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后咳嗽了4天,喉咙特别干燥,痒,一咳起来震天响,总觉得嗓子里有痰。但医生说没有痰。一开始以为估计感冒没完全好,就继续吃头孢布洛芬止咳冲剂,没想到丝毫减缓都没有。一起床一睁眼,胸口开始抽动,呼吸会经常急促,好像很喘一样,就开始了一整天的咳嗽直到闭眼。真的每几分钟都想咳嗽,自己完全没办法控制,比如有时候说话,会突然连续咳嗽导致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到了晚上,还有咳到痉挛,双手握拳,眼泪都出来喘不上气的时候。我尝试过使劲憋着,是不是自己小题大做了,结果根本憋不住,硬是有股气把嘴巴冲开还发出怪音。我就开始慌了,深夜赶紧去急诊,期间狂咳到旁人侧目十分尴尬,测试了covid-19阴性,医生说有点高血压,开了雾化和止咳糖浆就让我走了。回到家,我以为拿了救命稻草,一咳嗽就用雾化,没想到缓解了1秒后咳的更剧烈,嗓子更干了,最后喷的只觉得喉咙凉凉而已,照咳不误。我都快成噪音污染了。只能想到找中医了,经过黄医生治疗后的当天,感到脸和双手热热麻麻的,最大的变化就是急促呼吸的频率降低了!我能有一些时间是正常的呼吸,而不是强忍咳嗽的呼吸!胸口抽动也减少了。这种能自我控制身体的感觉真的很感动。虽然还在咳,但是我已经完全没有咳到痉挛的时候了!第二次治疗后,也是觉得脸和双手热热的,间歇性咳的更少了,现在1小时内咳个几声而已。和之前全天咳简直天差地别,感谢黄医生!!
> View articleCategory: 中医和针灸
#健康 #看病 #中医 #看病走弯路 第一集,在新西兰看病走弯路了吗(胯关节疼痛, 右下腹疼痛,下颌痛,运动神经元病) 胯关节疼痛, 右下腹疼痛,下颌痛,运动神经元病 经常遇到看病走弯路的情况,浪费时间和金钱,更主要的是解决不了患者的痛苦。今天就这个问题,我总结了一下,与朋友分享!欢迎大家关注➕,转发,点赞 #健康 #中医 #养生 #看病走弯路 #假阳性 第二集,今天给大家分享看病走弯路的原因—-辅助检查的假阳性。(我摘掉了他【性病】帽子) 18年看了一例皮肤病,其实是找我治疗抑郁症的,我询问,他被诊断为【性病】病理检查是单纯疱疹2型阳性,我不认为他患的是此病,建议他重新检查,结果检查出来是阴性。他摘掉了【性病】的帽子。也没有治疗,抑郁症就好了。欢迎转发、关注➕,点赞 第三集, 黄博士教你看病不走弯路—- 症状不典型,书本上无详细记载 继续分享在新西兰看病走弯路的原因——患者的症状不典型,或书本上没有详细记录。真正原因,医师的经验不足。里面我分享的这例患者,说复诊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看你是不是有这方面的知识,有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说简单到【手到病除】一点也不为过。做视频,做科普也是很费时费力,给点鼓励,给我一点继续做下去的理由吧。谢谢! 第四集, 影像学中的伪影 今天继续分享患者看病走弯路的原因,影像学中的伪影。我治疗一例踝关节肿痛患者,X 光诊断骨裂、骨块脱落,最后,骨裂、骨块都不见了。这是典型的伪影,还好患者最后得到正确诊断和治疗。与朋友分享!请关注➕,转发,点赞。谢谢 第五,患者提供的信息误导了医生 继续讲一点在新西兰看病走弯路的原因。今天走弯路的原因是,患者提供的信息误导了医生。第一,患者提供的信息只是患者的感觉;第二,与患者发病时间只是一种巧合;第三,患者提供的发病原因只是诱因。请朋友们关注➕,转发,点赞。 第六,太相信专家和权威 继续分享在新西兰看病走弯路的原因,太相信专家和权威。 个人观点,一家之言。 第七,看病走弯路 —- 医生没做系统的体格检查 今天接诊了一位走路不稳,怕摔倒的患者。女性,华人,68岁。她上个星期给我打电话,咨询针灸治疗中风的事宜,告诉我她二个月前有小中风,住院治疗了二个星期。 患者今天按时来诊。我详细询问病史,一年前,她在走路时,突然双腿无力,摔倒在马路上,双膝摔伤,去急诊室,拍片后,无骨折,简单包扎,医生给了她一双拐仗,二个星期后膝伤就好了。以后就发现走路不稳,走远一点就很累,总怕摔倒。二个月前,患者感觉到走路无力加重,脸肿肿的,有时从左口角流口水,左小手指麻麻的,女儿就把她送去医院就诊,医生怀疑“中风”,而收住院。