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克兰开中医诊所的十年 黄文川博士 转眼间,我在奥克兰开中医诊所已经十年。这十年是我从医路上的重要十年,也是我人生路上的黄金十年。对于这海外的从医十年,应该有个记录。 我是2001年7月到达奥克兰的。2002年上半年在南区一家中医诊所坐诊。2002年下半年,在EPSOM的出租房临时接诊病人。2003年上半年,在BROADWAY上,在朋友的换汇店里临时开诊。2003年10月16日,我与夫人在NEWMARKET现在的诊所正式开诊,一直做到现在。 在奥克兰,从接诊第一个患者的头两年,我一直怀疑自己移民新西兰是不是正确。放弃中国省级大医院的优厚平台,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放弃中国的患者群,从新建立口碑;放弃中国教授、主任的头衔,从新做一个初级医生。用我朋友王先生的话说“来到新西兰,博士、教授也要从零开始”,用我自己的话说“在新西兰开诊所,就像从别的诊所虎口夺食”。经过这十年,也验证了这个过程。从零开始,一点一点积累人脉,积累患者群,靠技术、服务,诊所也越来越忙了起来。现在我一点不后悔十年前的选择。 这十年让我的医术有了升华。我是从1981年开始学医,中间经历了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的过程。在中国的20年,一直是忙忙碌碌,每天除了忙于学习和工作外,还要忙于晋级、考试、评核等业务外的事情,特别是做了科主任后,还要顾及科室的行政工作,根本无暇思考、消化大量的临床问题。移民新西兰后,除了家庭我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业务上,我回忆、回顾、整理从前在中国遇到的疑难病例,思考从前经历的临床问题和医学难题。从我这十年写的一些医学科普文章,大家也能看到我写的一些从前的临床疑难病例,也能看出我对医学的思考和对中医的领悟。特别我对一些疾病的认识,对一些治疗的感悟,是十年前根本没有过的。 这十年扩展了我的业务范围。大家知道我曾从事过西医神经内科,我是针灸博士毕业,出国前在针灸科工作。因此在中国,我一直从事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和临床。这也是中国的国情和医学的分工决定的。来到新西兰,我们拥有自己的中医诊所,如果我还是单纯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那我就要很快关门大吉了。我曾写过,在中国病房内住院的一半是中风病人,在新西兰诊所几个月都碰不到一个偏瘫患者。十年来,我治疗了大量的皮肤病患者,严重的“青春痘”,我用中药也治愈;治疗大量的妇科患者,如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更年期综合症;骨伤科疾病成了诊所的主要治疗范围,如每天都治疗大量的严重颈椎病、腰腿痛、肩痛、关节扭伤;少儿的消化不良、咳嗽、遗尿也成了我们诊所的常客。经过这十年我成了名符其实的全科中医师。 用经方治病成了我的主要手段。在中国,只有中医科的医生用中药治病,推拿科医生不用针灸,针灸科的医生不开中药成了现实,因此中国的医生都是专科医生。来到新西兰,我从新拾起《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等中医书,认真复读,临床上的患者能用中药治疗的我也开方把脉。近几年,在刘颖君中医师的推荐下,细心阅读了很多名老中医的医案,如刘渡舟、曹颖甫、黄仕沛、黄煌等,并从新熟读《伤寒杂病论》、《内经》和徐灵胎的《杂病源》,对经方治病产生了兴趣,并治愈了大量的疑难病例。我以前的文章曾多次写过“经方治疗疑难杂症的体会”。 诊所扩大经营。我在NEWMARKET的现诊所经营十年,诊所空间小,停车不方便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给患者提供更舒适的诊疗环境,近几年一直在考虑搬迁诊所,基于租约合同问题,我们一直没有动作。现在租约的合同到期,我们也有能力拥有自己 的诊所,决定诊所搬迁。新诊所位于 1054 New North Road Mt Albert Auckland 蔡林楠斜对面。新诊所空间大,就医环境好,交通方便,这个区也是华人熟悉的区域,周围很多华人商铺,诊所院内及路旁大量停车位。诊所的扩大经营也是我们在新西兰开诊所的成就之一,但也是下一个十年的开始。(阅读更多黄文川博士的医学科普文章,请浏览 www.drwin.co.nz 黄博士中医诊所 09 5296185 特注:黄博士中医诊所将于2012年12月1日搬迁至1054 New North Rd Mt Albert Auckland 蔡林楠斜对面,请互相告知!谢谢!)
