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
Jul
一位老医生的自我修炼随笔(三十一)
——分不清的那几年,我也把旋前圆肌综合征当腕管综合征治
刚开始接诊“手麻”病人的时候,我其实是分不清腕管综合征和旋前圆肌综合征的。
只要病人说拇指、食指、中指发麻,我下意识就往“腕管综合征”上靠。
这个诊断太熟了,几乎成了模板。
可临床慢慢走下来,我开始碰到一些“对不上号”的情况:
-
有的病人手麻,大鱼际皮肤也发麻、发木,甚至还过度敏感;
-
有的人做了腕管手术,结果麻木根本没好;
-
还有一些病人手术前来试试针灸,我一按前臂上段的旋前圆肌,麻木就直接放射到手指。
这时候我才警觉起来:
正中神经卡压?那到底是卡在哪儿?
是腕横韧带压住的,才叫腕管综合征;
是旋前圆肌或腱膜压住的,那就是旋前圆肌综合征。
一前一后,两回事。
别看症状差不多,治疗方向差得可远了。
这两个病,最关键的区别不在症状,而在压迫的位置和机制:
-
腕管综合征:腕横韧带压住正中神经,卡在手腕;
-
旋前圆肌综合征:正中神经在前臂上段被肌肉或腱膜卡住了,是“肌肉性卡压”。
判断的关键,其实就藏在一个小细节里:
👉 大鱼际皮肤的感觉变没变?
这个地方叫“掌支”,是正中神经的小分支,在进入腕管之前就分出来了,走的是腕管外面的路线。
所以,如果大鱼际皮肤也麻,那就不是腕管的问题,而是腕管以上的卡压,比如旋前圆肌。
这个小细节,我以前真没在意过。
但它常常就是误诊和正确之间的分水岭。
其实,旋前圆肌综合征一般不严重,也不会像腕管综合征那样发展到肌肉萎缩。
酸、麻、放射痛为主,松松筋,针针灸,多数就能缓解。
而腕管综合征要是拖到拇肌萎缩,那就是晚期了,神经已经压得不行了,手术才是出路。
回头想想,以前我也是“一把抓”地治。
现在,我一看病人手麻,
先检查大鱼际皮肤,再按旋前园肌,
基本就能心里有数。
个老医生的自我修炼随笔系列
我的油管频道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phdwinnz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