在医院做脑CT,无异常。按“小中风”给予治疗,住院二周出院。出院后继续服用阿斯匹林,维生素E。患者小便频数,二十分钟一次,有尿失禁情况。便秘,二、三天一次,有时五、六天一次。在朋友的介绍下,想针灸治疗她的中风。 我给予神经系统检查,发现胸七到胸十感觉减退,胸十到胸十二痛觉消失,胸十二以下,双腿痛觉敏感;下腹壁反射消失;双膝发射活跃;右病理反射可疑;双上肢肱二头肌反射正常;撅嘴正中,鼻唇沟双侧对称。 从以上病史,检查,我怀疑“胸段脊髓损伤”。建议她见她的医生,做一个胸段的MRI,进一步确定病因。病因确定后再选择治疗,看看是不是针灸的适应症。 第一次摔倒,医生就按膝伤处理,没有追究摔倒的原因。估计医生太忙,做为急诊医生,这样处理,可以理解;第二次住院治疗,从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到神经科专家,都没有发现胸七以下的感觉障碍?,都没发现双膝反射活跃?,都没注意小便频繁,有时尿裤子的情况?,她有确切的中风的症状和体征吗? 如果答案是可定的,我就不可理解了。因此,这个患者看病走弯路的主要原因,就是医生没有做详细的系统的体格检查。 做体格检查是医生最基本的训练,是诊断疾病的基础,请用好医生的手,敲一敲,扎一扎,压一压,摸一摸,就能发现很多有用的信息。
> View article针灸治疗新冠肺炎后遗症–味觉、嗅觉部分丧失 针灸治疗新冠肺炎后遗症– –味觉部分丧失 黄师傅。 想问问您啊,我上个月 感染那个covid 好了之后,我的嗅觉和味觉 没回来。 吃饭的时候 把那个食物放到鼻子前才可以闻到一丝丝味道。 但吃进去一点都没味道,如果把眼睛关了, 白饭或炒饭 根本没味道 吃不出味道。 可是 能知道吃着的是 酸甜 或 苦辣 就那么多。 您觉得 是时候我来给您看看情况吗? 还是再等多一个月?家医跟我说他们也没什么可以帮我的, 就让我等。 治疗三次,味觉、嗅觉回来了。有味觉的感觉真好!
> View article我40年前进入菏泽医专,毕业后从事西医神经、精神科五年。以后,跟随神经内科、针灸界名医,现【国医大师】孙申田教授学习中医六年,获得中医针灸临床博士学位。曾在山东省立医院工作,任副主任医师,被山东医科大学及山东中医药大学聘为副教授。2001年,移居新西兰,开设黄博士中医诊所。我大学学习西医,并从事西医五年,而研究生学习中医,一直用中医方法治疗疾病。我这样的经历和知识结构,造就我现在从事的工作既不是纯中医,也不是纯西医,有点四不像,但我从事的工作神奇的不得了,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通俗一点就是中西融合的【综合医学体系】。 从今天起,我会把我临床中的一些病例,用三只眼看这个病,用我独到的视角,思考、分析,总结出目前医学界【最佳的看病思路】。 我会从一下几个方面讨论: 一,病例介绍,患病经过,治疗经过,检查结果,目前情况。 二,西医对这个病的认识,优缺点。 三,中医怎么认识这个病,优缺点。 四,前治医生(西医医生、西医专家、理疗、整骨、中医)诊断、治疗的特长和短板。 五,最佳的看病思路 目的,启发初学,低级医生,目前的医疗体系是有缺陷的,接纳【综合医学体系】理念;对中级,高级医生,接受【综合医学体系】,推荐病人进行【最佳看病思路】;对于病人来说,通过三只眼看疾病,提醒医生知道【最佳看病思路】。结果,医生用最佳看病思路,患者得到最佳治疗结果。 第一期,肩背痛七年,在外做了100多次针灸 六次后,我谈谈这个病例 三次后, 效果特明显,就提前用三只眼谈谈我的看法。31、05、2022 有时间,用录像讲解,发挥一下。录像来了。 1, 西医估计无论看家医,或者看专科,都是按肌肉劳损止痛治疗,如果碰到严谨的医生,会查一查是不是风湿。他已经肩背痛7-8年,每天夜里酸痛,难受,起床五六次,拔几个罐再睡觉。前胸紧闷,让他拔罐拔的皮破了。家医已经无计可施,在外针灸100多次,经手了多个针灸师,有病乱投医,都没有明显效果。检查,肩背部压痛,肩背部按压皮肤无弹性,像皮革一样,无皮肤的滑软感。如果我考虑西医诊断,我会诊断背肌筋膜炎,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又称“背肌纤维炎”,“背部软组织劳损”、“风湿性胸背肌筋膜炎”、“纤维织炎”、“肌筋膜疼痛综合症”、“纤维肌痛综合症”。