父母的坚持性。 一个生意、工作能否成功,除去其它因素,也看一个人是否能坚持。一个饭店,开一年不盈利就关门,换其它生意不坚持也会失败。坚持五年,十年,只要用心做,没有不成功的。 像生活中的戒烟、戒酒、减肥、健身等都与坚持有关。能坚持到底的人,没有戒不了烟酒,减不了的肥。 坚持是一种品格,坚持是一种习惯。利用这次居家隔离,锻炼自己的耐心、耐性。 与朋友共勉! 居家隔离杂谈1—-9

> View article

居家隔离封国15天。今天新西兰确诊23例患者,疑似6例,看似新西兰疫情拐点已到。新西兰政府今天实行一项新政策,从海外进入新西兰的任何人,一定强制隔离14天,这是非常重要的决定,让回来的人自己在家隔离,确实有很多漏洞。在复活节假期,防止人们不呆在家,到处乱跑,警察也决定路上设卡检查,对于无正当理由外出者,给与警告和罚款。 今天上午我继续做网上远程咨询和看诊。我是免费咨询,但如果让我给出治疗方案,或开方,我是收诊费,需要邮寄中药,我也是收中药费。   星期一网络远程看诊的一例抽动症小患者,今天妈妈发来信息说,孩子状态很好,几乎没有什么症状了。在这特殊时期,呆在家,利用网络还能帮助人,是很幸运的事情。 患儿,有抽动症二年多,但就是一些小抽动,像眨眼、耸肩等,就没去处理。近二个星期症状明显加重,全身抖动,动作幅度大,自己不能控制,睡眠消失。妈妈也从朋友或网上找一些方法,但都无果。我给出一些穴位,及按压手法,四天后就得到好消息。 我们处在高科技时代,要很好地利用它,视频、录像、通话、文字、邮件等这些工具,医生能得到看诊所需要的大部分资料,有经验的医生应该说是够用了。远程看诊,为患者节省了时间,也为患者得到想找的医生。距离、时间都不成了问题。 下图链接是我远程为中国患者的中药治疗案例,患者是从网上找到我,他患肛瘘,不愿手术,用中药治疗非常满意。 【黄文川博士验案】远程治疗一例肛瘘 下面是一例80多岁的中国老人,患不安退多年。她弟弟在新西兰,患不安退,我治疗好了。 【黄文川博士验案】远程治疗一例不安腿综合征 谢谢阅读! 居家隔离杂谈1—-9

> View article

(博宇的素描) 新西兰封国13天。今天新西兰新冠病毒感染增加54例,确诊32例,疑似22例。看似疫情蔓延势头得到遏制,但疫情4级警报是否能按时解除,目前还是未知。总之,新西兰封国对疫情蔓延得到了成效,我们每个人的牺牲还是值得的。新西兰中医针灸协会(AcNZ)鼓励每位中医师开展网上服务,如网上看诊、网上诊断、网上治疗意见等。昨天协会又通知大家可以向政府申请中药服务。 封国期间,最基本的生活服务还是照常进行,如食品、药品、医院、警察、水电、燃料、网络和银行等,新西兰的中医行业不包括在基础医疗范围内,中医诊所也与大多数机构一样必须关门,停止营业,但可以进行网上看诊。如果要开展网上中药邮寄业务,必须向新西兰商业创新就业部(Ministry of Business Innovation & Employment )提出申请. 今天我们诊所成果申请了中药服务。网上看诊后,需要中药治疗的,我们可以邮寄或去诊所邮箱取。 邮寄或取中药要严格按政府规定进行。只能网络看诊,或电话联系;只能邮寄或取中药;执行适当的公共卫生措施,以保护员工和客户,如保持距离、卫生消毒、个人保护设备等;无接触交付中药。 下面的链接为封国期间基本服务申请网站。 https://www.mbie.govt.nz/about/open-government-and-official-information/coronavirus-covid-19/essential-services/ 如果你也想在封国期间做基本销售服务,请按网上要求一步一步申请,十分简单,立即生效。 新西兰是一法制国家,任何事情都要依法办事。上星期,我的老患者要我提供中药,我没有答应,谢谢你们的理解。 (博宇的素描) 【附病案一例】女,83岁,中国人。患不安腿综合征多年,双下肢疼腿,不适,夜里加重,不得不起来走动一下,来缓解双腿酸痛。曾住院治疗,也尝试针灸、中药,无果。她弟弟是我的老患者,也同样患不安腿综合征多年,我治疗后,基本无症状。她弟弟回国,了解到她的情况,回奥克兰后,要我帮帮她。 微信视频看诊,根据病史、症状、体质、舌像,组方。服药后症状缓解。 居家隔离杂谈1—-9    

>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