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针灸能治好颈椎病? 刘颖君中医师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也是针灸治疗中最常见的病种之一。许多人对针灸能治好颈椎病感到难以理解,心中有各种疑问。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叙述一下颈椎病相关的解剖及颈椎病的形成过程。人体的颈椎是由一节一节的骨骼组成,每一节骨骼我们称之为椎体,在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有一个盘状软组织,叫椎间盘,它使脊柱得以向各个方向弯曲,同时也能吸收传向脑部的震动。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内的水分逐渐减少,间盘的高度也逐渐降低,这也是我们看到老年人身高较他们年轻时明显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椎间盘高度的减小,导致椎体之间的稳定度降低,使人体活动时更容易出现椎间小关节错位以及由此引发的椎间软组织的损伤。这些损伤可以压迫周围的神经和血管,同时损伤产生局部炎症也会刺激周围的神经,从而产生颈部疼痛,以及颈椎神经支配区域的疼痛,具体表现为颈肩部,上背部疼痛,上肢的疼痛或麻木。影响到椎动脉向脑部的供血则会产生头痛,眩晕,耳鸣,视物模糊等复杂症状;影响到脊髓会产生下肢无力,酸痛和感觉异常。 颈椎病的主要症状为颈肩部疼痛,中医对疼痛机理的解释是经络不通,不通则痛。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疏通经络,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这种解释听起来不是很直观和具体,如果用现代西医学的语言来表述可能会更容易让人接受。其实在颈椎病的疼痛原理方面,我认为中西医的认识是不谋而合的。西医认为,颈椎病产生疼痛的主要原因是局部炎性物质刺激了附近的感觉神经末梢,使神经冲动传导到脑部,产生疼痛感觉。所谓炎症,指的是局部组织损伤后,出现渗出,充血,水肿及细胞变性坏死等改变,表现为局部肿胀,血液循环受到阻碍,这正相当于中医的经络不通或瘀血的概念。扭伤和颈部劳损常常是产生颈椎病的诱发因素,扭伤可以使椎间的小关节发生错位,同时伴有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出现局部出血,充血,渗出等炎性改变。炎性物质如组织胺,五羟色胺等刺激了附近的神经末梢,产生疼痛,并通过神经反射导致关节周围的肌肉痉挛。这是一种保护性痉挛,痉挛强烈时可使颈部僵硬,并歪向一侧,这样可以防止颈椎活动对颈椎造成进一步的损伤。但在另一方面,这种痉挛也会减低局部的血液循环,使炎性物质不能及时清除,反过来炎性物质继续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引起肌肉的持续紧张,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使一些颈椎病的自然康复过程延长。当在适当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时,针刺产生的神经冲动可以抑制原有传导疼痛的神经冲动向脑部传递,从而减低痛觉,提高痛域,这种理论被称为闸门学说,即针刺产生的冲动可控制疼痛向脑部传导的闸门。通过控制痛觉传导的闸门产生的止痛效果使颈部痉挛的肌肉放松,颈椎得以更多活动,这样能及时纠正小关节错位,关节复位后,疼痛随之减轻;肌肉痉挛的缓解,可使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炎症物质得以快速清除,最后炎症引起的各种症状随之消失。另外,从事针灸原理研究人员发现,针刺疗法可促进人体产生天然的镇痛物质,如内啡肽、腺苷等。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先将一组小白鼠进行针刺,产生镇痛效果后,取出其脑脊液,再将这些脑脊液注射到另一组未接受针刺的小白鼠脑脊髓腔内,结果在第二组小白鼠身上同样产生了镇痛效果。这说明针刺可使小白鼠脑内产生镇痛物质,也可以说明针刺镇痛是有物质基础的。  反复的颈椎软组织损伤,使靠近骨骼的部分在修复过程中出现钙质沉着,日积月累形成我们在X光片上看到的骨质增生,或称为骨刺。一些人认为,骨刺已经形成,针灸不可能把它消除,所以针灸不能治疗颈椎病。这种结论是似是而非的。在多数情况下骨刺并不是产生症状的直接原因,骨刺的形成需数年或更长的时间,六十岁以上的人大多数都会有颈椎骨刺形成,而多数人并无明显症状,随着年龄的进一步增长,骨刺只能会越来越严重,而症状并未随之增多。实际上骨刺的形成很多情况下增强了椎间关节的稳定性,减少了症状的产生。它不是产生症状的主要原因,自然也不是我们要治疗的主要对象。我们要治疗的是局部的炎症,炎症消除了,症状得到缓解,治疗的目的就达到了。(西区天益堂 383 Great North Road, Henderson 09 8366869 ) “五花八门”的颈椎病 张伯昭中医师 颈部活动度大、负重多,但颈椎椎体构造薄弱,而且周围缺乏强健的韧带肌肉及其他骨性结构的保护,所以注定颈椎易受损伤;同时,颈部结构复杂,肌肉神经血管丛集,故出现病变后会累及不同组织,引发多种症状,这就是颈椎病有多种类型的根本原因。一般公认的颈椎病分型有:颈型(颈肌僵痛,最轻)、神经根型(神经根受压,肩颈臂放射性疼痛)、椎动脉型(椎动脉受压,脑部供血不足,导致眩晕、恶心、头痛及视力减退等)、交感型(交感神经受刺激,可出现血管活性失调、出汗、心律失常等)、脊髓型(颈髓受累,出现躯体感觉运动障碍,此型最重,往往需手术治疗),此外,还有较少见的食道型(增生的锥体刺激咽部和食道,会出现类似咽炎和食道炎的症状)。正因为颈椎病有“五花八门”的不同表现,患者就医时才需谨慎,医生要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全面考虑才能确诊;针灸推拿如应用得当,其效若神!(新希望中医诊所www.newhopeclinic.co.nz 地址:Shop2/9 Bute Rd, Browns Bay 09-4766088) 得了颈椎病怎么办? 郑信一中医师 得了颈椎病怎么办,有些人比较紧张,有些人特别不在意,我想对于一个得了颈椎病的病人来说,首先要正确对待这个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轻的和早期的病人,这个病不但能治好,而且没有明显的后遗症。第二,颈椎病进程是比较缓慢的,不是说一天两天能够得了,治疗上大家不要轻易的放弃治疗。第三,就是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很多,具体适合哪一种还是要听医生的。第四,就是得了颈椎病以后,要放松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情愉快,乐观的情绪对治疗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另外,还需提醒患者的是,注意用颈卫生、保养颈肌十分重要,甚至对疗效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具体做法是:少做低头屈颈或长时间头颈为同一位置的动作,工作1到2小时后,休息一下,做做颈椎操,舒展颈肌;还有就是根据自身情况,选用合适的枕头,枕头不可太高或太低、太软或太硬,建议用荞麦枕,槐花枕之类的软硬适度,且可适当变形的枕具,以此适应自己的颈椎曲度;并将颈椎垫实为原则,切忌只垫头枕部使颈椎悬空,否则将加重颈肌的疲劳,加重或诱发本病。(信益行中医门诊178 Queens Rd,Panmure 09-5705866) 经方也能治疗颈椎病 黄文川中医师 刘医生详细论述了针灸治疗颈椎病的原理和途径,让我受益匪浅。临床中,我也用经方治疗一些颈椎病,有时效果满意。单纯的颈部不适,颈项强硬,颈部疼痛的颈椎病,我常用葛根汤;颈部疼痛、强硬,伴手麻,上肢刺痛,上肢冰冷,我常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颈部不适、疼痛、强硬,伴头痛头晕,失眠多梦,口苦咽干,胸闷,我常用小柴胡汤加葛根;颈部疼痛,伴心慌,出汗,四肢怕冷,怕风,我常用桂枝汤加葛根;患者上肢冷痛,颈部强硬,伴眩晕,走路不稳,我曾尝试真武汤。 经方治疗强调方证对应,有是证用是方,如《伤寒论》“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项背几几而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项背强几几就是颈项强硬不适,就可以用葛根汤。真武汤证“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颈椎病头晕,站立不稳,走路倾倒就是此证,这种患者就可以用真武汤治疗。(黄博士中医诊所 www.drwin.co.nz Shop 5, 13 Kent St, Newmarket. 09-5296185)

