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老医生的自我修炼随笔(六十三)
____免费的,其实最贵
前些天,我订阅了 GPT 的 Plus 版本。每月四十美元,对我来说并不是负担,但我犹豫了很久。心里反复盘算,既然有免费的版本,为什么还要付钱?
直到有一次,免费版的额度用完,我正要上传图片做卡通时,它提示“今日已达上限”。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所谓的“免费”,其实就是一个半吊子。能用,但处处受限,偏偏在最需要的时候掉链子。
这种心态让我想起我的病人。
在新西兰,注册针灸师可以为 ACC 病人提供治疗。ACC 会补助每个病人一小时,大约几十纽币。但是否额外收费,就取决于各个治疗师,有的分文不取,有的收十元、二十元,有的甚至手五十。
这种差别,说到底反映的是医生水平和投入的不同。可很多病人,尤其年纪稍大一些的,第一反应总是,哪里免费就去哪,哪里便宜就去哪。
他们并不是没钱,而是心里过不去这个免费的坎。结果往往是省下几十块,却多花了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把病拖到慢性。便宜是便宜了,但代价却是时间和健康。
这种“免费思维”并不仅仅出现在看病上。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面对类似的情况。
ChatGPT、Spotify、YouTube、Netflix、NBA 转播,几乎都有免费版。可一打开,就是广告轰炸,清晰度有限,还经常卡顿。你以为没花钱,实际上是在用时间、耐心和注意力在付费。
而一旦付费,体验就完全不同了。在 Spotify 听音乐,不再被广告打断;在 YouTube 看视频,不再被插播破坏专注;看电影、看 NBA,画质更清晰,过程更完整;在 GPT 里,写文案、做卡通、上传下载图片,都能随时进行,不再担心额度限制。
付费换来的,并不是“高级功能”,而是一种完整而流畅的体验。钱花出去了,省下的却是更多的时间和心力。挣钱的意义,本就不是攒着,而是花在值得的地方。
我为 GPT 犹豫,病人为 ACC 治疗选择犹豫,本质上是一回事。问题从来不在于钱,而在于观念。
免费让人觉得“赚到了”,却忽略了隐藏的代价;付费让人心疼,却换来效率、自由和质量。
免费的,其实最贵;而付费,才是对时间、健康和生命的尊重。
一个老医生的自我修炼随笔系列
我的油管频道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phdwinnz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