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老医生的自我修炼随笔(五十九)
——经验,是财富,也是新的起点
昨天晚上,我去听了一位资深医生的讲座。他五十多岁,临床经验非常丰富,几十年一直在做肩周炎、肩袖损伤的治疗。
他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手法松解肩胛下肌、胸小肌、肩胛提肌、斜角肌等肩周肌肉。对他来说,这些部位是治疗的关键。病人也确实因为这些松解,肩痛减轻,活动度改善,疗效很好。
在讨论环节,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实他松解这些肌肉的时候,也在无形中缓解了神经的卡压。
• 胸小肌紧张,卡压臂丛神经;松开以后,症状缓解。
• 肩胛下肌、冈下肌,可能卡压腋神经;松解之后,疼痛减轻。
• 肩胛提肌紧张,会牵扯肩胛背神经;松开以后,活动改善。
• 斜角肌问题,则常常牵扯臂丛神经。
所以,真正的本质不是“肌肉紧张”本身,而是“肌肉紧张造成了神经卡压”。
如果能进一步明确到底是哪条神经受压,才导致了肩部的疼痛,那治疗就会更加精准,更有目的性。
他听了以后,表示同意。但我能感受到,他不愿再进一步思考,这样的转变对一个医生来说,其实非常难。
因为他的经验体系已经非常牢固。几十年来,他一直靠这种方法,帮助了很多病人。病人一再反馈“有效”,不断强化了他对这个体系的信心。
于是,在他心里,这个方法就是对的,甚至是最好的。
这就是经验固化,它让人越来越自信,但也让人不再追问“为什么”。
经验让我们形成一种“习惯性的正确感”,我用了几十年没问题,为什么还要改?
经验也让我们逐渐失去继续探索的冲动,反正有效,何必解释?
但是,如果能在经验的基础上,再加上理论的支撑,临床水平一定会更上一层:
• 诊断更精准,不必面面俱到寻找所有压痛点;
• 疗效更可靠,因为直指病因,而不是笼统放松;
• 自己的成就感也会更大,因为不仅“能做”,还“能讲清楚”。
写到这里,我也在提醒自己:
每个人都会在经验里形成一个“舒适区”,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好,不愿再改变。
但医学的成长,往往来自于不断的怀疑与突破,从“经验的正确”,走向“理论的清晰”。
一个老医生的自我修炼随笔系列
我的油管频道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phdwinnz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