> View article

火走一经与疾病的防治 刘颖君中医师 火走一经是一句中医用语,指当一个人上火的时候总是在身体相同的部位出现问题,比如某人一着急上火就出现牙痛,有的人上火时出现耳鸣头痛,也有的人出现疖肿等皮肤改变。火是中医用来描述身体状态的常用词语,其含义有正常生理状态下的火和异常病理状态的火两种。生理之火指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活动功能,比如人体需要燃烧一定能量来产生热量,维持人体正常体温;人体也需要一定的能量来维持胃肠的正常蠕动及消化液的分泌,使人有良好的食欲,很好地消化和吸收食物的营养。病理之火是指人体功能处于相对亢奋状态,这种火会过度耗散人体的气血,给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其表现可为情绪激动,失眠,头痛,牙痛,口苦咽干,口舌生疮,面红目赤等。 火走一经这句话中的火多指病理状态下的实火,表示某一脏腑功能过度亢进。五志化火是这种火的重要来源。五志指人的五种情志,包括怒、喜、思、悲、恐。当其中某种情志发展到太过的程度时,就会产生火的一些表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上火了。火走一经的经指的是经络,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也是人体五脏六腑与人体各部以及脏腑与脏腑之间联络的网络。每一脏腑都有属于自己的经络,如肝有肝经,胃有胃经等。当肝脏功能出现问题时会在肝经的路径上表现出异常,比如肝火盛时会出现胁肋部胀痛,两目红赤等,这是因为肝脏的经络分布于胁肋部,同时肝开窍于木,肝经与目相连。 中医理论认为,人的五种情志过极会分别会伤害到五个不同的脏器,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和恐伤肾。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禀赋不同,所以每个脏腑的抗病能力也是不同的,当受到情志过极改变的影响时,相对较敏感的脏腑会首先发病,这些都是对于同一个人火总是在一条特定经络反复出现症状的原因。 前面提到的火走一经的表现属于比较典型的情况,其实在临床上还有更多不典型的火走一经现象发生,或者说,把火走一经放到更大的视野上去理解,会发现有更多相似的现象发生。病理之火是人体处于不良情绪之中所产生的结果。不良情绪或者说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在中国有人做过统计后发现,超过半数的内科门诊患者的病情与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在某一个体身上,心理状态的改变总是和身体某一特定部位或特定方面的异常改变构成因果关系,我们不妨把它理解为火走一经的变型。有的人一有情绪波动就出现胃脘疼痛,胸胁胀满,嗳气反酸等症状,中医称之为肝气犯胃,可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也有的人情绪一激动就出现腹痛,腹泻后疼痛方能缓解,中医称这种情况为脾虚肝旺,用痛泻药方加减治疗。我曾遇到一位非洲裔患者,中年男性,患有二型糖尿病,其妻子长期受病痛困扰,给他带来许多精神压力。他经常自我用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多数情况下读数为8mmol/L,当心里压力过大时,血糖会上升到12mmol/L,情绪舒缓以后,血糖也随之下降。后来这个患者接受了中药治疗,主要治疗原则为疏肝健脾,经过一个月左右时间的治疗,血糖波动现象基本消失,空腹血糖多数情况下降低到了6mmol/L以下,同时易疲劳,失眠,口干渴等症状也得到改善。 一个人容易上火或者容易情绪异常,既有外在环境因素,也有身体内部脏腑功能失调的原因。外部不良精神刺激会导致脏腑功能异常,同时脏腑功能的异常也会产生精神抑郁,烦躁易怒等异常情绪的出现,这两种内外因素互为因果。脏腑功能对人的精神状态的影响容易被忽视,其实在一些情况下是很明显的,如肝郁脾虚状态的中青年女性,月经前一周左右会出现明显的情绪波动,严重的会每月定期地与家人大吵大闹,情绪失控。中医专门有一个成方治疗这种类型的病症,它的名字叫逍遥散,服用以后会使情绪舒缓,变得‘逍遥’自在。脏腑功能异常,需要中医医生进行辨证,采用对证的处方予以治疗。对于不良环境影响,要尽可能避免,如减轻过重的工作负担,即使需要放弃一些经济利益,权衡好舍得和利弊之间的关系。另外,当我们经常对周围的事物感到不满时候,改变看问题的角度后会发现,这世界其实是很美好的。有一首古诗这样写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抛开琐碎的‘闲事’,我们常常会发现,我们已经拥有了许多美好的东西。心境平和了,火气自然没有了,身体也就变得更健康了。(西区天益堂 383 Great North Road, Henderson. 09-8366869) 解决“上火”是中医的优势 黄文川中医师 生活中我们常遇到这种情况,一个人生气后,常感到头痛头晕,口苦咽干,胸胁苦闷,严重者也会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不想吃饭。中医认为患者是肝郁化火,肝火犯胃。这种病症中医师会根据症状,结合脉象和舌象,给出一个小柴胡汤处方。服用几付中药后,患者神清气爽,病症消失。如果患者去见西医专家,血液、小便、大便等化验分析一切正常,胸片、胃镜、CT等仪器检查未见异常,专家一筹莫展,患者痛苦依旧。 就像刘医生所说,“上火”多是机体脏腑功能的亢进,多由心理因素引起,是机体脏腑功能性障碍,而没有明显的器质性改变,中药汤剂处理这方面的病症效果明显。现代西医在治疗“上火”这种功能性疾病方面,感觉力不从心,化验、仪器等检查就像一个昂贵的摆设,中看不中用,西医的治疗就像大炮打蚊子,打不到实处.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phone 09-8150518 dr win acupuncture or visit us at 1054 new north road, mt albert, auckland. 实火,虚火与假火 郑信一中医师 临床上我们经常会遇到上火的病人,但很多用清热药后,仍未能见效。这是很多人不明白所谓的上火,要分实火和虚火还有假火。 在正常的情况下,火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必须的,超过正常范围就是邪火。不正常的火又分为虚火和实火,人体阴阳是平衡的,对于实火来说阴是正常的但是阳过亢,这样就显为实火。实火的治疗是用清热、降火的泻法,虚火是用补法。实火主要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大便干结,舌尖红,用导赤散或牛黄清胃丸降火,也可用栀子、淡竹叶泡茶喝; 虚火是指阴虚火旺,由于脏腑阴分亏虚,失于滋养,虚热内生的表现。 虚火许多人不认识,常被当做实火来治疗,结果越清越热。阴虚上火常表现为五心烦热(心、手脚心)盗汗、口干咽干,津少,双目干涩,舌质红,脉细数。有虚火的人可常喝点莲子大米粥,或用生地、麦冬等泡茶喝; 假火也即真寒假热证,是指内有真寒而外见某些假热的证侯,实际是虚阳浮越证,古代亦有称阴盛格阳证、戴阳证者。其产生机理是由于久病而阳气虚衰,阴寒内盛,逼迫虚阳浮游于上或格越于外,是病情发展到寒极的时候,出现一些与寒证病理本质相反的“假热”症状与体征。其临床表现既有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等一派真寒之象,又有面赤、身热、口渴,脉大等假热之象。治疗用真武汤之类温阳散寒。(信益中药行门诊 178 Queens Rd Panmure 09-5705866) 心病还需心药医 张伯昭中医师 在远古洪荒蒙昧时代,人们茹毛饮血,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以物质为基础的医疗理论和实践体系,此时医巫不分,所以无论是对虫兽咬伤的失血感染,还是感冒伤风腹泻头痛等等,都要请巫婆神汉来跳大神“治疗”,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那时人类平均寿命在30岁之内;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所能掌握的科技手段也在不断地进步,对自身生理及病理状态的了解也越来越细致和深入,“分子生物学”、“受体”、“靶细胞”等新奇概念不时萦绕在耳际,人类平均寿命的不断增长也体现了医疗技术进步的幅度。但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人体的精密程度远胜于目前人类所能制造的最精密的仪器,而且人类具有思想,心理活动和机体之间有作用和反作用,当今社会有多少人处于紧张焦虑的亚健康状态?他们的不适是否可以安全彻底地被化学合成药物所治疗?中医学向来强调在针药治疗的同时,要配合心理护理和疏导,并在这方面积累了颇为丰富的经验,学习和善用前人留下的理论和经验,是每个中医师的一堂必修课。(新希望中医诊所www.newhopeclinic.co.nz Shop2/9 Bute Rd, Browns […]