> View article医术惟存医德内 偶然只在必然间 《镜报》记者 李永杰 dr win huang (黄文川博士在针灸治疗病人) 从齐鲁大地到黑龙江畔,再到地球南端的白云之乡,黄文川博士回想往事连说偶然。生活中,每一瞬间发生的故事,都是那样的偶然,却又似乎是一种必然…… 爱读报的人可能经常看到“针灸博士黄文川”的名字,知道他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写的一手好文章,还建立了自己的“黄博士针灸网www.drin.co.nz”。21日,记者在New Market 黄博士诊所拜访了他。 1984年,黄文川从山东菏泽医专毕业后,分配到枣庄市立第二医院从事西医神经内科工作。在枣庄市立第二医院工作的五年间,面对病人的瘫痪、失语、疼痛等,发现针灸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他对传统中医学中的小小银针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20多岁的年龄,对知识充满了渴求,对未来也有无限的憧憬,立志要考取针灸学研究生。 1989年,他成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一名针灸研究生,师从中国针灸界名医、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专家孙申田教授,学习6年,并获得硕士、博士学位(针灸临床)。 “学习针灸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之前我从事西医神经内科,而中医针灸治疗与神经内科有着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的效果。” doctor degree certification (黄文川博士的博士毕业证书) 1995年黄文川博士以特殊人才被山东省立医院引进。山东省立医院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医院之一,有职工二千多人。在那里他担任针灸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后又被山东中医药大学和山东大学(医学院)聘为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shandong hospital work certification (黄文川博士原山东省立医院副主任医师证书) shangdong university certification (山东大学医学院聘书) professor certification (山东中医药大学聘书) 在省立医院,医术高超的医学专家众多,精良的诊断治疗仪器齐备,几根小小银针的作用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针灸科虽小,在那里六年,我还是把他带活了。我曾经主动去神经内科为病人针灸治疗,许多疑难杂症通过针灸效果良好,我的医术慢慢得到了肯定。在我的建议下,医院设立了针灸病房,并建立康复中心。” dr win huang tought the student with acupuncture (在山东省立医院工作时的照片) 在省立医院工作期间,山东大学一位美国外教找他针灸治疗头痛病,老太太对他的医术非常欣赏,就有心帮助他去美国深造,并且为他联系好了大学和医院。但是当时国际形势严峻,美国因反恐需要,对外国人采取了严格的限制,所以黄博士去美国的理想没有实现。在朋友的偶然建议下,2001年来到新西兰学习,后移民定居。 经过一年的学习,黄博士过了英语关,拿到了新西兰国家承认的医学针灸文凭。期间他到多家诊所参加会诊治疗,2003年2月创办了属于自己的“黄博士诊所”。谈到创业之艰难,黄博士感慨不已,“曾经有记者知道我的经历后说,博士到了新西兰照样要从零开始。在国内数年,业务好,人气旺,来到这里完全不存在了。适应新西兰环境,得到病人认可,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nz national diploma (新西兰国家针灸证书) 令黄博士欣慰的是,自己二十多年的从医经验,因起点比较高,适应环境也相对容易。诊所开办以后势头不错。“开办一个新诊所,好比从别人口中夺食。我坚持稳步前进,不要短期效应。医生的口碑是口口相传,慢慢建立起来的。” 不过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黄博士加入了新西兰针灸协会,并在新西兰ACC注册。但是针灸在新西兰并没有被纳入国家医疗体系,虽然可以开诊所,却仅仅被归入保健范畴。“有时我明明可以确认病人所患的疾病,但是我只能建议他去做什么,而没有处方权。我们也一直在呼吁,希望新西兰尽快立法,给予针灸合理的地位。” 移民到新西兰,黄博士亲身体会到针灸在海外的困境,也一直在思考针灸海外兵团的困惑和未来。他认为,治病救人是医者的价值体现,但是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目前奥克兰中医诊所规模小且分散,单打独斗势力薄弱。如果将来有能人出面组织大家联合起来,建立一座上规模和档次的中医院,那将是一件令人期盼的大事。 在《对针灸海外兵团的思考》一文中,黄博士还提到,在新西兰,一天只有十多个病人,并且病种单纯,若同行间再不相互交流,想保持业务水平很困难。黄博士曾经接诊过一位病人,双臂不能抬起,他确认病情严重且诊断出了病源。但是作为针灸医师,他一不能为病人处方治疗,二怕患者对他不信任。于是他出面邀请奥克兰几位著名中医医生,一起为病人会诊,结果不出他所料,病人患的是一种少见疾病。病人听从了他的意见,赶回中国接受治疗。 my-lcinic (黄博士在配中药) 黄博士感叹,在新西兰,针灸学术气氛较淡。在中国每年都要参加国内、省内的针灸学术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每年都会写几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学术刊物上,并且参与几项科研课题的研究。这些都会促进业务的提高和经验的升华。他认为,在新西兰,人们安居乐业,针灸医师能静下心来钻研业务,这是一个优势。把中国治愈的病例从新回忆整理;对每天治疗过的患者细心思考;针灸医师联合起来做一些临床研究课题;写一些临床学术论文投寄到中国的针灸学术期刊等,这不是不可能的。 […]
