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老医生的自我修炼随笔(七十九)
——老伤新发,隐患未了
前些天,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士来诊,肩膀疼痛已有一周。我检查后认为是斜角肌痉挛所致,于是针刺松解。奇妙的是, 针刺松解后,疼痛消失,肩膀活动也完全恢复基本正常。
按理说,这应该算是“找到病因”了。可谁知,昨天他第二次来诊时,疼痛又回到了从前。我再次治疗,依然立刻缓解。这样的反复,让我心里打了个问号。
细细追问病史,他才告诉我,十多年前经历过一场惨烈的车祸,现场两人当场身亡,他侥幸抢救回来。“你仔细看,我的脖子现在还是歪的。”他说。我一看,果然,颈部明显偏向患侧。原来,斜角肌的痉挛只是表象,更上游的病根藏在颈椎结构中。那场车祸,留下的不只是伤痕,而是至今仍在制造肩痛的隐患。下一步,我建议他拍X光片,若无外科手术指征,便要考虑通过手法或针灸松解颈椎,矫正歪颈,才是治疗的关键。
这让我再次意识到,多年前的外伤,也许早已被患者遗忘,但它的危害却仍在身体里延续。
临床上类似的老伤新发病例,并不少见。
一位五十多岁的华人女性,跟随子女去徒步,第二天左踝关节肿痛到走不了路。她说徒步时也没扭伤,可我一问,原来十二年前就扭过一次,当时肿得像个馒头,几个月才消下去。虽然此后十多年没有疼痛,但关节内的无菌炎症一直潜伏着,这次徒步,成了彻底的诱因。她的病,不能当作普通的“急性扭伤”,而是典型的跗骨窦炎症。
还有一位老年人,腰痛时好时坏,我治疗许久始终未见“去根”。后来才知道,他年轻时是造船工,经常蜷缩在狭小空间里一干就是几个小时。那时就已经是卫生室的常客,拔罐、针灸、理疗不断。几十年的劳损,沉淀成今天的顽固腰痛。
这些病人告诉我一个深刻的事实,今天的病,并不总是“今天的事”。许多慢性疼痛,背后都有一段久远的病史。老伤未必当时要命,却可能在多年后以新的方式折磨人。
其实,我自己也是这样。年轻时,是校队排球运动员,训练不知道累,也不觉得肩膀疼,只是够后背时,总觉得右边不如左边够的高。那时候年轻,没当回事。可如今年过半百,肩膀疼痛已经缠了大半年。治疗有用,但总觉得难以“彻底痊愈”。我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不是疗效的问题,而是年轻时留下的隐患,几十年后正在清算。
所以,我们不能只看眼前的症状,要追问过去的伤痕。老伤新发,是临床上最容易被忽视、却最常见的病痛。
Leave a reply