> View article

近期治疗一例手麻患者的思考 黄文川博士 近期治疗一例很复杂的病例,手麻患者,治疗过程虽然曲折,但最后治疗效果还算满意。从疾病的诊断到中医治疗方法的选择,这个患者有许多需要我总结和思考的地方,今天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刘先生,50岁,厨师,右手麻无力半年。起初右手中指麻木,他认为劳累引起,没有在意。一个月后,因加班,第二天右手麻木加重,伴右上肢疼痛无力,因上肢疼痛,而睡眠不好。去见家庭医生,怀疑颈椎病,给予止痛药,并建议颈椎拍片。服药后,疼痛不减,颈椎拍片检查有轻微变性。在朋友的推荐下,来我诊所选择针灸治疗。根据他的职业,长期低头工作;再根据他的症状,上肢疼痛,并伴中指麻木;颈椎拍片检查有颈椎轻度增生,我按“颈椎病”给予针灸、手法、拔罐等治疗。针灸等治疗二周后,病情没有发现好转,反而加重,右手五个手指都麻木,上肢疼痛依旧,并出现右手的无力,不能抓握,写字握笔都很困难。看到患者病情加重,我也与患者一样很着急。一方面考虑患者的诊断是否正确,手麻无力是不是颈椎病引起;另一方面也让他去见家庭医生,给他联系专家会诊。 我首先再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并做了仔细的身体检查,发现患者手麻无力很重,但没有上肢肌腱反射的改变,如桡反射,肱二头肌反射,如果是颈椎病引起,上述反射会减弱;感觉检查时,右手的二、三、四手指掌面感觉过敏,是一个周围神经,即正中神经的损伤,而不是颈椎病的神经根损伤的症状;检查时,背屈手腕,或按压手腕内侧,手指头麻木加重。从以上检查发现,再结合他的职业,长期用手腕工作,我重新考虑他患的是“腕管综合征”,而不是颈椎病。诊断不一样,针灸取穴就不一样,一定少不了局部腕关节的穴位;加上腕关节内侧的局部推拿;并配合中药腕关节的药敷。按“腕管综合征”治疗一次后,手麻减轻,手部握力增加,手指活动灵活。继续治疗,手麻无力基本痊愈。 这是一例典型误诊病例,误诊一定是误治。按颈椎病针灸治疗的取穴与腕管综合征差别很大,推拿治疗的手法和部位也不样,药敷的部位一定也不一样。从这个手麻病例,我能体会到,对有些病例,西医诊断对针灸治疗的重要性。虽然针灸治疗的原则是以中医理论为核心,针灸取穴和手法也以中医八钢辩证和经络辩证为基础,如果现代中医师,在针灸治疗时,能结合西医的诊断,针灸疗效一定会大大提高。很庆幸,我是西医出身,这么多年的中医针灸实践,尝到了西医诊断对中医针灸临床的帮助。 西医的正确诊断对中医针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总的可以概括为一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医是宏观医学,是实践医学,对身体细微结构的认识相对粗线条,而西医是微观医学,是实验医学,对身体组织结构的认识要清晰的多。从诊断方面,无论定性诊断,还是定位诊断相对准确,而中医针灸治疗的有效性,在某些疾病还是有一定优势,在西医诊断的基础上,再利用中医辨证,制定中医针灸治疗方案,一定要比单纯用中医的诊断优越。第二,西医借用现代科技的发展,检查手段越来越丰富,诊断的准确性越来越高,做为一现时代的中医师,也要利用现代医学仪器为中医服务,为什么中医就不能利用现代科技,只能靠两个手指头。我治疗的这例手麻患者,神经传导的检查就能诊断手腕综合症。第三,西医的诊断为中医针灸治疗增加治愈率。中医针灸的适应症是一定的,不是包治百病,明确的西医诊断,可以帮助中医师不去治疗中医针灸没有效果的疾病。如以前我提到的一位晚期白血病患者,西医放弃一切治疗,想求助于针灸,我谢绝了患者的要求,如果没有西医的诊断,我可能接受患者针灸的要求,后果可想而知。 西医和中医师两套不同的医疗体系,理论基础和处理方式截然不同,怎么把西医为中医所用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一定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也不是人们常说的中西医结合的问题。中医师利用西医诊断,而不是成为西医诊断的奴隶,治疗方法和思考疾病按西医的逻辑,西医说是病毒感染,中医就用抗病毒的中药,西医诊断椎间盘突出,中医治疗围绕椎间盘,那就不是中医了。我认为,西医诊断只作为中医治疗的参考,真正中医针灸治疗时,脑子里是没有西医的。(阅读更多黄文川博士的文章,请登录 www.drwin.co.nz 黄博士中医诊所 visit us on 1054 new north road mt albert auckland or phone09-8150518)