> View article疑难病例—-骨癌引起的坐骨神经痛 (2009-09-21 06:45:24) 标签: 奥克兰 新西兰 针灸 中医 误诊 坐骨神经痛 健康 分类: 疑难病例 黄文川博士 一提到坐骨神经痛,大家就会想到腰腿痛,还会想到椎间盘突出。腰腿疼是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症状,椎间盘突出也是它的常见原因,但在临床上我们也会遇到一些不常见的、疑难的坐骨神经痛。我下面介绍的这个病例就是我在山东省立医院工作时治疗的一例患者,他的治疗过程和最后诊断对我以后的临床,特别是在坐骨神经痛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影响很大。 病例介绍:患者男,35岁,左下肢疼痛三个月。三个月前患者无原因出现左臀部疼痛,白天活动时疼痛,而夜间睡觉时不疼,以后疼痛放射到腰部和整个下肢。走路、站立时加重,休息后减轻。患者到神经内科诊疗,怀疑“坐骨神经痛”,做腰部CT,没有发现有椎间盘突出,、椎管峡窄等腰部问题,最后诊断为“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炎症)”,给予消炎止痛药,并要求卧床休息。一个月过去了,疼痛越来越重,走路需要拐杖帮助。患者又到医院的镇痛科治疗,给予局部封闭,疼痛减轻,但几天后疼痛有如从前,连续封闭了三次后效果不明显。患者又到神经内科,专家介绍患者到我们针灸科住院治疗。我询问患者的病史后给予一般的神经系统检查,发现患者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膝反射和跟腱反射减弱,臀部环跳穴处压痛明显,不能忍受。根据病史和检查西医诊断为原发性坐骨神经痛(中医痹症),给予电针治疗,一天一次。治疗一个星期后患者疼痛不见减轻,反而加重,走路很吃力。因此我怀疑原发性坐骨神经痛诊断是否正确,如果是炎症引起的,怎么患者已经患病三个月了,疼痛不但不减轻反而加重呢。当时我怀疑患者的坐骨神经痛是不是由肿瘤引起的。因为患者已经做过 CT和MRI检查,我建议患者做一个ECT检查。一个星期后患者的ECT报告,腰椎骨癌。骨癌的诊断让患者和家属都很震惊,我赶快建议患者做一些必要的检查,如肝、肾、膀胱、前列腺、肺等脏器,排除腰椎骨癌是否是转移癌。结果没有检查到原发病灶,最后决定到骨科做骨癌清除手术。手术后坐骨神经痛缓解,又进行必要的放疗和化疗,患者病情稳定。 病例分析:第一,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和原发性的问题。坐骨神经痛是一个症状诊断,它不是最后诊断,当遇到坐骨神经痛时,我们的首要问题是找到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发病而不是去急着治疗它。在坐骨神经痛的患者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患者是继发性的,不到百分之十的患者是原发性。继发性坐骨神经痛最常见的原因有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脊椎错位、脊椎骨增生、脊椎旁肿瘤、椎管内肿瘤、转移肿瘤、梨状肌综合症等。对于这个患者,当时神经科专家也怀疑他是不是继发性的,但腰椎CT没有发现问题,就放弃寻找原发病了。第二,辅助检查的问题。对于坐骨神经痛,一定要做一些辅助检查来寻找原发病,最常见的就是CT和MRI了。CT对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一般大的肿瘤就很清晰了,诊断就足够了,但要知道椎间盘对神经跟的压迫程度,更小的椎管内和椎旁肿瘤,只有用MRI来诊断了。但对于肿瘤的早期,还没有破坏和占位的病变,CT和MRI都不能发现时,ECT就发挥了作用。CT和MRI是检查身体内形态的变化,而ECT是检查身体内某一部分代谢的变化,也就是说身体内的肿瘤还没有形态的变化时,ECT就能发现肿瘤的代谢变化。肿瘤早期,局部的代谢就不同于身体其他部位,因此ECT就能发现。这个患者通过三个月的诊断和治疗不但不好转,反而加重,在CT检查正常的情况下,就应该想到MRI,或者ECT,进一步寻找坐骨神经的原发病是贯穿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不能忘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坐骨神经痛是继发的这一事实。第三,坐骨神经痛的治疗问题。通过我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坐骨神经痛只是一个症状,它由很多疾病引起,因此谁要是说有一种药或一种方法能治疗各种坐骨神经痛,我是不相信的。对于原发性坐骨神经痛、梨状肌综合症等,我认为针灸、推拿、中药和理疗等保守疗法是第一选择;对于椎间盘突出,如果突出在3cm以上我主张手术;对于由肿瘤引起的,肿瘤切除是唯一选择,除非肿瘤无法切除或肿瘤的晚期。第四,坐骨神经痛是针灸治疗的适应症,但针灸有它的局限性。在针灸治疗的时候心里一定要明白患者的坐骨神经痛是继发性的还是原发性的,是继发性的又是什么问题引起的。对于找不到原因,而逐渐加重的坐骨神经痛,不妨做个ECT。
> View article膝关节疼痛的非局部因素 黄文川博士 非局部疾病顾名思义不是膝关节本身的疾病。我们知道膝关节内的交叉韧带、半月板、关节面和关节外的韧带、肌肉等的损伤和炎症会引起膝关节的疼痛,这些大家很好理解,而膝关节疼痛的非局部疾病大家就不太熟悉。上个星期我治疗一例膝关节内侧疼痛,患者认为是肌肉拉伤,服消炎止痛药不见好转,并且局部也没有压痛,活动后减轻,坐下时间太长和夜间睡觉时疼痛加重,因此我认为患者是臀部肌肉紧张引起的闭孔神经痛。我选择臀部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患者很不理解,他问我怎么不在膝关节上针灸,我解释说他的膝关节疼痛不是膝关节本身的毛病。针灸治疗三次后,膝关节就不疼痛了。因此我有必要谈谈膝关节疼痛的非局部疾病。 股外侧皮神经痛是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引起,最常见的就是股外侧皮神经的炎症,它最特征性的症状就是大腿外侧的疼痛、麻木。但是在临床上我们经常见到股外侧皮神经痛患者主诉膝关节疼痛,而不是大腿外侧的疼痛。