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医生的自我修炼随笔(九十五)
——急性闪腰后,腰不太痛了,为什么你的腰还是歪着?
门诊里,急性闪腰的患者太常见了。最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在疼痛缓解后,腰却依旧歪着。疼倒好得差不多了,走路也可以了,就是站不直、歪到一边。家属看着着急,病人自己也困惑:“都两星期了,为什么还站不直?是不是椎间盘突出?”
其实,这种“久歪不正”,恰恰是急性闪腰最容易被误解的部分。
急性闪腰初发时,小关节囊往往会被瞬间卡住,身体第一反应就是用最深层的多裂肌,帮你把关节固定住,防止再错位。这是一种强烈的保护反射。它的目的很简单,不让你再动,也不让你再伤。问题是,小关节的卡压松开之后,这些深层的“卫兵”——多裂肌、竖脊肌、腰方肌、腰大肌,并不会立即解除警戒,它们依旧会保持高张力,把整个腰椎拉向某一侧,形成一种“偏身位”。
更关键的是,这种侧弯不完全是疼痛造成的,而是肌肉在执行“强制保护”。患者躺一会儿、放松一点,可以勉强站直;只要走路时间稍长,又会被拉回原来的“歪姿势”。这是肌肉记忆的结果,不是新的损伤。
临床上,另一个让患者误会的点是,他们总把“腰歪”归咎于椎间盘,以为只要腰歪了,就是椎间盘突出压神经。但事实上,没有腿麻、没有腿痛、没有坐骨神经牵扯、没有负重性加重,这些都说明,这不是椎间盘的问题,而是身体在维持一套错误但“安全”的结构姿势。
急性闪腰后最难恢复的,往往不是疼痛,而是深层肌肉防御系统的释放。尤其是 L4、L5、S1 这些关节突旁的多裂肌,它们是整个躯干最后的“锁”。疼痛缓解后,它们依旧维持着一个固定方向的张力,使身体非对称地旋转、侧弯、扭转。表层的竖脊肌、腰方肌、臀中肌、腰大肌会慢慢松掉,但深层的多裂肌如果不解锁,腰就不可能完全回到中线。
很多患者认为自己“好得慢”,其实不是好得慢,而是恢复次序不对称:疼痛先退,深层锁死后退,姿势恢复最慢。这就是为什么急性闪腰后两三周,有些人仍然歪着。
治这种“闪腰后歪身”的关键,不是继续揉大肌肉,也不是拉伸,也不是休息,而是找到那几个深层残余的锁点,把多裂肌从保护模式里慢慢“叫醒”。当深层防御松开,身体才会真正回正,站姿、步态才会恢复。
医学里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机制,多裂肌的保护性痉挛,就是其中之一。一个医生若是只盯着疼痛,就会漏掉真正的结构原因;一个病人若是只盯着“椎间盘”,就会误解身体的真实反应。
中文微信:nzacupunctureclinic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