> View article

黄文川博士 一提到肩痛,俗话说的肩膀疼,大家一定会想到“肩周炎”这个病,因为“肩周炎”是大家最熟悉的肩疼,也是在媒体上出现最普遍的一个病名。就是在临床上,肩痛患者去看医生,医生也是最先想到的这个病,并且在医生的诊断书上也是诊断率最高的一个病。根据以上的说法,是不是肩膀痛的大部分患者就是“肩周炎”呢?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在我们周围经常可以听到“肩周炎”这个词。但是,真的有那么多的“肩周炎”发生吗?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肩关节疼痛的病因研究已取得了长足进步,过去模糊的“肩周炎”概念越来越清晰。老百姓把肩关节周围的疼痛疾病就叫肩周炎,无可厚非,因为他们是外行,而医生不重视肩膀疼痛的诊断,而延误治疗,或误诊、误治,就会给患者造成损失。事实上,真正的“肩周炎”的发病率并不高,只占肩膀痛的10%左右,可以说,肩膀痛不全是肩周炎惹的“祸”。肩周炎是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的一种范围较广的慢性退行性病变。说肩周炎“范围较广”就是病的部位是肩部周围的很大一部分,而不是肩部一个点; “慢性”一定是慢慢发病,迁延日久;退行性病变就是“老化”,使用的时间过长,因此肩周炎一定要发生在中、老年人,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人群,而年轻人的肩痛很少是肩周炎。因感受风寒、劳累等而诱发本病,或使原有病情加重,故中医有“五十肩”、“漏肩风”、“肩痹”之称。肩周炎又俗叫“凝肩”、“冻结肩”。 认识到这个问题,我们就知道,临床上医生诊断为“肩周炎”的肩痛,大部分都是误诊,有时有些患者“肩周炎”的帽子,一戴就是一辈子。我今天提起这个话题,也是缘于我的一个患者。他是来找我治疗他的 “肩周炎”,我说他不是肩周炎,而是颈椎病引起的肩疼,他是一百个不乐意,我在他的手上扎了一针,他更是一百个不理解,“我肩疼怎么在手上扎针而不在肩膀上扎啊”。就是最后把他的肩疼治好了,他仍坚信他患的是肩周炎。他最后给我说的一句话,让我真的无语,“黄博士,你治疗肩周炎真的很绝,我一定告诉我的肩周炎朋友来找你。”你看,肩周炎这个病对他多么有吸引力! 我把能引起肩疼的疾病分成两类,一类就是肩膀局部的疾病引起的肩疼,就是在肩关节部位,如肩周炎等;另一类就是非肩膀局部疾病引起的肩疼,就是远离肩关节部位,如颈椎病、心脏病等。能引起肩膀疼痛的肩膀局部疾病有肩周炎、肱二头肌长腱炎、肱二头肌短腱炎、肩峰下滑囊炎、三角肌下滑囊炎、肩袖损伤、肩关节习惯性脱位、肩峰撞击综合征、肩袖撕裂、肩部的钙盐沉积症、肿瘤(如恶性骨肉瘤、纤维肉瘤,良性病变如骨纤维结构不良、骨囊肿、滑膜软骨瘤病等)、肩关节的扭伤等。 非肩关节局部疾病引起的肩疼有全身性疾病(如风湿、类风湿性肩关节炎、痛风、多发性肌炎、风湿病、骨质疏松症等)、内脏疾病(某些内脏疾病也可引起牵涉性的肩部疼痛,如胆囊炎、右膈下脓肿、肝炎、心脏病、肺炎等,此时肩部检查阴性。)、神经源性(如脑中风引起的肩关节痛、糖尿病性神经痛、臂丛神经上干炎、肩胛上神经嵌压综合症等)、颈椎病、后背肌肉筋膜炎等。以上几十种疾病都可以引起肩膀疼,而肩周炎占了肩膀疼的10%左右,确实是引起肩膀疼的常见原因。但做为医生,不能因为肩周炎常见,看到肩膀疼就诊断为肩周炎,延误患者的病情;而做为患者,更不能把一切肩膀疼都归为肩周炎,想当然的认为只是一简单的肩膀疼,自己会慢慢恢复,不去检查、治疗,后悔终生。 我的一位患者,刘先生,57 岁,三年前他的左肩部一直有沉重、累痛等不适感,但劳累后明显加重。一次跑步时,左肩疼痛无力,好象千斤重担压在肩上,坐在路边休息十分钟后好转。我听了他的叙述,检查肩的局部无压痛,肩关节活动无异常,当时我就排除了肩周炎的诊断,怀疑心脏有问题。建议他先不要针灸治疗,去见心脏专科。见心脏专家,心电图检查结果无异常,再做心脏负荷实验,边跑步,边做心电图。在跑步机上,严重的左肩疼痛就发作了,心电图报告,严重心肌缺血。心脏彩超,心脏动脉血管闭塞。立即心导管手术,心脏血管内放三个支架。手术后,他的左肩部沉重、累痛感觉消失,活动、劳累后也没有发作。如果我不考虑他是心脏问题,按“肩周炎”针灸治疗,一定会延误患者的病情,到某一天,心脏大面积梗塞,去急诊室抢救,再后悔,已经晚了。 今天只是简单说明一下肩膀疼未必就是肩周炎,引起大家的重视。遇到肩膀疼从多方面去考虑,想到肩膀局部的疾病,也要想到肩膀以外的疾病。下一次,我再讲一讲引起肩膀疼痛常见疾病的区别,及他们的特点。