检查时我们可发现大腿外侧的感觉迟钝或过敏,这是神经受损的结果。局部梅花针治疗效果明显。此病的膝关节疼痛常发生在膝关节的上端(中医的鹤顶穴附近),膝关节本身的检查如X光、CT、MRI等不能发现任何问题。 坐骨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的腰腿疼,它的主要疼痛部位是沿着坐骨神经的分布,即臀部、大腿的后侧、小腿的外侧、足背的外侧。但我们也常遇到只表现为膝关节部位疼痛的坐骨神经痛的特殊患者,常发生在膝关节的前外方,即中医的足三里穴附近。我也见过只有踝关节疼痛的坐骨神经痛。因此,坐骨神经痛引起的膝关节疼痛,就要检查和治疗坐骨神经痛。 闭孔神经痛的疼痛部位一般在大腿的内侧,但也见于只局限在膝关节内侧。闭孔神经由腰2–4神经根组成,主要分布在大腿内侧,支配大腿内侧的肌肉和皮肤感觉。如果腰椎的病变或闭孔神经走行路径上受到刺激就会发生闭孔神经痛。最常见的原因有椎间盘突出、骨盆出口综合症等。我近期治疗三例闭孔神经痛的患者,都表现在膝关节内侧的疼痛(相当于中医的阴包穴),患者都以膝关节疼痛来就诊,做各种膝关节的检查未发现任何异常,自己认为是疑难病例。但如果对闭孔神经痛这个病熟悉的话,就不是疑难了。一例诊断为腰二椎间盘突出,二例诊断为骨盆出口综合症,通过合理的治疗,膝关节疼痛解除。 股骨头无菌坏死是髋关节内股骨头的无菌性缺血性炎症,它的主要症状就是髋关节局部的疼痛和下肢的放射行疼痛。在临床上,我曾遇到以膝关节内侧疼痛为主的股骨头无菌坏死患者,按膝关节的局部疾病治疗没有一点效果,也延误了病人的治疗时机。我一般建议患者做髋关节的MRI,明确诊断后,选择合适的治疗。 髋关节半脱位是小儿的髋关节发育不良,关节不在正常位置。因患儿走路时身体的平衡紊乱,重心变化,膝关节的着力点也发生变化,因此膝关节就会有劳损,产生膝关节的疼痛;或髋关节的疼痛放射到膝关节。总之,患者的病变在髋关节,而疼痛在膝关节。在山东省立医院工作时曾遇到一个9岁患儿,她膝关节疼痛四年,找我看病时,带来的各种膝关节检查厚厚一大堆。当我给她做体格检查时发现一条腿明显比另一条腿短,我就让她拍了一个髋关节的X光片,结果是髋关节半脱位。手术复位后,膝关节疼痛也消失。如果我也给她按膝关节局部的毛病针灸,结果可想而知。 臀肌肉筋膜炎是臀部肌肉长期劳损的结果,它常见于长期站立、坐立的人群。它的主要症状是臀部的疼痛,但我们也常见到没有臀部疼痛,只有膝关节疼痛的臀肌肉筋膜炎患者。它的膝关节疼痛表现在腘窝处(中医的委中穴)。当长期坐立或站立后膝关节疼痛发生或加重,当走动走动后疼痛消失或减轻。我现在就针灸治疗一例这样的患者,她是缝纫工,长期坐着工作。工作时膝关节疼痛严重,活动后疼痛消失。患者休息,不上班膝关节无疼痛。按臀筋膜炎治疗效果好。另外骶髂关节损伤的疼痛也可放射到膝关节,患者只感到膝关节周围疼痛,但病变部位在臀部。 对于膝关节疼痛的患者,如果经过各种检查不能发现膝关节局部的问题,并且按膝关节局部的疾病治疗不见好转,是否应该改变一下思路,想一想膝关节疼痛非局部疾病,也许治疗结果就会满意。以上只是我的一点体会,请大家参考。
> View article中医治疗顽固失眠的体会 黄文川博士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失眠的痛苦。有升迁后兴奋的彻夜无眠,有落榜后懊丧的一夜转辗;有天灾人祸后余惊未抚的恐惧,也有将面临对明天工作面试的紧张,这一切都会随着事情的平复,失眠也将烟消云散,对心身无大的伤害。但是长时间的失眠,因心身得不到充足的休息和调养,患者将有疲乏感、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准确。严重者产生耳鸣、手指震颤、皮肤麻木感、幻觉等。失眠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影响很大,务必引起我们的注意。 在临床上,我们常见一种失眠就是神经官能症的无睡眠感。无睡眠感的患者常主述整夜无眠,夜里的任何动静他都能听得到,连邻居大叔去几趟厕所他都一清二楚。患者对自己的睡眠非常不满意,白天上班无精打采,一天到晚就为他的睡眠发愁。其实这种患者睡的酣酣作响,家人都被他的酣声惊醒。因患者无睡眠感,第二天还是埋怨睡不着。我们曾为无睡眠感患者做脑电图检查研究,在患者睡眠时做整夜的脑电图检测,发现无睡眠感的脑电图记录上睡眠总时间并不减少,而觉醒的次数和时间有增加。如果把无睡眠感和正常人的睡眠比较,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无睡眠感患者可记忆各个觉醒期中所听到或看到的环境刺激,并因此而感到烦恼不安。而正常人对觉醒期的环境刺激不加注意,或者遗忘。我现在就治疗一例无睡眠感的患者,他已有十几年的失眠病史。他告诉我,他这十几年没有睡过一夜好觉,一夜都是睁着眼,夜里家中的一点动静他都知道。我问他做什么工作的,他告诉我,他是做体力劳动的,他说他做的是大家不愿做的最苦最累的活。我说你整夜的不睡觉,怎么还能干这么重的工作,并且你的身体还很健壮,他无话可答。我告诉他,这是一种特殊的失眠症叫无睡眠感,但这种睡眠对人体来说已经足够,只是没有睡眠后的快感而已,患者恍然大悟。治疗这种无睡眠感的患者,不是用什么灵丹妙药治疗失眠,而是做细心的解释,让患者了解他的失眠类型,知道无睡眠感对身体没有太大伤害,但患者对失眠的恐惧、紧张、担心、忧虑等是对身体和心理最大的伤害。 我们在临床上遇到最多的就是躯体疾病造成失眠.。关节病、肌肉病、神经病的慢性疼痛;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等肺病引起的气喘和咳嗽;心肌炎、肺心病、慢性心衰等心脏病引起的气急;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心悸;各种原因引起的尿频如慢性尿道炎、前列腺炎、脑动脉硬化、多发性脑梗塞等;以及各种皮肤病引起的瘙痒等,均能导致失眠。也就是说长期的疼痛、气喘、心悸、尿频、瘙痒是引起失眠的原因。这些身体的不适引起失眠,我们很好理解,肩周炎的肩疼,夜里翻身都要疼醒;尿频患者,一夜起床十多次,还怎么个睡觉法;肺气肿患者,只能坐着睡觉,还讲究睡眠质量。这些都好理解,患者和医生都不会误诊。我们经常见到一些失眠患者,躯体的症状不明显,而失眠是主要症状,患者把躯体的症状当成失眠的后果。单纯治疗失眠,效果不明显,但如果从治疗躯体疾病入手,失眠很快治疗痊愈。我的一位患者来我的诊所想治疗他的失眠,当我给他检查时发现他的后背肌肉非常紧,局部压痛明显,我认为他的失眠是有后背肌肉紧张疼痛引起的,用针灸、推拿方法治疗他的后背肌肉筋膜炎,几次治疗后,后背紧张疼痛消失,失眠也痊愈了。 