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老医生的自我修炼随笔(六十九)
—— 久治不愈的肩背痛,真凶可能在颈部
今天接诊了两位肩痛患者。一个是肩前痛,压痛明显,看起来很像肱二头肌腱炎;另一个是肩后痛,50岁,肩关节活动受限,伴轻微手麻,几乎所有医生都会当成“肩周炎”。
但在我检查以后发现,这两个人的问题其实都出在颈部的斜角肌。我在病侧斜角肌上按压,能马上复制出肩部的疼痛,甚至伴随上肢麻木。再一松解,肩部活动立刻恢复,疼痛几乎消失。
而在外面治疗了几个月都没好,原因就是根本病因没被找到。
斜角肌在颈部深处,血管和臂丛神经穿行与斜角肌。
• 血管受压,肩背部血流受影响,循环不好,就容易疼;
• 神经受刺激、受压迫,就会把痛传到肩、背,甚至手臂麻木。
所以,很多人肩痛、背痛拖了几个月甚至几年不见好转,并不是病难治,而是方向错了,肩部只是“下游”,真正的“上游病根”在斜角肌。
有几个信号特别要注意:
1. 疼痛不是普通的酸胀,而是刺痛、烧灼样的神经痛,常常很厉害。
2. 夜里更痛,休息时比活动时更严重,甚至会痛醒。
3. 伴随手臂或手指发麻。
4. 活动肩膀不一定加重,但活动颈部时,疼痛明显。
如果肩背痛伴随这几个特点,就要想到是不是斜角肌在作怪。
简单的检查方法
• 按压病侧颈部斜角肌,如果能复制肩背部的疼痛,或者出现上肢麻木,就说明斜角肌有问题。
• 再和健侧对比,病侧斜角肌常常压痛明显,这也是一个重要信号。
确定位置:
斜角肌在颈侧、锁骨上方,靠近神经和血管。
医生用手指由浅入深按压,很容易找到一条紧张、敏感的肌肉,那就是斜角肌。
松解手法:
无论用针刺还是手法,只要把斜角肌松解开来,很多患者的肩背痛会立刻缓解,肩关节活动度马上改善。
这种“立竿见影”,其实也是最直接的诊断。
我的体会:
很多所谓的“肩周炎”“肩凝症”,其实并不是肩本身的病,而是斜角肌惹的祸。
如果只在肩膀附近做治疗,当然效果不佳。
真正要解决问题,就要从症状,检查,确定位置,松解验证,一步步找到病根。
这就是我常说的,精准诊断,精准治疗。
一个老医生的自我修炼随笔系列
我的油管频道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phdwinnz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