> View article

治“小病”与治“大病” 黄文川博士 在新西兰,西医是主流医学,中医是民间医学。因此,中医能在这里生存,靠的是它坚强的生命力,和实实在在的疗效,也就是能治疗一些患者束手无策的“小病”,这些长期不愈,或用多种治疗无果,通过中医治疗而柳暗花明。中医治疗的这些“小病”,其实也是治疗了还没有患的大病。这就是中医的魅力,中医的生存之道。下面就通过我近期治疗的一些病例说明这个问题。 一例头部出汗的患者,大冬天无论干活、吃饭,四肢都觉着冷,可头部直冒汗,往下滴,影响工作,几付玉屏风散,头部流汗明显减少;一例腰部发凉的患者,夏天也要在腰部包上厚毛巾,不然腰部直冒冷风,好像掉进冰窑,几付甘姜苓术汤,就不用再用毛巾了;王大爷,干咳一年,咳嗽的他整夜不能睡好,三付半夏厚朴汤,就不咳嗽了;小张,整夜阴茎勃起,害得他不能睡眠,一次针灸,三付小柴胡汤,症状解除;谭女士患面疼二个月,白天一点疼痛没有,但一到晚上,面疼就来了,疼的睡不着觉,起来做家务,干点活,面疼就消失。这样,每天夜里面疼都折腾她,白天无精打采。我给她开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配芍药甘草汤,吃完当天她就睡了一个好觉;吴女士,70岁,失眠十余年,伴心烦、疲乏、口苦等,我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十五付中药后,安眠和抗抑郁等西药都停服,睡眠基本正常;刘女士,胸闷、胸疼,不能大呼吸,救护车送到奥克兰医院,一切检查后,没有发现问题,给予止痛药无效。因胸疼、胸闷,而不能睡眠。一次针灸后,胸疼、胸闷明显减轻,睡眠改善,持续一个疗程的治疗,症状完全消失;一个台湾留学生,腹疼三天,腹疼严重而坐立不安,不愿吃饭。去奥克兰医院急诊室,让他喝电解质饮料,无奈他找到中医,我看他三天没有大便,给他开了一个大柴胡汤,当天服中药后解大便,腹痛消失;HELINA,47岁,尿频三年,白天半小时去厕所一次,夜里起床6—7次,检查尿液无感染,B超检查,膀胱、肾脏无异常,抗生素也长时间服用而无效,长期的尿频,使她心身疲惫。我给予四逆散配五苓散,十付中药后,尿频解除。马先生,70岁,夜里双下肢疼痛、麻木20年,一夜醒来好多次,老伴按摩才能入睡。看到我写的一篇文章与他的症状基本一致,就找到我,我诊断他不安腿综合征,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十付中药后症状基本消失,继续调理后痊愈;小李,留学生,因减肥而闭经4年,西医要用激素,她没有尝试,找我用中药调理,我用当归芍药散合茯苓桂枝丸,十五付中药,四年都没有的例假又来了,持续四天,量与先前一样。这样的病例,在我们天天的临床上处处可见,有这么多成功的病例,才是患者之幸,也是我们从事中医工作的动力。 也可能有人会说,中医治疗这些“病”都不是什么大病。什么是大病呢?确实癌症是大病,脑出血是大病,脊髓炎是大病,心肌梗塞是大病,肝硬化是大病,运动神经元病是大病,脊髓空洞症是大病,艾滋病是大病,但这些大病以目前的医疗水平有几个能完全治疗痊愈,我是没有这个能力。我们再想想,这些大病哪一个不是从小病,从我以上治疗的“小病”慢慢发展来的呢?虽然癌症的确切发病原因我们还不知道,但我们确信癌症与紧张、压力、心情和身体状态等有很大关系。心脑血管病这种大病一定从不起眼的小病慢慢发展来的,没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小病,就没有脑出血,心肌梗塞等大病。我的病人小张,因双下肢无力,冷热交替去看医生,医生给他做各种检查都正常,没有做任何处理。但小张就是双下肢不舒服,他知道自己的身体一定出了问题。双下肢的不舒服,再加上担心得了什么大病,弄得他提心吊胆,夜里睡不好,白天紧张、担心,一个月下来,无精打采。这种状态使他的双下肢更加不舒服,形成恶性循环。虽然小张患的不是什么大病,但如果不把他的这个恶性循环去掉,他的身体状况会一点一点变得很坏,形成患大病的条件。因此,中医讲究治未病,就是这个道理。(阅读更多文章请登录 for more info, please phone 098150518 dr win acupuncture, or visit 1054 new north road mt albert.

> View article

发现患了“中风”怎么办 黄文川博士 上星期五下午,诊所突然来了一位妇人,焦急地询问我,她老公半身无力,走路不稳,能否来我诊所针灸,或服用中药。我耐心听取妇人的讲述后,告诉她,根据我的判断,老公一定是患了“中风”,建议他立即打急救电话,要救护车去医院急诊室。妇人还是不愿离开,坚持要我中医治疗,我给她解释,现在的最佳处理是去医院,而不是来我的诊所治疗。星期一,妇人又到我的诊所,告诉我,她的老公进医院后就半身完全瘫痪,一点不能动弹,吃饭很困难,只能进流质食物,医生立即制定了急救处理措施,及时颅脑CT,排除脑出血,诊断为脑梗塞,给予溶栓治疗,第二天瘫痪肢体就能动弹,意识也清醒。她非常感谢我上星期给她的建议,急救及时,打算老公一出院就来我诊所中医针灸治疗。 这里就牵涉“中风”以后怎么办的问题。中风一般是指脑血管梗塞或破裂引起脑组织缺血或受压,而出现一系列神经症状。如头痛头晕,昏迷,肢体瘫痪,失语,吞咽困难,尿失禁等。如果中风较急,症状较重,患者昏迷,失语,肢体完全瘫痪,一般情况下家属会选择打电话叫救护车去医院急诊,不会呆在家里自己处理,或求助于中医。但如果发病后症状较轻,只有肢体无力,头痛头晕,语言不清楚,家属和患者能认识到是中风,而没有认识到中风的严重性,会选择在家观察,总认为过后一定能恢复,或选择救助与中医,针灸、中药会解决问题。其实,这种选择是不正确的。中风后,症状轻微只是当时发病时的表现,很大一部分中风患者在24小时内处于发展时期,进一步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昏迷、失语、瘫痪等,处理及时,也许症状不在发展,或通过早期的溶栓治疗,轻微的中风症状也消失。中风早期,医院有先进的检查,做CT 可以及时排除脑出血等疾病,就是出现危重情况,急诊室内的抢救设备也能及时救治。就是中风后症状没有发展,不需要特殊急救,在医院观察,也有专业医生和护士及时联系,给予专业指导和咨询。 我不主张早期中风进行中医治疗,不是说中医不能急救中风,也不是说早期中风不能中医治疗,而是说,新西兰的中医诊所不具备急救能力,不像中国大陆的中医院,也有急诊室,也有很先进的急救设备,中西医并用。因此,在中医诊所内出现急诊情况,对患者是很危险的。我在中国医院工作时,我就主张中医急救,早期就应用中医治疗。 病情稳定后,中医针灸治疗对中风还是非常有效的。段大爷,76岁,二个月前跑步时摔倒,当时头破血流,急送医院,在医院急诊室内缝合包扎后,作头部CT检查,告诉没有发现异常,回家观察。头几天,他感到头脑迷迷糊糊,有点头痛,头沉,头胀,认为是摔到了头部引起的,休息一下会好。在家躺了几天后,头脑清醒不少,无头痛头晕,可下床走路有点不稳,左腿走路有点沉,走快点左腿就跟不上趟。已经两个多月,左腿还是不灵活,我详细询问病史,并仔细做了全面的神经系统和骨科检查。检查发现下肢肌力下降(4级强),下肢轻瘫试验强阳性(双腿抬高伸直,坚持几分钟,左腿自动下沉),下肢巴彬氏证阳性,上肢轻瘫试验弱阳性,双手快速翻转试验,左手稍慢,无其它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发现。通过以上检查出来的体征,我判断患者右侧大脑有损伤,再根据患者的年龄、发病过程,我怀疑患者有“腔隙性脑梗塞”,也就是中风了。根据中医辨证,我给予针灸和中药治疗。针灸以头针为主,中药以黄芪五物汤并桂枝茯苓丸为主方,针灸四次,中药五付,患者走路稳当,走路轻快,效果较明显。继续中药、针灸治疗,三周后痊愈。 无论年龄大小,只要出现瘫痪、失语、头痛头晕等神经症状,首先想到的就是急救电话,去医院是最好的选择。病情稳定后,再寻求中医针灸治疗。(for more info, please phone 098150518 dr win acupuncture, or visit 1054 new north road mt albert.)