在临床上,要弄清楚是失眠引起的焦虑、抑郁,还是焦虑、抑郁引起的失眠。这个问题,对于不懂心理学的患者是很难的,这是我们医生应该知道的。焦虑可表现为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惶惶不可终日。抑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全无、度日如年、一无是处。如果是失眠引起的焦虑和抑郁,要以治疗失眠为主,失眠好转,焦虑和抑郁也跟着消失;如果是焦虑和抑郁引起的失眠,那么要以治疗焦虑和抑郁为主。焦虑和抑郁是心理疾病的常见症状,最常见于抑郁症和焦虑症,也见于精神分裂症和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我曾遇到一位患者,失眠二个月余。当他来到我的诊室,坐下与我交谈时,紧张的全身发抖,我一看患者就有明显的焦虑症状。再仔细询问,二个月前患者开始对某一件事情恐惧,一想到这件事情就紧张,而影响睡眠。治疗这些患者就要抗焦虑治疗。我建议他见家庭医生,并配合中药抗焦虑治疗,服抗焦虑药后,失眠不治而愈。从前他睡觉前也服安眠药,加大剂量也不见睡眠好转,就是因为他没有弄清失眠是有焦虑症引起的。 其实,一些顽固性失眠有时也是很好治疗的,只是我们没有认识到它的本质。了解了失眠的本质,无论中医中药,还是针灸推拿,治疗起来才会立竿见影。(If you would like to make an appointment please call us on (09) 8150518 or visit us 1054 new north road ,mt albert. if you require more information you may e-mail us at hwenchuan@sina.com
> View article失眠症一例治疗体会 黄文川博士 近期治疗一例少见疑难病例,中医治疗后,效果非常明显,有必要谈谈我的治疗体会,供大家参考! 患者男,50岁,失眠20多年,时轻时重。在中国,曾尝试各种中西医治疗方法,只是减轻或好转,而不能治愈。来新西兰探亲,失眠加重,彻夜不眠,非常痛苦。因此有朋友引荐,来找我治疗。 治疗疾病,首要问题是治疗疾病的原因。对于失眠来说,躯体疼痛引起的失眠,疼痛消失,失眠即好;有焦虑引起的失眠,一定要治疗焦虑症;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失眠,治疗重点要放在调整神经功能紊乱上;药物引起的失眠,一定要停止现服用的药物等等。这个患者的失眠原因是什么呢?我详细询问了他的病史和症状,并给予仔细的神经系统检查,发现患者是焦虑症引起的“失眠”。这种焦虑起初是有他的失眠引起的,随着失眠的改善而焦虑并没有消失,慢慢地焦虑引起了失眠,到最后就是失眠症状不明显或改善,患者对睡眠的担心,对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和失眠对身体的伤害,成了他的主要问题。找到患者“失眠”的原因或患者目前疾病状态,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大半。 20年来,起初患者对失眠的焦虑、紧张、担心,慢慢转化为对睡眠质量、睡眠时间长短的担心和紧张,到后来患者的注意力转移到失眠对身体的危害。总而言之,患者对失眠的担心是主要问题,担心解除了,20年的“失眠”问题就解决了。心病要用“心”来治,对于中医来说就是治“神”,对于西医来说就是指心理治疗。 中医的治“神”是指两个方面,一个意思是指治疗患者的“神”,另一个是指医生的“神”。医生的“神”体现在精神和身体,也体现在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程度。医生保持一个好的精神和身体状态一定会影响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精神饱满、反应灵敏、情绪稳定的医生怎么也比一个精神萎靡、反应迟钝、情绪急躁的医生对患者的心理治疗有影响力;一个体力充沛、动作灵活、语言流利的医生怎么也比一个体力不支、动作缓慢、语言不清的医生对患者的心理治疗有感染力。例如下针时,精神和身体状态好的医生,患者穴位就容易得气,治疗效果就好。因此,医生的心理训练和身体锻炼是很重要的。医生对患者的信任程度是来自多方面,有来自患者的感受,有来自朋友的介绍,也来自患者对医生资历、经验的了解等等。这个患者有朋友引荐,中国大陆人了解中国的医疗、教育体制,知道博士、教授和专家的分量,并且患者是山东济南人,知道山东省立医院在中国的技术水平和地位。因此,患者对我的信任是发自内心,为后来的治疗打好了基础。 治疗患者的“神”,要从解释、安慰、中医治疗等几个环节下手。这个患者来我诊所治疗的就是他的失眠症,但从以上分析,患者现在的根本问题是对失眠的担心,而不是失眠症,如果我直接告诉患者他没有失眠症,那么对患者的打击是致命的。因为他失眠20多年,是大家共知的,他也一定怀疑我的诊断治疗水平,不利于下一步的治疗。从他太太的诉说,他睡眠的呼噜声能把她吵醒,我可以推断,他的失眠只是他的感觉。从他的神态和精神状态,我也看不出他彻夜不眠的迹象。因此我解释说,他失眠20多年,如果他整夜的不睡,他的身体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看他身强体壮、没有一点失眠引起的身体损害;再说,睡眠时间的长短,是根据人的体质不同,只要第二天不感到疲乏、困倦,就说明睡眠足够了;他的最大问题是对失眠的担心,刚起床,什么事情还没有做,他就开始担心晚上的失眠了,弄的他整天的紧张害怕,把精力放到工作和生活中,忘记掉失眠这回事是最重要的。患者听着我的解释很有道理,认识到自己的主要问题,并了解到一些失眠症的常识,还没有治疗病,病已经好了一半,并愿意接受我的治疗。 根据患者的症状、脉象和舌象,辨证诊断为心阴虚,给予“天王补心丹”加减五剂,一天一付。并当日在督脉拔罐,活血通络,平衡阴阳。五天后患者打来电话,说他近五天,倒头就入睡,一觉到天明,从没有感到像现在这么轻松。 如果我也循着患者的思路,按失眠论治,我将成为患者20多年求医路上的一个短短“过医”。但我的详细问诊,我的神经心理学知识,让我有一个与患者不一样的思路。治疗患者的失眠,其实是在治疗他的心病,简简单单的解释,平平常常的一个处方,再配合后背的拔罐,患者20多年的心病就消失了。(If you would like to make an appointment please call us on (09) 8150518 or visit us 1054 new north road ,mt albert. if you require more information you may e-mail us at hwenchuan@sina.com)
