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诊治思路与体会 1,这个患者是我的老患者。她一进门就看她一瘸一拐,我马上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事啊。她说一个月前开始腰痛,近三天右腿外侧开始剧痛,蹲起、上床都困难。我当时脑子里就浮现出几个可能性:髂腰肌、臀中肌、臀小肌的问题,甚至还有臀上皮神经的可能。由于她的疼痛没有过膝,我并没有往坐骨神经痛方向想。 2,当她上床后,我详细问诊定位疼痛部位。她明确指出右大腿外侧,并画出了疼痛范围,我当时就想到股外侧皮神经痛。当我检查这个区域时,发现她的皮肤感觉明显迟钝,这与典型的股外侧皮神经分布区完全吻合,因此我初步诊断为股外侧皮神经痛。 3,关键来了,这股外侧皮神经痛,是单纯神经炎?还是神经卡压? 临床上多数人会直接认为是皮神经炎,尤其是中老年女性比较常见。但因为她有慢性腰痛病史,而且我怀疑髂腰肌的可能,就不能轻易下结论。我在判断时,始终抱着一个原则,“很多神经痛,其实源头在肌肉。” 其实,肌肉问题是我们能解决的,是我们大显身手的机会啊。 4,接下来我详细检查髂腰肌。 腹部髂腰肌压痛、小转子附着点压痛都非常明显,和健侧完全不同。同时她右侧腰部腰三区域也有压痛。这三点联动压痛,强烈提示髂腰肌有损伤或持续紧张。 髂腰肌紧张可压迫附近神经,特别是股外侧皮神经,它与髂腰肌关系密切。股外侧皮神经通常沿着髂骨前上棘内侧方向,从髂腰肌和腰大肌之间穿出,然后经过髂前上棘内侧,穿过腹股沟韧带进入大腿外侧皮下。 5,其实临床中髂腰肌造成神经卡压有两种机制: 第一,是肌肉本身的直接压迫或粘连; 第二,是髂腰肌牵拉腹股沟韧带,导致穿出点的狭窄,形成神经卡压。 本例中,髂腰肌压痛非常明显、伴随感觉迟钝、症状在松解治疗后改善迅速,提示主要是直接卡压型; 但也不能排除腹股沟韧带被牵拉后对神经形成压迫,两种机制可能同时存在。 6,治疗上我采取“先整体、后局部”的策略: 首先针刺【后溪】穴位,激发全身调节,并让她主动活动髋关节,放松髂腰肌; 然后重点按压髂腰肌压痛点——腹部和小转子附着点各1分钟,做松解处理。 7,治疗效果很快显现。当天疼痛缓解七成以上,活动基本恢复。第二天复诊时她说几乎不痛,是被她老公逼来的巩固治疗。 我再次检查,发现髂腰肌仍有轻度压痛,但大腿外侧的感觉迟钝已经完全恢复,神经功能改善非常明显。 8,这次病例让我再次体会到。 很多临床上诊断为“神经炎”的,其实背后是髂腰肌、腹股沟韧带与神经的关系被忽视了。 对于股外侧皮神经痛,尤其是伴有腰痛史、髂腰肌压痛明显的患者,一定要考虑髂腰肌卡压机制,不要草率归因于神经自身炎症。“不是所有神经痛都是神经的问题,很多时候,是肌肉在背后搞鬼。” 请关注黄博士频道,别错过下一期小灵感!
>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