> View article

回中国又当一次学生 黄文川博士 从9月1日,因家事我回中国两周,其间我到哈尔滨二天,拜访我的导师孙申田教授。孙老师退休后,自己开了一间专家门诊,每天出诊半天。因为他当天要出诊,特意安排家人开车带我到太阳岛玩一天。我谢绝了老师的好意,放弃游玩,要求跟孙老师出诊一天,再当面求教于老师。 老师的病人很多,与20年前我学习时没有两样。病人多,但就诊秩序井然。老师先处理针灸病人,针灸完毕,看诊初诊病人,最后处理要把脉处方病人,这样循环下来,二十多个病人就诊完成,然后进行下一轮循环。老师诊所的病种很杂,涉及人体各个系统的疾病,如头痛、偏瘫、腰背痛、面瘫、失眠、更年期综合症、干燥综合征、月经不调、小儿斜颈、小儿脑瘫、腹痛、坐骨神经痛、踝关节扭伤等,老师用针灸、中药等中医方法治疗。看到患者恢复良好,医患关系融洽,真正体会到作为医生这个职业的高尚。联想到社会上一些医院医疗纠纷不断,医生与患者矛盾加剧,其实都是社会变革中,人心浮躁,金钱至上的结果。我为老师一直保持患者第一的心态而骄傲,老师把看病是他生命中的最重要一部分。这次跟诊中,与老师交谈后,我真正体会到老师的患者最后大都能变成朋友的原因。 跟诊过程中,老师还像当年一样,与我分享他的经验,他的临床感悟。有一个面瘫女患者,患病三个多月,针灸后不见明显好转,老师建议她配合中药调理。他说从患者舌象、脉象、面像及症状,辨证有肝肾阴虚,中药在调理身体状态有它的优势,身体的肝肾阴虚改善了,有利于针灸对面瘫的治疗。老师还体会到,针灸治疗面瘫时,针刺头针口面部,如果快速捻转五分钟后,不运动的面部肌肉能立即活动,说明这个面瘫患者将恢复良好。他也建议研究生开展这个课题的研究,以观察面瘫患者的预后。针灸脑中风偏瘫患者时,老师风趣地对我们学生说,针灸针扎到身上,也是一种艺术美,长期的临床施针,针的摆位,体现了针灸医生的艺术修养,他很不满意一些针灸医生,满头、满身扎的全是针灸针,一点美感都没有。老师也体会到,无论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中医医生非常注重治病过程中的心理干预。五分钟看完一个病人,与一个小时看一个病人,治疗效果一定不一样,其实看病过程中,与患者的心与心的交流、与患者亲切的交谈都是治疗手段,如果一个医生没有好的心态,没有爱心,就不会做这种心与心的交流,治疗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老师还对我们说,针灸也很讲究辨证,不但有中医的脏腑辨证,也有中医的八钢辨证,还有针灸独特的经络辨证。跟诊中,一个患者腰痛,老师针灸丝竹空,效果立竿见影,这就是经络辨证取穴;针灸面瘫患者,老师取百会穴,就是中医八钢辨证的思路。 这次跟诊中,让我意外的是,一位二十年前我治疗的老患者,还认出了我,坚持让我再给他治疗。二十年前,我随孙老师在专家门诊出诊,李先生刚五十岁就患脑出血,当时右半身偏瘫,不能走路,来孙老师专家门诊十分不方便,老师建议让我去李先生家中针灸。前后针灸半年,患者恢复良好,走路与先前基本一样,他又回到工作岗位。现在李先生已经七十多岁,这次脑梗塞后,不能正常吞咽食物,喝水呛咳,又找孙老师针灸。老朋友相见,他一眼就认出我,一定让我给他针灸。近十年来,针灸治疗延髓球麻痹已经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我祝愿李先生早日康复,健康而幸福地度过晚年。 匆匆回中国半个多月,感受到祖国的发展与变革,但也感受到变革带来的弊端,特别是为了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的破坏,看了真的很痛心。真心希望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 for more info, please phone 098150518 dr win acupuncture, or visit 1054 new north road mt albert.

> View article

做医首先学做人 黄文川中医师 天天在诊所忙碌,有时我也会思考一些从医与从商的问题。在新西兰,中医诊所就是一个私人诊所,私人诊所就不是公立机构,更不是慈善机构,它需要资金来运作,诊所的一切事务都需要钱,诊所经营应该是商业行为。商业行为就要利润,就要挣钱。我是在中国大陆医学院学医,后在中国山东省立医院从医多年,从小接受“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思想,移民到新西兰,开诊所、做生意,对于我来说很不适应,一谈钱就脸红。我坚持我挣我应该得到的钱,也坚信做医首先学做人。诊所经营十年余,遇到许多挣钱和做人有关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医生这个职业是救人于痛苦的职业,应该具备很高的职业素养和道到标准,做医首先学做人。李先生,华人,早年从柬埔寨移民新西兰,起大早从很远的小城,开车几个小时,找我治疗他两个儿子的皮肤病。我一看两个儿子身上从头到脚都是皮疹,因奇痒,被抓的血迹斑斑。近一个星期越来越重,旧的好转,新的又出现,在家涂抹皮肤软膏,一点用处也没有。去看家庭医生,说是过敏,服用抗过敏药水,新皮疹继续出现。根据皮疹形态和症状,我判定他们的皮疹是被跳蚤咬所引起,而不是什么湿疹、过敏性皮炎、体癣等皮肤病。我告诉李先生,他两个儿子不需要中药治疗,只需要在家灭跳蚤即可。我要求李先生去FOODTUWN超市买几瓶灭跳蚤的炸弹,每个房间放一个,喷雾完,2个小时后,再开房门。几天后,李先生打电话,告诉我孩子的皮疹全退,再没有新的皮疹出现。 医生这个职业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职业,外行很难明白深奥的医学知识。李先生的儿子身上的皮疹是被跳蚤咬的,也确实是一个皮肤病,是人体对跳蚤毒素过敏的皮肤病,并且李先生开车几个小时,从很远的小城来看我,就是来用中医治疗他们的皮肤病,如果我就按一般其他皮肤病,给他中医治疗,李先生一定能接受。我就是在中医治疗的同时,让他再灭跳蚤,可能他也能接受。对于一个跳蚤咬的皮疹,一般的中医师也一定能分辨出来,如果连这个简单的皮疹都分辨不出来,那也别做医生这个行当了。因此,李医生儿子皮疹的处理方法,是吃中药治疗,还是去超市买灭跳蚤的喷雾剂,是一个做人,还是挣钱的问题,不是医术问题。 做医生一定要做好人,但也一定做一个有技术含量的好人。IAN,欧裔,44岁,因吞咽困难,四肢无力2年,找到我,想中医治疗。问诊后,给予身体检查,我怀疑他患的是重症肌无力。我让他眨眼50次后,他的双眼几乎成闭合状态,更验证了我的诊断。建议他去见家庭医生,并做CT胸部检查,排除胸腺肿瘤的可能。他拿着CT报告再见我,令我吃惊,他就有胸腺瘤。专家建议他手术,可他不愿意,他想中医治疗。根据我的经验和对这个病得认识,我劝他接受手术治疗,只有手术切除胸腺瘤,才能消除重症肌无力的病因,才能解除重症无力的症状。根据我的理解,中医中药和针灸还没有治疗痊愈重症肌无力的能力,特别是伴发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通过我的解释,患者接受了手术,手术后重症肌无力的症状明显好转。 从这个病例,我们能了解到,做医生,不但要做好人,还要做一个有技术高的好人。如果IAN遇到一个中医师是一个好人,而没有重症肌无力方面的知识,更没有一部分重症肌无力患者是由胸腺瘤引起的常识,不做CT检查,长期服用中药,不但没有效果,反而延误重症肌无力的治疗,症状会逐渐加重,最后有生命危险。因此,做好人也要以过硬的医疗技术为背景,不然就违背了好人的愿望。 如果中医师有过硬的医疗技术,而没有做人的基本条件,像IAN这样的病例,最后一定是患者的厄运,患者的灾难,人财两空。因此做中医师首先学做人,做人也要做高医术水平的人. for more info, please phone 098150518 dr win acupuncture, or visit 1054 new north road mt albert.