> View article糖尿病性神经病漫谈 针灸博士 黄文川 众所周知,糖尿病有三大并发症,即糖尿病性眼病、糖尿病性肾病及糖尿病性神经病。由于糖尿病是一终生疾病,在目前医疗条件下,很难完全治愈。 对于一些患者,在药物、饮食等良好控制下,血糖不是很高,但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在悄悄地发展中。从医学角度讲,糖尿病本身不可怕,我们可用药物控制血糖的水平,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因此,不要以为血糖不高就掉以轻心,定期身体检查是必须的,如眼底检查、肾功检查、肌电检查等。我们在临床上也见到许多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很好,出现四肢麻木、无力等,诊断为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病人不解。也有患者是以神经痛就诊,并没有糖尿病的症状,血糖检查较高,患者实际为糖尿病性神经痛。也就是说,血糖的高低与糖尿病的并发症无正比例关系。糖尿病性眼病和糖尿病性肾病不是我的研究范围,这里不妄加评论,只谈谈糖尿病性神经病,以引起大家的重视。 糖尿病性神经病可简单分为糖尿病性单神经病、糖尿病性多神经病、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病、糖尿病性脊髓病及糖尿病性大脑病等。从上可以看出,糖尿病性神经病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糖尿病性神经病的发病机理比较复杂,目前有两种学说,一种学说认为,糖尿病引起微小血管的硬化、堵塞,造成神经的营养障碍。另一种认为,血糖代谢的毒性产物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 如何知道是否有糖尿病神经病的存在。首先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如复视、四肢麻木、无力、小便失禁、局部难忍的疼痛等。其次是根据医生的检查,如肌力、反射、感觉等。再就是医疗辅助检查,如肌电图、感觉诱发电位等。如果糖尿病患者有以上症状,就应考虑有糖尿病性神经病并发症的可能性。 糖尿病性单神经病最常见的是外展神经麻痹和动眼神经麻痹。因外展神经和动眼神经支配眼球的活动,当某一神经麻痹时,出现两眼活动的不协调,就会出现复视的症状,即看物体双影。 糖尿病性多神经病最常见的是末梢性神经炎,主要表现为四肢麻木、无力、疼痛。检查时,手腕、脚踝以下痛觉过敏或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电图检查,感觉传导速度减慢。还有一种是糖尿病性神经痛,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它是一种难忍的、烧灼样的神经痛。衣服及被褥的刺激能使疼痛加剧。我曾遇到一位糖尿病性神经痛的患者,夜晚睡觉是用木棍支撑住被褥,以免接触患处。 糖尿病性脊髓病主要表现为,四肢无力、走路不稳,大小便失禁等。通过医生的检查,再配合感觉诱发电位的鉴别,诊断是不难的。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病最常见的是膀胱功能的障碍,它也引起小便失禁。但它是膀胱潴留,与糖尿病性脊髓病的小便失禁不同。 根据我们的经验,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糖尿病性神经病的治疗,要以针灸治疗为主,它是任何治疗方法都无法取代的。针灸对神经的调节作用是非常明显。它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性神经病的症状,如复视、疼痛、麻木、无力及大小便失禁等。 If you would like to make an appointment please call us on (09) 8150518 or visit us 1054 new north road ,mt albert. if you require more information you may e-mail us at hwenchuan@sina.com
> View article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证”的体会 黄文川博士 这两个星期又有两例“不安腿综合征”患者接受我的中医治疗,疗效非常满意,因此我愿意谈谈我用中医治疗此病的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例男性患者,已经患此病十多年,折磨的他几乎精神崩溃,在中国就诊于北京最好的医院,在新西兰他的家庭医生也给他安排了专家会诊,为什么专家就不知道他患的是“不安腿综合证”呢?不是专家水平不够,也不是这个病是什么疑难疾病,而是他就诊的科室和专家不对路,也就是说没有看对医生。比如妇女的月经过多,去看血液科,找血液病专家治疗,一定是牛头不对马尾,最后的结果也是无功而反。这个病主要表现在双下肢小腿的疼痛不适,麻木抽筋,由于是下肢的疼痛麻木,因此患者一定选择骨科就诊,骨科医生接诊后,一定要检查血钙,拍X光片,做腰部CT,检查结果正常,可能按风湿病,就会给一些消炎止痛药治疗。如果检查结果异常,有血钙低、骨质疏松,医生会补钙治疗;有骨质增生或腰椎间盘突出,会建议做理疗、牵引治疗。因为大部分骨科医生没有“不安腿综合证”的相关知识,他们不会想到这个病,因此以上治疗也是无用的。从医学疾病分类,严格意义上讲,这个病属于“睡眠障碍性疾病”,在神经科或精神科的治疗范围,因此,神经科或精神科医生比较熟悉这个病,诊断治疗就得心应手。 这个病有几个典型症状,对于专业人士,如果熟悉这个疾病,诊断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一个特征是,夜间睡觉前双下肢小腿疼痛麻木,抽筋不适,而白天几乎无症状;另一个典型特征就是,下床活动后或按摩后症状明显减轻;最后就是,患者非常痛苦,但医生检查时不能发现任何阳性体证,反射、感觉正常。