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体会 。23/04/2025 1,这个病人,后头痛,两侧痛,靠中线,在颈头交界处,每次下午五点痛,特别是开车的时候,疼痛时后头疼痛部位就出汗,都能摸到水湿湿的。停下来,出去活动一下减轻。睡一觉后早晨起来疼痛消失,头仍迷迷糊糊。有一个月了,几乎每天都这样。我行医几十年,见过很多后头痛病例,但像这种‘疼痛加出汗’的我还是第一次遇到。 2,我检查时,疼痛的部位皮肤敏感,天牖穴区域压痛,并且放射到头部。这是第三枕神经卡压合并交感神经过度反应,不常见,但有典型意义。 3,第三枕神经来自C3,走行天牖区域。它是混合神经,临床上以感觉功能为主,在特定卡压状态下,可伴随交感神经症状(如出汗、局部温度变化)。 4,经典取穴,天牖穴位于颈部,当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平下颌角处。我临床上是定在天容和风池穴连线中点取穴。特别是这个患者,这个点压痛明显,并且放射到头部,即疼痛部位。 5,后头痛常见的几个神经痛。 枕大神经 — 针刺风池。风池穴正处于大枕神经穿出筋膜的区域,且该处常为压痛点、卡压点。风池向内斜刺更接近神经主干。 枕小神经 — 针刺翳明。枕小神经沿乳突后缘上行,翳明穴附近即为其通过区域,该处压痛常伴有耳后头痛、偏头胀等症。翳明向前斜刺可触及神经通道,解除卡压。 第三枕神经 — 针刺天牖。第三枕神经走行靠近C2/C3棘突区域,而天牖穴平下颌角,近C2/C3横突水平,通过从“横突-斜肌-深层肌”间接松解该区域神经卡压。 枕下神经 — 针刺天柱穴。天柱穴正好位于枕下神经支配的肌肉群出口(枕下肌群上端),针刺此处可以调节头后大/小直肌、上斜肌等,改善肌源性紧张,间接缓解神经功能障碍。 耳大神经 — 针刺天窗穴。耳大神经是纯感觉神经。常见卡压点,胸锁乳突肌后缘穿出点,对应穴位天窗穴。天窗向内上斜刺,沿神经干方向轻柔捻转。 第二次来诊时的视频。29/04/2025 谢谢点赞与关注!
>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