> View article

我用中医中药治闭经 黄文川博士 中医中药在妇科病的疗效是满意的,特别对月经病,妇科炎症,以及妇女的身体调养等有着惊人的疗效。近期治疗一位闭经患者,效果非常满意,与大家分享。 小李,24岁,学生,闭经4年多。4年前,小李感觉自己有点胖,想减肥,因此就有意减少食量。但有时控制不住美食的诱惑,会吃的多一点,她为了保持减肥的效果,自己刺激咽喉,把吃的东西吐出来,这样吃了吐,吐完再吃,几年下来,身体消瘦,精神抑郁。看专科医生,怀疑她是“贪食症”。因长期催吐,身体状态很差,全身无力、易疲乏,走一点路就气喘嘘嘘,心慌等,人很消瘦,皮包骨形容她一点也不过分;精神抑郁,焦虑,因讨厌自己的催吐行为而自责,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伴随而来也出现了月经不规律,最后例假再没有来过。患者消瘦,皮下青筋暴露,肤色白,面白,唇暗红干。舌苔紫暗干,脉细数。 起初,小李来我找我想治疗她的闭经,听了她的病情,我知道她的闭经的原因,因此,我的治疗方案从治疗“贪食症”着手。通过针灸、中药几个月的治疗,贪食症基本得到控制,身体状态明显好转,体重增加,精力充沛,每天锻炼从未间断,从前怕冷、怕风的身体,现在大冬天只穿一件单上衣。随着身体状态的好转,精神状态也基本恢复正常,睡眠改善,从以前的抑郁、焦虑状态摆脱出来,看到了她的笑脸,又回到学校,攻读最后未完成的几门课程。 身体和精神状态转好,治疗闭经也就是水到渠成,治疗起来也容易多了。我选择当归芍药散做为主方,再配桂枝茯苓丸做为副方。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芍药有养血敛阴,补而不腻,柔肝缓中。当归芍药散具有养血调肝,健脾利湿,养血益脾等功效。患者因贪食症,身体极度虚弱,肝血虚特别明显,因此调理月经,我选择当归芍药散为主方,处方有当归、白芍、茯苓、白术、川芎、泽泻组成。因患者消瘦、面白,怕风、怕冷,易出汗,并且口唇暗红,舌质暗紫,又因久病多瘀因此,我选择桂枝类方里面的活血方桂枝茯苓丸为副方。桂枝茯苓丸有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组成。此方患者服用三周,十五付,患者高兴地告诉我,闭经4年的例假又回来了。 煎煮中药程序的繁琐、讲究和专业是大家共知的。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一定耐心,没有患上痛苦的疾病,没有对一个健康身体的渴望,没有对中医中药的坚强信任,一个人能一天一付长时间的煎煮中药。做为中医师,有这么多坚强的跟随者,也是一种荣幸,一种骄傲。怎么不辜负我们的衣食父母,就要做到煎煮的中药是治病的方药,不多一味,也不少一味,最后能达到治疗疾病和调理身体的目的。中医是治“有病的人”,而西医是治“人的病”,因此,中医用药是调整人的状态和人的体质;有是证,用是药,也就是对症下药。做到人、证、药、方,煎煮的中药才是最完美的,也不枉煎煮者的耐心和信任。这个患者从治疗她的贪食症,到治疗她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再到调理她的月经,断断续续一年多,若果她天天煎煮的中药是不对症的,最后没达到现在预想的结果,我想患者浪费不只是金钱和时间,还有她的身心健康,和她对中医的那点信心、信任。 妇女的月经病是中医中药治疗的强项领域。妇女的月经受许多因素影响,如环境、气候、地理、情绪、身体状态、紧张、劳累等,任何因素都可影响月经的规律,反过来讲,对于月经失调的治疗,以上任何因素的改善都可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月经病的治疗是全方位的治疗,这个病例也不例外。另一方面,月经主要受神经、内分泌的控制,中医中药在神经、内分泌的调理方面有它独到之处,这是中医中药在月经病方面有成效的主要原因。 for more info, please phone 098150518 dr win acupuncture, or visit 1054 new north road mt albert.