因此,无论医生还是患者,碰到类似的情况,一定要想到这个病,通过各种检查来鉴别这个病的可能。 中医大夫一般不知道西医“不安腿综合证”这个病名,但患者大都是下肢小腿的疼痛不适,麻木抽筋为主证,而“睡眠障碍”为副证,因此中医大夫大都会从“痹证”辨证治疗,针灸以下肢局部取穴为主,往往效果不显。如果把“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证,按“心病”来辨证,重用安神、镇静的中药,针灸方面以局部取穴与经络取穴相结合,近端取穴与远端取穴相呼应,十年的疾病,也会在一次治疗后立竿见影。具体到用药,中药我重用龙骨和牡蛎;在针灸治疗上,局部我用飞扬、委中,腰部取秩边、环跳,头部取四神聪。这些治疗方案也许理论上不是那么完美,但这就是我在临床上的应用,并且看到了结果,希望同行给予建议,一起讨论。 从书本上或相关资料上,我们了解到这个病一般有其他疾病继发引起,在正常人群中人群中本病患病率很低。常与以下因素有关,如怀孕、缺铁性贫血及叶酸与维生素B12缺乏、低镁、糖尿病、尿毒症、帕金森病、脊髓与周围神经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干燥综合征、风湿性关节炎、淀粉样变性、巨球蛋白血症、部分胃切除、慢性阻塞性肺病、肿瘤、周围微栓塞。透析疗法的患者常见;有关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药、H2受体阻断剂、咖啡因、胃复安、酒精以及镇静剂、血管扩张剂的停用等。但我诊断治疗的这些患者中,还没有一例患者由上述疾病继发引起,都是正常人群,只有不安腿综合证这一个病。 也有人认为这个病与遗传因素有关,有1/3以上的不安腿综合征患者有家族史。我诊断治疗的患者中,遗传因素还是比较明显。一个女性患者,她的妹妹也有同样毛病;一个男性患者,他的弟弟和爸爸也有同样问题,并都在我的诊所接受中医治疗。因此,家族史是我们诊断这个病的参考因素。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患者患了病去医院找医生,这是很正确的道路。但是,看似正确的道路,在我们不知不觉中,我们的求医路在改变方向,有时与正确方向相差十万八千里。我的一个患者,膝关节疼痛数年,一直按关节炎治疗,最后是髋关节半脱位,手术后,膝关节疼痛消失,他就是求医的方向不对。我现在治疗这个患“不安腿”十多年的患者,他的新西兰医生又已经给他约好了骨科专家,中医针灸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睡觉一夜不醒,再不用老伴半夜起来给他捏腿了,我看骨科专家也不用看了。怎么才能找对医生,找对医院的科室,确实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这就是医院科室越分越细,医生越做越专的弊端。对这个问题,我也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就看患者的智慧和造化了。(If you would like to make an appointment please call us on (09) 8150518 or visit us 1054 new north road ,mt albert. if you require more information you may e-mail us at hwenchuan@sina.com)
> View article治病的事其实很简单 黄文川博士 近期治疗了几例患者,长期的病痛折磨得他们已经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可几付中药,几次针灸,或拔几个火罐,几年的病痛就烟消云散,患者苦笑不得,怎么也不相信他们的病就这样的治疗好了。其实,治病的事非常的简单,是大家把它搞复杂了,请看我治疗的病例。 小王,女,30岁,小便频繁已经一年多。半小时去厕所一次,到厕所有时小便一点,有时跑一个空,夜里也要起床5—6次。见医生,查尿、血常规检查一切正常,妇科检查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膀胱、子宫、附件等B超也正常。医生最后也没有给一个诊断,让她先服用抗菌素治疗,服用几个星期后没有效果。医生给她约看泌尿科专家,并做了尿液培养。尿液培养没有发现细菌感染,专家看后怀疑腰椎病变,做腰椎CT检查,CT结果也正常。一年过去了,见过无数次医生,做了无数次检查,服用很多抗生素,可患者小便还是频繁,大家说她这个病复杂不复杂,可她看过的医生和她自己一定认为这是一个疑难杂症。现在患者失眠、无精打采,无心学习,对自己的病她是一点看不到治疗痊愈的希望。我给她看病的整个过程,她都是在哭泣中,患者的痛苦我是能感觉到的。 从她提供的资料和信息,我得到了以下结论。第一,我知道她小便时,尿道没有疼痛,只有尿频。我们知道,泌尿系统感染的三大症状就是尿急、尿频和尿痛,而患者没有尿痛,也是排除泌尿系统感染的一个证据。第二,尿液的常规检查和泌尿系统的一些特殊检查都没有发现泌尿系统潜在的局部疾病。并且抗生素的治疗没有效果。第三,腰椎CT检查排除腰椎疾病引起的尿频。第四,我又详细了解患者的工作性质,知道她长期坐着工作,并且有腰腿疼病史,检查时发现患者有左腰骶关节处压痛明显。因此,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我怀疑患者是由骶髂关节炎引起的尿频。 痛苦复杂的尿频其实就是骶髂关节的炎症引起的,炎症引起骶髂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的紧张,肌肉、韧带的长期紧张而出现局部的炎症;炎症还可使韧带、肌肉及关节囊的固着力减弱,骨盆在一个不适宜的旋转外力作用下,还可造成骨盆的旋转移位。由于骨盆的移位使骶骨发生变化,牵动梨状肌,导致梨状肌上下孔内的神经血管受压或刺激,临床上出现局部水肿,腰骶部疼痛以及坐骨神经痛等放射性经痛。 重者股神经、闭孔神经及阴部神经受压,出现大腿前面、内侧疼痛及尿频、尿急,肛门下坠等。尿频、尿急是刺激会阴部神经时出现的临床症状。用西医的方法诊断,然后我就用中医理论辨证,并采用以下治疗。 首先给予针灸治疗,选择秩边、环跳、八LIAO、肾腧等穴位,得气后留针,十分钟行针一次,总留针半小时。一天一次。 然后采用骨盆旋转复位法,病人坐在方凳上,两脚分开与肩等宽,医生坐在病人其后,复位左侧骶髂关节,医生右手自病人右腋下伸向前,掌压于颈后,拇指向下,余四指扶持左颈部,同时嘱病人双脚踏地,臀部不准移动。