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斜角肌综合征,就想到胸出口综合征,就想到上肢的麻木,疼痛和上肢颜色的改变,其实临床上,真正典型的胸出口综合征不多,而肩背痛比较常见。因没有神经受压的麻木和刺痛,以及血管受压的手和上肢颜色改变,想不到胸出口综合征,更不去检查斜角肌。医者很容易误诊为颈椎病,肩周炎,后背肌肉损伤,网球肘及筋膜炎等疾病。因误诊,势必误治,故造成长期不愈,形成慢性疼痛,成为疑难杂症。 近几个月就治疗几十例斜角肌综合征患者,大都是在外治疗无效,检查发现是斜角肌紧张、肥厚,压迫刺激臂丛,而引起一系列症状。我认为,只要按压斜角肌,引起放射痛,并且这个放射痛能放射到患者疼痛部位,就要怀疑是斜角肌综合征,就是不是主要原因,也是症状加重的因素。按斜角肌综合征治疗,松解臂丛,症状立即缓解,几次治疗后,大都能达到临床痊愈。 我先把近期治疗的几个有视频记录的患者放到这里,大家参考,有空我谈谈对这个病诊断和治疗体会。 1,颈部痛伴肌肉抽搐。此患者肩颈部疼痛2年多,一直理疗,整脊治疗。正在治疗中。 2,肘部痛伴后背疼。患者理疗多次,不见好转。一次后疼痛减轻了一般。 3,前胸痛伴后背疼。3-4个月了,她是我的老患者,总想着自己恢复,最好前胸痛害怕了,已经临床痊愈。 4,肩后痛伴肩上痛。曾按肩周炎治疗多时,做X光检查说有炎症。患者基本痊愈。 5,肘上,臂下痛。2-3年,总认为健身拉伤肘部,休息后仍痛,做理疗,无效。已经准备开始健身。 6,腋下痛。疼痛三天,她是在治疗头痛,今天她告诉我腋下痛。其实她腋下痛多年,只是偶尔加重,平时无太多不适。治疗一次,痛大减。 7,肩胛骨内缘痛。1年多,做过针灸、理疗、按摩,基本无效。现基本临床痊愈。 8,肩前痛伴肩后痛及后背疼。疼痛一年多,以前按肩周炎治疗,也有效。我治疗后后背疼立即消失,肩后痛也不再痛,目前,只有把手放后背,用力上抬时,肩前痛。 9,疼痛从颈部到前臂下,再到手腕。2年半,理疗、正骨、按摩和针灸都无效。靠强力止痛药止痛,专家准备激素注射。他驱车5小时,过来治疗,一次治疗后,痛消。现无反馈。 10,肩顶痛3-4年。他女儿为他买了一次针灸做为生日礼物。一次治疗后,疼痛基本消失。无反馈。 请关注我的YouTube频道,https://www.youtube.com/@phdwinnz 看完整视频。这些病例在YouTube都有完整视频。 我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有空再写啊,睡觉,晚安!)早期就写了这些不成熟的体会,望指教! 1,因臂丛在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之间穿行,臂丛神经支配肩背部和上肢的感觉和运动,因此臂丛受刺激或压迫就会引起肩背部,颈部,上肢的疼痛、麻木和无力。肩背部和上肢的疼痛一定要想到臂丛的损伤,脑子里一定要有这个弦。 2,臂丛有支配肩背和上肢的全部神经,如尺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腋神经、肩胛背神经,肩前皮神经、胸臂前皮神经,胸长神经等,刺激或压迫的神经不同,症状就各异,无固定症状。 3,臂丛神经损伤,有时刺激一个神经,有时刺激多个神经,因此有多个神经同时受损,一定想到臂丛神经损伤,想到斜角肌综合征或胸出口综合征。 4,颈丛神经从颈椎的前支发出后,在斜角肌间隙(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之间)穿行,并发出多个皮神经,包括耳大神经、颈部皮神经、枕小神经和锁骨上神经。因此,可引起头痛、颈部疼痛、下颌区疼痛麻木,颈部肌肉痉挛等症状。 5,患者大都无颈部不适,只有头痛、肩背疼痛和肘关节处疼痛,特别无神经痛的特点,很难想到臂丛和颈丛的问题,也就不去检查斜角肌。我的经验,长期不愈、疼痛严重、休息疼痛、夜间疼痛,都要想到神经痛。 6,按压斜角肌引起放射痛,并且放射痛到达患者的疼痛部位,就可以诊断斜角肌综合征。就是斜角肌不是引起肩背痛的主要原因,也是加重肩背痛的因素。 7,斜角肌在颈部深处,胸锁乳突肌后,斜方肌前,锁骨上这个三角区内。俗称【缺盆大筋】 8,斜角肌痉挛或增厚就变粗大,在颈部侧面很容易摸到。在锁骨下,往里按压斜角肌与第一肋骨连接处,往上按压斜角肌与颈椎横突连接处,这些都是刺激点,也是针刺点。 9,按压斜角肌放射痛,此点就是按压治疗点,也是针刺刺激点。 10,颈部大血管,神经密布,针刺一定要在斜角肌三角区针刺。针刺时一定手下留情,知道针刺深度和方向。没有把握千万不要乱刺。俗话说【胆大心细】,用在这里非常合适。 11,从我发的这些视频,就知道我治疗多少病例了。关注我的YouTube观看完整视频,也就知道治疗效果。这个是针灸的特异性治疗方法,可以复制。欢迎交流! 谢谢浏览!
>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