> View article

海外中医人第三期 第一部分 刊首语 一群海外中医人,聚到一起,对“我们一定要为中医在海外的传承和发展做些什么”这一命题产生了共鸣。 我们想利用这个平台,不定期地介绍医术精、品德好的中医师给大家,希望广大患者在求医路上少走弯路。我们会邀请一些高资历的中医师,回答读者有关中医诊断和治疗方面的问题。我们还将介绍大家关心的新西兰医疗制度、ACC意外伤害赔偿等方面的政策,以及正在进行的新西兰中医立法的最新进展情况。同时,我们想利用这些平台,聚集更多的海外中医师,交流学术思想,讨论疑难病案,共同提高中医水平。 希望这些平台成为中医师与患者、中医师与中医师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为中医在海外的传承、发展和普及尽一点我们的微薄之力。———海外中医人 第二部分 医家漫谈 一,对中医中药调理身体的一点体会 黄文川中医师 用中医中药调理身体已经是我们华人的一个习惯,特别是中国大陆的南方大部分地区的人们,用中药与骨头、排骨、肉、鱼、蔬菜等煲汤,以达到养生,预防疾病的目的,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今天,我就谈谈对中医中药调理身体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人体体质类型,知道什么体质,才知道用什么中药调理。中国大陆第一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已经出台,我们人体大概有九类体质类型,根据不同的体质类型,选择不同的中药和方药。1,平和体质,平和体质是正常的体质。这类体质的人无需中药调理,只需饮食有节制,不要常吃过冷过热或不干净的食物,粗细粮食要合理搭配即可。 2,气虚体质,这种人表现体型较胖,肌肉松软,声音低,易出汗,易累,易感冒。煲汤要重用黄芪等,中医经典方剂可用玉屏风散加减调理。 3,阳虚体质,肌肉不健壮,常常感到手脚发凉,衣服比别人穿得多,夏天不喜欢吹空调,喜欢安静,性格多沉静、内向。煲汤重用生姜,中医经典方剂可用当归生姜羊肉汤加减调理。 4,阴虚体质,体形多瘦长,不耐暑热,常感到眼睛干涩,口干咽燥,总想喝水,皮肤干燥,经常大便干结,容易失眠。中药煲汤重用麦冬、生地、阿胶等,中医经典方剂可用六味地黄丸或知柏地黄丸调理。 5,血瘀体质,这种体质的人皮肤较粗糙,眼睛里的红丝很多,牙龈易出血,舌质暗紫有瘀点,口唇暗紫,面色暗。中药重用三七、桃仁煲汤,中药经典方剂可用血府逐瘀汤、桂枝茯苓丸加减调理。 6,痰湿体质,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而松软,易出汗,且多黏腻,经常感觉脸上有一层油,血脂高,血压高等。中药煲汤可重用苍术、天麻、白术等,或用大黄泡酒。中医经典方剂可用平胃散、大柴胡汤加减调理。 7,湿热体质,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脸上易生粉刺,皮肤易瘙痒。常感到口苦、口臭,脾气较急躁。煲汤可用杏仁、薏米仁、茯苓等,中医经典方剂可用六一散、仨仁汤、葛葛根芩连汤等加减调理。 8,气郁体质,体形偏瘦,常感到闷闷不乐、情绪低沉,常有胸闷,经常无缘无故地叹气, 易失眠。中药煲汤重用柴胡木蝴蝶、厚朴花,中医经典方剂可用小柴胡汤、逍遥散、甘麦大枣汤、半夏厚朴汤等加减调理。 9,特禀体质,这是一类体质特殊的人群。其中过敏体质的人易对药物、食物、气味、花粉、季节过敏。中药煲汤可重用黄芪、白术、防风等,中医经典方剂可选用玉屏风散、防风通圣丸长期调理 其次,我们要了解几种常用中药的特性和主治药证,如黄芪、当归、人参等,这样用中药调理时,才会有的放矢。黄芪主治汗出而肿,肌肉无力。容易出黄汗,全身性水肿,及肌肉松软,水肿面容,腹大无力,容易感冒,易足肿,饭量大,但仍无力,这些人是长期使用黄芪的体质。但面白形瘦,肌肉坚紧,平时容易咽疼红肿、大便秘结者,黄芪慎用。当归主治妇人腹痛。当归适用于身体较瘦,皮肤干枯的女性,如果体型肥胖丰满,而无腹痛之人,当归慎用。人参主治气液不足。使用人参的客观指证有三,脉象、舌象、和体型,特别是体型一定是消瘦之人,上腹部扁平而硬。若是肥胖体型,舌体大,面色红润,虽然有应用人参的指证,也不一定用人参。 我 常用的几个中药调理古方。我把小建中汤(桂枝、白芍、生姜、大枣、饴糖)作为虚弱儿童的体质改善药使用。这些儿童多为白瘦,毛发枯黄,易惊,多汗,食欲不 振,脉虚浮。用柴胡桂枝干姜汤调理亚健康状态,它是一安定剂和精神疲劳恢复剂,适用于寒热虚实燥湿相互交错混杂的状态。用防风通圣散调理高血糖、高血脂、 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并用于减肥。用玉屏风散调理“黄芪体质”的多汗、易感冒的人群。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调理肌肉不发达,皮肤缺乏弹性,平时缺少运动,食欲虽 好,但经常疲乏,头晕,气短的中年人。用葛根汤作为提神药和抗疲劳良方,对疲倦思睡,精神不振,面部浮肿的长期开夜车的人群可以服用。 体型和体质是相关的,了解自己的体质,再根据体型,就可以选择适当的中药调理,如果对自己的体质不了解,也不了解常见中药药证,就不要盲目用中药调理,请咨询注册中医师,以寻求专业帮助。(黄博士中医诊所www.drwin.co.nz 黄文川098150518) 二,中医养生的“三因制宜”原则 张伯昭中医师 传统的中医理论认为只有具体客观地分析了每个人的体质之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处方用药或养生,这条原则被概括为“三因制宜”,即“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及“因地制宜”。此外,新西兰地处南半球,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多寒湿”但“夏罕溽暑”,而中国北方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南方接近亚热带,这些气候大环境上的差异在临床上亦应被充分重视。(北岸新希望诊所http://www.newhopeclinic.co.nz 张伯昭 09-4766088) 三,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刘颖君中医师 中医理论认为,阴阳平衡是健康的根本标志, 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使用中药调理的目的也应该是帮助身体恢复平衡,所以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平衡失调的倾向选择适合的中药。有些人觉得常服贵重或大补的中药会对身体健康有益,家里常备有高丽参,西洋参,冬虫夏草等。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用之不当,有害无利。服用这些药之前,最好咨询一下专业人士。“无虚不受补”、“人参杀人而无过,大黄救人而无功”正是提醒人们要慎用补益药。(西区天益堂 刘颖君 09 8366869) 四,居住奥克兰,煲汤要健脾 郑信一中医师 根据中医理论,无论是治病、养生,还是美容、减肥、延寿等,都要因人、因时、因地来辩证用药和施法。因人,就是根据个人的体质和先天禀赋来用药,这里黄博士已讲了很多。因时,就是春夏秋冬,四时阴阳不断变化,春夏以养阴为主,秋冬就要以养阳为主。因地,就是在中国北方气候偏燥,以养阴为主,南方偏湿,以健脾祛湿为主。奥克兰的空气以湿为主,故煲汤就以健脾祛湿为,方用党参、茯苓、山药等为主,另根据体质、天时加减运用。(信益行中医门诊 郑信一 09-5705866) 第三部分 公告 新西兰中医立法进入倒计时阶段 经过广大从业人员及各个相关协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中医立法工作终于已见曙光。目前,新西兰卫生部已经着手进行最后的公众咨询。更详细信息请登录卫生部网站查询或发表意见  http://www.moh.govt.nz/moh.nsf/indexmh/consult-regulatio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 中医立法后,中医就会从”各自为政”的无政府状 态进入到政府监管的阶段,就是间接被政府承认了,在一定程度上和西医、理疗师、药剂师、牙医等其他主流医疗行业处在同等地位,也能被更多的保险公司认可,甚至公立医疗机构也可能设置中医针灸的科室。但从另一角度看,立法后每个中医师会缴纳更多的管理费用、接受更严格的行业监管。未注册的中医师,如果从事中医针灸方面的工作,将受到起诉。 中医立法后,患者的权利受到法律保护。患者就诊的中医师将受到相关部门的监管,对于服务不到位,收费不合理,将受到惩罚;患者意外伤害后,可直接看诊中医师,申请ACC,接受针灸治疗;如果将来公立医院设置针灸中医科室,患者可得到免费中医治疗。—–海外中医人 第四部分 通知 […]

>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