医生左手掌心顶住左骶髂关节髂骨部,然后右手拉病人颈部,使病人前屈同时向右后旋转,在病人前屈旋转过程中,医生左掌用力向左顶推左髂骨,往往出现“喀哒”一声,复位即完成。 最后给予中药局部热敷,中药用我配制的活血祛湿汤,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以上治疗后,第二天患者就感到了效果,高兴地告诉我,这是她一年来第一次睡了一夜好觉,她自觉她的痛苦有了尽头。经过一星期的治疗,患者小便次数基本正常。小便正常,患者恢复了信心,美好的生活又回来了。看看我给她治疗和诊断的过程,大家一定认为很简单,简单地让患者都不感相信。 小便的频繁一定要想到泌尿系统和妇科的问题,医生和泌尿专家围绕这个问题来检查和治疗无可厚非。当患者长期不见好转,我们医生是否可以改变一下思维习惯,去考虑其它因素引起的尿频,比如这个患者骶髂关节炎引起的骨盆局部炎症刺激会阴神经,而引发的尿频。 治病有时就好象捅破一层窗户纸,当窗户纸被捅破,一切都变得很简单,医生和患者都豁然开朗,痛苦的尿频原来就是一个炎症啊。捅破窗户纸看似简单的动作,需要医生有扎实的医疗基本功和丰富的医疗临床经验,也就是我们医生应具备全科医生的素质,不然,一个泌尿科专家就看不好一个尿频患者。如果泌尿科专家具备骨科和神经科的基本知识,也许这个患者的窗户纸早就捅破了,患者也没有一年多的痛苦了,我也没有这个机会在这里高谈阔论了。谢谢大家的分享!(If you would like to make an appointment please call us on (09) 8150518 or visit us 1054 new north road ,mt albert. if you require more information you may e-mail us at hwenchuan@sina.com)
> View article谨防“医源性疾病” 黄文川博士 关于医源性疾病,医学百科解释是指在诊治或预防疾病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各种言行、措施不当而造成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疾病。出现医源性疾病的环节和涉及面比较广,可发生在防治疾病的任何环节中,大致可分为诊断性医源性疾病和治疗性医源性疾病。近期我遇到的几例“医源性疾病”,一例是医生的诊疗思路引起的,一例是医生的语言误导引起的,最后一例是手术的后遗症。 张女士,50岁,因左颈部疼痛,自己按压有肿大而求医,医生建议颈部B超检查。B超检查后,医生说没有大的问题。但患者仍感颈部酸痛,又见医生,医生说B超报告甲状腺有一小的肿块,可能是增生,建议观察三个月再做处理。“观察三个月”,患者担心害怕,什么大地问题要观察三个月,怀疑自己得了甲状腺癌。来诊所看我时,患者失眠,心烦,脾气暴躁,心慌气短,四肢无力,坐立不安。她告诉我,“观察三个月”可把我给观察死了。大家一定能看出张女士现在患的是“医院性疾病”,一个是“医源性焦虑症”,坐立不安,心慌气短,失眠多梦都是医生让她观察三个月的结果。另一个“医院性疾病”就是无中生有的“甲状腺癌”。本身她从来没有发现甲状腺疾病,她去看医生也只是颈部酸痛,可医生连按压颈部都没有做,只听病人说颈部“有肿大”就去做颈部B超,B超检查报告有甲状腺增生,增生也不是太大问题。当我诊查患者时,只发现颈部胸锁乳头肌压痛,肌肉紧张,稍增粗,患者只是一个“颈部肌肉的劳损”。引起这个患者的“医源性疾病”的原因,一个是医生没有细心检查的颈部,患者述说“颈部酸痛”就让做B超;另一个是医生对B超结果没有详细解释,如果告诉患者甲状腺增生是很普遍的问题,而不是甲状腺癌,患者就不担心害怕了。我仔细解释患者的状况,患者的担心没有了,病也好了一半。 小吴,25岁,做电脑工作二年。近二个星期感左睾丸胀痛,下坠感,伴左小腹痛,左下肢酸胀,大腿内侧针扎样疼痛。患者三个月前患尿频、尿急、尿痛,家庭医生建议尿液检查,尿液检查结果有感染,服用抗生素一切症状消失。这次又感睾丸胀痛,见医生,继续给予抗生素治疗,但睾丸胀痛没有减轻,并伴左小腹和左下肢酸痛,他感到问题的严重,去看一个“专家”,“专家”解释“睾丸痛”可见于睾丸炎、睾丸癌、性病、前列腺炎等很多可怕的疾病。因为他有泌尿道感染的病史,“专家“认为他患的是“前列腺炎”,这种病会引起阳痿,以后也影响生育。患者感到疾病的严重性,因此失眠多梦,心慌、出汗,白天无精打采,无法安心工作。这个患者得了两个“医源性疾病”,一个是“前列腺炎”,这个患者没有前列腺炎的症状,只是左下腹痛,左侧睾丸胀痛,左下肢酸痛,我检查后认为是神经性牵涉痛;另一个就是被“专家”吓出来的“医源性焦虑症”。最后我给他中医治疗的结果很好,也验证了患者患得是一个神经性牵涉痛,与泌尿生殖系统没有关系。 MARK,60岁,欧裔,小便频繁10年。MARK是一位卡车司机,发现一夜要起床6到7次小便,影响睡眠,慢慢白天也有尿频,40分钟要小便一次,并且尿急,没有尿痛,不得不放弃司机工作。去见医生,检查尿液无感染,做彩超发现前列腺肥大,给予抗生素等药治疗,没有改善。请专家会诊,考虑前列腺肥大引起的尿频,建议手术治疗。三年前,患者在医院做了前列腺肥大切除术。手术后,尿频没有改善,一夜小便7到8次,白天半小时一次,每次去厕所小便,要等一会才尿出来,每次也就100多毫升。医生三个月见他一次,每次插尿管,检查膀胱内的残余尿量,观察尿液流速。例行的检查对症状的缓解没有一点作用,医生打电话,要他配合医学研究,原来最后自己成了研究对象。他对医生、医学的那一点点希望破灭。近一年,患者放弃了医院的例行预约。他是典型的医源性手术后遗症,现在我用中药调理治疗,效果待观察。 医生是一个救人于痛苦的职业,小小的失误和疏忽都会引起患者更大的不幸,医术不精,道德低下更是患者的灾难,“大医精诚”应该是每一个从医者的座右铭;患者也应时刻记住“不是每一个医生都是好医生”,患病后多咨询相关医务人员,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只有一个。(本文不是针对任何医生,一点没有贬低其他医生的意思,医生是人不是神,我也有做错的时候,我们做的只有降低做错的机会。 for more info, please phone 098150518 dr win acupuncture, or visit 1054 new north road mt albert.
>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