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老医生的修炼随笔(五十四)
—–一个慢性疼痛病案治疗失败分享
这篇随笔,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我临床中遇到的慢性疼痛病例,以及我在治疗过程中的失败与思考。
患者双下肢小腿外侧疼痛剧烈,疼痛评分可达9分,已折磨他近13年。除小腿上外侧二个点,还有左颈部两个点、左肩前侧一个点。他长期依赖局部封闭注射,每3-4周一次,坚持了7年,同时还服用强效止痛药来缓解疼痛。
他不愿长期打封闭,想用中医方法,因此找到我。我为他采用针灸、拔罐、筋膜松解等中医疗法,持续治疗了几个月。在此过程中,左颈部的两个痛点和左肩前侧的痛点明显缓解,生活与工作状态都有很大改善。患者对此非常高兴,也因此坚持配合治疗。
然而,真正困扰他的核心问题,双下肢小腿外侧的两个痛点几乎没有改善,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更糟糕的是,他长期服用强力止痛药,已经形成了明显的药物依赖。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慢性疼痛的成因远比想象复杂。它不仅涉及局部组织病变,还常伴有中枢敏感化、心理障碍、精神压力以及药物依赖等多重因素。单纯依靠针灸或肌筋膜松解等局部治疗,显然很难彻底解决。
回顾这次治疗,我认为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首先,是我最初治疗思路的局限。我起初主要将其视为肌肉筋膜问题,忽略了患者可能已进入中枢敏感化阶段。
其次,是我与患者在认知与期望上的偏差。他坚持使用中医疗法,不愿面对药物依赖和心理问题的存在,这使治疗方案难以全面展开。
最后,也是现实限制,作为一个私人中医诊所,没有资源,没有大医院提供的平台,无法提供止痛药物管理、心理疏导和康复训练等多学科支持。
面对这样的病例,我学会了承认失败,也更清楚自己的局限。慢性疼痛患者需要多学科协作与综合管理。疼痛科、心理科、康复科,甚至营养师的支持都不可或缺。
我希望能与更多专业团队合作,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同时,加强患者教育与沟通,让他们理解慢性疼痛的多维机制,接受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此外,非药物的“无形”治疗同样重要,如疼痛教育、认知行为疗法、渐进性运动疗法等,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缓解疼痛,也能帮助患者戒除药物依赖。
我也会坚持定期评估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无效治疗的长期重复。
一个老医生的自我修炼随笔系列
我的油管频道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phdwinnz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