早期用消炎止痛药治疗估计症状改善。早期处理不当,容易形成慢性肩背肌筋膜炎,不好治疗。 2,中医考虑痹症(风寒) 3,我的苍龟探穴针法为什么有效。1)刺激面积大,刺激点浅,2) 微针刀刺激量大,微创伤刺激人体修复炎症。前医用普通针灸,拔罐,治疗在“点”上,而不是“面”。 4,西医借鉴。可用改良的针刀做为手术工具(皮下刀),刀具长20公分,针粗35-40mm, 刀具前端小刃刀,后端可以好握的圆圈。在无菌手术下进行。做为一个外科小手术,慢慢改进,完善。 5,目前,肩背筋膜炎病例很多,我治疗效果都非常好。慢性筋膜炎,西医无解,早晚会借鉴的。 下期预告病例–阵发性肚脐下疼痛二年
> View article给大家看看一例MRI诊断椎间盘突出,希望大家发表意见和观点 上面的链接是这个患者的治疗过程 上面视频是我第一次正式提出,【第n次医学体系】,希望大家发表看法。我以后会对这个医学体系进行名称,内容解释,修改,补充,完善,讨论。 第八次治疗后
> View articlewww.drwin.co.nz 从一个糖尿病人谈起。医生只能救命,只能控制血糖,但医生控制不了造成糖尿病的原因。 一个健康的身体还是要靠自己。 中医在你保持健康的道路上可以出一点力。 https://drwin.co.nz/zh/%e3%80%90%e9%bb%84%e6%96%87%e5%b7%9d%e5%8d%9a%e5%a3%ab%e6%80%9d%e8%80%83%e3%80%91%e4%bb%8e%e4%b8%8d%e5%90%8c%e8%a7%92%e5%ba%a6%e7%9c%8b%e4%b8%ad%e5%8c%bb%e5%92%8c%e8%a5%bf%e5%8c%bb%ef%bc%8c%e4%b9%9f.html/
> View article有感于一些年轻医生的疑问,也经历了长期、慢慢的思考,也经历了疗效不佳的痛苦。与朋友分享!
> View article这次疫情封城后,诊所二个多月没有开门。政府对诊所解封后,从上月21日接诊的二个星期,患者好评不断,我也有成就感啊。与朋友分享!
> View article保持胃肠道健康的十个小常识 疫情原因,不能上班,在家听一个英语讲座,边学英语,边学习健康知识,是关于胃肠道健康的,我总结几条,与朋友分享! 1,腹式呼吸(Breath into your stomach)。 肠胃蠕动增强;改善睡眠,减轻压力;增加肺活量 2,细嚼慢咽(Chew to liquid)。 消灭细菌;少摄入,不过度饮食;粉碎机作用,减轻胃的负担;减肥,进食时间长,血糖升高,停止饮食。 3,每天从一杯温柠檬水开始(start your day with lemon water)。 减肥,解渴且冲散吃东西的欲望;消除便秘;维生素C可以抗病毒,消炎作用。 4,少吃带面筋的食物(Avoid gluten containing food)。 百分之80的腹泻都是有对面筋过敏引起的,即使不腹泻,一些医学症状,像肠易激惹综合征、贫血、慢性疲劳、口腔炎等也是对面筋敏感;一些精神症状,如抑郁、焦虑、自闭症等也与使用含面筋的食物有关;一些腹胀、腹痛;一些人对面食的钟爱,狂吃,也是对面筋的上瘾。 5,每天喝碗瘦肉汤(Incorporate broths as much as possible)。 补充蛋白质和脂肪酸,提供血红素和促进铁的吸收,润燥预防便秘。 6,知道食物在你体内的时间(Know your transit time)。 9–32消失,与排便时间无关。玉米、西瓜子,不消化,观察从吃下到排除时间。 7,吃一些发酵的食物(Eat fermented)。 调节菌群平衡,丰富的氨基酸,容易消化。 8,每天按时排便(Dial bowel movement ) 。 避免毒素积累,调整人体的生物钟,减少肠道细菌滋生。 9,适量运动(Exercise)。 跑步、太极、跳舞等相对柔和运动。帮助胃肠蠕动,提高消化吸收,促进消化液的分泌。 10,适量饮水(water)。 一天六杯,三餐后,morning tea 和afternoon tea, 睡前。帮助消化,排泄废物。
>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